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情境教育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

2024-06-18 02:44王灿明毕士捷
江苏教育研究 2024年5期
关键词:情境教育情境教学

王灿明 毕士捷

摘要:通过分析1993—2022年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核心期刊文献,可得出如下结论:江苏情境教育研究呈现出前慢后快、波动上升的发展趋势,先后出现三次发文高峰,研究水平始终领跑全国;历经探索期、扩张期和创新期,研究热点和前沿主题不断更替,并在新课改浪潮中焕发出生命活力;拥有一批有思想、有情怀、有担当的研究人员,但也存在着研究力量分散、研究团队偏少、高影响力成果数量下降等问题。今后,江苏情境教育研究要持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必须扩充研究队伍、拓宽研究领域、优化研究范式。

关键词:李吉林;情境教育;情境教学;情境课程;情境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4)05-0037-08

作为中国本土教育理论的典范,情境教育是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著名教育家李吉林基于长期的教改实验,并吸纳古典文论“意境说”的理论精髓而创建的一种教育思想体系。顾明远认为:“情境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原创的教育思想流派的出现和成熟。”[1]情境教育虽孕育并成长于南通,却一直得到江苏省教育行政部门和科研机构的关心支持。早在1987年、1989年和1992年,江苏省教委就三次出台文件,在全省推广李吉林的教改经验,取得了很好成效[2]。实践探索的持续改进推动着情境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江苏在情境教育研究上开展了大量探索,研究水平始终处于全国前列,成为苏派教育的一面旗帜。本文通过对1993—2022年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核心期刊文献的综合分析,回顾其发展历程,研判其研究现状,追踪其前沿热点,检视其存在问题,探寻其发展路径,无论对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还是对推进苏派教育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由于情境教育是由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与情境学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研究者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分别以“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情境学习”为主题词、以江苏及其下辖的13个设区市为作者单位关键词进行首轮检索,检索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31日,共获取15755篇文献,可见江苏情境教育研究已形成很大规模。因为文献繁杂,研究者又以中国知网北大核心期刊为数据源进行第二轮检索,时间范围为1993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共获取4142篇核心期刊文献。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工筛选,筛选标准包括:一是保留研究主题为情境教育的文献,剔除情境认知、情境感知、情境管理等与情境教育研究主题无关的文献;二是保留研究内容为情境教育的专题研究,剔除只有部分内容论述情境教育的文献;三是保留文献综述、学者访谈与书评等研究性文献,剔除重复发表的文献以及课题动态、会议简讯、软性广告与通讯报道等非研究性文献。经过三轮筛选,最终获取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核心期刊有效文献392篇,而同期全国共发表该类文献845篇,江苏占比达到46.39%。

(二)研究方法

研究者采取文献计量、知识图谱与内容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江苏情境教育研究的总体趋势和文献要素;运用CiteSpace6.2.R2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分析江苏情境教育的研究热点和前沿主题;通过内容分析,揭示江苏情境教育研究主题的演化过程,并对研究的未来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二、研究发现

本研究的发现主要体现在江苏情境教育研究的总体趋势、文献要素、研究热点以及前沿主题等方面。

(一)总体趋势

年发文量可反映江苏情境教育研究的知识增量与未来走向。统计结果表明,30年来江苏情境教育核心期刊年均发文量为13篇,整体呈现出前慢后快、波动上升的发展趋势(如图1),其间曾三次达到发文高峰:第一次高峰出现于2008年(16篇),这一年举办了“李吉林情境教育国际论坛”,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走向国际,极大地鼓舞了江苏情境教育的研究热情;第二次出现于2013年(30篇),这一年《人民教育》推出“情境教育”专辑,刊发了陶西平、温儒敏、成尚荣等知名专家和实验教师撰写的23篇论文,在江苏基础教育界引发强烈反响;第三次高峰出现于2019年(31篇),这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重视情境教学”,使情境教学成为研究热点,研究成果呈现出“井喷”之势。随着2017年版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出台,越来越多的教师日益认识到“核心素养的情境性”,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或将迎来第四次高峰。

