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文学类文本的文本细读法研究

2024-06-24 10:17周云鹤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5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学科素养新高考

【摘要】文本细读是一种透过文本语言深入文本的阅读方法。近年来的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中也常见文本细读的方法运用。高中阶段,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解读文本,通过读文本的“亮点”“间隙”“冗余”,能发掘文本的思想情感与审美价值。培养文本细读的能力,是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方面,也是新高考背景下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重要能力,对解决当下高中文学文本阅读教学的困境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本细读  新高考  学科素养  文本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5-0019-03

文本细读是源于西方的一个文学批评流派的文学批评方法,它强调在阅读中以文本为中心,重视语境与文本内部的组织结构,通过文本语义、语境、内部结构来解读文本。我国高中语文教学领域也广泛借用文本细读的方法用于文本教学,特别是文学类文本的解读与教学。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文本细读法强调教师与学生作为阅读者应尊重文本,从文本的语言文字与内部结构等深入解读诠释,透过文字或者文学意象,达到作品所隐蔽的精髓之地。[1]文本细读的方法对当下语文教学摆脱阅读教学程式化,避免陷入文本解读标签化、解答套路化的陷阱都有重要意义。文本细读能激发阅读者对文本进行审美鉴赏,有助于形成审美创造。

新高考背景下,近年的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正体现了文本细读的思想和方法的具体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是学生语文学科素养“武库”中的“紫电青霜”,对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对阅读高考试题文本与解答试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文本细读在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中的运用体现

近年的高考文学类文本试题注重“依文设题”的考查形式,要求考生深入文本,对文本进行一定的审美鉴赏才能完成试题,实际上就对学生提出了文本细读的要求。“依文设题”的命题方式,其实就是“文本细读”的文学鉴赏思维方法的运用。

1.文本细节——考查的对象与切入点

近年来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对文学作品语言、形象、情感、艺术特色等基本要素的考查常以文本的细节作为载体,以对文本细节的理解、鉴赏为考查对象。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小说《给儿子》的第2个选择题就属于对文本语言细节的理解鉴赏。其中C选项更是考查对文本中“飘”这个词语的准确理解。这样的细节考查,实质上是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运用的奥妙,透过语言领会文本情感内容,属于文本细读的一种基本方法。类似的考题还有2023年全国甲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四个选项都是对文本关键细节的分析鉴赏。文本细节还是试题设问的切入点。如2021年全国乙卷小说《秦琼卖马》的一则主观题正是以小说人物“选择《秦琼卖马》的唱段,且唱得壮气不足”的细节为切入点设题,引导考生思考这一细节描写的用意,与人物处境、心理状态及小说情节的关联性。

2.重视语境——命题与解题的重要抓手

文本细读的方法讲究对文学作品语言细节的解读,不等于对文学作品阅读就停留在片面咬文嚼字的层面。相反,文本细读是尤为重视文本语境的,对文本细节的解读必须放在相关语境下进行。高考文学类文本试题对语境的重视,主要是文本句段篇的相关语境。高考试题常用抽离语境的方式设计选择题选项,用对语言文字的片面理解设误。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第6题B选项:“儿子在渡船上会邂逅许多陌生人,父亲教给儿子,如何通过看他们的神情、听他们的言语来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这个选项故意利用现实中的生活经验来混淆干扰原文语境。其实,注意到文本的语境“他们说话的声音很高,看人从来都是正视……他们没有坏意”,并明白在这里写儿子在渡船的所见所闻,实际上是父亲对当年自己下乡见闻的回忆,是写父亲旅途中遇到的淳朴率直的人们。这里与后文父亲在板桥遇到的乡亲们的形象是一致的。这样就能判断这个选项的错误。这里就用到了结合语境细读文本的方法。

3.对比、质疑、探究——文本细读方法与试题创新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不再围绕小说四要素、散文结构等较常规的问题直接设问,而做了不少创新设计。这些创新许多都有文本细读思想方法的渗透,主要体现为比较还原、质疑探究等细读方法在试题设计中的运用。

