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儿童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2024-07-01 15:33张婷
当代家庭教育 2024年5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家庭教育

张婷

摘 要:目前教育中存在着“重智轻德,重知轻情”的现象,且现代德育过程中出现本土特色流失的问题,仅靠制度化的学校教育难以涵盖德育过程。家庭教育有其特殊的环境教育、生活教育和行为教育,以其亲密性与情感性、一贯性与连续性,对儿童起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通过家庭教育中儿童道德情感的培养,关注家风建设,“以情育人”、“以风塑人”,促进家校社协同共育,有利于扭转教育失衡现象,推动现代儿童德育的发展。

关键词:道德教育;家庭教育;儿童德育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05-0016-04

一、问题缘起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推行,家庭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从传统社会中的“家事”转为新时代中的“国事”。自工业化社会开始,学校教育的地位在不断地上升,学校几乎承担了所有育人的功能。相较之下,家庭的教育功能在不断缩减,职能在不断转移。即便在重新强调家庭教育重要性的今天,家庭教育仍然作为学校教育的辅助,更多地服务于学校的知识教育。现如今教育功能的异化已逐渐被大众所关注,过分倚重于学校的教育,偏重知识的教育和育人的初衷。

二、当今道德教育存在的困境

(一)“重智轻德”与“重知轻情”的教育偏向

一项关于“父母最关心你的什么”调查结果中,46.3%的父母表示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仅27.3%的父母关心孩子的人品如何。这表明部分现代家长对孩子学业成绩的关心远超于孩子的品德与心理健康。不少父母表示:“升学考试看成绩,工作求职看学历,从现实来看成绩确实是至关重要的。”家庭与学校教育中“重智轻德”的现象已成常态。即使教育一再言明“全面发展”,但在社会竞争越来越大的背景下,教育的结果与人力资本、经济地位密切相关,现代教育也越来越激进与功利。在有限的教育空间内,知识教育对其他教育的挤压必然会带来教育的失衡。学校教育过多关注道德认知水平的提升,即道德知识的教授,而忽视具体的道德行为的落实与道德人格的塑造。不可否定道德认知的重要性,但学校教育中的“知识即美德”某种程度上是道德教育的一种窄化。正如休谟所言,对于道德的最终审判是情感。道德的内发性情感才是道德的本源,才是促成道德认知提升与道德实践的动力。基于此,建立在道德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课堂空间并不能完全囊括道德教育,以实际生活与情感互动为基础的家庭教育,恰恰是对学校教育中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忽略的纠正与补充。

(二)现代德育中本土特色的流失

我国传统语境中的德育与“行仁政”、“明人伦”有着重要联系,即传统德育中有着政治倾向与民众教化的意思。自古以来,我国宗法伦理的文化特性深入人心。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推己及人”,当社会从氏族公社发展到国家,从家天下走向公天下,我们的社会格局仍保留着传统的伦理色彩,化民成俗是中国传统德育中不可忽视的目标,个人品行与国家文明发展密切相关,并非个人自由与国家集体的二元对立。事实上,部分幼儿园中关于道德品行方面的绘本阅读多选取外国绘本,而非我国传统文化绘本。我国儿童的德育需要从我国的特有社会结构与文化背景中出发,充分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搭建出具有本土特色的德育体系。

(三)德育过程中学校班集体的缺陷

马丁·布贝尔提出“我-你”的教育思想,主张师生间平等交流,要求“教育者要关切学生整体,及当前所看到的他生活的现实状况,以及他能成为何种人的不同可能性”。但在班级授课制中,教师的时间与精力被大量的教学任务与科研任务所占据,无法对所有学生倾注关注。其次,在教学目标与考核结果的导向下,教师采用更高效便捷的讲授模式来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而非从生活与情感着手,循序渐进地启发诱导以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养成。因此,细致与个性化的家庭教养是个人道德品格养成不可缺失的途径。亲子间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经历共同的生活情境,亲密的家庭无疑是对学校个体关照缺乏的一种补充。

家校教育的逻辑起点并不相同。学校是制度化教育实施的场所。学校教育被视为社会变革与推动生产的重要支撑,关注于人才培养、社会发展与社会公平等宏观问题。而家庭因其特殊的亲缘关系与亲权职责,更关注儿童个体的行为习惯与美好品格的培养。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提到“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但在“优绩”与“文凭”的裹挟之下,教育的最终目标导向应试,教育内卷现象层出不穷,“输液学习”、“鸡娃”等现象表明家庭正背负着学校知识教育的重担,抑郁症与自杀低龄化、校园霸凌等现象反映出部分现代学校教育背离“培养人”的初衷,以“知识为中心的”学校教育的扩张导致家庭教育价值的扭曲。本应自由探索、体验生活乐趣的儿童,过早地被抛入抽象的知识与竞争中,失去了附着点,未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回归家庭德育是解决儿童德育困境的关键

