高中语文文本解读方法创新探索

2024-07-07 04:34黄真治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4年5期
关键词:自我认知文本解读高中语文

黄真治

摘  要: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形式,不但不能促使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从字面上感知文章大意,而且会使学生感到枯燥,进而降低学习成效。在新一轮课改中,部分教育工作者会利用全新的教学思想更新文本解读的教学方法,如在创新教学时,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形成跨时空对话,追求与作者心灵的共鸣,以此确保学生拥有轻松打开文本世界的“钥匙”,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学习综合能力,让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更有意义。文章主要探讨了高中语文文本解读方法的创新策略,即高中语文教师首先要了解在教学新时期创新语文文本解读教学方法带来的积极影响,然后才能在探究多元化文本解读教学路径的过程中精准找到切入点,帮助学生突破文本解读的难点,让学生掌握文本内涵,扩展学生语文学科学习的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本解读;自我认知

*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指向创新精神培育的中学语文文本解读研究”(课题编号:FJJKBK22-063)研究成果。

文本解读主要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解读语文教材涉及的阅读篇章,或者对教师在课堂中拓展的阅读学习篇章进行解读。高中语文教师创新文本解读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围绕丰富的学习内容,选择应用性较强且正确的文本解读方法。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对多样化的文本进行感知、理解及评价,让学生了解语文教学课堂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的教育意义和价值,便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如果要使文本解读教学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和更高的效率,就要突破传统文本解释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局限性,改善传统教学思想下单调乏味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助推学生走得更远。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文本解读教学的意义

一方面,高中语文教学中包含的阅读文本种类多样,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在语文教学中正确开展文本解读教学工作,就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综合水平。例如,语文教师正确应用文本解读教学方法,可以确保文本解读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灵活性,同时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制订可行性较强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深入了解文本文章,并从中感悟人生哲理和教育意义。这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另一方面,高中语文教师正确实施文本解读教学策略,并持续对文本解读教学策略进行创新,对教师层面而言,可以体现教育工作者较强的专业素养,并让自身成为培养学生文本理解能力和语文学习综合能力的有效载体。例如,大部分高中生在学习语文阅读知识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经验不丰富,语文素材积累得比较匮乏,因此不能在阅读文本素材的过程中理解其中包含的情感、体会作者创作写作作品的意图。教育工作者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让文本解读教学策略执行得更有意义,会在教学新时期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进而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品味,在与教育行业发展趋势与时俱进以及为文本解读教学付出诸多努力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走得更远,从而体现了教育工作者教学引导的重要作用。

二、高中语文文本解读方法的创新策略

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已然更新了传统教学思想,并会运用全新的教学观念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推进教育工作改革的进程,彰显个人的教育水平,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学生。高中语文教师在探索全新且有效的文本解读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把握解读定位,或者从文章背景切入,促使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以及挖掘文本的“钥匙”功能等,帮助学生丰富文本阅读经验,确保学生可以在后续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更容易在阅读时沉浸在文本的氛围中,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文本解读品质。以下内容是对高中语文文本解读方法创新策略的详细列举。

(一)凸显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

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认为自身是教学主体,并不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会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完成阅读学习任务。这导致学生在被迫学习的基础上,无法提高探究文本知识的积极性,无法深入沉浸文本的氛围,阻碍了学生完成语文学习任务。对此,为了能够在教学新时期使教学工作执行得更有意义,并更为显著地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和品质,教师需要迎合时代发展趋势,更新教学观念,利用较强的先进性教学思想确定个人解读者的定位,确定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围绕学生主体,在引领学生解读文本内容的过程中考虑学生学习的需要,合理选择教学活动涉及的语言素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时,着眼于作品的动人情感和艺术魅力,可以深度解读且拥有全新的学习发现,从而实现预期的文本解读学习目标。

另外,高中语文教师在创新语文课堂文本解读教学策略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个人解读的定位,在教学中定位作品和课文,让学生依据个性化发展所需,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者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设定读者可以与作品作者直接进行对话的阅读作品,根据教学需要确定赋予阅读作品众多教学要求的载体,确保学生可以在解读学习中,解读出属于自身需要的系列目标。

(二)切入阅读作品的背景

高中语文教师在引领学生了解和探究阅读素材的过程中,若想让学生以阅读者的身份理解文本表述的情感,就可以通过切入阅读作品的背景,让学生在了解阅读背景的基础上开展阅读活动,这可以降低学生理解文本的难度,让学生了解文本作品作者创作的初衷,并明确文本内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撰写而成的,从而容易理解文本作品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强化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以人部编高中语文教学文本《再别康桥》为例。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旅欧的归国途中,教师可以利用生动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本篇文章的创作背景,如“徐志摩在1920年到1922年期间曾在康桥学习,这段经历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他在《猛虎集·序文》中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诗的兴味远不如对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他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在1928年8月,徐志摩重游康桥,他没有提前通知他英国的朋友,所以没有人来接待他。他在康桥度过了一个下午,感慨万千,写下了《再别康桥》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当学生了解文本的背景后,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有感情地阅读文本,并让学生通过小组探讨,互相传达自身挖掘到的信息,交流阅读获得的情感体验进。这既可以提高学生对文本解读的认知,而且可以让学生通过掌握阅读文本作品背景,从不同角度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如“《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通常的说法是,此诗是徐志摩因物而发,抒写了再别康桥时的依恋之情。全诗一共七节,其抒发的情感有三: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这同样也可以使学生沉浸在文本氛围中时,真正地走入书中,提高文本解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三)挖掘文本解读的“钥匙”功能

