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淼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为家校共育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探索构建互联网环境下家校互动的有效模式,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家校共育为背景,分析了家校共育的实践价值,阐述了初中生物教学的具体策略,旨在发挥家校共育在提升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和培育青少年核心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
关键词:家校共育;初中;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05-0063-03
融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于塑造初中学生的学习素养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模式不仅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还加深了父母对学生教育的参与度。特别是在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中,家校共育更是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他们对生物知识的好奇心和热情。
(一)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首先,家校共育为初中学生营造了一个多元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来自父母及教师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从而满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对于情感交流和认知的需求。此外,通过家长的积极参与,不仅能够帮助家长发掘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通过内驱力爱上学习。还可以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到生物知识的新奇,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界奥秘的积极性,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其次,由于不同家庭背景和文化差异的影响,学生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和目标存在差异。家校共育正是基于这种差异性,致力于与家长沟通和协作,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计划[1]。这种针对个体的教育方法,有助于学生获得均衡发展,在学业、情感和社会技能等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提升。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学校不仅要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还应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加强课程管理,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通过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增加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各类活动中感受到自我成长的喜悦,有利于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与价值取向。另外,为快速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家庭与学校形成合力,实现家校共育,确保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两个最主要的生活环境中获得一致的教育指导。其中,家长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任教育者,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家长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以及与学生的互动方式,都直接影响学生的习惯养成。在学校教育中,初中生物等学科教学不应只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寻找答案的途径来深化理解,增强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形成主动探索和勇于实践的良好品格[2]。
(三)优化初中生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的改善对于初中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一环,与学校形成互动关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在不断更新的同时,也需要听取家长的意见,将这些宝贵的建议转化为改善教学质量和提升教育效果的手段。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家长对学生教育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他们愿意将个人观点和见解分享给教师,这样的参与不仅能够让学校对教育方法进行适时调整,还能够为学校的教育环境注入新鲜的元素。另一方面,初中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通过家校共育,可以为孩子提供适合的学习资源和环境,并提供适合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
(一)增强家长合作意识
在以往的教育观念中,许多家长倾向于将教育职责完全交由学校来承担,认为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和学习习惯的形成都应当在校园中进行。然而,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于中学生的培养而言,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家校之间的互动已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初中阶段的教师要主动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提升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确保家长能够深入地理解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同时,家长也应该逐渐接纳先进的教育理念,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要性,并树立积极的家校共育的观念,积极与教师建立起平等、互助的协作关系。只有当双方齐心协力,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将生物知识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为了促使更多家长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等社交工具建立联系群组,确保与每位家长都能保持畅通的沟通,并即时回应他们的疑问。同时,教师还应该倾听家长们的反馈,将合理的建议纳入教学计划并付诸实践,真正让家长们参与到教育中。总之。要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家长的投入和教师的引导都不可或缺,共同为学生顺利掌握生物学知识提供坚实的支撑。
(二)引导家长进行监督
在教育领域持续深化的今天,生物课程作为初中的主要学科之一,其教学模式也正在经历着转变。特别在家校共育这一理念逐步深入落实的背景下,初中生物的教学方法和家长参与方式均面临着挑战。尽管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存在,但初中生物教师已开始拓展教学视野,逐步引入新的思维和策略,重视与家长的协同教育,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业进展。在当前的教育局面中,初中生物教师不仅要更新教育理念,还需掌握新的教育技巧,借此引领家长与学校形成有效沟通,实现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双向监督。增强家校合作的同时,家长本身也要主动承担起课外辅导的责任,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并像教师那样为学生提供指导。例如,在加强学生科学认知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将生活中自然发生的现象作为小型实验,激励学生对初中生物的热爱,并培育出他们探索大自然的勇气与智慧。为深化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紧密联系,学校应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家长进课堂的互动活动,让家长能够直接观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教师们的授课方式。参与这些活动的家长不仅能更透彻地观察到整个教育流程,还可以提出宝贵的意见,有助于推动教育方法更具个性化、更高效化发展[3]。同时,教师在收到家长反馈后,也应该对建议进行详细分析,确保这些建议真正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效提升。在家庭环境中,父母对学生的个性和习惯了然于胸,因此更有条件塑造一个利于自主学习的环境。通过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落实好家校共育,将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可以让学生巩固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又能增强他们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构建起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实践能力。