(二)要素分析

1.作者分布

统计结果表明,392篇核心期刊文献共有130名作者,发文量居于前3位的作者为李吉林(38篇)、王灿明(8篇)、吴康宁和王荣(均为4篇)。可见,李吉林既是情境教育的开创者,又是情境教育的领军者。统计结果还显示,由2名或2名以上作者合作的论文共有47篇,仅占发文总量的11.99%,说明作者之间的合作较少,绝大多数作者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如何加强合作研究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机构分布

统计结果表明,392篇核心期刊文献来自127家机构,其中中小学占比最大,其次为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共有10家机构的发文量多于3篇,排名居于前3位的机构为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23篇)、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21篇)和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10篇)。统计结果显示,跨机构合作文献仅有37篇,占发文总量的9.44%,说明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很少,未来应更多地加强跨机构交流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并逐步形成研究共同体,从整体上提升情境教育研究水平。

3.被引分析

将被引量居于前10位的论文列为情境教育高影响力论文,可以发现李吉林的学术影响力最高,她凭一己之力就贡献了8篇,篇均被引量达到252.13次,其中《谈情境教育的课堂操作要义》[3]一文的被引量更是高达372次。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10篇高影响力论文中就有9篇发表于1992—2013年,仅有1篇发表于2013年之后。这意味着,前20年为情境教育快速发展时期,研究不断取得突破,而后10年的高影响力论文急剧下降。在后李吉林时代,如何推进情境教育研究,是必须关注和回答的一个严峻问题。

(三)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文献内容的高度凝练,其共现分析和突现分析映射出江苏情境教育的研究热点和前沿主题。

1.关键词共现分析

以关键词为共引网络生成图谱的节点,运行CiteSpace软件生成有250个节点、365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117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2)。共现图谱显示,“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创设情境”“教学情境”“李吉林”等5个关键词节点最大、颜色最深,不仅彼此相互联系,而且在共现图谱中与其他关键词联系紧密,表明这5个关键词为江苏情境教育的研究热点。其中既有情境类型和创设途径研究,又有情境教学方式和模式研究,还有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研究,说明江苏情境教育研究主题通过拓展与聚焦,不断改善与优化研究内容,正逐步迈入创新发展时期。

2.突现性关键词分析

突现性关键词是在短期内突然增加的关键词,突现性强度越大,表明增加得越多。使用CiteSpace软件在Burstness界面选取参数伽马取值范围【0,0.3】,生成突现性排名前20位的突现性关键词图谱,包括突现性关键词首次出现的年份、突现强度以及突现起始和终止年份。以关键词首次出现年份为基准进行升序排序,得到江苏情境教育核心期刊文献的关键词突现性统计表(见表1)。

(四)前沿主题的演进

基于突现性关键词首次出现时间与突现时间,我们可以将30年来江苏情境教育研究分为探索期、扩张期和创新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前沿主题,从而展现出情境教育与时俱进、勇立潮头的鲜明特征。

1.探索期:基于情境创设的情境教育研究(1993—2001年)

1992年,李吉林开始“情境教育整体改革实验”,将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拓展到思想品德、数学、自然常识和课外活动之中,有效促进了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4]。情境教育整体改革实验吸引了研究者的目光,这一时期情境教育研究以小学语文、数学为主,并逐渐拓展到中学,思想政治、英语、生物学、化学等学科的情境教学探索取得了初步进展。

该时期的前沿主题包括创设情境、教学情境、问题情境等,但主要聚焦于创设情境研究。李吉林从语文情境教学实验中概括出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与语言描述情境等六种创设途径,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清晰的引领。比如,依据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有研究者提出激趣、激情、激疑、激励和激将等五种情境创设方法[5];有研究者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言语特点,通过临摹玩具、画面、操作、游戏和实验等现实情境,使他们不仅会说,而且爱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6]。问题情境在该时期得到较多关注,有研究者提出化学教学应利用日常生活事例、联系周围环境、改进实验与利用电教手段创设问题情境[7];有研究者提出从“奇、疑、争、用”入手设计问题情境,可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8];也有研究者尝试构建“问题情境式教学”,提出以复习引导、矛盾揭示、激趣引疑、以误引悟与比较辨析等方法创设问题情境[9]。整体看来,该时期的情境教育研究还处于探索时期,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都存在着明显不足,这就为后续研究留下了提升空间。

