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贯通的回忆性散文教读课堂《藤野先生》 课例报告

2024-07-06 12:07汤玉玲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4年5期
关键词:清国藤野先生藤野

汤玉玲

【课例主题】

目标贯通的回忆性散文学习课堂。

【观察要点】

根据“师之蕴”课例研修的观课惯例,建议从课时目标具体化、教师语言术语化、课堂环节对应性、师生互动启发性、自主建构有效性等观察要点观课评课。

【文本解读】

1. 课标衔接。课标提到,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广泛而深刻。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蕴藏着的感情,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

2. 单元素养。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部分内容为阅读内容,主要是回忆性散文与传记;第二部分是写作;第三部分是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属于传统文化范畴。所以学习本单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注重运用典型的事例表现,注重细节描绘,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等。

3. 课文解读。《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内容主要是鲁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地歌颂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全文洋溢着作者的爱国之情。

第一层:显性内容——鲁迅回忆里的藤野先生。

鲁迅远渡重洋去往日本留学,因在东京看到“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而选择离开东京前往仙台,在仙台的医学院,他遇到了一位良师——藤野先生。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所作的直接描写,浓墨重彩、细腻传神。烘托藤野先生形象是一位其貌不扬、生活俭朴、正直热诚、治学严谨、关爱学生、循循善诱的老师。

第二层:隐性意脉——藤野先生对鲁迅的深远影响。

鲁迅先生留学日本时,中国正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为了拯救自己的祖国和人民,鲁迅赴先进国家,学习先进经验。像藤野先生这样一位生活简朴、治学严谨、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的好老师,给鲁迅先生的精神上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力量。

第三层:深邃主旨——鲁迅的爱国主义情感。

鲁迅先生怀着救国救民的愿望,抱着“我以我血荐轩辕”之志向,远渡东瀛,看到盘着辫子的“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有着说不出的厌恶和心痛。文章运用衬托的手法,用“清国留学生”从反面突出鲁迅先生可敬可贵的爱国精神。用“日暮里”和“水户”两个地名引起鲁迅先生内心的共鸣。之后在仙台学习医术时的匿名信事件,严重伤害了鲁迅先生的民族自尊心。文章通过“爱国青年”,从反面衬托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最后看电影事件,促使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

鲁迅运用了简洁明快、质朴自然的笔调,准确地表达了人物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他运用了幽默风趣、讽刺夸张的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敬仰之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反思。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有主见,他们对作品内容已经具备初步的概括分析能力,但看问题往往不够客观、全面、深入。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中创设交流、探索、合作的良好氛围,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适当引导,让学生从中获得感悟,得到教益。

【课时目标】

1. 通过事例,感知藤野先生的形象品格,学习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重点)

2. 分析课文,总结回忆性散文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的特点。(重点)

3. 理清文章线索,学习先抑后扬的方法,体会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情。(重难点)

4. 细品语句,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重点)

【第一课时课堂环节】

一、简述作者,引出人物

鲁迅,中国现代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文章中写过三位老师,其中,有一位日本的教师对鲁迅一生的影响很大,甚至让他在身处逆境时,给他以信心和斗志。他就是鲁迅留学日本仙台时的恩师——藤野先生。今天就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走近藤野先生。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二、检查预习,熟悉课文

问题:鲁迅先生为什么时时记起藤野先生?(请用原文回答)

明确原因:“在我所认为我师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三、默读课文,了解藤野

问题一:这是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情实感。从什么地方可以体现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请概括“我”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

1. 为我添改讲义;

2. 为我纠正解剖图;

3. 关心我的解剖实习;

4. 了解中国女人的裹脚。

问题二:从这些真实事件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藤野先生?请结合具体语句感悟人物品格。(体会事件的典型性)

例:1. 先生,您了解女人裹脚的行为,让我感受到您求真务实的品质。

2. 先生,您改解剖图的行为,让我感受到您循循善诱、正直热忱、关爱学生的品质。

问题三:作者还从其他哪些角度刻画了藤野先生?(体会细节的重要性)

1. 快速阅读,画出相关的语句。

明确:

(1)肖像角度:“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2)生活习惯角度:“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3)治学角度:“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4)对待学生角度:“他的脸色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

藤野先生是一位其貌不扬、生活俭朴、正直热诚、治学严谨、关爱学生、循循善诱的老师。

2. 这些对藤野先生的描写有一个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明确:细节描写。从细微处刻画藤野先生,烘托藤野先生形象。

四、总结写法,布置作业

四件事真实地回忆了鲁迅先生在日本学医的经过,体现了回忆性散文真实性的特点;又能细致入微地表现人物,让读者从事件中能感受到人物的高尚品格,体现了回忆性散文事件典型特点: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这也是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

布置作业:思考探究课后第三题,形成答案,用铅笔写在书上,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课堂环节】

一、再读课文,理清线索

问题一:默读第1段到第5段,梳理概括写“我”在东京所见的事件,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清国”留学生赏樱花;“清国”留学生学跳舞。

用意:通过这两件事,作者看到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附庸风雅,进而对东京学习环境的厌恶,这也是作者离开东京到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原因。

问题二: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态度是厌恶的?