(三)家长配合展开教学
生物学科的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在讲授各类生物学概念时,应着重强调这种联系,通过生动的实例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共鸣。比如,在介绍生态平衡时,可以引入家庭花园中的植物生长和生物多样性的例子,同时结合社区垃圾分类的实践,让学生认识到环保行为对生态系统的正面影响。有效的家校共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培养其思考的能力。家长作为教育的合作伙伴,可以在家中创造学习环境,提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鼓励学生们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例如,在处理家务时,家长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生物降解材料的使用,从而引导学生理解生态环保的重要性。此外,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家庭作业或项目,鼓励学生在家长的辅导下完成。比如可以让学生记录家中宠物的日常饮食和活动规律,分析其对生物健康的影响;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小规模的植物种植实验,观察生长过程中的变化,了解生物生长的条件。家长在这一教育合作中的角色不应被忽视,家长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定期与教师沟通,共同评估学习成效和需要调整的方面,有助于形成良性的教育环境[4]。同时,家长的积极参与也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榜样效应,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学生的整体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初中生物教育应该不断探索家校共育的新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并加强他们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与家长间的紧密合作将构建一个互动、共享的教育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家长配合线上交流
当前社会节奏加快,大多数家长日常工作繁忙,往往难以在学生的学业上投入更多时间。在初中生物教育领域实施家校共育对于促进学生成长至关重要,但面对面的交流模式显然已不足以满足这一需求。为此,学校可以推广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家校互动的模式。通过网络平台,教师能够将教学进度、学生表现以及教学资源等信息实时分享给家长,反之,家长也能随时向教师反馈学生在家的学习状态和存在的困惑。例如,运用百度搜索、作业帮课堂、智慧教室等数字化教育工具,能够让家长即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这样的在线交流方式既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能为家长提供更为便捷的参与途径。家长可利用工作之余,查看并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而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此外,家长还能通过网络平台直接向教师咨询解答自己在指导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这样就能够确保教学和家庭辅导之间的无缝对接。借助于线上资源和工具,学生能在家长的辅导下进行深入思考和完成作业任务[5]。同时,当家长遇到疑问时,可便捷地通过在线发问等形式与教师进行互动,寻求专业的指导意见。通过线上平台的有效应用,初中生物教学的家校共育能够实现真正的互动与合作。这种现代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模式,不仅提高了沟通效率,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为家长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与路径。教师的角色由此从单一的教学者转变为沟通者和协调者,而家长则成为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伙伴与支持者。
(五)家长参与学生评价
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无缝对接对于培养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保证评价方式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教师可以提供给家长专门的记录工具,比如评价记录表,以便家长们能够详尽地记录下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类表现。为了确保评价有效并积极促进学生的成长,家长在记录时应注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互动,避免在没有孩子参与的情况下单方面进行“秘密操作”。另外,在评价中既要坚持原则,又不能过分僵化。过于死板的评价方式可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初中生物学科的学习中,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或面临特殊情况时,教师需要积极与家长沟通,达成共识,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家校共同教育的引导作用。家长在评价的同时,需要定期将记录汇总并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在收到这些资料后要细致地分析,并根据情况选择性地进行交流反馈。通过对家长反馈材料的评估,教师可以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在校与在家的表现。针对在家表现优异而在校稍显逊色的学生,教师可在班级内突出其家庭评价中的优点,以此来激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前进动力。然而,若有学生在家庭生物学习中表现欠佳,为防止打击学生自尊心或激化家校矛盾,教师应主动与这些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引导他们正视自身在生物学习方面存在的欠缺,厘清学习目的和调整学习态度,鼓励他们在无人监督时也能自觉学习,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合理运用评价记录、保持有效沟通和强化积极反馈,教师和家长能共同营造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氛围。而学生也能够明白,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学校,每一分付出都会受到家长和教师的重视。
总之,在初级阶段的教育实践中,践行家校共育的教学模式对青少年的全面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合作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生物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面向此目标,教师应主动开展与家长间的交流,共同策划和执行家校共育的策略。教师同样需积极参与其中,强化家长的参与感,指导他们在家庭环境中进行有效辅导,并促使家长督促学生的课外学习,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思考和自我学习的良好习惯。教育工作者与父母的密切配合,将能够使得学校教育效果与家庭教育环境相得益彰,从而达成教育成效相互增强的局面。
(责任编辑:黄艳华)
[1]高飞.初中生物线上教学中的家校协作创新探索[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3(04):46.
[2]谢剑刚.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J].天津教育,2022(32):67-69.
[3]梁秀明.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策略探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29):137-139.
[4]潘相敏.劳动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现状调查及实践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22.
[5]姜琦丽.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