2.扩张期:基于新课改的情境教育研究(2002—2016年)

在21世纪的曙光中,情境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快速扩张期。新课改提出改革以学科为本位的课程结构和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模式,推进新学习方式变革。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正好契合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情境德育、情境课程、情境教学和情境学习研究由此蓬勃发展起来。这一时期的情境教育从小学拓展到中学各门学科后发展很快,中学核心期刊发文量已反超小学,呈现出“后来居上”的发展态势。

一是情境德育研究。李吉林早就发现了情境教育的道德意义,强调“文以载道”和“情感化育”,提出情境德育的核心理念是“让道德情感驱动儿童的道德行为”,并从实践中概括出“以美激爱”“以爱导行”“以行养习”等操作要义[10]。她准确把握到情境德育的情感维度,“正是这一维度让教育温暖起来、美丽起来、智慧起来”[11]。李吉林的前瞻性思考,引领江苏情境德育取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二是情境课程研究。李吉林从古代文论“意境说”中获得启示,将情境课程分为学科情境课程、主题性大单元情境课程、野外情境课程和过渡性情境课程,形成了情境课程的总体架构[12]。她在民族文化中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为当下以学习为基础的国际课程发展领域增添了中国情境教育学派的奇葩,彰显了中国课程新流派的风采”[13]。

三是情境教学研究。李吉林在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核心理念、教学模式与操作要义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情境教学体系日臻完善,有效解决了儿童认识的“横向断裂”与“纵向断层”问题[14]。在李吉林的积极引导下,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对多年来开展的情境教学实验进行总结和反思,概括出情境作文的兴趣为先、生活为源、体验为重以及人格为本等基本理念,倡导“用生活润泽童心,以真情叙写生命”[15];归纳出情境数学的生活、思维与文化等三个教学要素,提出“情境的‘出场是为了它自身的‘退场”[16]。问题情境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格外重视,有研究者开展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境的系统研究,认为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本质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17];有研究者认为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层次性、生成性和艺术性,以趣设疑、以奇激疑、以惊生疑、以做释疑和以思辨疑是问题情境创设的主要方法[18]。由于推进速度快,应用范围广,这一时期的情境教学出现了一些误区,也引发了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有研究者认为,随着新课改步入深水区,我们应认识到教材的情境也能出彩,历史的情境也能出新,简单的情境也能出奇[19];有研究者发现,语文课堂生活情境创设存在脱离学生实际、窄化生活理解、机械联系生活、无度拓展空间等误区,提出要创设真实生活情境,唤醒学生的真实体验[20];有研究者指出,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味、走调问题,有的教师将场景混淆于情境,甚至为情境而情境,提出要创设充满数学味、探究味和儿童味的数学情境[21]。这些来自一线的观察和思考发人深省,有助于情境教学的理性回归。

四是情境学习研究。进入21世纪以后,情境认知和学习兴起,成为西方学习科学的研究热点。李吉林及时追踪这一学术前沿,通过借助经验迁移、艺术渲染、情感驱动和潜能开发开展情境教学设计,打造快乐高效的情境课堂,使情境教育迈上了情境学习的新征程[22]。她潜心探索儿童学习的秘密,“走出了一条不为升学、赢得升学的素质教育之路”[23]。

总之,由于抓住了新课改这一战略机遇,该时期江苏情境教育研究队伍迅速壮大,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引领性和突破性的重要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隐患,主要表现为研究文献的“四多四少”:从研究人员看,一线教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少;从研究领域看,中小学教育多,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少;从研究主题看,情境德育和情境教学多,情境课程和情境学习少;从研究范式看,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所以,情境教育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创新期:基于核心素养的情境教育研究(2017—2022年)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标志我国基础教育走向了核心素养时代。此后,基于核心素养的情境教育研究快速兴起。这一新的研究主题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本质要求,代表着情境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是情境创设研究。如何通过优化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发了一线教师的热议。有研究者提出通过引入鲜活情境,比照现实情境,辨析探究情境,延展引申情境,加强情境探究,可助力高中生政治核心素养发展[24];有研究者认为通过创设情境实验、挖掘实验共性、创设实验环境、精设实验问题和开发拓展实验,可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25]。

