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2024-05-19 22:03张靖然梁瑛
公关世界 2024年7期
关键词:以赛促学公共英语职业院校

张靖然 梁瑛

摘要:为了有效地提高职业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效率和质量,该文以“以赛促学”理念为基础展开相关研究。研究论述了“以赛促学”理念的主要内涵与重要意义,随后提出了“以赛促学”公共英语相关教学策略,充分贯彻了“以赛促学”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过程中依靠竞赛,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可以帮助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职业院校;公共英语;以赛促学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高职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的使命就是为国家培养大量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表现在英语能力上就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和做事情的能力。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不牢固,学习习惯有待改进,学习自主性不强。探索以各类英语学科竞赛为依托的大学英语促学模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以赛促学”主要内涵与重要意义

“以赛促学”提倡以竞赛促进学生学习,其中促进机制为:从个人成就感或集体荣誉感等角度出发组织学生参赛,通过比赛调动学生竞争意识,营造竞争氛围,学生为了能够在比赛中取得名次,会更加努力备赛、学习,说明参加比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乃至其他学习中更加积极,教师根据比赛内容和要求给学生提供指导,把学生作为主体,促进学生专注学习,以此提升教学效果[1]

“以赛促学”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状态时好时坏,且大多数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都处于“一般”“较差”的状态,所以学生学习效果不好,导致教学质量不理想。但学生参加比赛以后,为了取得理想的比赛成绩,学生会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让自己的学习状态位于更高的水平,达到“良好”的状态,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很多学生没有清晰的学习规划,没有给自己制定学习目标,所以经常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2]。但在“以赛促学”下,竞赛目标与学生学习目标相同,使得学生学习目标清晰。同时分解目标实现路径,可获得清晰学习计划,方便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教师也能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计划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3]

二、實施“以赛促学”教学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对于参赛的积极性不高

从学生层面来说,高职学生普遍对于学习的兴趣不够浓厚,尤其是英语这一门学科,如果没有掌握基础,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学生很难跟上高职公共英语课堂的课程,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更无心参加英语类竞赛;即使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参加口语类英语竞赛的积极性也不高,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有害怕开口、害怕出丑的心理。以南阳职业学院参加调查的242名学生为例,对于大学英语课程难度的调查结果显示,60.92%的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程难度适中,19.42%的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程较难,6.72%的学生认为非常难。综上所述,大多数人认为《大学英语》课程的难度适中,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课程较难。只有少数人认为课程非常容易或非常难。对于是否参加过英语类竞赛的调查结果显示,95.87%的学生没有参加过英语竞赛,而只有4.13%的学生表示参加过英语类竞赛[4]

从教师层面来说,第一,日常工作繁杂,备课上课已经占据教师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除此之外还要进行科研工作,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以及学校安排的其他事务,除了部分教龄较长有评职称需求的教师之外,其他年轻教师对学生比赛的关注度不高,也没有意识到学生参加英语类大赛的重要性。第二,教师们对于指导学生参加比赛缺乏经验,再加上日常教学的倦怠,教师对学生失去信心,往往对于大型的英语竞赛望而生畏,不知从何下手[5]

(二)对于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实施缺乏系统规划

教师在实施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时,缺乏系统规划,往往在看到比赛通知之后才开始备赛,临时从班里选出几名平时课堂表现比较优异的学生,师生共同研究比赛内容之后,简单准备即参加比赛,导致备赛不充分,比赛结果也不理想,师生都对比赛减少信心,降低对于比赛的积极性,如此恶性循环。此外,临时选出平时课堂表现比较积极的学生也有弊端。部分学生在平时课堂中回答问题不多,老师也很少注意到,然而这些同学中往往有一部分同学英语功底很好,发音也很标准。但在这种选拔方式下,这些同学往往失去了参赛机会。并且,这些未经规划就参加的比赛社会承认度不高,对于教师来说,在评职称时作用不大,更会打击教师参赛的积极性[6]

