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旭光
摘 要:在传统教育实践中,家长存在这样一种认识:教育就是向学生讲授知识,这是学校、教师的责任,家庭只需为孩子提供经济支持就可以了。这种片面认识的存在,让家庭教育无法发挥应有的优势,家校共育效果不佳。但在初中教育中,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教育是不够的,很难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还需重视家庭教育的引导优势,结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从不同角度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为此,文章以家校共育为背景,探究家庭教育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初中;家校共育;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05-0175-03
2022年版新课标实施以来,对初中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在家校共育实践中仍有大部分家长对家庭教育缺乏有效关注,更多地将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一方,并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取得高分就是教育到位,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和各项能力的培养并不重视。因此,为进一步强化家校共育效果,就需要从不同角度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让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家校共育的一部分,从根本上提高家校共育的质量,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
来自美国的心理学专家哈里森曾指出:“帮助学生的最佳方式则是辅助父母做好家庭教育”[1]。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家庭在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既可对其进行引导,还可有效监督,这种作用是家庭教育独有的,其他教育主体很难替代[2]。例如,在对学生心理及行为进行引导与监管的过程中,学校仅可对校园内的学习活动进行监管,却很难对家庭中的学习活动形成有效监督。可是,校园环境之外的教育教学活动同等重要,他们在培养学生思维、行为习惯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育中是较为关键的一部分,只有把家庭教育与校园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立足情绪管理,帮助学生平稳度过青春期
对于家校共育而言,家庭就如同学生的“第一课堂”,而家长就是学生的“第一位教师”[3]。在家校共育过程中,家长就要积极配合学校对学生做好家庭教育。比如,家长对孩子所取得的成绩进行鼓励,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制订解决对策,引导其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
例如,小A同学是一名七年级学生,从小父母离异,与父亲共同生活。但父亲要外出打工,没有充足的时间关注小A的学习及教育,有时还会因为工作不顺心对小A发泄不满,致使小A变得异常敏感,心理极度脆弱,不仅自卑,而且意志消沉,存在叛逆的表现。在一次数学课中,小A与其他学生发生口角,并动手打了起来,在数学老师的劝说下,小A同学依然比较固执,不听劝阻。为此,教师约见了小A的父亲。刚进门,小A的父亲就对他一阵数落,说小A懒惰、不懂事、爱哭等。此时,教师对小A的优点进行了肯定,如喜爱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主动积极、懂礼貌等。随后,教师谈到小A受家庭影响较大,情绪波动大,很容易将自己的不满情绪施加给其他同学,在遇到问题时,也会选择暴力,这对小A的未来成长是不利的。小A的父亲陷入沉思,而后,教师站在心理学层面,向小A的父亲讲述了情绪对小A人格养成的重要性。当孩子犯错后,家长需第一时间调控好自身情绪,引导孩子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理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及相关建议。教师还嘱咐小A的父亲:“只有您的情绪稳定了,小A才能有好的改变,他的情绪控制力才会变强,人生也会变得更加积极。”通过后续的多次交流与沟通,小A的父亲试着改变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亲子关系比以往和谐了,小A也因此积极乐观了很多,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过激行为变少了。
由此可见,教师主动与家长沟通,能及时了解家庭教育中的不足,通过对家长的引导,让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可从学生的人生发展角度出发,引导家长明白只有自身情绪稳定了,才能与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二)关注生涯规划,引导学生乐观面对人生
当学生步入初中阶段后,不少家长在面对犯错误的孩子时,第一反应不是从生涯规划角度出发,而是以惩罚教育方式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纠正。并且很多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激励时,会从身边找一个榜样,让孩子进行学习。这种攀比的方式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为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家长对“人才培养”产生正确的认识,与孩子一起制订生涯规划,让孩子能够积极主动地面对人生中的每一次选择,敢于担当。
小M是初中九年级的一名学生,在中考临近时,妈妈向教师打电话求助:小M打算放弃中考,每次只要提及中考,她就会与父母争吵。小M学习成绩不错,考重点高中还是有很大希望的,但她忽然放弃了努力。当教师得到这一消息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是让小M的妈妈控制好情绪,尽量减少与小M的正面冲突,防止矛盾进一步升级和扩大。随即,教师对小M的真实情况进行了解,她提到自己十分疲惫,不论怎么努力,学习成绩就是上不来。教师引导小M认真思考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再试着与她的父母沟通。次日,教师将小M的父母约到学校见面,向他们讲述了小M的理想,同时对她的学习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考高中的压力太大,导致其自我约束力下降,情绪波动大。随后,教师向小M的父母提议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小M的情绪进行疏导,让她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信任,让她对自己的未来发展负责,成为一个责任心强的人;二是对小M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她努力坚持,并告诉其即使没有考上重点高中也可成为有用的人才。小M的父母按照教师提出的建议积极改正,对之前的做法进行了相应调整,家庭氛围也变得和谐起来。在这种良好家庭氛围的影响下,小M没有气馁,凭借顽强的努力最终取得了好成绩,如愿考入了高中,从中收获了自信。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良好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够让孩子对自己发展的相关因素做出正确分析,让孩子正确看待自身的生涯规划,对今后的人生担负起责任。
