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婷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职业教育中科教融汇的实施路径,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和质量保障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科教融汇对于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为此,本研究为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推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以期参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实施路径
引言
“推进职普融通,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并强调了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职普融通和科教融汇的要求。这些要求旨在优化职业教育的定位和方向,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紧密衔接,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一、职业教育推进科教融汇的重要意义
科教融汇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处处长陈子季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刻地阐释,同时也清楚地指出,要把科学、技术相结合当作一个新的发展趋势[1]。
在高职教育中,教师、教材、教法是构成人才培养体系的三大基石。为了突破这些要素的限制,首先,在教师方面,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其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参与科研活动,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引入教学中,实现科教相长。同时,还应加强教师的职业培训,提升其教育教学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的需求。其次,在教材方面,应加大教材开发力度,编写符合高职教育特点、体现科教融汇理念的教材,应既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又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还应及时反映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技术进步。同时,还应加强后续的评估与更新机制,确保教材内容的时效性。
二、职业教育推进科技融汇存在的问题
研究团队分别在民族地区包含铜仁市的职业院校进行了职业教育科教融汇主题调研。调研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座谈会、教师及学生访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来收集信息和意见。经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整理,总结出以下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界限不够清晰、学生缺乏多元化的选择和发展机会。
(一)缺乏对科教融汇的深入理解
由于科教融汇这一概念提出的时间较短,再加上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少。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许多教师和学生对于科教融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他们对于科教融汇的含义、意义和实施方式存在一定的疑惑和误解,这导致了在推进科教融汇的过程中,无法有效地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难以实现科教融汇的目标[2]。
(二)对科教融合工作的重视不足
对科教融合工作重视不足以及教师科研与教学脱节是职业教育推进科教融汇面临的突出问题。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相对忽视学生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的培养。这种情况导致学生无法从教学中获得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影响了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在调研中,也发现许多教师存在科研与教学脱节的情况,他们更关注自身的科研成果,而忽略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或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三)缺乏科教融汇的实施经验和能力
许多教师和学院对于科教融汇的实施经验和能力不足。他们可能没有掌握科教融汇的实施方法和技巧,或者缺乏相关的培训和支持。这导致了在推进科教融汇的过程中,无法有效地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果和效果。
(四)学院管理制度和机制不健全
在调研中还发现,职业院校的管理制度和机制还存在不健全的情况。这主要表现在缺乏对科教融汇的引导和支持政策,或者政策执行不到位等方面。这导致了在推进科教融汇的过程中,无法有效地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影响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五) 科技研发与技术服务的基础相对薄弱
科技研发与技术服务的基础相对薄弱也是制约科教融汇推进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硬件上看,职业院校在研究资金中所占比例偏小,受到场地、实验室设施等条件的限制,试验进度与成效均不尽如人意。在软件方面,主要表现为:研究团队成员比例偏低、研究团队不够稳固、高层次的学术领导人才匮乏;这就造成了该学院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方面的整体力量较弱。此外,近年来统计资料显示,高职院校拥有的高附加值专利成果不多,转化与利用的水平不高,“十三五”时期只有一小部分发生了专利转移,超过1/3的发明专利没有被批准,被引用的人数和引用的比例都很小。
三、职业院校推进科教融汇的实施路径
(一)提高观念认识,树立科教融汇的办学理念
1.深刻理解科教融匯的内涵,树立科教融汇的办学理念
首先,科教融汇强调“科”与“教”的深度融合与资源汇聚。这意味着科学研究与教育活动需要打破彼此之间的界限,实现资源的共享、信息的互通和能力的互补。这种融合不仅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融入更多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元素,使教育内容更具前瞻性和实用性;同时也要求科研活动更加关注教育的需求,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资源,推动教育的创新与发展。通过逐步拆除“科”与“教”之间的高墙,实现科教密不可分、高度一体的状态,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其次,科教融汇还强调科学研究、科技创新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需要与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共同开辟新领域、新赛道。职业院校应结合自身专业设置,积极借助和整合社会资源,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工作。
2.转变传统观念,树立“以科促教、以科带教、科教融合”的办学理念
在推进科教融汇的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观念,树立“以科促教、以科带教、科教融合”的办学理念。要以科学研究为引领,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以科学研究为支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科学研究为驱动,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3.强化科教融汇意识,增强推进科教融汇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职业教育工作者要强化科教融汇意识,充分认识到科教融汇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推进科教融汇工作;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增强推进科教融汇的能力和水平;要积极参与科教融汇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为推进科教融汇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建立平台,实现科研协同合作
科研工作的实践性极强,同时科教融汇的多元主体性质也增加了其复杂性。为了有效应对这一状况,构建一个区域性的科教融汇平台显得尤为必要。这样的平台不仅能为职业学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提供联合进行科技创新项目开发的实践基地,还能促进“校政行企”在科研工作上的协同合作,实现各类主体科研资源的整合。
