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古诗文“1+X”教学模式探究

2024-05-29 21:22黄凤爱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4年5期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初中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黄凤爱

摘要:素养是指学生通过不断地学习从而养成的品德和能力,而语文核心素养则对应着学校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配置科学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实现语文素质的提升和文化素养的积累。本文将“1+X”教学模式与初中古诗文教学实例相结合,探讨新教学模式下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培养路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古诗文教学;初中语文教学

“1+X”教学模式中的“1”是指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中心,“X”是指向课外知识教学和其他形式的知识辐射,而“1+X”则表示通过连接共性知识和拓展知识边界的方式将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将语文知识变得更加系统。针对初中古诗文教学,从内容角度来说,就是在学习单篇的古诗文时不仅加入课外的拓展背景或者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还需要将古诗文中传达的含义与课本中其他课文进行串联,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以下是笔者结合初中古诗文教学实例,对“1+X”教学模式进行的探讨。

一、结合“1+X”教学模式设定初中古诗文教学素养目标

“1+X”教学模式中,初中古诗文的教学目标首先要紧紧围绕“1”这个核心,在理解古诗文最基本的特征基础上,学生能够默写和背诵古诗文。其次,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强调加入“X”的元素,针对不同古诗文设定不同的课外知识和其他章节知识联动。最后不断创新“1+X”的形式和内容,更加科学地完成设定目标。

以《登幽州台歌》为例,教师在设定该古诗文的目标时,首先要围绕这首诗本身的学习目标,让同学们理解诗歌的内容,并在学诗的过程中体会到诗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情感。其次,考虑到时代变迁,学生无法共情当时的境遇,教师应充分收集作者陈子昂的生平介绍和幽州台的来历,并与多首古诗进行知识联动。如教师可以结合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来进行对比,教导学生感受作者不同心境下的情感表达。同时,针对这首诗的教学,也要注重朗读的节奏和感情把握。如诗中“前不见”与“后不见”,两个“不见”在读的时候重音应该不同,所表达的情感重量也是不同的。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素养目标的确立离不开古诗本来的教学方式,但也要结合历史背景和同类知识进行创新方式的拓展补充[1]。

二、结合“1+X”教学结构整合初中古诗文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准确、科学、不断创新的教学内容是促进学科发展的必要条件。语文核心素养要求初中阶段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应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结合,润物细无声地在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1+X”教学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植入结构化教学的理念,层层递进地将语文核心素养根植于学生心中;二是完善教学内容的关联性,连点成线,织线成面,将语文核心素养关联成网状覆盖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2]。

(一)“1+X”结构化教学

“1+X”结构化教学也称为“分层古诗文教学”,以课文《蒹葭》为例,将古诗文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是字面意思,教学内容主要聚焦在对古诗文含义的解释上。从《蒹葭》的讲解来说,同学们需要掌握蒹葭是芦苇的意思,苍苍是茂盛的意思等;第二层是表达意思,教学内容主要聚焦在对古诗文意境的理解上,在这一步需要结合场景的描述和环境的构建。从《蒹葭》的讲解来说,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教师可以从时间变化的维度上引导学生从场景的构建中揣摩作者的心情。这三个自然现象对应着从天黑到天色渐明,再到天完全亮起来,如果你是作者,在灰蒙蒙的芦苇丛中追寻着自己心爱的人从天黑到天亮,你将会是怎样的心情;第三层是内化意思,教学内容主要聚焦在古诗文的鉴赏上,在这一步需要学生将感受到的情境内化为自己的感受。从《蒹葭》的讲解来说,在学生完成了前两个层级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想一步”,这个等待的对象“伊人”除爱恋的女子外,是否也可以理解为我们所追寻的其他东西。