(三)重视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不仅学习压力大,而且还要面对网络中形形色色的信息。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初中生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形成不良习惯。在这一背景下,家长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以家庭教育为中心,构建起“互联网+家庭教育”的管理模式,为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科学引导[4]。作为新时代的家长,要更新教育理念,认识到网络的普及与应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科学利用网络资源,才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机会。
例如,小C同学是八年级的一名学生,他在上课过程中时常打瞌睡,学习成绩直线下滑。教师将小C的母亲约到学校,从中得知小C沉迷上网,总为自己的上网提出各种理由。小C的母亲提到:“上个月,小C在班级活动宣传中还设计了不错的宣传页面,还受到了师生的赞许呢。”教师关注到小C母亲的焦虑,首先对小C同学进行了表扬,并表示会组织关于“正确使用网络”的宣传活动,比如“健康上网”的主题演讲活动、“上网的利与害”辩论活动、“杜绝不健康上网”的签名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提出,在帮助学生健康上网的过程中,在严格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也需要家庭方面的大力协助。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彼此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引导小C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同时,教师向家长提出建议:首先,对小C设计网页的天赋予以表扬;其次,与小C一起约定上网时间;再次,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小C做一些感兴趣或有意义的事情;最后,家长也需将电子产品放下,以身作则,通过榜样力量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通过家长一段时间的实践,小C的性格变得活泼了,学习成绩也有较大的提升。
从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不正确使用网络”的问题表示焦虑。在家长培养孩子信息素养的过程中,只有从自身角度出发,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才可对孩子的上网行为形成有效的引导。然后,教师也可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对家长给予正确的指导,防止学生长期沉迷网络,影响学习成绩。
(四)强化教育引导,增强学生自主劳动意识
不同形式的家庭活动,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与常规教育活动相比,游戏形式的家庭教育活动不仅趣味性强,还可极大程度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5]。为此,教师就要重视家庭教育中家庭任务的特殊作用,引导家长设计不同的家庭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劳动意识,让学生从劳动中锻炼自己的各项能力,从劳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了解,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达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例如,小N是七年级的一名学生,家长每次让他做家务,他都表现出反感,总有说不完的理由,这也让母亲很焦虑。教师得知此事后,对小N的真实想法及原因进行了解。小N告诉教师,自己本来是爱做家务的,但是每次做完家务,父母都不太满意,很少得到父母的表扬,时间久了,自己也就懒得做了。在小N看来,不论怎么做家务都不能让父母满意,与其花费时间做家务,还不如将时间用在学习和其他有意义的事情上。了解小N的想法后,教师次日通过电话与小N的母亲进行了沟通,并向她讲述了小N的真实想法,为小N的母亲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在小N做家务的过程中,要适当表示鼓励和赞扬;二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事情也无需苛求完美。小N的父母遵从教师的建议,过了一段时间,小N与父母的关系变融洽了,也能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
从这一案例中不难看出,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不当教育方式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教师从实际角度出发,与学生和家长进行了有效的沟通,从中促进了家庭教育的有效开展,发挥了家校共育的优势,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家校共育背景下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果仅依靠家庭单方面努力是不够的,如有的家长对孩子情绪管理问题存在疑虑,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生涯规划缺乏正确认识,更有一些家长对孩子不能正确上网问题表示焦虑,这些都是家庭教育开展不顺利的原因所在。在这一背景下,教师需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入手,积极协助家长,为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提供科学的指导,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刘婷婷)
[1]王云霞.家校共育视角下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策略探究[J].成功, 2023(11):0015-0017.
[2]曹崇贵.家校共育视角下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策略的实践研究[J].成才之路, 2023(2):141-144.
[3]高杰,王燕.家校共建促进家庭教育水平提升的策略[J].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1(7)135-136:2.
[4]马海昌.家校共育理念:家长与老师有效沟通的基石[J].家庭教育:中小学版, 2023(10):32-34.
[5]蒲国刚,牟淑娥,张玲.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学校作为[J].教育科学论坛, 2023(26):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