(一)培养儿童道德情感的起点:家庭中的关怀教育

20世纪80年代内尔·诺丁斯提出关怀伦理教育。她认为关怀提供基本的善,被关怀是每个人的需求,而学会关怀的第一步是学会被关怀。“孩子在感到有人重视自己,他能够掌握自身的部分命运,他可以召唤在场的那个人,关怀者学会了悦纳许多种回应方式。”关怀教育是亲子间良好依恋关系建立的重要方式,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基础。个体从“我需要”到“我应该”,仅靠外在的道德规范并不足以激发内在的道德情感,“本体善”是内心自发的,道德的自主性与内发性离不开情感的积淀,离不开真实感受与记忆的积累。因此,家庭中关怀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加斯东·巴什拉尔则将家描述成一个人第一个接触到的世界。家庭作为个体成长的初始场所,以其关系的亲密与情感为基础,在一个较为私密与封闭的场域中为儿童进入社会做好身心的准备。我们常说学校能够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但学者阿伦特指出了现代大规模教育带来的两大代价:一个是儿童过早地暴露在公共空间,失去了私人生活的“黑暗保护”;另一个则是儿童被人为地抛入同龄群体,失去了儿童、成人混成的自然样态。在成人主导的注重目标与结果的制度化班集体中,不免会出现以“好坏”为评判标准,以“奖赏”为德育手段等机械片面的德育方式。这种德育方式不仅剥夺了儿童真实的情感体验,依附于成人的判断标准而逐渐丧失独立判断与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可能会助长幼儿的工具性道德行为,为讨好和奖励而做出符合外在需求的道德行为。因此,不以情感为起点的德育极有可能背离道德教育的初衷,带来更多儿童道德问题。

(二)圈层社会下德育的起点:家庭中的道德教育

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国的传统社会是“差序格局”,“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形成的网络。”基于此格局,我国传统的社会关系都推己及人、由家到国,再由国到天下。美国汉学家史华兹曾提到:“对孔子来说这些导致人们正确处理权力和权威倾向和习惯的第一个检验基地与神圣的家庭制度之间有着亲密无间的关系。为恢复政府权威的道德基础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将会在家庭关系之中发现。”家庭的教养环境塑造儿童的三观,影响儿童看待各个问题的底色。西奥多·泽尔丁提到:西方少数学校试图通过角色扮演来教会儿童理解他人,儿童在家中能得到安慰与理解,既受他人关怀,又能关怀他人,这实际上是鼓励儿童扩展“家”的概念。儿童感受到被爱,才能学会爱自己、爱他人;儿童将对家庭处所的爱,延伸为对一方土地的热爱,才可能与居民及其地域形成更融洽的关系;儿童孝敬身边的长辈,才有可能关怀社会上的老幼病弱,对世界抱有仁爱之心。

四、建议与对策

(一)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儿童的道德

道德需要情绪敏感性的支持。道德不仅是单纯的知识记忆,它需要个体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体会与践行,在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中展开。巴什拉尔曾说道:受到人们珍爱的物件实际上是由亲近的感情而得到新生。从个体生命角度来说,婴儿和养护人之间积极的情绪应答有助于满足生命的早期需要,包括激情中的定向需要、共同感受的需要和其他特殊价值信息的需要,这些需要满足可能成为个体道德发展的生命基础。现代家庭遭受社会转型的冲击,家庭结构、家庭生活与家庭教育取向等发生了全面深刻变化。现代家庭规模收缩,呈现出以情感关系为主轴的核心家庭的形式,家庭结构成员减少使得祖辈生活、同胞邻里互动减少,家庭生活教育的功能在逐渐减弱。其次,在技术变革与知识经济的现代化浪潮下,“电子保姆”“平板宝宝”等现象体现出儿童深受电子媒介的影响,亲子互动的时间也逐渐被电子媒介所占据。进入公共教育体系后,家庭的教育重心便落在知识教育,补习班充斥着儿童的课后生活,儿童失去了更多建立情感、接触自然的机会。