具体而言,这个平台可以设计成集科研合作、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通过平台,职业学校可以与企业、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分享彼此的技术和资源。科研院所则可以通过平台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平台获得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提升自身竞争力。要加强体制机制、加大政策供给、完善顶层设计等。区域性的科教融合平台,就是在一定的地区,有科研能力的职业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按照自愿的方式,通过合作的方式,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建立并运行起来,以科研、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创新为主的机构或组织实体。建设这个网络空间,离不开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研究主管部门的密切合作。
(三)加强机制创新,构建教育模式
1.建立“政校行企研”多元参与的机制
为了深化科教融汇,职业院校应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开展全面合作。这包括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确保科研活动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从而提高科研的教育效果。此外,还需要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将协同创新成果视为重要评价指标,进一步激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
2.强化科普工作地位,推进科普教育
科普工作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应得到充分肯定,并应被纳入学校的长期发展规划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可以增设科普课程,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同时,发掘科普的潜在价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此外,加强科普资源的整合与分享,使科普教育与专业课程、日常教学紧密结合。
3.利用技术技能积累优势,推动科教融汇
职业教育在技术技能积累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教学方案和教材。例如,教师可以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及时接触到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实际应用。同时,学校还可以加强科技研发项目、科普活动与教学创新项目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各方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
4.增强教师科研与实践教学能力
为了深化科教融汇教育模式,教师应不断强化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学校可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来积累经验,提高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5.结合实际需求和学科前沿开发教材
教材的开发应结合实际需求和学科前沿动态,确保其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针对性。同时,教材还应引入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6.注重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方式方面,要重视对学生动手、创造等方面的训练。比如,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四、职业院校科教融汇质量保障
(一)改革评价制度
1.构建上述多维度的评价制度。将科教融汇绩效纳入办学与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全面反映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更能有效引导和激励职业学校积极参与科教融汇工作。
2.设定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确保了对师资力量、学科建设、教学资源等核心要素的考量,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保障学生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3.建立实践教学评价指标。强调实践项目的科技含量和与企业真实生产项目的契合度,这有助于推动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4.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直接关联到学校的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度,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等指标的监测,学校可以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以满足市场需求。
5.教学科研成果评价指标。其中突出了教师在教学改革和科研方面的贡献,这既是对教师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学校整体科研实力的体现,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和科研热情。
6.学科专业认证评价指标。能够确保专业的完整性、前瞻性和实用性,通过认证评价,学校可以明确自身的专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提高专业建设的针对性。
(二)多元化质量评价方式
为了更好地适应科教融汇的发展需求,需要构建多元化的质量评价方式。这种多元化评价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包括学科建设、产学研结合、毕业生就业情况、社会服务水平和国际交流情况等。
1.学科建设方面
重点应评价教学与科研的契合度和学科的综合竞争力,关注学科带头人、科研团队和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2.产学研结合方面
需要关注合作项目的管理效率、合作效果、资源利用率、研究成果的学术贡献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3.毕业生就业方面
应关注专业对口就业率、职业岗位适配度和就业满意度等,加强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就业数据分析,为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提供参考。
4.社会服务方面
需要评价专业技能服务水平和社会影响力,鼓励职业学校利用自身优势为社会提供技术支持、职业培训等服务。
5.国际交流方面
应关注教师和学生的海外學习、实习和交流情况,以及学校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等,加强与国际先进职业学校的交流合作,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改革评价制度和建立多元化的质量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价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激发职业学校在科教融汇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工作的深入发展。
结语
总之,为了有效推进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加强教师对科教融汇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实施能力和参与度,完善职业院校的管理制度和机制,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加强校企合作和产学研一体化等。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将有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发展水平,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同时也有助于增强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推动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系1.中国职业教育学会2023年度科研规划课题《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科教融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ZJ2023B123);2.贵州省铜仁市教育局2023年铜仁市职业教育专项课题《铜仁市职业教育科教融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TRZJ202300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孙翠香.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与推进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2(03):5-12.
[2]本刊编辑部.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新生态——世界数字教育大会职业教育平行论坛综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29(05):23-30.
(作者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袁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