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研究

2024-05-29 09:01李诗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4年5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媒介素养新媒体

李诗乐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虚假新闻、不良信息涌现,提升中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从当代中学生的阶段特征与媒介素养情况出发,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新闻类作品教学具备适用性与可行性。针对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当前语文实际教学中的难点,应从使用不同媒介,区分各自特性、扩充教学资源,甄别价值取向、结合学生实践,整合输出内容三条路径进行实践尝试,从而将媒介素养教育与高中语文新闻类作品教学进行有机结合。

关键词:媒介素养;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新媒体;新闻文本

随着媒介技术的迭代与网络基础设施的提升,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近五年持续增长,2022年未成年网民规模达到1.93亿,其中高中生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9.3%[1],互联网已然成为未成年人学习娱乐、获取社会信息的主要渠道。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呈现出交互性、即时性、个性化的特征,新闻传受关系发生根本性改变,传播主体不再局限于专业的新闻工作者,自媒体从业人员与普通大众话语权逐步增强。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有记者、编辑担任“把关人”角色,新媒体时代每个信息生产者都成为了自己内容的“把关人”,由于生产者的媒介素养淡薄,致使互联网信息的良莠不齐,虚假新闻、反转新闻接连发生。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未成年人对媒介技术高度掌握,致使其极易接收到互联网的各种信息,而中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是非观,处在品格、个性发展的关键期,进一步加剧了其受到虚假新闻、不良信息影响的可能性。调查显示。有52.6%的未成年网民缺乏对信息来源权威性的鉴别意识,为不良信息的误导留下隐患。

基于这一背景,加强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成为近年来学界普遍探讨的议题,其中,将媒介素养融入高中语文课程成为重要的路径。高中语文教育试图培养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2],而新媒体构筑的信息世界则是中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面对真实语用环境的重要场域。高中语文教材中,以事实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新闻类作品则最大化反映了现实世界,成为中学生提升现实生活中语言运用能力及思维发展的切口,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土壤。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中语文新闻类作品的教学现状,根据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与目标,提出基于高中语文新闻类作品教育提升中学生媒介素养的具体建议。

一、媒介素养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适用性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3]。在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教育也应时而变,仅培养受众的媒介批判能力难以应对海量信息产生的种种问题,因此有学者提出当代的媒介素养应着重培养以筛选能力、甄别能力、整合能力为组成部分的信息管理能力[4]。结合中学生的认知阶段和生活环境,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可以理解为以下三个维度:第一是培养中学生正确筛选、理解媒介信息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了解不同媒介的特性,并在不同媒介呈现的海量信息中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内容;第二是培養中学生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主要体现在辨别新闻文本背后的立场与价值导向,并对新闻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多角度分析;第三则是培养中学生将从媒介获取到的信息为自己所用的能力,体现在学生自己进行表达与写作的过程中能够合理运用、整合媒介信息。媒介素养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适用性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两个层面: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贴合高中语文教育的理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学习任务群,其中“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在其学习目标与内容中提到,该任务群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利用不同媒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这三个能力方向依次与媒介素养的培养目标相符合。具体而言,通过“分析合理选择、恰当运用不同类型的媒介对表现主题、传递信息、促进交往所产生的影响”即为帮助学生提高筛选媒介信息、理解媒介特性的能力,“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真实性,辨识媒体立场,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独立判断”旨在培养学生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和甄别能力,“学习运用多种媒介展开有效的表达和交流”则是帮助学生提高媒介信息为自己所用的整合能力。

此外,“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同样涉及媒介素养的培养。在教学提示中,新课标提出分析新闻传媒类文本的“栏目设置、文体构成、内容的价值取向”,这便涉及媒介的特性及媒介文本背后的立场,即筛选能力与甄别能力,“尝试选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写作”意即根据媒介特性进行符合其特性的文本写作,这便建立在整合能力的基础上[5]。综上,媒介素养教育在两个学习任务群中均有体现,其中以“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为主、“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为辅。

结合两个学习任务群的目标与媒介素养的特性,本研究认为媒介素养教育适合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新闻类作品为依托展开。首先,新闻是反映真实世界的体裁,是媒介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和理解新闻类作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迁移到现实生活中,从而提升媒介素养。其次,包含多篇新闻类作品的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其主体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一定程度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总的来说,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涵盖9篇新闻类作品,本文将以这些新闻作品为例,探讨中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具体新闻类作品信息见表1。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结果促进高中语文应试实践

