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赛融合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4-05-19 20:11周文君赵闪李月李令令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9期
关键词:挑战杯创新创业校企合作

周文君 赵闪 李月 李令令

摘 要: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才,社会服务能力弱、就业创业能力差、推动创新国家转型的作用小。文章提出充分调动教师指导的自主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产教赛融合为基础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赛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最后,文章用我校成功案例给出企业参与、大赛孕育和教师指导之间相互促进的产教赛融合模式实施方案。产教赛融合,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对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大有益处。

关键词:创新创业;校企合作;“互联网+”;挑战杯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9.028

0 引言

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创新人才在现阶段至关重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出台了很多关于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扶持政策,各地区也建设了一大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各高校也加大了对于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培训和辅导力度,推动了更多的大学生创业者出现。应用型本科院校与科研型大学相比科学研究水平较弱,但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具备专业水平过硬、职业技能熟练的应用型人才为己任,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创新成果运用方面占有优势。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能够有力地推动高技术专利的转化,显著地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5月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把創新创业教育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深化改革,突破重点,破解难点,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因此,深刻分析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遇到的问题,积极给出创新创业教育改进改革方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与主要问题

1.1 研究现状

我国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研究;(2)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影响因素研究;(3)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4)针对某类型高校建立创新创业体系研究。

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受高职高专毕业生和高学历人才的冲击越来越大,就业市场越来越小,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为此,本文紧密围绕“针对某类型高校建立创新创业体系研究”方面,开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方法探讨,提出“基于产教赛融合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2019年陈薇提出“致力于转化性、嫁接性的应用创新应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定位”,这一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变道超车”提供了战略方案。2020年迟明善提出“应用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突破单一化,同质化,要满足大学生多样化个性发展需求”。2021年沈凌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创新创业教育、知识产权培训、建设培养载体为先导,将各种创新创业资源有效整合,打造系统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023年高歌提出“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理念、教师专业素养、教育管理自主性及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研究,笔者在了解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基础上,发现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仍有许多新的问题亟待改革和完善,这些问题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

1.2 主要问题

1.2.1 忽略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国家要求中国高等教育要紧紧围绕社会发展,学校课程与专业的设立、裁撤与社会人才供需紧密关联。所以学校重视社会需求,忽略了学生个性发展,限制学生创新创业方向,也就影响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与热情。大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存在较大差异,高校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应该尊重学生在创业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校要以打造创新思维、培养创业能力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以人文教育为重点,以个性化教育为突破口,调动学生以高昂的热情投身到创新创业事业中。

1.2.2 学生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能力不平衡

学校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只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大学生专注学习和研究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缺乏社会实践机会,理想与现实差距较大,造成实践经验不足,所以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较多,弯路也比较多。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在相关专业里与企业建立互帮互助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与企业合作的资源。学生能利用产学合作机遇,孕育创业创意、创新产品,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推动产学合作,促使校企合作在创业人才培养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1.2.3 实践体系不健全,实践平台效用低

创业实践教育是实质模拟性和实效性很强的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实践平台和实践教育作为基础。目前,现有的校内平台很难满足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需求。有的高校虽然构建了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科技园、众创空间,但多数也是停留在项目展示层面。大学生精力旺盛、思维活跃、敢想敢干,有很多不错的点子。因此,应用型高校需要把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设想转化为实际,给学生设置孵化基地的同时,也要想尽办法推动学生开展创业行动,让学生养成进取意识,掌握创新创业客观规律,教师也要在指导创业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

1.2.4 校企合作内驱力不足

目前,学校与企业合作多呈合作周期短、合作结构松散、实现预定目标能力差的状态。高校的目标是希望企业给学校和学生带来更多资源支持,提供学生新的创业活动路径。企业的目标是选拔人才,发现新利润增长机遇。校企合作双方未达到共赢,久而久之,就消弱了双方合作的意愿。提升校企合作的内驱力,需要明确双方权责利,建立共赢的合作机制。其中高校成为企业人才培养基地,企业成为学生就业见习基地模式是构筑校企长期稳定合作的桥梁。高校还应在校企互动交流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在达成稳定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引入企业对员工职业规划的理念和方法。

2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策

2.1 创新创业大赛提升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作用

教师应立足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相关的比赛,发挥学生主动性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创业产品。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帮助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学生参加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领导者的决策能力、协调能力和掌控全局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团队各个角色之间的协作能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考验创业产品的盈利能力和锁定客户的能力,推动了学生创业理念不断更新,创新实践主动性逐步增强,最终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2.2 学生参与企业生产,企业与教师配合,解决学生在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能力不平衡问题