比较还原是文本细读的重要方法[2]。比较便于揭示文本隐含的情感和特有的艺术魅力。例如2022年高考《江上》考查将传统故事中的义士渔夫改编为一个普通人的文学效果,就渗透了文本细读“找寻原型”的阅读方法与比较分析的思维方法。对于历史改编作品,既要知道“原型”的文化含义与情感,又能通过比较发现文本对“原型”做了什么改编。通过与历史原型的比较,才能分析出这样的改编改出了什么新的内涵与审美效果。在当年的全国甲卷中,第9题比较小说与纪实作品对相近的内容呈现的艺术效果,也运用了近似的方法。

质疑探究的方法强调对文本的矛盾、疑问、空白等“间隙”进行细读,从而达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与创造性解读。如2023年全国甲卷第9题“这篇随笔的最后一段跳转到作者在上海的生活见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个试题正是抓住文本写车过潭江的旅途,最后一段却“跳转”到写上海这个“矛盾”设计问题。文本细读常要求对文本的“间隙”有一定的敏感性,能从“间隙”切入思考作者独运的匠心所在,从而达到深而精地把握作品。

二、文学类文本细读的三种能力

1.咬文嚼字的能力

语言文字既是文本的载体,也是文本的本体。咬文嚼字的能力,是基本的文本细读能力。这里讲的咬文嚼字,就是从对文本的语言分析入手,由对语言的精细把握进入到文本的情感思想世界,感悟文本的语言美、情感美。[3]例如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第7题B选项,如果只注意文本主体写的萧红与弟弟的离合,又受到两处文字分别写萧红“离开家的时候”和“也就上了海船”的影响,很容易以为确是表达“对流浪生涯的忧惧不安”。对看似没有情感表达的“白银似的”“满铺着雪的无边的大地”“奔去”等语言仔细咀嚼,感受到“白银似的”与“满铺着雪的无边的大地”展现的壮丽美好,品味到“奔去”一词表达的期待与追求,就不难判断该选项的错误。可见,咬文嚼字的能力,是对文本做更精准地把握的关键能力。

2.置身文境的能力

中学生阅读文学类文本,往往受到自身阅历等此岸的限制而难以抵达文本的情感思想的彼岸,文本的艺术世界与现实生活有距离,文学作品表现的现实生活与学生的生活也有距离,对这种双层的隔阂,只有借助于想象、联想,发挥移情与共情的能力,置身于语言场景和文本情境,才能在细腻、深入、真切地感知文本的过程中,刻骨铭心地感受文本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情感的起伏。[4]置身文本情境的主要方法是联想与想象,通过对文本语言呈现的场景做想象与联想,设身处地地感受文本情境,从而实现情感的迁移、共鸣。例如教材节选《边城》的部分,学生就有必要置身边城的端午节现场,边城欢乐祥和的桃源隐喻才能被真正理解,才能进一步理解文本为什么要写这种田园牧歌的式微。同样是沈从文的作品,2023年新课标Ⅱ卷选文《社戏》,文中“边城”美好的田园牧歌渐成绝响。这一变化也可以从文本情境去感受。置身文境,能感受到“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阴霾。代入长顺这个人物,对人物处境、人物关系做合理联想,就能从他被保安队长讹诈,顾虑集众唱戏是不是影响治安,“打加官”第一个叫保安队长等情节上感受到萝卜溪的人际关系与茶峒的不同。可见,适当“脑补”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对揭露文本隐蔽的意蕴,把握文本微妙的情感有着重要作用。

3.质疑、探究的能力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不能停留在获取内容信息的层面,把握文本的情感思想价值与艺术手法等审美活动是更重要的阅读意义。文本的思想内涵与情感价值,不会只呈现在文本语言的表层,更多的是潜藏在文本内部世界里;文本艺术手法的使用,也不是机械地套用技法的外壳,而是融合在文本语言、形象、结构等内部要素的整体里。对文本内部世界的深入,是文本细读的核心能力。高中核心素养特别注意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能力,对文本的质疑、探究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例如阅读教学《故都的秋》这篇课文,就不能止于故都的五幅秋景图的把握鉴赏,而要深入到文本内部细读审美效果,对“悲凉”何以成为作者欣赏的对象进行质疑探究,才能抓住这一文本的审美价值。又如2022年新课标Ⅱ卷这样考查:“我”和小岫最终放弃去橘子林,本文却仍以“到橘子林去”为题,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这个考题正是抓住文本“矛盾”处去质疑解读文本内部结构与人物形象、行文风格的统一。深入分析可知:“到橘子林去”是文章的源起,并仍是文本的写作对象,最终放弃了去橘子林的决定,与去橘子林的初衷,都来自小岫,表面的矛盾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统一。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文本细读方法与策略