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今日记一事,明日记一事,久则自然贯穿;今日辨一理,明日辨一理,久则自然浃洽;今日行一难事,明日行一难事,久则自然坚固。”家庭教育因家庭生活的实践性与连贯性对儿童的思维与行为习惯起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一日中的“洒扫应对”、“待人接物”无不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这便是“教育即生活”与“教育即经验改造”的本真体现。其次,家庭教育是情感的教育。家庭教养蕴含在一日的人际互动之中,父母不仅应该加强与子女关系的建立,多陪伴儿童,更应为儿童构建关系互动网,让儿童在与祖辈、同胞及邻里的互动关系中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鲁洁曾说: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就是引导生活的建构。道德教育需要让儿童看见生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发现生活真实的意义,找到生命的价值。

(二)“家校社联动”各司其职,协同共育

道德教育应是一贯且连续的。但在学科教学的模式下,道德教育被单独划分,甚至在知识教育的体系中被抽离了更为本质的东西。儿童往往在接受德育课程后,无法将抽象的知识与现实情境具体联系起来,更别说道德情感的培养在校五天的所培养的习惯,在家待上两天一切就被打回原形,此类现象说明家校间的脱节,知识教育并未融入生活当中。首先,学校应该主动引导家校合作,给家长提供更多了解与参与学校德育的机会,如创办读书会、交流会及讲座沙龙等,促进家长与教师认知与理念的交流更新,从而在思维层面对儿童德育的看法达成一致。其次,家长应该转变自身的观念。家庭教育并非处于不重要的附属地位,家庭生活不仅是学校德育的来源,更应该是学校德育落地的经验场所,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家校合作。最后,学校应该创新课程的模式,设计发展特色校本课程。道德源于习俗,即道德有着地域背景的文化特色。如相较于城市儿童,乡镇儿童对于劳动的体验必定不同,再如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儿童与汉族地区的儿童对于团结的认识也必有差异。每个学习者的社区成长背景各不相同,寻找范围区域内的共性,利用社区的文化资源能够让儿童对此更有共鸣,促进他们认同感的形成。

(三)“家风”建设的重提榜样教育

家风是家庭的风气与环境,以家中的规范与气节塑人,重提“家风”有着重要作用。家庭是儿童进入公共教育体系前所接受到的第一个教育场所,即布朗芬布伦纳所说的微观环境系统,它对个体的成长发展发挥着直接作用。有研究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受到环境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年龄越小的儿童所直接接触的环境所带来的影响越大,并且环境对于儿童的影响有着内隐性、长期性的特点。蒙台梭利提出儿童具有吸收力的心灵,儿童通过观察、模仿进行自发的学习。基于此,家长作为儿童的第一任教师,不仅要起着自身表率与榜样作用,做到以身作则与言传身教,还要为儿童的成长营造出良好的情感氛围与教育环境,在爱与关怀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行。其次,社会应该加强对家风建设的宣传。家庭作为一个私人性极强的非公共区域,需要更多社会的引导与关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现代家庭结构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等新型家庭模式在不断出现。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的背景之下,对家庭教育开展指导,帮助现代家庭建设更好的环境,以培养社会新型德才兼备的人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要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的教育与建设之中,其次。学校与社区应提供社会性的学习资源,如定期开展一些与家庭教育内容相关的研讨会与宣讲会,以供社区居民的交流与学习。通过不同群体之间的经验交流,促进家庭教育的发展,以推动“和谐小家”走向“和谐大国”。

(责任编辑:刘婷婷)

参考文献

[1]曹瑞,孟四清,麦清.中学生德育环境状况的基本判断与建议——基于2011年全国中学生德育环境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2,(22):29-34.

[2]赵雪江.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聚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3]孙彩平.中国德育研究的认识论困境及突围路向[J].齐鲁学刊,2022,(01):78-86.

[4]高德胜.竞争的德性及其在教育中的扩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4(01):14-23+110.

[5]马戎.“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131-142.

[6]朱小蔓,其东.面对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J].教育研究,2005,(03):3-12.

[7]马生松,辛治洋.儿童素质发展:现代家庭教育的可为、难为与应为[J].中国德育,2023,(20):11-16.

[8]吴重涵,张俊,刘莎莎.现代家庭教育:原型与变迁[J].教育研究,2022,43(08):54-66.

[9]祖嘉合.儒家道德教育方法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10-13.

[10]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31(06):3-8+29.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家庭教育
什么叫美好的道德教育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浅论王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