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学段衔接研究

2024-07-06 06:21王建成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4年5期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

王建成

摘  要:文章旨在探讨在初中语文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小学到初中之间的学段衔接问题。首先概述了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分析了进行学段衔接研究的重要性。接着针对小学到初中的衔接问题,探讨了课程内容的连贯性和延续性、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衔接,以及学习能力和素养的平稳过渡。具体在课程方面,针对文言文、古诗词、作文等的衔接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小升初衔接教学策略。文章的研究结果对提高初中语文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能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学段衔接;初中语文

* 本文系河北省廊坊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立项课题“初中语文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学段、学科衔接研究”(课题编号:20230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语文课程一直是教育系统中的核心学科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知识的快速更新,语文教育也需要不断适应和调整,以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能力。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实施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段衔接成为初中语文教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段衔接在本研究中指的是初中语文课程与小学语文课程之间的衔接。学段衔接的良好实施可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连续性和平稳过渡,其有效实施可以促进跨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学习成效的提高。

然而,在实施初中语文新课程的过程中,学段衔接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学段衔接可能出现教学内容重复或断层、学习进度不一致等情况。因此,对初中语文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学段衔接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这样的研究对提高初中语文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升初语文衔接研究要点

(一)课程内容的连贯性和延续性

小学到初中语文衔接的关键之一是确保课程内容的连贯性和延续性。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如字词的认读、句子的构成和基本的篇章组织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基于小学的基础,逐渐深入拓展和延伸课程内容。例如,通过引入更多文学作品、文言文的学习和古诗词的欣赏,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语文学科的内涵和特点。因此,课程内容的连贯性和延续性是小学到初中语文衔接研究的重要方面。

(二)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衔接

小学和初中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小学到初中语文的衔接中,需要寻找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在小学阶段,教师通常采用亲近自然、趣味性强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参与、体验和创造。而在初中阶段,教学更加注重思维的培养和批判性思考的发展。因此,小学教师也需要适应初中的教学模式,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因此,研究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衔接,探索适合不同学段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促进小学到初中语文衔接的重要方向。

(三)学习能力和素养的平稳过渡

学习能力和素养的平稳过渡是小学到初中语文衔接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基础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学习的重点在于语言的应用和文字的理解。而在初中阶段,需要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和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因此,学习能力和素养的平稳过渡需要教师和学校提供恰当的培养环境和支持措施。例如,可以通过设置学习桥梁课程或过渡课程,帮助学生逐步适应初中的学习要求。这些课程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差距,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科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以确保学生能够平稳过渡到初中的学习环境中。

二、小升初语文衔接教学重难点

(一)文言文的学科过渡和延伸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注重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而初中阶段需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提炼文言文的精髓。在小学阶段,学生初步学习了一些篇幅简短的文言文,但学习并不深入,主要是建立兴趣和知识基础;初中阶段的文言文,篇章较长、内容较深,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期,针对文言文这一教学领域,需要学生将之前获得的汉字知识、词汇知识进行扩展和延伸,为深入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表达方式、人文精神提供支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语文的思维训练,通过文言文的学习,培养学生清晰的逻辑思维和深入的文化理解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古诗词的深入学习和应用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生活阅历不够丰富,难以理解古诗词背后的含义,仅是囫囵吞枣地背诵,刻板记忆。例如,学生无法理解什么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战乱不断,科技不发达,而学生身处沟通便捷的现代社会难以做到与诗人共情。而初中阶段,学生的心智逐渐成熟,学生也逐渐接触了其他学科,如历史、地理,逐渐能够勾勒出古人生活的框架。古诗词的教学不仅需要教授诗词的基本知识,让学生能够正确读谱、背诵、赏析,还需要把诗词教育与历史、地理、语文、美术等学科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词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发挥古诗词的跨学科功能。

(三)作文能力的进阶和培养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以及个人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渠道。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学习基础的句型和表达方式,小学阶段的作文大多是记叙,如日记一样的写作,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的缺乏,很难写出具有一定情感,鲜明表达自己观点的作文。而到了初中阶段,需要在这基础上,进行创新表达和深度思考。教师应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通过阅读积累素材,同时注意个性和情感的表达,培养他们在选择话题、组织语言、描绘人物、构建情节等方面的技能,以及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以全面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教育应注重实践,通过不断的写作实践,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均能得到实质性提高。