交流示例:我从“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句话读出作者失望、痛苦、愤懑的心情。

问题三:作者为什么要离开仙台?请在第23~31段中寻找答案。

明确:因为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的事件,作者做出弃医从文的决定。

问题四:从标题和全文看,课文的明线和暗线分别是什么?

明确:明线是赞美、怀念藤野先生。暗线是作者关心民族命运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具体表现为“我”的弃医从文的心路历程。

二、选段细读,学习欲扬先抑表现人物的方法

问题一:作者对藤野先生是从一认识他就对他很敬重吗?阅读课文6~20段,在文中找出依据并简要概括。

明确:刚认识并不是十分敬重。表现在:1. 初见藤野先生其貌不扬;2. 他穿衣服太模糊;3. 对他添改的讲义“我”并不服气。

问题二:这是否与后面“最使我感激,最使我鼓励的一个”相矛盾?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不矛盾。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

问题三:这种写法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明确:“欲扬先抑”。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这样处理可以使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使情节多变,波澜起伏。

问题四: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要表达对藤野先生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先写自己初见藤野先生时认为他其貌不扬、穿衣服太模糊,对他并不十分敬重,到最后说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最使我鼓励的一个”,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他的真挚怀念,并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

三、品味语言,揣摩修改

各位同学,请将书本翻到第28页,我们来看课后思考探究的第四题,鲁迅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仔细比较表格中的原稿和改定稿,谈谈这些修改好在哪里。

首先,加上“花下”,表意更明确,且使“清国留学生”的形象增添了一份轻薄、浮华的味道。加上“成群结队”,表明不是偶然、个别的行为,而是大部分的行为,更加表现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讽刺。

其次,在“地板”前加上“有一间的”,表达更准确。“咚咚”改为“咚咚咚”,更加形象地烘托出当时那种喧闹的气氛。“精通”比“熟识”程度更深,凸显“清国留学生”的不务正业、腐朽堕落。

最后,增加“而且增加勇气了”一句,坚定地表现出作者在严酷的国内政治环境中,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斗争的勇气和继续战斗的决心。“于是点上一支烟”,增添了形象感,表现出作者对“正人君子”们的蔑视。

四、总结写法,布置作业

《藤野先生》语言精练准确,耐人寻味。常常在看似平淡无奇的语句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含义,揭示出复杂深沉的心境。文中许多词语和句子巧妙地运用了讽刺手法:“精通时事的人”“正人君子”等反语,具有很强烈的讽刺意味。

作业:完成思考探究第五题。

【执教反思】

一、解读文本,了解内容

教师按照“显性内容”“隐性脉络”“深邃主旨”三层次解读文本内涵。解读《藤野先生》,从浅层次入手,找出叙事脉络——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二三事;再到深层次分析,发现藤野先生给鲁迅先生精神上带来的无穷无尽的力量;最后,从课文主旨理解,鲁迅的动机和行为都源于他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首先要分析理解文本的层次与先后顺序,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渗透,要以学生为主体,在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加以指导,从而将自己理解分析文本的方法路径交给学生,成为学生自己的学习路径。

二、依据要点,落实目标

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基于学情,了解课标要求,关注单元素养,做到重难点突出。依据单元导读要求,在制订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时,第一课时要求学生概括鲁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来了解回忆性散文的特点。第二课时,目标就落脚在鲁迅风格独特的具有很强烈的讽刺意味的语言上。

三、设计环节,学习方法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所以以问题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找到关键句,继而追问“为什么感激”,引导学生找出并概括鲁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事件。分析人物形象时,结合文中其他处对藤野先生的描写,按照明确的路径来进行,既培养了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又锻炼了学生完整的表述能力。

在理解文章的主旨时,结合课后思考探究第三题,研读与藤野先生无关的写作段落。从赴日留学到去往仙台,途中的两个地名,到最后选择弃医从文,作者的选择都是有源动力的,那就是他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是他的初心,也是他终生奋斗的目标,而藤野先生之所以能够让鲁迅最感激,也是因为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发现作者写这些“清国留学生”“旅店的老板”“日本同学”的目的。在品味语言时,结合课后思考探究的第五题,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作者这些微改背后更为精确、复杂、深沉的心境。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具体情境、具体语段,具体判定。这种由文及法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长期渗透,让学生真正掌握。

(责任编辑:淳  洁)

猜你喜欢
清国藤野先生藤野
藤野先生谈鲁迅
藤野先生眼中的鲁迅
清末日本外销中国陶瓷器述评
《藤野先生》创意设计
入“虚境” 悟“真情”
刍议《藤野先生》中的对比手法
小析《滕野先生》的开篇
『取缔清国留学生事件』真相
《藤野先生》人物叙述视角下的解读
追问,让文本解读走得更远……——从《藤野先生》的阅读教学所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