企业作为培育学生的一个主体,将小型创新研发项目转移到学校,学校号召学生参与,企业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实地操作指导,实现节约企业人力成本,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目标,发挥校企双主体作用。企业指导、教师教学相互配合,包括开展团队协作、案例分析、场景模拟、实际操作等方面,做到“学做一体”,保障教学的实践性。多聘请企业创始人、一线产品经理、技术总监、人力管理经理作为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客座教授,做到“产教深度交融”,纠正重理论、轻实践、填鸭式教学问题,促进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模式发展。

2.3 引导学生自主创业,解决实践体系不健全,實践平台效用低问题

自主创业方法培养学生的强大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升创业热情,主动创业是最落地的创业教育实践机制。首先,教师从学生最关注、最敏感的就业问题入手,以现有就业问题为出发点,树立学生创业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创业。然后,教师要在多学科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明确创业目标和方向。其次,教师协助创业学生分析创业真实案例,总结创业过程管理经验。最后,教师要在学生创业初期给予包括法务、财务管理方面的积极指导,提供企业资源,积极协助解决学生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4 关注企业用人需求,定制化培养人才,解决校企合作内驱力不足

找准校企合作的发力点,提升自身教学、培训和科技服务能力,为企业提供明显效益,为企业提供人才输入、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协作等方面帮助。“订单式培养”,学校根据合作企业的需求制定培养方案,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的用人需求相适应。企业利用学校师资力量、科研优势、新产品研发、技术升级及科研课题研究的设备设施等优势进行产品开发,校企双方优势互补,互通有无。

3 基于“互联网+”大赛培育的创业实践项目分析

3.1 项目介绍

该项目由学生发起,教师指导,于2021年开始筹办,2023年项目成立并完成注册公司。

2021年学生以“二点五维建模”项目参加“建行杯”第七届吉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金奖荣誉,此后参赛团队紧紧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一支以训练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团队。在2021年至2023年间,团队加强技术能力建设,逐渐转变成了一支能为社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学生军。2023年团队以“ArchiniFinit3D”项目参加2023年“挑战杯”吉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特等奖,代表吉林省参加国赛,同月公司注册完成,构建了学生任职的首席执行官领导,由技术部、研发部、营销部、产品部、财务部组成的公司架构。在制造业计算仿真服务,云计算算力提供,计算仿真职业技能培训板块大力拓展业务。

3.2 项目实施

这个经过千辛万苦成长起来的创业团队,正是在与企业的互帮互助中成长起来的。在大力推动“中国智造”发展的时代主旋律下,未来我国CAE技术人才储备会严重不足。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工程分析技术相结合形成的新兴多学科交叉技术,其核心是基于计算力学的有限元分析技术。相对于传统CAE技术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更需要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中国智造”持续释放中国传统制造业活力,比如,以中国一汽为代表的吉林省汽车产业是东北汽车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带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数据来看,2020年吉林省汽车制造相关企业456家,占工业企业总数的15%,营业收入达到6814亿元,占工业企业总营收的52%,企业利润466亿元,占工业企业总利润的81%。CAE技术是汽车研发流程中在概念设计和可行性研究阶段、产品设计和原型车确认阶段、定型生产阶段涉及到的关键技术。目前CAE技术的应用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和工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甚至将CAE技术作为“事关国家竞争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技术”。在这个形势下,吉林省汽车研发业务异常繁荣,人才缺口量激增,企业渴望学校人才能大量补给进来,积极与学校开展校企合作。该项目团队就是利用校企合作契机,整合资源,完成转变。学校与企业建立产学横向合作课题,企业工程师进校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企业工程师和高校教师利用培训所学的技术技能指导学生完成横向课题,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产品,了解企业需求,构思创业创意,探索产学合作新模式。

(1)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承结构学会与世迈特软件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开展力学仿真工程师一期培训,学生学习本领,参与企业工程项目,孕育创业创意,打造科技创新产品。

(2)利用产学合作孕育创业创意、创新产品,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推动产学合作。例如,“二点五维建模”作品在吉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学生的产品策划、产品开发、路演能力得到极大提升,队伍创新创业的热情高度提升。

(3)学校与企业共同推动创业创意转化为客观实际成果,打造切实服务社会,助力经济发展的科技公司。例如,2023年,学生成立诺行云计算科技(长春)有限责任公司,先承担合作企业的相关业务,然后逐步开拓新市场。

(4)项目团队与企业建立产学合作横向课题,企业工程师进入学校培训学生职业技术技能,企业工程师和大学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培训所学技术技能完成相关课题。促使学生在参与课题的过程中掌握与特定行业融合的一线实战CAE技术技能,丰富学生的工程实践经验。推动制造类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推动人才双向互动交流,进一步完善学科融合的CAE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CAE软件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储备人才。