三、小升初语文文言文教学衔接的要点分析

(一)小学文言文基础的建立

在小学阶段,文言文的学习起到了培养学生语言学习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拓宽学生学习视野的重要作用。因此,小学到初中的文言文衔接需要从小学开始建立基础。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基本文言文知识的掌握,如字词解释、句子结构和语法特点等。同时,通过适当的文言文阅读和赏析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并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通过这样的基础建设,为初中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对文言文的引入和拓展

初中是学生正式接触文言文的阶段。在初中阶段,学校应加强对文言文的引入和拓展。通过选取生动有趣的文言文经典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进行适当的解读和讲解。同时,应注重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阅读和解读文言文的技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历史和文学知识,让学生了解文言文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鉴赏文言文的内涵。通过初中对文言文的引入和拓展,学生能够逐步进入文言文的世界,并且还能为高中阶段的深入学习做好准备。

为了有效进行小学到初中的文言文衔接研究,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首先,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和现代语言的运用,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义和价值,并与当代社会和文化进行联系。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理解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讨论和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写作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设计,学生可以在小学到初中的文言文衔接中更好地实现知识的延伸和能力的提升。

(三)教师角色的衔接

从小学到初中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教”转变为“导”,以帮助学生完成由小学到初中文言文学习的平滑过渡。首先在小学阶段,教师主要扮演传授知识的角色,主要是教学生熟悉基本的文言词汇、句型和基本的构文法则。以一篇比较简单的文言文《论语十二章》为例,教师将通过讲解课文,教学生学习文言词汇和句型,帮助他们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

而进入初中阶段,教师的角色要发生转变,变成引导者的角色,需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扩展阅读,培养他们独立分析一篇文言文作品的能力,引导他们理解其深层含义。例如,在教学《岳阳楼记》这一篇文言文时,教师需要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岳阳楼记》中的“洞庭之秋”暗示了什么历史背景?同时,应引入更多的参考材料,如与岳阳楼相关的历史背景,让学生通过独立的搜索和阅读,完成对文言文深层含义的理解。小学六年级的教师可以逐步由“教”到“导”一些简单的问题,同理,初中一年级的教师在讲述第一篇文言文的时候可以以教为主,后面慢慢过渡到“导”。

同时,从初中开始,教师要鼓励学生自我探索,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应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热情。如在教学文言文《爱莲说》时,教师可以设立角度,让学生去探索“出淤泥而不染”这种文化现象,并引导他们运用已学习的知识,与历史背景信息结合,来分析和解答作者的写作意图,这就需要教师化身为引导者,而非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单纯知识传授者。

四、小升初语文教学策略分析

在学生从小学升初中的阶段,由于初中的课业压力和课程的紧密性都远超小学阶段,可能会导致有的学生不适应甚至出现厌学现象。但是如果课堂是引人入胜,具有趣味性的,学生的适应性会提高很多。教师应采用互动式、富有创新性的教学策略,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策略:

一是多元化教学策略。在小升初的衔接中,语文教学策略的多样性是尤为重要的,教师可以在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例如,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设计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项目式教学、协作式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多种教学活动中,既能学习知识,又能提升自我认知、沟通协作、探究研究、质疑创新等综合素养。

二是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小升初阶段,语文教学策略的采用在提升学生参与度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不具备自学能力,多以“灌输式”为主。初中教师要通过改变传统的主导式教学方式,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些小型的辩论赛或者其他类似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并且让他们能够在这些过程中取得更大的学习进步和效果。

三是注重教学策略与课程标准的关联:每一个语文教学策略的选择都应基于对课程标准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初中和小学阶段课程标准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小学阶段更注重知识的背诵记忆,而初中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理解且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初中教师应当将教学策略与课程标准紧密结合起来,以确保教学过程的有序和有效。例如,充分理解和把握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发展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效地达到课程标准要求。

五、结语

总而言之,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初中语文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学段衔接的问题,对小学到初中语文衔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这些研究可以为初中教师的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将有利于促进语文学科整体的有机衔接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岚. 基于小初衔接的文言文教学目标定位:从黄厚江老师的《黔之驴》教学说起[J]. 语文建设,2022(12):78-80.

[2]胡东辉. 读析赏悟促进古诗词教学进阶式发展:语文学科小学初中衔接课程的实践探索[J]. 辽宁教育,2023(05):5-7.

[3]姜海平. 初中伊始切莫急未雨绸缪应有时:小升初语文学科衔接教学中的一点看法和几点做法[J]. 语文教学通讯,2013(08):12-14.

[4]王翠. 小、初文言文衔接教学研究[D]. 青岛:青岛大学,2021.

(责任编辑:廖  艺)

猜你喜欢
新课程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外阅读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