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推进科教融汇的实践探索与政策取向

2024-06-18 02:44陆岳新张晓霞周统建胡纵宇
江苏教育研究 2024年5期
关键词:省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

陆岳新 张晓霞 周统建 胡纵宇

摘要:科教融汇是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统筹推进的关键环节,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通过调研发现,当前江苏科教融汇发展在内涵建设、协同创新、人才建设、人才培养及实践探索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与成效,但还存在系统集成不够、协同路径不畅、评价考核不到位等突出矛盾与问题。建议加强省级统筹,构筑创新平台,深化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改革等,探索形成江苏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个强省”一体建设的新思路和新路径。

关键词:科教融汇;省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4)05-0019-06

科教融汇是指社会的教育、科技、人才通过相互协同、相互作用和相互赋能,融合形成一体化、高效能的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培养共同体的过程。推进科教融汇,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江苏省域推进科教融汇工作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顶层设计有待进一步加强、协同路径有待进一步畅通、评价考核有待进一步健全等问题。新形势下推进科教融汇高质量发展,重在加强省级统筹,强化任务驱动,推进系统集成,激发主体活力,加快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新机制。

一、省域推进科教融汇的现状与经验

近年来,江苏省域在推进高质量科教资源集聚、建设高水平科技团队、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和探索科教融汇新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成效显著。

(一)加强内涵建设,优质科教资源加速集聚

全省现有普通高校169所(含独立学院22所),数量位居全国第一①。其中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6所,“双高计划”高职院校20所。2021年江苏省政府出台《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2021-2025年)》,明确建设高水平大学和学科专业的目标任务。江苏省教育厅发布《关于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实施意见》,支持高校转型发展。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江苏未来发展,积极增设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一批新兴及交叉学科专业,初步形成了覆盖所有学科门类、基本契合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区域性优质科教资源加速集聚,形成了一批科教融汇的创新高地。例如,苏州独墅湖片区已经聚集了西交利物浦大学、牛津大学苏州研究院、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中科院纳米所等33所国内外知名高校、15所“国家队”科研院所,还有6所职业院校,成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加速集聚的典范。

(二)推进协同创新,高科研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

深入实施高校协同创新计划,形成了国家、省和校三级协同创新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高校获批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居全国第二;获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3个,居全国第一;创建省级协同创新中心76个,校级270多个。它们对接地方、产业和企业需求,成为引智引才和引业创业的重要基地。例如,苏州大学“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依托多个国家级平台建立覆盖全国的协同研究网络,开展临床研究和转化研究,产出新方案、新技术和新产品,引领我国血液学科全面发展,为健康中国作出新的贡献。加强重点实验室、大学科技园等各类科研平台建设。全省高校建有各类科研基地(平台)7000多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69个;国家大学科技园20家,居全国第一;省级重点实验室144家。这些科研平台主要涉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成为组织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实现重大原始创新、支撑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凝聚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开展高水平创新合作的重要基地。例如,我国有机电子领域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邮电大学省部共建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着眼于新时代科技比拼的新赛道,挑战颠覆性技术,攻克了高性能有机电子材料设计开发、器件制备与产业应用等方面的“卡脖子”技术。

(三)实施人才工程,科研创新团队新优势彰显

瞄准尖端和前沿,大力实施“双创”人才计划、“333”人才工程、高校特聘教授计划、高校“青蓝工程”、“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等人才工程,面向全球招募“高精尖缺”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一流科学家、拔尖人才和苏教名家。实施产业教授选聘制度。选聘来自企业和科研院所的领军人才参与高校人才培养、专业课程建设、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与校内导师合作指导学生,通过优势互补,破解高层次人才培养从知识到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十四五”以来,累计选聘研究生导师类、本科类、高职类等产业教授共计3499名,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双赢”。截至2023年底,江苏高校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10万人;拥有两院院士86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800余人,高层次人才总数占全国高校10%,一大批优秀青年科学家和高水平团队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承担了大量基础研究和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王泽山院士、钱七虎院士相继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了“江苏力量”。

(四)深化产教融合,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

首先,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为重点,建设一批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大力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促进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其次,推动大院名企与高校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许多高校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实施“集萃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①、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共同实施“卓越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与高科技企业共同实施培养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的“创智计划”。例如,康尼机电通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南京工程学院在职教师从事博士后课题研究,在课题立项、科研场地、实验场所、导师团队等方面深度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既有力支持了企业技术研发,又促进了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最后,积极推进产业学院建设。遴选建设50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和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打出一套一流应用型本科建设的“组合拳”。

