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政策背景之下,将语文学科教学与美育融合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语文教学的内容之美、形式之美和师生的关系之美,都为语文教学与美育的融合提出了切实可靠的依据。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将教材选文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感知文与质,认知作品的统一之美;探知形与神,发现作品合一之美;体味刚与柔,理解作品中的对立之美;融合虚与实,领悟作品中的含蓄之美。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美育浸润行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4)05-0107-05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美育资源”[1]。2023年12月20日,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指出:“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2]“新时代美育工作要充分挖掘所有学科的美育价值,设计出契合各个学科特点的美育活动,创设出彰显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美育。”[3]学科美育交叉融合给美育实施提供了新的路径。就语文教学而言,统编版教材中选取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其本身的审美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融合美育的独特价值。
一、语文教学融合美育的依据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4]1,“人文性”的特点,必然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主体间的关系都具有审美的特质,也是其融合美育的主要依据,为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建立审美观念,获得审美体验提供可能。
(一)语文教学的内容之美
当下语文课程和教学的主体内容是教材中文质兼美的选文。所有选文均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的典范性的文章,也必然肩负起传递文化之美和形式之美的责任和使命。
语文教学内容的文化之美主要表现为丰富的文化精神,既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选文,如《守株待兔》《自相矛盾》等寓言故事,《盘古开天地》《牛郎织女》等神话故事,都传递了古人的超凡智慧和对宇宙起源的浪漫理解;革命文化类选文,如《黄继光》《白求恩》等体现了英勇奋战、无畏牺牲的抗战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类选文,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等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富饶和壮丽;而外来的优秀文化,如《麻雀》,弘扬了人类共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挚爱之情。
语文教学内容的形式之美主要表现为多样的体裁,有小说、剧本、散文、诗词等,每一种体裁都有自身独特的形式之美,如格式严谨的古典诗词体现了整齐之美,现代诗歌体现了错落之美,散文多变的形式体现了结构之美,剧本自身固定的文体结构体现了纵横起落交织之美。此外,教材中的每篇选文在文字旁还配有与内容对应的插图,图文并茂增强了文学作品的形式之美。比如,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猫》一课的文字旁,就配有著名工艺美术大师米春茂画的《猫》,活灵活现;而丰子恺《白鹅》的文字与他的画作更是相映成趣。
(二)语文教学的方法之美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图像组织调控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5]教学艺术之美通过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呈现,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巧妙性体现为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与应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为引导学生感悟语文内容之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自读、对读、诵读和表演读等教学方法。
以不同的文体为例。教师在教学诗歌时,可以采用范读、引读、议读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诗人的情感美;小说侧重人物分析和现实反映,教师可采用美与恶、善与恶等强烈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感受人物的形象美;散文中,作者通常用传神的词语、优美的句式来表情达意,教学时教师需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揣摩,以此得到美的熏陶;童话和神话中无穷无尽的想象最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教给学生想象的方法,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展开想象,插上美的想象的翅膀。
(三)语文教学的关系之美
语文教学是师生在语文学习中多元互动的过程,师生在互动中建立审美型师生关系,从而使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理念落到实处。
在审美型师生关系中,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都是古人对学习过程中学生地位的界定,认为学生要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体教育”实验至今,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已化为教师的自觉意识。无须外界压力和特别提醒,课堂上自然形成一种自由、轻松而积极的氛围之美。学生座位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师的提问方式,无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一种为凸显学生的“学”的主体性活动,构成一种和谐、自然的审美场域。