新媒体环境下,海量的信息高速传播,诞生了横跨各领域的新兴议题。近年来,以作文为代表的语文试题日趋灵活,体现出对当下社会现象、时代热点的关注,作为当下社会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媒介也因此成为了取材的主要场域及分析视角之一。举例而言,2020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阅读材料就与“信息茧房”这一媒介理论相关: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2020年上海市春季高考作文题目之一讨论事实与观点的辩证关系,而事实与观点的混淆模糊恰恰是当下媒介信息的现象之一,媒介素养则力求学生懂得如何甄别媒介信息中的客观事实及背后隐含的观点:

有人说,没有事实的看法是空洞的,没有看法的事实是无力的。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想法。

2023年北京市高考微写作的题目之一,则是基于微信公众号这一媒介形式所具备的特性,讨论其是否与班级的需求相贴合:

近年来,微信公众号成为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班级准备创建自己的公众号,但对是否需要创建,同学们意见不一。请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要求:理由充分,条理清晰。

然而,对于学习生活紧张、生活环境较为单一的高中生而言,这种紧扣时代脉搏的命题往往使其产生一定的距离感。因此,媒介素养的培养可以帮助中学生在面对相关试题时有明确的方法论作为抓手,在日常信息接触中进行批判性思考与有意识的积累,让学生更好地应对相关试题。

二、当前媒介素养教育融入新闻类作品教学的难点

当前,通过新闻类作品教学来提升中学生的媒介素养,仍然受制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语文教育仍以应试提分的功利性取向为主,媒介素养相关学习任务群未受重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尽管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但其主要体现在必修下册的第四单元,以学习活动的形式呈现。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由于这一单元并未包含具体课文,从应试提分的角度而言性价比不高,因此教师往往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涉及较少。教师自身对任务群的目标理解不充分,对媒介素养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在有意识体现“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目标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将“跨媒介”简单理解为对不同媒介形式的使用,认为借由视频、照片等展現课文内容即达到“跨媒介”的目的,并未深入带领学生探究不同媒介对同一内容进行阐释时的异同、总结归纳各个媒介的特性。部分教师尽管在教学中会将不同媒介呈现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但由于对媒介素养的认识不足,并未在教学中点明这种分析涉及媒介素养的具体内容,并引导学生延展至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新闻类作品的教学方式固化,未体现新闻与其他文本的核心差异。在具体的教学中,新闻类作品的教学容易扁平化为对新闻类作品的鉴赏及对主副标题、导语等新闻结构组成要素的辨认,这导致学生只对新闻这一体裁有简单的了解,对新闻区别于其他体裁的独特价值缺乏深刻认识,进而无法将新闻类作品的学习迁移到自身的批判能力和社会参与意识中。

三、基于新闻类作品教学提升媒介素养的路径

(一)使用不同媒介,区分各自特性

当前的新闻教学中,教师往往具备使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课堂展示的意识,例如《林黛玉进贾府》《雷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课堂设计中,往往会使用视频资料辅助教学,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内容,并没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媒介阐释同一内容时会有不同的视角,其中反映出媒介的什么特性。

反映在教学设计中,以《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这一课文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袁隆平的纪录片,如央视纪录片《长江之歌》涉及袁隆平的片段。跨媒介演示可以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袁隆平的一生及其勤劳、朴实的高尚品质,进一步,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探讨纪录片中的镜头语言:这些画面主要呈现出了袁隆平的哪些信息?与旁白一道产生了对受众怎样的效果?纪录片的视觉信息与新闻特写的文本信息分别传达了哪些彼此所无法传达的内容?进而过渡到对媒介功能及特性的探讨。通过这种辨析与讨论,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到新闻特写常以记者的第一视角感受出发,将对袁隆平的赞美及其成就的伟大意义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蕴于事实的整合之中,极具现场感与透视感;与之不同,纪录片则更侧重于全景化地展现袁隆平的成就,忠实地记录袁隆平的话语及生活。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这种分析方式及结果运用至现实生活中,例如短视频与公众号推送在表现人物事迹时又有什么不同?如果在日常写作中想要呈现人物的重大成就,应该从哪类媒介上着手,如果想要提升对事件和人物的感性认识,又应该筛选什么形式的信息?通过这种迁移,可以帮助学生将这种媒介特性的辨识能力和媒介信息的筛选能力运用到现实生活和试题实践中,得到媒介素养的提升。

(二)扩充教学资源,甄别价值取向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可以引用阐释同一事件的跨媒介内容,也可以有意识地引用不同媒体立场、不同表达方式报道同一事件的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甄别文本背后的价值取向,批判性地看待问题。举例而言,《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这篇课文是由《人民日报》发表的事件通讯,其中阐释了我国众志成城的抗疫过程,展现了我国的民族精神与国际理念。新闻中提到“回顾中国抗击疫情的实践,‘科学防治贯穿始终”“尽管将疫情标签化、政治化和污名化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但合作抗疫始终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推动团结合作的中国理念和中国行动得到各国广泛支持和认同”,如果学生对抗疫期间我国所面临的防疫模式争议、病毒来源谣言乃至国际舆论局势没有深入的认识,也就无法深刻体会这篇新闻选择这些维度、整合这些事实的原因及意义,感悟我国的意识形态与价值导向。