3.3 项目成果分析

(1)缓解就业压力。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不断扩大,每年大学生數量急剧上升,毕业生就业早已成为社会焦点问题,大学生创业成为了另一种就业方式。经历过创新思维培养,自主创业过程,学生会逐渐把被动的择业观转换成主动的创业观,搭建社会、行业、企业沟通的桥梁。毕业生就业难成为新的社会问题,新能源与人工智能产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CAE人才需求与日俱增。项目团队围绕CAE技术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既提升了国家在世界舞台的竞争力,又有效缓解了不同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不均衡问题,本创业团队由15~20名学生构成,因此每成功孕育出一个创业项目就能解决15~20名学生就业问题。同时,基于本项目的校企合作,培养出的学生技术人才也以每年5~10人的数量进入企业工作。在国家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供给社会新型复合人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意义。

(2)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主动学习探索的能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为中国最顶尖的大学生创业赛事,本次创业团队在两类赛事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说明作品和团队都经历了实践的打磨,对作品的实用性、可行性、创造性以及商业价值等进行了全方面、严格的检验。大学生在准备竞赛过程中,增加了与企业家沟通的机会,加强项目团队对社会需求的理解,了解自身技术与同领域先进技术的差距,发现自身劣势、优势,为创业实践提供新思路。

(3)提升教师创业实践指导能力。师资队伍水平对高校开展创业就业教育,尤为重要,与最终的人才培养结果紧密相关。当前,许多高校创业就业指导师资水平,良莠不齐,缺乏专业、系统、特色的人才队伍。指导教师指导能力的提升,是培养高水平创新创业学生内驱力提升的关键。因此,本创业团队包括三名青年指导教师在内,要求教师参与项目建设,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责任心。指导教师在与创业学生交流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经验和方法过程中,有效提升了教师自身素质、教学及科研水平。教师通过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丰富了自身的实践经验,为自己营造了深厚的专业、行业背景,建立和开拓了自己的教学思路。

(4)落实了创新创业教育下大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项目实践过程结合大学生呈现出的能力特点和职业发展追求,同学选择适合的岗位,差异化地提升就业能力。指导教师结合创业理念与岗位知识理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进行科学差异化指导,指导成果直接在岗位上检验,高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指导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框架基础上,通过项目实践活动加深对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感受,教师进一步明确每个岗位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发展目标,推动教师指导方案更加差异化,提升培养质量,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5)推动产教融合模式发展。不断推进教学与产业合作,是升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式的重要手段,使教育结果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国家要求。拓展更多种类“互联网+”大赛培育的创业实践项目,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优势寻求产教合作突破点,构建教学与产业实践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校更有机遇,自信应对社会的新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变化,加快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进一步有效推动高校、企业、学生共同发展。

4 结语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团队多年以来学生与老师的产教赛融合实践活动经验,整理团队实践中累积的创业具体成果,剖析出现在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本文秉着实践出真知的指导思路,以一个团队具体实践过的项目,给出解决这些具体问题的具体方法。本文利用项目实践分析,也给出实施“产教赛融合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步骤。特别是高校、企业参与主体在如何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如何做到合作共赢方面,本文通过实践过程分析,给出了具体的回答。本文研究分析,也得出学校要有意识推动学生大学期间充分结合市场需求与企业要求培养、锻炼自己创业能力和素质的结论,对学生未来开展优势资源整合,达到牢牢与企业绑定合作关系的目的,具有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郭美丽.“双创”视域下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现状探析[A].2022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三)[C].重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2:24.

[2]徐明波.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的组织变革研究——以L学院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2.

[3]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18):45.

[4]杨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知识窗(教师版),2023,(02):9698.

[5]陈薇.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索—新建本科院校的二次定位与转型[J].滁州学院学报.2019,21(04):95100.

[6]迟明善,刘晓燕,王仲文,等.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07):105107+111.

[7]沈凌.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大学,2021,(42):158160.

[8]高歌.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问题与优化路径[J].韶关学院学报.2023,44(05):8791.

[9]仲旦彦,闫秋羽.个性化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分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03):123125.

[10]黄兰华,陶继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性反思与实践路径[[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3,14(02):125131.

[11]董莉,李晓晟.基于校企合作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平台建设探索[J].科技与创新,2021,(07):110111+116.

[12]沈阳,邹小磊.应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问题[J].中国航班,2021,(20):7072.

[13]刘贵富.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D].吉林省:吉林大学,2006.

[14]刘涛.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省:吉林大学,2022.

[15]张勇.基于近似模型的汽车轻量化优化设计方法[D].湖南:湖南大学,2007.

[16]李昱桦.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A].2023年课程教育探索学术论坛论文集(三)[C].北京: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2023:101103.

猜你喜欢
挑战杯创新创业校企合作
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暨南大学第八届新浩“挑战杯·创青春”开赛新浩爱心基金会捐资20万为该赛事助力
依托“挑战杯”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