在审美型师生关系中,教师是语文教学的主导,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是辩证统一的。“学,是在教之下的学;教是为学而教。换句话说,学这个主体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这个主导,是对主体学的主导。”[6]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做法是,学生能自己探究解决的,就创建真实的审美情境让学生自己探究,在学生需要技术支持的关键时刻给予帮助。教师尊重和引导学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和能力,一种平等、互助和共同成长的新型审美关系自然形成。
二、语文教学融合美育的实践路径
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之美以及审美型师生关系为其融合美育提供可能,学生在理解和应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发现美、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文与质、形与神、刚与柔、虚与实是常见的美学范畴,经过教育学原理改造,可作为语文教学融合美育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感知文与质:认知作品的统一之美
“文与质”,指文学作品中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经典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因适合的形式得以完美表达,其形式也借助丰富的思想绽放光彩,内容和形式相互成就。“文与质”教学注重认知,教师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感受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统一之美,具体有以思想内容认知艺术形式和以艺术形式理解思想内容两种教法。
第一,以思想内容破解写作形式之谜,就是通过对思想内容的理解,解开写作形式之巧。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两篇课文分别讴歌少年周恩来志向高远的品质和梅兰芳高尚的民族气节。学生在阅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很容易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但对这两篇课文写作形式的把握有一定难度。教师以“少年周恩来为什么会有如此惊人的抱负”“梅兰芳的民族气节是通过哪些事表现出来的”作为由“质”解“文”的转折点和思维驱动器,引导学生深度思考,透过语言表层探索其中奥妙,进而体会两篇文章写作形式的差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突出少年周恩来志向高远,将三件事以“先果后因”的方式呈现;《梅兰芳蓄须》为凸显梅兰芳高尚的民族气节,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从而为下文写拒绝为日本侵略者演出和为庆祝抗战胜利演出做了铺垫。
第二,以艺术形式解开思想内容之谜。有些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隐藏在文字背后,不容易被发现,但可以从写作形式切入抽剥文字,一步步揭开蒙在思想上的面纱。例如,学生很容易发现《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是“潮来前—潮来时—潮走后”,但难以理解文章要体现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潮来时和潮刚走后时大潮给你留下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描写大潮壮观景象的文字,体会大潮给人带来的震撼,进而感受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人应敬畏自然、按自然规律行事的思想在反复诵读中迁移进学生心底。《走月亮》是以“走月亮”为线索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嗅所感,学生对此也容易理解,但不易体会文章隐藏的“感激母亲,思念母亲”的情感。学生明晰课文的写作顺序后,教师引导其跟随“我”的脚步,通过品味语言的美,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在品读文字中理解母亲对我成长所起的作用,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内涵。
(二)探知形与神:发现作品的合一之美
“形与神”,在文学作品中体现为写作手法、创作结构与文章主旨的合一美。经典文学作品既追形似更求神似。形似指对文学创作对象的外形或表象的描写,神似是指对文学创作对象的内在本质特征的描写,形与神相互为用。“形与神”教学重在探究,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中的形入手,捕捉文章的神,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文章的形似与神似合一之美。
第一,由形入神,学习形神兼备之文,即基于文本中的形体会文本中的神韵。以边塞诗《凉州词》教学为例,诗歌的主旨是歌颂边关战士热爱国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这也是此诗内藏的神韵,该神韵又寄寓在边关战士的行为上。教学时教师可以由形起步,首先,带领学生通过朗读了解诗歌大意;然后,展示反映战士们在宴会上高兴地喝葡萄酒和战士们醉卧在战场上的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战士们在边地军营开怀畅饮的形象;最后,引入古代帝王和将军通常以赏赐美酒的方式激励战士英勇杀敌的资料。至此,学生就把狂饮、醉卧之形与视死如归之韵联系起来了。
第二,由神到形,创作形神兼备之文,即以要体现的神韵为统领,描写能体现神韵的各种形象。以创作《捉蚊趣事》为例,教师先引导学生确定该文要表达的主题,即文中的人物是有智慧的、爱动脑筋的。为了支撑这一主题,教师可以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带领学生根据生活体验设想与此相关的捉蚊子的具体做法:或使用电蚊拍,或把藏在角落的蚊子引诱出来,或自制引诱蚊子的装置捉住最狡猾的蚊子。创作过程中,学生把这三个做法连贯起来,再通过相关描写手法具体化,一个与蚊子斗智斗勇的儿童形象就跃然纸上。
(三)体味刚与柔:理解作品中的对立之美