(五)聚焦关键领域,科教融汇机制取得新突破

一是探索校企共享、共创、共育机制。例如,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合作,紧跟国家对新能源行业的人才培养需求,创办中认南信(江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一站式”认证测试、质量管理、人才培养等公共服务以及光伏电站全过程质量监控与技术服务。二是探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在普遍推行“校内专业学位导师+企业导师”的“双导师”育人制度的同时,各类应用型高校和高职院校还对教师工程实践经历提出明确要求。例如,金陵科技学院鼓励教师采用科技镇长团、企业博士后、科技副总、星期六工程师等多种形式深入企业进行工程实践,学院在教学量减免和教学工作安排方面制定相应政策,并对实践成效进行考核。三是探索建立创新联合体。例如,苏州大学通过构建“省—市—校”三级校企创新联合体,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先后与地方企业共建校企创新联合体146家,获批江苏省级创新联合体3项,苏州市级创新联合体9项。四是改革人才激励评价和成果转化分享机制。近年来,江苏先后出台“人才26条”“人才10条”等政策,持续为人才松绑减负,包括支持“揭榜挂帅”攻关人才直接申报高级职称、支持高校院所设置创新型岗位和特设岗位引进特殊人才、研究制定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等。例如,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重视发挥职称评审对提升科技服务能力的激励导向作用,注重教师服务行业企业能力评价,打造职称评审“直通车”,高层次项目有突破、“四技”服务成绩突出的教师可直升教授、副教授。又如,苏州大学制定调整了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通过赋予科研人员80%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10年的长期使用权,切实增强科研人员科教融汇创新意识。

二、省域推进科教融汇的主要问题

当前省域科教融汇发展中存在着顶层设计有待进一步加强、协同路径有待进一步畅通、评价考核有待进一步健全等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顶层设计有待进一步加强

推进科教融汇,关键在于通过全局系统谋划,实现教育、产业、科技的统筹协调和系统集成。调研发现,当前高校科研与教育的连接与贯通深度不够,存在科研项目数量多而质量差、科研方向凝练不够随意性大、科研过程不规范有形式化倾向、科研成果转化效能不高等问题。现实中一些高校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学校和教师对科教融汇的认识不足,科教深度融合组织化程度较低,教育教学体系与科技创新、产业技术研发的实际需求还有距离。

(二)协同路径有待进一步畅通

从科研方式和成果供给上看,一些高校的科研创新模式比较单一,比较擅长以学科研究为主的传统知识生产模式1,而对问题导向、致力于解决重大理论和技术问题的知识生产模式2隔膜生疏,特别是对于跨领域、跨界别、跨学科的交叉学科研究方法比较陌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科教协同创新的有效达成[1]。从成果转化上看,不少高校科技成果难以落地转化,更难以产业化、市场化。从制度衔接上看,某些领域规章制度落后于创新实践的矛盾比较突出。

(三)评价考核有待进一步健全

“双一流”高校、区域高水平大学、地方应用型大学在科教融汇组织实践水平和能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需要结合不同类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和特点,因“类”施评。此外,高校与企业考核评价导向不同:企业的核心诉求是追求高收益、低成本、竞争力,追求的是科研成果的产品化和市场化;高校大多以论文、课题、项目等科研产出为导向,高校教师还有教学科研成果、职称评定等刚性需求。现有的高质量考核和教育评价体系,对地方政府、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主体推进科教融汇的绩效评价机制尚不完善,某些考核指标设定不够科学、评价标准不够细化,对高校教师和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引导力度不够,导致各类主体参与科教融汇创新的动力不足。

三、省域推进科教融汇的对策建议

放眼世界,随着科技创新的日益深化和知识生产模式的不断变化,发达国家的科教融汇发展模式已从某些领域与环节的分散对接,转向产教科全链条一体化集成推进。借鉴国际经验,针对现实问题,新时代推进科教融汇工作,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促进三者在共享、共创、共育过程中,相互融合、赋能、转化,由此激发强大创新创业动能,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和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供新动能、新支撑,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当前,重点是要加强省级统筹,超前谋划布局,强化任务驱动,推进系统集成,汇聚一流资源,构筑一流平台,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探索形成江苏省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个强省”一体建设的新思路和新路径。

(一)加强省级统筹,构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新格局

首先,加强规划引领。加快制定实施江苏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中长期规划和江苏省推进科教融汇工作行动计划,明确科教融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中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路径策略和配套措施,推出相关改革举措和支持政策,综合施策,统筹推进,落到实处。以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优势领域和“1650”产业体系(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产业链)[2],布局建设一批面向未来适应新技术革命的国家级一流学科、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其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构筑科技创新高地的“四梁八柱”。大力支持省内高水平大学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生物技术、医学攻关、数字经济等领域开展一流学科建设,聚焦前沿科技,有目标、按计划建设南京新能源、无锡集成电路、泰州大健康等产教科联合体。规划建设一批科技高中,打破传统教育层次界限,推动创新人才贯通培养,为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奠基导航。

其次,勇于先行先试。在总结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研发基地,加速科技成果孵化和转化,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知识服务和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遴选支持一批科教融汇的示范高校、示范企业与院所,支持它们在基础研究长周期投入、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科研成果“先用后让”(先试用后转让)弹性授权、技术转让服务、人才评价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依托数字技术,打通企业、高校、研究所联系通道,构建企业出题目,高校建学科,研究所与高校、企业协同开展研究的共同体。

