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玲中
摘要:随着由“教”向“学”的教学转变,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学”促“教”的教育导向,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转变。在阅读教学中,新课标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而文本细读的方式,要以作品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语言文字作为基础,运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欣赏文学作品,通过学生自身的直接体验,品味语言、咀嚼语言,从而感受作品形象。学生正是在这种语言体验中,加上教师对作品的拓展性分析和指导,受到熏陶和感染,培养了审美能力,提高了文学素养。
关键词:文本细读,初中语文,拓展性阅读
新课程语境下的“文本细读”应该明确“文本”和“细读”的内涵,所谓“文本”指的是那些经典的,值得反复咀嚼开挖的文学作品,在重视拓展性阅读背景之下,不仅局限于课文。而“细读”指的是仔细地研究文本中的每一个字、词、句的表面意思及言外之意,寻找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沉入文本,亲自体验、感受文本的魅力,并带着自己的理解走出文本,形成对文本完整的理解。文本细读的过程也是教师、学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对话越深入,对文本的理解就越透彻。当然,在“文本细读”的过程当中,教师本着指导的作用,有必要进行拓展性的分析,以加深学生对阅读作品的理解程度,充分展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反复“咀嚼”朗读
“细读与体验之间磨合、重构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冲突,而又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细读通过体验的规范与有序,在无限深入中展示了自身的能效,也应对了体验的挑战。即使细读,也可以带有个人的主体感受,细读与体验本质上并不冲突,反而有更多相成之美的地方。”文本细读的过程是文本、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对话。在这个阅读过程中可能会超出课文本身,有必要进行拓展。像这样超出了他们本身认知和生活经验的问题,这时候就能借助老师的生活阅历来弥补学生的视野。对于超出学生理解范畴的文本阅读教学,就需要教师穿行于多重话语之间。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教师和文本之间的缝隙,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联系,这三者要齐心合力,努力贴近同一个文本,碰触同一个作者,感受同一个思想。这就需要深入文本,换位体验。
例如,杜甫诗《石壕吏》,战乱动荡的时代,颠沛流离的百姓,忧国忧民的杜甫,抑扬顿挫的诗风。作为杜甫的忠实粉丝的笔者,尚且因为年龄、阅历、生长环境的限制,和文本间仿佛隔着万水千山。如何让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零零后”们,跳出轻松愉快地生活,走近一个大半生颠沛流离、饱经沧桑的杜甫,对这篇经典的《石壕吏》产生共鸣;如何引起学生们内心的震动,爱上杜甫,爱上中国的古文字,成为笔者的终极目标。诗歌的主体部分在于他“听妇前致词”之后老妪讲述的内容,老妪是在讲给石壕吏听。通过内容可以得知,老妪刚刚承受丧子之痛,请学生换位体验,自己的亲人如果跟老妪有相同遭遇,而自己就是那个亲人,试着将这种丧子之痛读出来。当然,如果光有诗词的内容,学生可能会理解的不透彻,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撇开文本,给学生讲授一下当时那个年代普通老百姓的悲惨生活,让学生结合“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的诗词初步感受到老妪的悲伤和穷困。
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验老妪的悲惨命运,向那个战乱的时代靠近了一步,也向那位旁观的作者杜甫贴近了一些。到此,在我们眼前的诗人还能是先前那个唇焦口燥、一脸憔悴的老头吗?不,他几乎是救度人类的圣人!这更是杜甫伟大人格在学生心灵中的陶砺!
寻找阅读中的矛盾
“文本细读”可以更有效分析文本,“所谓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根本就不应该从统一性出发,而应该从差异性或者矛盾性出发。”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寻找到矛盾点后,再发挥想象,进行拓展性的分析,将审美性的形象还原,成其实际中的形象。
例如,《芦花荡》中对芦苇塘的描写就出现了矛盾点。文本第一段的芦苇塘是“阴森黑暗的”,而文章末尾的芦苇塘却是“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同一片芦苇塘,为何前者的描写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有阴冷绝望之感,而后者的描写却生机盎然,充满喜悦,色彩明媚,充满希望呢。在矛盾分析之前,教师可讲述一下当时抗日的情境,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背景。然后,抓住这一矛盾,结合教师的拓展性分析,学生就不难发现,前者的主语是“敌人”,敌人监视下的芦苇塘固然是阴森的,令人紧张的;而后者描写的是老头机智地战胜了日本人之后的芦苇塘,自然令人愉快,充满胜利的希望。进而通过这一矛盾的分析,理解景物描写服务于情感这一写作特点。
扩充素材,对比阅读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或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比较是细读文本的一条简捷的通道,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引发思考。文本中的比较范围是很广泛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在讲刘禹锡的《陋室铭》时,可以对比其早年诗篇《秋词》其一进行拓展。《秋词》其一,写于公元805 年,正是刘禹锡第一次被贬,也是想当初初次被贬,刘禹锡就发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独特见解,表面抒发对秋日与众不同的感慨,实则也隐藏作者面对“人生的秋天”,即生命中的逆境——被贬谪,也不像他人一样,悲苦哀怨,反而包含春天里的希望。以“鹤”自喻,抒发了自己豪迈的乐观情怀,也表现了孤傲的性格。“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上”字,借一飞冲天的白鹤表达自己昂扬的斗志。可见,年轻时期的刘禹锡就是一个乐观豪迈,不畏困难,豁达洒脱并且带有一点孤傲的人。这对于学生理解《陋室铭》中五次“被搬家”,一次比一次简陋的陋室也能让刘禹锡过得悠然自得。他豁达的心态值得学生学习。通过这样的“扩充素材,对比阅读”是文本细读的较高层次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的重要环节。如果学生学会通过比较,将若干作家、作品融会贯通,深入分析,就真正实现了文本细读,也达到了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的要求。
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最美好、最灵动的内容。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就说过:“我很重视文学教育……好的文学作品能够陶冶人的性情,潜移默化,培养美好的情……其实还不止这些。文学教育对青少年的智力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当然,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所以文本细读和拓展性阅读分析要求是不同的。对于低年级学生,要在朗读体验上下足工夫,“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对于初中高年级学生,要在朗读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较为理性的文本分析,“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思路设计课堂教学,要注意语言因素和文学因素两者兼顾,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素养,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形象,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深化热爱阅读、热爱语文的感情等。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