“刚与柔”,即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在文学类文本中体现为两种不同且对立的创作格调,也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不同且对立的性格特点。“刚与柔”教学重在体验,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同一作家的不同文学作品,感受同一作家不同的艺术风格,以促进学生对作家的深入了解;也可引导学生分析同一人物的不同形象特点,以促进学生对该人物的全面认识。
第一,了解作家通过不同的艺术表达所体现出的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之美。例如,《夏日绝句》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慷慨激昂,体现了词人李清照激情高亢的作品风格,此可谓“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体会她不同的创作风格,教师引入《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让学生对比阅读,学生从中体会到词人孤独凄婉的形象和作品伤情低沉的风格,此可谓“柔”。
这种策略还可用于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都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但艺术风格迥异。《卖火柴的小女孩》通过小女孩的凄惨遭遇来表达低沉和悲愤的基调,《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以小女孩的幸运经历体现风趣与欢快的风格。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两个小女孩为什么会有不同遭遇”,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两文的内容,对比两个小女孩的做法和心理活动,理解作品塑造的女孩,一个凄惨柔弱,一个幸运顽强,继而了解作家对立的创作风格,既能创作低沉哀婉的作品,也能创作高亢欢快的作品。
第二,了解人物不同的形象特点。例如,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的《将相和》,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串联起来。教学时,教师就需要抓住文中精彩的故事情节和对人物的多种描写,引导学生品味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权的“刚”和他面对廉颇时处处避让、顾全大局的“柔”。此外,蔺相如与廉颇这两个人物的“刚”与“柔”的形象,也需要通过多次对比去逐层深入地品悟。
(四)融合虚与实:领悟作品中的含蓄之美
“虚与实”,在美学中指直接性与间接性相互交织,融为一体。在此美学观指导下创作而成的文学作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特别能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文学作品中的虚实关系主要有两种形式:以虚代实和以实写虚。以虚代实指以虚构反映真实,以实写虚指言此意彼。“虚与实”教学旨在领悟作品内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品读作品中虚构的人物,领悟作品要反映的现实;也可以引导学生细读作品中人格化的景物,领悟其真实所指。
第一,领悟作品要反映的现实。“以虚代实”指小说等作品以虚构反映真实,小说是虚构的,指小说中的景物和人物不可能与现实中的景物和人物一模一样;小说又是真实的,指小说中的景物和人物总能从现实中找到原型。小说既虚构又真实,是基于生活的艺术创造。例如,《芦花鞋》节选自曹文轩的小说《草房子》,文中的人物青铜在现实中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但是他又有真实的原型,特别是人物身上显现出的各种品质能从现实中的孩子身上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品读对青铜各种正面描写和环境衬托的文字,发现其具有的优秀品质,再联系整本书内容,学生又领悟到青铜具有的优秀品质在那个年代具有普遍性。
第二,领悟作品真实所指。“以实写虚”指运用象征手法,将景物人格化,表达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例如,教学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时,不能仅限于让学生感受竹子坚韧不拔的形象。“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句表面在描摹竹子形象,实际上把诗人自己不愿向世俗低头的志向隐藏其中,这便是“虚”由“实”生,引导学生领悟诗人自己的形象特点是教学的关键。当学生感受到竹子的坚韧之时,“诗人仅在表达竹子的坚韧吗”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诗人自身。教师出示诗人郑燮的资料,学生由此豁然开朗,明白了竹子正是诗人自己。
文与质、形与神、刚与柔、虚与实,既是文学作品的创作之法,也是文学作品的鉴赏之法,更是教学文学作品之法。在语文教学中不应满足于向学生讲授其美学内涵,而应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通过具体的文本和语言提升“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4]5,建立美的观念,使以文化人和以美育人真正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2020-10-15)[2024-01-02].https://www.gov.cn/zhengce/2020-10/15/content_5551609.htm?trs=1&ivk_sa=1024320u.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EB/OL].(2023-12-20)[2024-01-02].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01/content_6924205.htm.
[3]程岭,宋梦园.美育融入全学科教学的问题、路径与策略研究[J].中国德育,2022(11):2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85.
[6]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379.
责任编辑:殷伟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小学语文‘审美—立美教育模型构建与运用研究”(D/2021/02/807)的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4-02-20
作者简介:许林宁,盐城市青年路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