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南枝
摘 要: 近几年“导学案”在全国中小学得到推广,其教学效果广受好评,在语文教学中能否成功设计、运用导学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成为考查一个学校、一名教师语文综合素养高低的重要途径。与城市学校导学案运用常态化相比,农村中小学却显得冷清许多,导学案的使用困难重重。那么,当农村学生遇到语文导学案时,如何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呢?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农村学生 语文导学案 语文学习状况 必要性
一、农村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分析
农村学校要发展并推广语文“导学案”绝非易事,受到许许多多条件的限制。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农村学生学习语文的状况不容乐观。
1.语文自学能力低下
在中考“指挥棒”的指挥下,长期应试教育造成诸多不良的影响。老师的教学方法就是“灌输”,学生课外学习就是堆积如山的作业。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已经被压抑,由此导致大部分学生语文学习疲倦,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很显然,学生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远远没有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与语文导学案的操作要求相去甚远。
2.自觉性低下
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普遍比较低,表现在老师讲什么,我就学什么;书本有什么,我就学什么;考试考什么,我就练什么。虽然老师也布置一些课外阅读的作业,但能够完成的学生很少,长期的应试教育已经让绝大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巨大的排斥感,要让所有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很不现实。导学案并不是单一的课后作业,它是教师为了学生课堂学习而设计的有目标、有内容、有流程的学习方案,形式多样、功能丰富,具体操作需要学生有极高的自觉性。
3.资源的匮乏
导学案的研究、设计、实验、修改、推广需要人力资源和资金支持,这些是农村学校最匮乏的两种资源。导学案的重心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没有着眼于学生的应试能力,所以绝大部分农村学校并未将其作为考虑对象。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我教育的过程,学习活动是一种认识过程,但它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而在这种自我认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大量的语文学习资源作为支撑,所以资源的匮乏必将影响“导学案”的有效利用和开展。
二、农村学校语文“导学案”出现的必要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近年来,语文界对导学案的研究创新很多,成功案例不在少数。但是成功的案例学校和农村学校条件差距太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天壤之别,所以单纯嫁接别人的成果往往会造成不良反应。我在设计导学案时,根据我校是农村初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三个要求:
1.效度、信度、量度
导学案的设计要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学生刚接触时不太习惯,方式方法还没有掌握,学习主人翁意识不够强,此时不适宜设计过于难的题目。如果导学案中出现太难的题,学生好不容易重燃起来的对语文的兴趣就会大打折扣,反而阻碍学生对使用导学案的热情。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特别注意对导学案中文字的斟酌,做到字字精练,句句明了,不让学生琢磨不透,不会出现有分歧学生理解不了的问题。
2.注意交流
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与教材交流。导学案是教师设计给学生用的一根“拐杖”,所以教师必须首先实验这根“拐杖”是否适合学生,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接着教师之间需要交流,交流对课文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学情,只有和教师交流得多了才会发现更好的方法和思想。最后要和学生交流,教师一定要改掉“一言堂”的坏习惯,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导学案的设计。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必须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状况,因为导学案是一种形成性学习,它不是为了简单的知识罗列,而是为了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做到“跳一跳,摘果果”,最终促使学生在过程中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每个学生的起始高度是不一样的,要做到因材施教。
3.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导学案
针对学生间的差异,我采用分层教学,每次设计导学案都会设计三种层次的问题,依据所有学生的实际能力。同时我结合小班化教学形式,将全班分为七个学习小组,注意小组内不同能力学生的搭配,组内分工明确,导学案的利用率明显提高。无论什么层次的学生都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有了成就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在农村学校语文“导学案”的探索中,我只是一名新手,要真正做到让“导学案”服务于高效课堂,必须做到疑学生之所疑,想学生之所想,察学生之所难,纠学生之所错,明学生之所会,享学生之所乐。要具备这种能力,教师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素养,以满足学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