三、以赛促学在高职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实施策略

(一)提升师生参赛的积极性

1.教师层面。首先,要多多动员、鼓励教师参与其中,过程可能比较艰难,但是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自身也能够获得成就感。其次,向年轻教师普及指导学生参加英语类比赛的重要性。以英语类专业竞赛为切入点,能够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求知欲,从而提升英语学习的兴趣,也会提升教师授课的幸福感。结合教师评职称的需求,让教师看到可能会获得的成果,提升教师的动力。学校也要多邀请其他院校指导学生比赛的优秀教师向学校教师分享心得、传授经验,让教师有所参照,不至于无从下手。

2.学生层面。如果在选拔赛就通知学生比赛项目是省赛或者国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自信心不高,往往积极性不高,所以选拔赛可以采取与省赛、国赛的比赛形式相同而内容和主题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趣味赛,例如趣味配音赛;也可以选择难度较低的比赛,例如词汇大赛,以此来选拔出英语词汇量和英语发音较好的学生,同时难度低且有趣味的比赛也能够让大部分学生更有参与感,更加积极[7]

(二)系统规划备赛过程

1.成立专门的竞赛辅导团队。组织教研室集体开会,阅读相关文件精神,共同讨论确认需要参加的比赛项目;然后从教研室中选拔老师专门负责比赛事项,选择社会或行业组织常设的通用性较强的技能竞赛,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和“普通高校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每项比赛根据情况选两名到三名教师专项负责。每项比赛根据比赛时间列好时间表,再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各项比赛整合在一起的时间表。研究比赛内容,对标教材,将相近主题进行整合[8]

2.将比赛内容融入日常教学中。很多学生听到省赛、国赛,第一反应是退缩,望而生畏,主要是对比赛接触较少,故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慢慢融入一些比赛的知识,播放相关的比赛视频给学生看,慢慢地学生对比赛内容和比赛标准都有所了解,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至于如何融入,可以从日常教学教材中的话题入手。教材中有许多话题是与口语大赛的话题相似的,例如《新标准高职英语教程基础模块二》教材的单元话题Diversified Culture可以结合“讲好中国故事”的比赛;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可以结合跨文化交流大赛。在进行备课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这部分内容与比赛进行融入。例如,Diversified Culture这一单元涉及的话题有Chinese Tea Culture、Beijing Opera都可以展开话题,和比赛进行融入。例如在讲授中国茶文化时,课前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索关于茶文化的知识,制作成PPT到讲台上展示,让学生对茶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在讲解茶文化课文时,可以将文章中一些常用的介绍茶文化的句式搜集到一起,让学生根据这些句式撰写短篇演讲稿,教师对演讲稿进行批改,选出优秀作品,让学生进行演讲,进而又能挑选出一批适合参赛的学生。在日常讲解词汇时也可以传授一些记忆词汇以及单词发音的技巧,课堂上多留意词汇量比较多的同學,鼓励这些同学参赛。还要布置一些书面的作业,部分学生比较腼腆,平时课堂没有突出表现,但是词汇量,语法都比较好,这些能在他的作业中体现,以此来发掘有潜力的学生[9]

3.组建比赛训练营。以口语大赛为例,口语大赛只能选拔一名参赛学生,但是不能将未被选拔上的学生弃之不顾,每个学生的强弱项不同,将这些有意愿参赛的同学组织到一起,继续进行日常训练。训练可以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