高中语文教师在全新的教学形式下,通过创新文本解读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多形式的文本解读学习活动,除了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外,还可以引领学生挖掘文本解读的“钥匙”功能,让学生在后续阅读多样化文本的过程中,利用解读“钥匙”打开阅读的真实世界,感受阅读作品的体现价值。

例如,教育工作者可以依据教学所需,在创新文本解读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审视文本在教材中的位置,这不仅可以将文本所在单元与其他单元做出对比,还可以体现文本文体和文风在行文结构和思辨逻辑上的独特性,确保学生可以在阅读学习时,结合作者在文中阐述的相关观点,挖掘解读“钥匙”功能,提高个人的读书认知。

以部编版高中语文教学文本《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为例。教师首先可以审视文本在教材中的位置,确定它所在的单元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学习任务群。为了能够让学生加深对该类文本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要让学生在分析文本内容和表达重点的过程中,形成对文章表述观点的认同感,这样学生才能在任务驱动方法的引领下,真正走入文本创设的氛围中,并努力挖掘“钥匙”功能。具体而言,首先,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分析文章题目,如“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是一个偏正短语,“决定性基础”是中心语,“社会历史”是定语。标题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分析了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是什么。随后,教师可以针对文章题目和学生所了解的文章背景,向学生提问:“恩格斯认为经济关系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我们把经济条件看为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发展的东西?伟大人物的出现,是怎样体现偶然性和必然性的?”最后,教师应正确运用任务驱动方法,让学生在实际阅读的过程中将问题带入其中,结合所学的知识和问题提出要点,研读世界文学,并结合作者在文中阐述的相关观点,在增加读书认知的基础上,解决学习困惑。学生利用“钥匙”功能,从过去和未来两个时间维度,抓住围绕“经济关系”的一系列主要概念及体现概念间逻辑关系的重要关联词语,能够准确理解“经济关系”中的“技术”对包括“科学”在内的“上层建筑”的决定性基础作用,或者理解“科学”对“技术”的依赖性,“技术”对“科学”的巨大推动作用。

(四)培养学生文本解读的能力

高中语文教师在创新文本解读教学方法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培养学生解读品质的重要性,这样才能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解读能力,达到培养学生解读品质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在阅读文本内容的过程中,通过了解文本内容创作的时间和背景,以及文本内容中包含的人物心理变化和形象描写等多方面的内容,理顺文本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为清晰地了解文章结构,还可以在此基础之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本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过后,传递出积极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品质。

以部编版高中语文文本教学内容《沁园春·长沙》为例。为了能够让学生高效了解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理顺文本内容的过程中,首先整合文本框架,如“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借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半阕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在此教学基础之上,教师将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如适当引入学生初中、高中期间所参加的军训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感受到辛劳和刻苦,进而对文章所学知识进行深层领悟。这样不但能达到促使学生理顺文章内容的教学目的,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解读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解读品质,让创新的高中语文文本解读教学方法执行得更为有效。当然,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帮助学生理顺文章内容、总结阅读情感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细致解读感受作品里的生活百态和悲欢离合,还可以让学生充分汲取不同文本类型的解读精华,完善个人语文知识体系,增强美学和人文情怀,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拥有较强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结语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为了能够培养、增强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除了可以在社会发展新阶段实施创新文本解读教学的措施,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目标,以及掌握多样化且有效的方法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将文本的外部逻辑要素和内部逻辑的具体载体联系起来,获得适合学生学习所需的文本解读成果,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高素荣. 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0):115.

[2]赵锋. 有效品鉴,深入解读:高中语文文本解读有效途径刍议[J]. 语文天地,2018(19):25-26.

[3]高晓霞. 高中语文文本解读的有效途径分析[J]. 新课程学习:中,2014(12):29.

[4]宋乐利. 立足文本,深入细读: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策略[J]. 课外语文:初中,2013(02):102.

[5]潘竟清.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2023(10):78-80.

[6]柯文拼.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J]. 天津教育,2022(21):156-158.

(责任编辑:淳  洁)

猜你喜欢
自我认知文本解读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具”角度看国内外校服的变革
大学生悦纳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大学生自我认识偏差和整合分析
高职学生入学教育的自我认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