基于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引入全球北方国家官方媒体针对我国防疫的负面新闻,如英国《泰晤士报》(The Times)、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同时引入中国进行援助的全球南方国家对我国防疫的正面新闻,如南非《星报》(The Star)、埃塞俄比亚《埃塞先驱报》(The Ethiopian Herald)等,共同作为教学资源进行对比。在这些材料的辅助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三部分对比文本、批判性地思考问题:

第一,从内容上分析,全球北方国家媒体的报道是否基于事实?与我国的新闻报道相比,全球南北方国家分别侧重于报道我国的哪些侧面?《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这篇新闻在行文的过程中,哪些事实是对全球北方国家媒体的反击,哪些事实与全球南方国家媒体报道相映照?新闻无法报道全部的事实,而是对事实的有机结合,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区分事实与观点、辨析虚假新闻。

第二,从话语上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新闻中的表达,将原文与背后表达的立场与思想一一罗列成表。例如在我国的报道中将武汉称之为“英雄之城”,而全球北方国家却使用“鬼城”(Ghost Town)一词,毫无人道主义精神,通过话语修辞进行抹黑。在病毒溯源问题上,《人民日报》与《埃塞先驱报》都强调“溯源问题是严肃的科学问题”[6],而美国却巧妙使用话语将这一问题政治化。了解新闻中事实和修辞选择所暗含的立场,学生一方面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我国所面临的国际舆论困境,进一步审视这篇课文背后的价值,另一方面习得了分析媒介信息的方法论,提升甄别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第三,从意图上分析,这几篇新闻在内容和修辞上的选择将我国塑造成怎样的形象?体现了怎样的思想与内核?在这一维度下,可以结合更丰富的国际社会信息,帮助学生体会到我国集体主义、民族精神的独特价值,了解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的深远意义,对这篇新闻类作品产生感性认识。

最后,教师同样应该引导学生回溯到现实生活、落实到媒介素养的提升。师生可以在现实举例中探讨面对现实生活不良信息如何避免轻信与误导,怎样养成对信息的批判性思考意识。

(三)结合学生实践,整合输出内容

这一维度实际上是前两个路径在实践层面上的反馈。以《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这篇文章为例,不同于一些新聞评论针对某一具体的社会事件进行阐发,这篇课文是对“工匠精神”这一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的分析,换而言之,在当代社会中,有相当多的人具备工匠精神,可能是名人,也可能是普通人,也有一部分人由于缺乏工匠精神而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因此,这篇课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与学生的现实感悟结合在一起,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升媒介素养。

在实践活动的设计上,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行使用不同的媒介形式搜集与这篇课文相关的信息,也可以自行对具备工匠精神的身边人进行采访,并针对整体或某个具体面向形成自己的观点。最后,可以通过课堂展示或课后作文的方式,考察学生如何在海量信息中筛选、甄别符合自身要求的内容,对信息进行了哪些层面的批判性思考以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能否将其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充分的论据佐证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学生进一步被赋能,了解如何将媒介素养的提升应用于试题与实际生活之中。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学生媒介接触状况的讨论,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论证了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新闻类作品教学的适用性与难点,从而针对性地提出应从使用不同媒介,区分各自特性、扩充教学资源,甄别价值取向、结合学生实践,整合输出内容三条路径进行实践尝试。

在新媒体纷繁复杂的信息冲击下,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媒介素养使得普通民众能够了解媒介传播的规律与特性,将媒介本身及其承载的内容更好地为己所用,不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与思考者。语文教育不仅是对一门语言的教学,更是能力的习得,将媒介素养融入中学语文教育中,能帮助学生找到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衔接的桥梁,帮助其抵御谣言、不良信息的干扰,得到价值观、人生观的健全发展。

注释:

[1]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等.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EB/OL]. (2023-12-23)[2024-03-01].https://qnzz.youth.cn/qckc/2

02312/P020231223672191910610.pdf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EB/OL].(2020-05-11)[2024-03-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006/t20200

603_462199.html

[3]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2004(05):11-13.

[4]蔡骐,李玲.信息过载时代的新媒介素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报),2013,(09):120-124.

[6]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大使馆.埃塞知名智库学者刊登评论文章 介绍中国参与病毒溯源工作的积极成果 坚决反对溯源问题政治化.[EB/OL].(2021-09-06)[2024-03-01].http://et.china-embassy.gov.cn/zagx/202109/t20210906_9103304.htm.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群媒介素养新媒体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