(1)线上训练以微信群和学习软件为主。赛前教学不能只在课堂上进行,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这样能加快学习进度,确保学生能够在大型竞赛之前达到合格水平。 但很多学生都缺乏课外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可以借助微信群和学习软件来具体操作。具体操作如下: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日常可以组织学生用学习软件进行单词打卡,学生之间互相督促,形成良性竞争,打好词汇量基础。教师可以在群里向学生分享学习方法,优秀参赛作品。语感是学英语非常重要的部分,定期可以组织这些学生学习一首英文歌,唱得好的同学还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联欢晚会等节目,学生从中获得除比赛成果之外的成就感,进一步增加其自信心,让其更加热爱英语。除了英文歌之外,还可以推荐一些优秀影视剧作品,让学生观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培养语感。还可以推荐一些同学进入英语社团参加舞台剧排练,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和胆量。此外,学生如向教师咨询问题,教师要认真对待,可以给学生提供思路进行点拨,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夸奖学生的请教行为。

(2)线下训练主要以教师辅导为主。教师先要告知学生竞赛的内容、要求和标准,然后进行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为:以口语大赛为例,教师先让每位学生读一段口语材料,对学生的朗读提出指导意见和训练方向。例如有的学生读单词元音发音不够,元音不够饱满圆滑,可以指导学生多多练习元音发音;有的学生单词总是读不正确,可以让学生主要针对单词进行加强训练;有的学生读句子节奏不对,说明对这句话理解不够,要加强阅读理解能力,平时多找文章进行跟读;还有其他重音、弱读的共性问题,可以由教师统一进行训练,根据每个学生的强弱项进行针对性指导后,循环此过程,不断提升。期间,要定期举办模拟竞赛,大赛综合模拟竞赛项目包含了两个以上的大赛环节竞赛内容,富有综合性,因此不仅能用于测试学生单项能力水平,还能测试学生综合能力水平,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问题,给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服务[10]

(三)完善比赛评价体系

教师在制定评价标准时,要先研读相关竞赛的标准和要求,比如大型竞赛评价指标中包含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英语素养水平的相关指标,课内比赛的评价体系也要有对应指标。但是评价标准不要完全照搬大型竞赛标准,而要根据学生当前的基础和水平,来进行设计。即假设学生当前知识应用能力水平为“一般”,课内竞赛相关指标的评价标准应当为“良好”,不能是“优秀”,只有当学生能力水平达到了“良好”等级,才能将评价标准提升到“优秀”。通过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能让学生的一些问题暴露出来,还能达到以赛促学的效果。即按照评价标准设计思路可以看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评价标准,让评价标准高于学生当前水平一个档次,且标准不会给学生带来“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并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想法。

结语

词汇大赛和口语大赛对于师生来说,所带来的收获远比比赛成绩本身要多。教师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也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能力,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增进了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在备赛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词汇量和口语能力,从中获得的成就感,带动学生对于整个英语学习的热爱和自信心,丰富了自己大学生活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胆量,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这些同学也为其他同学提供了良好的榜样,以此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师生在学习、思考中相互促进,真正意义上提高了大学英语教与学的效果。

本文系南阳职业学院202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赛促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探索》(项目编号:NZJGY23-20)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于惟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9):182-183.

[2]豆玲玲.“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高职英语口语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智库时代,2019(22):82+84.

[3]杨艳,孙乐乐,尹静.英语议论文写作与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以2015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决赛为例[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3):128-130.

[4]林静.基于以赛促教的高职院校旅游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11):31-32.

[5]朱粤.高职英语口语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以英语技能大赛为例[J].海外英语,2022(22):120-122.

[6]汤菁.技能大赛背景下中职英语活力课堂构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1.

[7]潘芑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在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大学学报,2021,31(04):93-95+100.

[8]张戈,徐思.构建高职院校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指标模型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4,27(01):235-238.

[9]曲晨晖.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1.

[10]曹庆旭,王贵生,吴文勇.关于职业技能大赛对课程改革的影响[J].职教论坛,2011(23):22-23+26.

(作者单位:南阳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

猜你喜欢
以赛促学公共英语职业院校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一带一路”视野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敢拼才会赢
高职学生对“双证融通”和“以赛促学”认知度与参与度的现状研究
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高职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
高职公共英语泛在学习资源整合设计研究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