二是真实情境研究。真实情境是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载体,有研究者提出,精心创设道德与法治的“有情、有形、有美、有行”的真实情境,可让革命传统教育“活”起来[26];也有研究者透过“漫步青果巷”的课例研究,提出化学主题式情境教学应注重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地域性、整体性和递进性[27]。

三是深度学习研究。当前的课堂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存在落差,深度学习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新的突破口。有研究者认为当前的教学情境设计存在着背离深度学习现象,主要表现为先在教学情境碎片化、实践教学情境失真化以及协同教学情境封闭化,削弱了教学情境激发深度学习的作用[28];有研究者提出初中地理的深度学习可引入“做中学”的理念,通过主题情境的“学、做、行、悟”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29]。

总体而言,基于核心素养的情境教育研究时间不长,却取得了不少有新意、有分量的成果。目前,该主题以中学研究为主,小学研究较为薄弱。随着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实施,这一状况有望得到改善。

三、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通过对392篇核心期刊文献的解读,分析30年来江苏情境教育研究状况,可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江苏情境教育研究呈现出前慢后快、波动上升的发展趋势,先后出现三次发文高峰,研究水平始终领跑全国。作为情境教育的创始人和领军者,李吉林将一生都奉献给了情境教育,使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和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情境教育研究机构。情境教育起步于小学语文学科,现已拓展到中小学各门学科,其中中学思想政治、语文、物理、生物学等学科产生了更多的高水平研究成果。随着2017年版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江苏情境教育有望掀起新一轮研究热潮。

第二,江苏情境教育研究历经探索期、扩张期和创新期,研究热点和前沿主题不断更替,并在新课改浪潮中焕发出生命活力。“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创设情境”“教学情境”“李吉林”等5个关键词为情境教育的研究热点,其中“创设情境”“情境教学”得到了更多关注。“核心素养”“真实情境”“问题情境”“深度学习”等20个关键词为情境教育研究的前沿主题,其中“核心素养”为当下最活跃的研究主题。

第三,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拥有一批有思想、有情怀、有担当的研究人员,但也存在着研究力量分散、研究团队偏少、高影响力成果数量下降等问题。除南通有一支规模较大的跨学科研究团队,其他地区尚未形成运行稳定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情境教育的发展。

(二)未来展望

江苏情境教育研究要持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就必须扩充研究队伍,拓宽研究领域,优化研究范式。

第一,扩充研究队伍。新时代情境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扩充研究队伍。一要选育领军人才。江苏情境教育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发展,形成很大影响,离不开李吉林的思想和精神引领。李吉林的去世,让情境教育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先生”,有关部门应及时发现、选拔和培养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军人才,助力情境教育扬帆远航。二要借力高校优势。江苏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如能吸引他们参与情境教育研究,将会开辟情境教育研究的一条新通道。三要培养后备人才。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在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等专业招收情境教育方向研究生,也可开展青年教师的种子培训,为情境教育的创新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高层次人才。

第二,拓宽研究领域。情境教育不应该局限于中小学教育,而应推广到幼儿园、职业学校乃至特殊教育学校中去。一是加强学前教育的情境教育研究。在李吉林的指导下,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幼儿园、南通市实验幼儿园和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幼儿园曾相继开展多项情境教育实验,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并未产生更大范围的影响。幼儿园情境教育还需要持续开展研究。二是推进职业教育的情境教育研究。近年来,有研究者已清晰地认识到职业教育的情境性,无论基础课还是实训课,都需要创设彰显职教特色的情境化教学环境,这是由职教课程的内容和职校学生的特点所决定的[30]。但本文统计的论文中只有很少几篇涉及职业学校的情境教育,职业教育如何开展情境教育尚需加强研究。三是注重特殊教育的情境教育研究。“十二五”期间,南通特殊教育中心率先在残障儿童中开展情境学习实验,李吉林实地考察后认为:“将情境教育运用于特殊教育,不仅是我们的一份责任,也是一项具有特别美好意义的事业。”[31]以情境教育守护“折翼的天使”,需要用心做好研究工作。

