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娟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指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教材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第四学段指出: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语文教育从课标的层面上向学生提出了扩大阅读面及改变阅读方式的要求,这不得不引起语文教师的足够关注与重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非连续文本阅读能力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明确要求,准确把握年段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非连续性文本”提出教学目标针对的是第三学段。这是根据我国语文教育现状相对谨慎的提出。和以往比较忽略非连续性文本相比,这已经是历史的进步。至少在小学的高年级,学生必须掌握这一简单的信息整合能力。对此,第三学段的目标是“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显然,“简单”两字的表述,指向的是基础,这是在教学中要把握的前提。对过于抽象、意义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是第四学段的要求。因此,教学更多限制在信息整合层面,而不需要进行过于复杂的计算和推理。
二、用好教材,开发课程资源
就全国范围来说,小学语文教材文本形式基本上就一种类型,即清一色的文学作品,也就是所说的连续性文本,选课设计太过单调。这一点,在使用的长春版语文教材上来看,长春的思想还是比较超前的,例如,低年级的汉字家园板块,里面出现的字理图;幽默板块里的漫画《书痴》(三下),表达《画里有话》(五上);综合学习活动《过节的思考》(五下)等等,其实都是非连续文本的形式,老师应该好好的运用它们,让他们发挥应有的作用。
1.挖掘语文教材资源
(1)教学中特别注重课文插图的运用。课文中,图文并茂,引导学生在插图中发现课文内容的重要信息,并得出自己阅读插图的信息或结论,再阅读课文,从而验证自己的语言文字信息。也可以在依据书本文字的描述,再“帮”作者配上插图,或在书上已有的插图旁边,依据自己的体会对已有的插图进行“再加工”等等,可以让学生猜想故事的主人公,并想象故事内容,从图中可知的信息,让学生想象描述故事的内容。例如:五上九板块时光之美中的《黄昏》,可以先出示插图,思考,如果让你以黄昏为题,看到这幅图画,你会怎么来写黄昏的景色?
(2)长春版现行教材,在一些文后有“小资料”或“积累”“拓展与运用”,大都以篇或段的形式出现,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前或课后指导学生进一步搜集更直观的图标、数据等“非连续性文本”资料,组织学生开展学习交流,培养阅读能力。
(3)增补课文内容。比如写景类文章,如《长城》《颐和园》等,可以增补相应的导览图,和文章介绍的写作顺序相配合,一方面让学生借助导览图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一方面也可以增加阅读的趣味和应用性。
(4)合理运用表格 。整理课文重点是学生最烦的,费时费力,容易让学生引起厌烦情绪。如果指导孩子用图表的形式来整理知识点,让学生把课文重点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记录,用这样的方式来提炼观点、归纳摘录等,既省力,又能把关键的内容显现出来,孩子们很喜欢这种练习。同时,孩子们的学习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如五下《会飞的蒲公英》一课,课文较长,但课后的表格就可以帮大家理清思路,抓住文章主要内容。
(5)在综合性学习中,也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编制独立思考题,引发学生阅读思考。如五下《综合学习活动:过节的思考》,阅读新闻报道,进行讨论,发表你的看法。通过调查填写表格,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写出研究报告。
(6)拿到新书,从目录入手提前了解全册课文内容,进行分类、复习。从封面、封底等了解出版情况等。
2.整合其他学科课程资源
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并不陌生,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他们早已接触。例如,数学和科学学科的文本大都是以图、文字、表格等相结合的形式出现的,我们也可以对这些文本加以改编,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例如学习五下《舍生取义》一文中,可以预先让学生收集舍生取义事例,学生很容易就会想到同一时期《品德与生活》课程中学习的《苏武的故事》,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信息提取的能力。
三、关注课外、关注生活中各种资源
在生活中,处处是非连续性文本资源。除了各种即时新闻报道,有广告类的如药品、产品的说明书、商业图标,有各种理财类图表如标注电费、水费、电话费的存折、表格、单据等,还有各种调查表、各种调查问卷、各种调查报告等等。这些非连续性文本,可以常常指导学生关注并搜集,安排课堂时阅读并讨论。
四、整合学校各种资源
1.农村小学中语文老师也常常兼任其他学科教学,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坚持渗透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对阅读过程的掌握、阅读技能的运用以及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阅读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充分利用班级的管理工具。班级的管理工具中有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点名表、值日表、评比栏等许多图表及多种材料。
另外,学校作为义务教育达标校,创建过程中留下的很多软硬件方面材料也可作为非连续性文本加以利用,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比如文化走廊、各种宣传材料、宣传栏中的图表等多种材料组合。
五、正视连续文本和非连续文本的关系,树立文本写作意识
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解释说明往往是以连续性文本的形式呈现的;在数学学科中,或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形成的报告等,需要根据连续性文本的陈述制作图表,这又是从连续性文本向非连续性文本的转换。学生还会在平时的阅读当中接触到由二者共同组成的混合文本,这就自然需要在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中渗透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的指导。这还需要教师具有开放的视野,具有大语文观,善于发现二者之间的现实联系,并引进课堂。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一项形式老、要求新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非连续文本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就让教师轻轻叩响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大门,慢慢推开它,必然会有一片新天地。相信每一个语文老师都会是那个推开大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