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语文学业评价实践研究

2024-07-06 06:21王天吉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4年5期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学业评价初中语文

王天吉

摘  要:学业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旨在展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学业评价应遵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评价应融入日常教学,重视学习过程,转向核心素养的提升,确保考查与评价紧密相连。为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师应制订明确的学业评价标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将对指向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语文学业评价的实践策略进行讨论。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初中语文;学业评价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语文教学的新要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初中语文教师需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新课程目标,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核心素养和学业水平两个维度进行评价设计。为实现理想的评价效果,教师需采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此模式关注学生在教学和自主探究过程中的认知水平、思维变化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供有效引导,能够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学习水平。

一、初中语文学业质量评价现状

在当前的语文学业质量评价中,语文教师作为重要的评价主体之一,对学生语文学习状况的认知和把握、对学生发展趋势的判断和预测、对教学改革方向的调整和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诸多原因,学业质量评价效果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在具体评价中,部分教师仍以考试成绩为唯一依据,以分数作为唯一目标;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对初中语文学业质量评价不够重视,认识不清。在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语文课程性质应由工具性向人文性回归,学习任务由单一、抽象向综合、复杂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单纯以考试成绩为目标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转变。

二、新课标对初中语文学业评价的要求

(一)教学目标:着眼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通过分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可以发现,初中重视语文学业评价需要体现学习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以及语文的学业质量。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核心素养的内容又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主要的参考依据。除了评价和判断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课堂回答问题或课堂练习情况、考试测验成绩外,教师还要注重点评、指导、启发、引导学生语言构建的正确方式,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促使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表达、文学创作等,展现学生独特的人文思想。

(二)评价主体: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教师应该将评价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将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正确处理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的关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了解学生学习进展。在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语文作业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评价的主要对象的原则,注重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反馈。教师通过对学生语文作业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并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在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科知识学习思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三)评价内容:指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体现在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语文学业评价中,教师要将评价内容,包括教学主题和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更好地培养学生人文美学观、思想道德观、理念价值观、精神情感观等核心观念;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高效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与技巧,特别是在阅读、写作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解放思想和天性,创新性地去探究、思考问题。

三、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语文学业评价实践策略

(一)依托学习任务群设计学业评价标准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构建学习任务群,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进而提升教学效果。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不断提升自身语言素养,运用独具特色的语言艺术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以富有感染力的言辞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发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理解并攻克难点知识。

以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为例,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对课程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相互配合,学生能够对老舍的作品、创作背景及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分析、归纳与整合。学生也可以深入理解课文中对济南冬天景色的描绘,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并结合个人实际生活经验,模仿课文写作技巧进行仿写。仿写内容需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表达对家乡冬天景色的赞美之情。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发现自己在借物抒情方面的运用不够合理。通过互相点评,学生能够产生自我反省和发散思维,并主动利用民风民俗的资料来丰富自身学识。同时,学生在自评或互评过程中,将逐渐培养出深度的课文鉴赏能力。

(二)基于新课程标准进行学业评价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设计教学评课程时,需遵循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明确指出,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是新课改的核心方向,因此,教师应基于大单元设计教学评育人方案。在评价过程中,第一,教师应确保评价方式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匹配,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初中生,应以提出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为主。第二,评价需具有发展性,其目的并非单纯地进行甄别和选拔,而是旨在发现学生的潜能并促进其发展。第三,教师在评价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认识个性化差异对其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第四,结合新课标的内容和要求,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业进行多元化评价,引导学生探索符合个人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例如,在《桃花源记》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预习课文后了解了东晋末年的社会背景,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个人兴趣,通过绘画、音乐演奏等形式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应充分肯定和鼓励学生的不同表达方式,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应用能力。

(三)基于教学评情况完善评价内容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的评价,是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的评估。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注意尊重和理解学生,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发言、表现的机会。

比如,在讲授《藤野先生》课文时,首先,教师需要采取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方式,针对学生课文朗读时的以声解义、以声传情进行点评,按照“学生朗读检核表”要求测评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其次,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速度,用限时法、计时法检测学生是否符合阅读标准。再次,教师还应给予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和阅读习惯方面的指导,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点评或者互相进行辩论,找出文中人物所具有的品质和文章结构特点,使学生能有效建构文章结构层次图,梳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细节、明线、暗线。最后,教师可利用课前十分钟组织学生“读书十分钟”报告活动或者开设读书交流会,有效拓宽学生知识面和阅读视野。在点评学生阅读情况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人物点评能力,文章总结概括情况,这样不仅可以使最终点评效果更加科学、客观,还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褒贬兼顾,建构教学评体系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要系统地总结课堂教学的核心知识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全面而深入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对现有知识体系进行补充、修正与拓展。其二,要识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单纯关注问题的评价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评价时应保持平衡,既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也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这样,学生不仅能认识自己的问题,还能发现自己的潜力和特长,进而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并发挥个人的优势。

以《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灵活运用讲授法、讨论法和问答法。首先,通过介绍课文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其次,通过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如提问“什么是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何意义?”等。再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共同探索文章的核心内容,并要求学生划分段落,理清层次。其他学生可以对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最后,教师应给予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注重评价标准的多向性和多元化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业评价过程中,教师需秉持多元化、多向性的评价原则,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点评与指导,以追求最佳的评价成效。为有效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师应着力克服传统终结性评价的局限性,树立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以更科学、更全面的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例如,在教授《回忆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教师应注重构建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与母亲的生活点滴,与课文中描述的母亲形象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激发学生进行情境化的讨论。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应有效地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鼓励学生分享解题思路和相互评价。为了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教师还可以安排读后感的写作任务或是致母亲的一封信等写作活动。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发现并指出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不仅可以表扬那些在写作能力上表现突出的学生,还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围绕中考方向形成教学评机制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遵循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以及两者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多维地观察并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为确保教学评价的客观性、真实性,教师应紧密围绕中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特别关注阶段性测试、阶段总结以及学期考试等关键环节,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新时期的中考对学生的课文理解、表达运用和鉴赏评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应充分体现这些方面的要求,以更好地适应中考改革的需要。

例如,在教授《出师表》一文时,为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并掌握该文,教师需重点教授学生历史背景,并要求学生默写其中的关键句子。为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一系列与中考相关的习题作为课后练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中关于汉代兴衰、临危受命等核心句子,并准确表达这些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同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中心思想,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课文辨析能力。为有效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技术实施开放式的教学评价,实时跟踪和评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单元测试成绩等。通过大数据技术,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和反馈学生在古文学习方面的表现,从而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设计。

四、结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评价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而学业评价又是教学评价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教师要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模式,运用恰当、有效的途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表现、认知和思维变化、学习结果、考试成绩等进行综合评判,以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

参考文献:

[1]汤岚. 指向教、学、评一体化的大单元活动设计[J]. 语文教学通讯,2022(Z3):37-39.

[2]郭乐静. 指向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的实践探索[J]. 语文建设,2022(02):58-61.

[3]黄伟.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语文课堂实践:要义与操作[J]. 中学语文教学,2021(06):10-14.

(责任编辑:向志莉)

猜你喜欢
教学评一体化学业评价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教学评一体策略在高年级英语课堂的实践
“教学评一体化”研读,孕育成长勇气
探究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应用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业评价改革
为孩子营造一片绿的天地——小学语文学业评价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