第三,优化研究范式。从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文献来看,情境教育的研究范式大致可以分为基于课例、观察和体验的定性研究,基于量化分析的实证研究,基于逻辑推理的理论研究,其中定性研究是主导范式,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论的学术性和客观性。优化研究范式,要在充分肯定定性研究优势与长处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循证研究和混合研究的做法,不断强化理论思辨与实证研究,努力推动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联结、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融通,开辟情境教育研究的新境界。

总之,历经几十年的漫漫求索,江苏情境教育已从一个小学语文教改实验发展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本土教育学派,涌现出一批具有原创性、引领性和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成果。面向新时代,我们应秉持守正创新的学术理念,赓续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全面深化情境教育研究,从而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书写新的诗篇。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在李吉林教育思想研讨会上的发言[J].中国教育学刊,2006(7):6.

[2]钱明明.跨区域教育科研活动的组织形式与运作机制——以李吉林情境教育跨区域科研活动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4(8A):57-61.

[3]李吉林.谈情境教育的课堂操作要义[J].教育研究,2002(3):68-73.

[4]李吉林.“情境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研究,1994(1):51-58.

[5]陈军.浅谈课堂教育情境的创设[J].思想政治课教学,1996(5):14-15.

[6]施培新,邱祖成,陈忠.临摹“现实情境”  指导学生说话[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3(1):72-73.

[7]夏淑芳.谈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方法[J].教育探索,2001(3): 40.

[8]李南中.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着力激发学习兴趣[J].生物学通报,1996(9):35-36.

[9]吴洪明.试论问题情境式教学与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J].学科教育,2001(3):32-35.

[10]李吉林.情境教育与德育[J].中国德育,2006(9):5-9.

[11]成尚荣.李吉林的智慧品格[J].人民教育,2013(15/16):60.

[12]李吉林.为儿童的学习:情境课程的实验与建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328-385.

[13]裴新宁,王美.为了儿童学习的课程——中国情境教育学派李吉林情境课程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1(11):89.

[14]郝京华.情境教育三部曲的认识论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09(6):27.

[15]施建平.用生活润泽童心  以真情叙写生命——情境作文的探索[J].人民教育,2013(15/16):40-43.

[16]生家琦.情境数学:我们的行动与思考[J].人民教育,2013(15/16):47-49.

[17]张秀花.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56-58.

[18]张俊.疑由境生  悟因疑导——谈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及其创设[J].物理教师,2014(2):22-24.

[19]王献章.情境教学的迷思与突破[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10):20-21.

[20]金军华.设置语文课堂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导引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4(2):40-43.

[21]柳小梅.走出认识误区  创设数学味的情境[J].中国教育学刊,2009(1):78-80.

[22]李吉林.学习科学与儿童情境学习[J].教育研究,2013(11):81-91.

[23]胡金波.情境教育:探求儿童学习的秘密[J].人民教育,2015(14):72.

[24]邹幸.学科核心素养立意下的情境探究教学[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11):25-28.

[25]朱顺明,蒋建明.基于物理核心素养导向的实验情境教学[J].物理教师,2019(5):32-34.

[26]连芳芳,骆殿兵.创设真实情境  促进道德成长[J].当代教育科学,2017(8):43-47.

[27]张婷,徐惠.基于真实生活的化学主题式情境教学[J].化学教学,2021(1):66-71.

[28]颜晓程.深度学习视域下的教学情境反思与建构[J].当代教育科学,2022(11):48-54.

[29]刘琴.立足“做中学”的地理主题情境深度学习[J].教学与管理,2020(12):67-69.

[30]姜汉荣.基于情境教学的中职课堂教学环境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3(11):48-50.

[31]李吉林.愿我们的残障孩子成长得更好——在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情境教育研讨会上的讲话[J].现代特殊教育,2015(7/8):9.

责任编辑:杨孝如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情境教育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实验与研究”(BHA120051)、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研究”(SJCX23_1771)的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24-03-30

作者简介:王灿明,南通大学情境教育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教育学会情境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情境教育、儿童创造教育与体验学习;毕士捷,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情境教育。

猜你喜欢
情境教育情境教学
情境教育思想下“主线教学”的现实困境及改进策略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小学低年级开展思品教学的点滴体会
探究情境教学与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融合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情境教育视野下的幼儿体育活动设计探析
小学数学以儿童为中心的情境教育应用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