(二)1+X关联教学内容

1+X关联教学内容也称为群文议题式教学内容。议题式教学内容有三种实现方式,一是同类互通,即将古诗文中相近的词和难掌握的词通过类比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例如“江入大荒流”中的“入”字表达了一种动态感,但是同学们往往很难掌握,在完善教学内容时就可以将“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下”与之类比,协助同学们理解;二是异类比較,即将古诗文中不同的描写方式进行比较,体会作者不同的情感,例如《短文两篇》中的《记承天寺夜游》和《答谢中书书》,两篇文章粗看起来都是通过写景来抒情,但仔细对比就会发现,两位作者通过文字细微的表达传递出了完全不同的情感。《答谢中书书》的景色描写是开阔的,也是充满赞美的,能够体会到作者对于大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叹;而《记承天寺夜游》景色的描写是静谧的,是自然的,能够体会到作者被贬后的郁郁不得志。三是内外共创,即将课本中的古诗文与课外的文章联系,从而达到深化知识的目的。同样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作者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黄州,这时的他展现出了不得志的一面,而教师可以补充其他课外古诗文,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和不同面的苏轼。可以补充陆游所写的《东坡食汤饼》,以陆游的视角展开,带学生领略“也无风雨也无晴”乐观豁达的苏东坡。

三、结合“1+X”教学情境开展初中古诗文的教学活动

“1+X”教学情境是指基于真实情景,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之上开展“X”项教学活动。“X”既可以是不同的任务,也可以是不同的活动形式。针对教学任务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不限于背诵默写古诗文的任务,还可以设置“模仿古诗文”“改写古诗文”“创造古诗文”等更符合核心素养要求的任务。以《与朱元思书》为例,教师可以在学习之后让同学们先模仿作者对于景物的描写,然后进一步加入自己的想象或者生活改写这篇文章,最后以当时心情为依托,独创一篇以景寄情的诗文。这样的任务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层层递进地掌握古诗文背后的含义,模仿在于巩固学生对原有古诗文的理解,改写在于培养学生对古诗文意境的掌握,创造在于激发学生对于古诗文创新的思维。

针对教学活动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己进行探究和交流所领会到的知识深度远远比教师单向传输的知识更加牢固。例如古代文人饮酒助兴时常玩的“飞花令”就可以引入到初中课堂中,教师可以将同学们分组进行飞花令游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同学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大家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教师也可以将传统文化里的对对子引入课堂,教师给出上联,让同学们自由发挥对出下联,这样可以在活动中体会诗词对仗的特点和精妙,通过自己的思考更深入地了解古诗词的魅力。

四、结合“1+X”的教学导向开展初中古诗文的教学评价

“1+X”教学导向是指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只局限于课堂知识传递,而应该扩展课堂教学宽度和广度。“1”是指传统教学评价体系,包括语文期中期末考试等阶段性的考核。而“X”代表多维度和多层次的评价方式。

多维度的评价方式包括分数评价、语言评价、互动评价等。分数评价和传统课堂的考试差不多,但该阶段的分数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将考试和实践分别赋予一定的权重进行加总,最终给出学生评价。

语言评价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的评价。基于核心素养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高频次的鼓励和评价,例如在学习古诗文过程中,不仅对能够背诵的同学进行夸奖,还对能够有情感朗读的学生进行夸奖,而且该评价方式要求教师言之有物,在评价时真实指出学生的优点,同时提出希冀。例如针对平时不爱回答问题同学的主动举手进行表扬:“该同学是第一个举起手的,而且答案非常正确,希望以后更加主动回答问题”。互动评价是指教师转变课堂角色,和学生不再是教学与被教学的关系,而是可以共同探讨问题的合作者。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共同探讨作者的心境。

多维度的评价意谓着评价体系不能只包含教师的评价,还应该包含同学的评价和个人的自我评价。因为教师面对一个班级的同学,他所了解的内容可能只是学生的一个侧面,同学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够让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更加全面具體。在落实多层次评价体系之后,教师对于学生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样在进行教学时就会更加个性化,满足因材施教的总体要求。

注释:

[1]耿红卫,温昕.以学习任务群统整语文课程内容: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变化[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4):49-54.

[2]耿红卫,刘鑫鑫.中学生语文关键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基于深度学习视角[J].教学研究,2021(06):73-78.

[基金项目:珠海市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第二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2022年度资助项目(课题编号:2022ZHGHKTG269)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古诗文教学初中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古诗文教学对培养人文素养的思考
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古诗文中入情入境
新课改下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浅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利弊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