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君
摘 要:《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小学生初步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认为从情境教育入手、个体发展、趣味故事讲解入手能更好的达到以上目的。
关键词:农村学生 情境教育 趣味故事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小学《品德与生活》更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其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而农村学生由于受到地域影响,知识面狭窄,知识来源匮乏,家长学历不高,没有更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那么作为一名品德教师就义不容辞的肩负起这些重担,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更要引导好学生,激发学生对《品德与生活》课的激情,产生浓厚学习兴趣,为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基础。
一、情境设置,吸引学生
一节良好的课堂,离不开课前的引课,课前的情境设置好了,一节课的一半也就成功了。新课的引入,只有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才能奏响美的乐章。教学中教师要先入情入境,才能真情流露,用自己切身的体会、经历乃至身边熟悉的事物为切入点,吸引学生入境,以真情教学点燃学生的激情,从而引发学生对《品德与生活》课的兴趣。
人的情感往往受外来因素影响很大,尤其是农村学生,他们淳朴、可爱、求知欲强。他们总是能触景生情,激情澎湃。但教师也不能前千篇一律的引课,也要多变,否则会形成审美疲劳,如果让学生产生了惰性,那要想改正过来,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创设与教学内容想适应的具有激发学生情感的教学情境,引学生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把课本中的图片、收集到的素材制成多媒体课件,再现情境,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生动,例如再讲二年级下册《我和动物交朋友》一课时,我就精心制作了生动、活泼的课件,通过那些学生了解的动物,到不知道的动物,引导学生观看一组又一组动物照片,再通过反面事例列举不爱护动物的坏处,让学生们总结出我们应如何对待动物,一节课下来,学生们意犹未尽,纷纷表示稀有动态太好看了,达到了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会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达到动情中明理,明理中促行。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幻灯、影音、图片等来创设有趣生动的情境,化抽象、枯燥为形象、生动,使学生学习热情与情境产生共鸣。
二、个体教育,不容忽视
现在农村家庭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而其中单亲、无亲、留守家庭学生呈现日益增多的态势。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长们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基本无暇顾及,更谈不上如何教育好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们形成了孤傲、不合群、粗暴、蛮横等性格,适应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差,创造能力差。这就给思品课堂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课上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促进学会良好性格的形成:
1.利用宣泄疏导法,帮助学生排遣受挫折后,产生和积累的过多的消极情绪。
2.利用娱乐消泄法,帮助学生调整不良情绪。如:在课上讲一些小幽默、小笑话等,当学生心情不大好时,一起参与笑一笑,讲一讲、动一动,不良情绪很快就没有了。
3.利用心理置换法,帮助学生理解家长,让学生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满腔热情的指导帮助他们。
活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程度,与活动本身的组织结构水平相关。在思品教学活动中,目标要明确,步骤要清晰,使活动主体从结构上把握活动,从而使活动积极地影响个体的身心。活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程度,还取决于主体对活动的自主程度。教师如何组织学生的活动,关键就是要探讨思品教学中如何开阔学生视野,以促使学生作为活动主体而得到有效地发展。
三、趣味故事,促进学习
小孩子爱听故事是他们本身具有的天性,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这就是“故事讲解法”。运用趣味故事的讲解,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和认识水平,同时也要考虑到农村学生的认知水平,揭示故事所展示的思想道德观念。使用“趣味故事”时要时刻注意,不要单独的追求故事性、趣味性,而忽视我们所要追求的最终教学目的,舍本而求末。除了使用教材里讲述的故事外,师生可以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使教学更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从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可信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以举一些反例,正反对照。
总之,根据《品德与生活》的课程特点,结合农村学生的身心特点,以情境教育入手、促进个体发展、趣味故事讲解入手,三者相辅相成就能打开儿童的心窗,能让他们带着激情、兴趣在课堂和生活中明理成长,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