最后,实施“江苏省科教融汇推进工程”。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省、市、县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组织领导体系,破除各地、各部门各自为政的利益藩篱,建立全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新格局。

(二)推动科教资源深度融合,构筑融产教科于一体的创新平台

一是聚焦战略需求,构筑科研大平台。聚焦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分类有序布局建设一批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创新联合体。鼓励和支持高校助力南京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苏锡常环太湖科创圈、徐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沿海科技走廊、南通沿江科创带等重大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深度参与苏州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太湖实验室、钟山实验室等建设项目,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主动与科技部、发改委等国家部委建立长效对接交流机制,全力争取国家部委在江苏省高校布局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整合升级现有的大学科技园、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大学生创业园等资源,吸引金融部门、风投创投机构和基金会等参与建设,打造具有强大辐射力的创新创业研发孵化平台。

二是整合科研力量,建设科研大团队。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留才与用才并重,实施阶梯式人才培养支持计划,全力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支持承担过重点类项目的成熟团队,积极申报国家级科研团队。探索建立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复合型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支持其牵头建设新型研发机构、联合实验室,提供稳定经费、专班服务等特殊保障。按照“保重点,补短板、分类支持”的原则,探索开展长周期性支持试点,为培育和造就科研大团队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持续深化长三角地区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探索建设长三角人才合作示范区。

三是健全协同攻关体系,促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高校高端人才聚焦先进制造、前沿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牵头实施若干前沿技术研究重大项目。建立任务导向型科研攻关机制,探索战略产品牵引、重大任务驱动的科研组织新模式,探索实行“拨投结合”“揭榜挂帅”等新制度。完善重大科技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加快推进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试点,赋予高校、科研机构更大自主权,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赋予科技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促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三)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从服务服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出发,跳出教育看教育,打破区域间、学校间、学科专业间、教育形态间的壁垒以及长期形成的“工程”“项目”路径依赖,深化高教综合改革,重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新范式。

首先,两端延伸,完善学生培养链。一方面,探索八年制直博贯通式培养,夯实学生科研基础,加大科研设施开放力度,鼓励学生提早进课题、进实验室、进团队;另一方面,统筹实施卓越工程师、卓越现场工程师、卓越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及时回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求,加速传统专业升级改造,动态优化与国家创新体系相协同、同江苏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布局结构,新增一批“智能+”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相关学科专业,引领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其次,理实一体,打造产教融合课程、教材。完善行业专家参与课程建设机制,努力将企业实际案例和项目模块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加大企业先进技术、前沿技术进教材。联合华为、腾讯、图灵研究院等业界翘楚组建特色产业学院、创新实验中心、产业工程师创新中心和教学实验班,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立项建设一批省级示范性特色学院、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产教融合重点基地。

最后,校企融通,补齐教师能力链。通过引企入校、引师入企、引技入教、联企共研等方式,切实补齐有些教师实践训练不足的短板。利用数字技术,积极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平台,积极探索“智能+”“专业+”“课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模式。搭建和培育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团队和互联网教研平台,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师团队。

(四)深化评价改革,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

建立健全科教融汇工作评价机制。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合评价机构,研制科教融汇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省及各地科教融汇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定期发布评估监测报告。健全综合考核制度,构建以创新度和贡献度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在加强对科研团队整体评价的同时,强化个性化、发展性评价,建立非共识项目评价,构筑宽容失败的长周期评价机制,坚决摒弃以“帽”取人。深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坚持薪酬分配同绩效紧密挂钩,向扎根教学科研一线、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向从事基础学科教学和基础前沿研究、承担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人员倾斜。深化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打破“五唯”樊篱,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和社会服务,把教师教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指导学生竞赛获奖、教学质量考核等纳入职称评审条件并提高其比重,将岗位聘任、职称晋升与工程实践要求直接挂钩。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惠特利.科学的智力组织和社会组织[M].赵万里,陈玉林,薛晓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5.

[2] 江苏印发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行动方案实施八大行动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EB/OL].(2023-07-14)[2024-02-22].http://www.jiangsu.gov.cn/art/2023/7/14/art_60096_10951294.html.

责任编辑:贾凌燕

本文系委托课题“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进路径研究”研究成果。

收稿时间:2024-03-12

作者简介:陆岳新,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张晓霞,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周统建,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学科建设、高等教育政策与评估;胡纵宇,南京邮电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领导管理。

①全文涉及江苏省相关的数据来源于江苏省教育厅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12月)。

①2019年,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在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启动与国内高校开展产教融合联合培养“集萃研究生”工作。

猜你喜欢
省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
省域联网收费系统中的可信管控技术应用
省域高速公路网络信息安全动态防御体系研究
省域通用机场布局规划思路与方法研究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