1.读文本的“亮点”

优秀的作家创作文学作品,或匠心独运,浓墨重彩,或举重若轻,浑然天成,都会为文本留下亮点。这些文本的精彩动人处,常常也是文本情感的凝结处,是解开文本意蕴的钥匙与品尝文本美感的主菜。文本细读的常规本领,就是对文本的亮点做深入鉴赏分析的功夫。如教学《故都的秋》这一经典篇目时,很容易就聚焦到“皇城人海”中“租人家一椽破屋”的段落。除了对其总结为“庭院赏秋”之类的标签与分析其如何表现“清、静、悲凉”外,通过文本细读,赏析文本中写景时景物意象的选择组合,分析各种描写角度的使用,感受作者对景物色调的强调,感受文段语言的冲淡悠远更为必要。这样的文本细读活动正是审美活动的常见形式,对培养审美鉴赏素养有很强的实践示范性。多进行类似语段的细读活动,对解答2023年全国乙卷《长出一地好荞麦》“人、牛、犁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的营造之类的试题就有法可依,不至于无从下笔。

2.读文本的“缝隙”

许多文本细读的研究者都尤为关注文本的“缝隙”“空白”,所谓“缝隙”,可以理解。它可能是作品中看似自相矛盾的表达,也可能是难以自圆其说之处,甚至是作者故意的留白。这些“空白点”向读者发出邀请,读者可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对此作出解释,填补空白,从而使它成为一个可供人欣赏的丰满的审美对象。[5]填补这些“缝隙”,能发现行文之妙,是审美鉴赏的“甜蜜点”,是常规鉴赏方法之外的文本鉴赏“蓝海”。例如《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教师的教学里常对“忘却”与“记念”的矛盾加以解读,就属于读“间隙”的方法。其实,鲁迅作品对“间隙”的使用颇有心得。就在这篇散文里,在写到柔石身中十弹,惨遭杀害时,鲁迅用一个单独的段落写到“原来如此……”,这就属于典型的文本留白。短短四个字,其中蕴含着悲痛惋惜与对反动势力如此卑劣残忍的难以置信之情,又用惊叹号来强调自己的震惊与愤怒,省略号更是表达出难以言表的强烈情绪。这一文本“缝隙”,比千言万语更有力,是情感与艺术表现的极致体现。我们还能在《祝福》里看到相似的运用:鲁四老爷在祥林嫂被婆家绑走时的那句“可恶!然而……”。这里的留白对塑造鲁四老爷,反映他“道学家”的嘴脸可谓妙笔。可见,分析文本“缝隙”的方法,是解读文本的蹊径。

3.读文本的“冗余”

文学类文本的语言使用灵活,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与提示读者,可能会不厌其烦,不避重复地使用重复的文字。这些看似“冗余”的地方,也是文本细读应该下功夫的所在。2023年新课标Ⅱ卷《社戏》就考了这种文本的“冗余”。试题要求对文本中“记述社戏的筹备及演出过程中,多处使用‘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分析其中的意味。这些近似的词语构成一种“冗余”,表现了萝卜溪生活的常态,而对常态的强调,反而又能暗示着变化的产生。我们可以联想到《祝福》一文中鲁迅对鲁镇新年的描述:“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以及“今年自然也如此”“鲁镇永远是过新年”等等,以及联想到故事中不断出现的祝福、祭祀等。这些不断重复的语言造成的冗余效果有明显的强调提示作用,使读者感受到环境一成不变的压抑气氛,提示读者去注意“新年”气氛下的悲剧。类似的还有《记念刘和珍君》的“我说不出话”“我还有什么话好说呢”等。可见,对文本“冗余”语段的细读理解,能揭示文本语言形式的真实用意,是文本细读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陈思和.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J].河北学刊,2004(2):109-116.

[2]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沈婷.高中小说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法[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4]余耀清.语文文本细读的理论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9):57-61.

[5]黄孟轲.感受美不胜收的文本世界[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7(4):7-9.

作者简介:

周云鹤(1982年9月—),男,汉族,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学科素养新高考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学科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教学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