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馨
摘要:国际商务礼仪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形象与信誉,更是促进跨文化沟通与合作的关键因素。然而,传统的《国际商务礼仪》课程在强调规范与流程的同时,往往忽视了个体的文化认知与情感表达。以美育视角为指导的《国际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一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审美情感和人际沟通技能,使其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国际商务环境,从而为未来跨国商务人才的培养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美育视角;国际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引言
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跨国交往和商务合作成为常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商务礼仪》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美育视角下的教学改革,为这门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深度。美育不仅追求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审美情感和人文精神。在这一视角下,《国际商务礼仪》课程的教学改革将不再仅仅是规范行为和交际技巧,更是塑造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高度职业素养的新型人才。
一、《国际商务礼仪》课程教学现状
(一)传统规范强调
众所周知,我国乃是礼仪之邦,崇尚礼仪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传统的商务礼仪课程着眼于制定规范和流程,注重商务环境中礼仪的明确准则和操作程序。虽然为学生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商务行为指南,但也使得学生对礼仪的理解相对停留在表面层面。在传统规范的教学框架下,学生往往被灌输“应该怎么做”的具体指导,而缺乏对于背后文化因素和情感层面的深入思考。学生在实际应用中难以灵活运用礼仪原则,未能深刻理解在跨文化背景下不同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的多元文化解读和情感因素[1]。此外,传统规范强调也使得学生更加注重细节和形式,忽视背后的意义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这样的教学导向导致学生对商务礼仪的应用产生刻板印象,无法真正体会到商务场合中的多元文化交流所涉及的复杂性[2]。
(二)流程性弱化情感
传统教学往往注重礼仪规范的传授,忽略学生情感的培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流程性弱化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和缺乏互动性。当前的《国际商务礼仪》课程往往偏向于规定性的知识传授,如何行为、言语应当符合何种礼仪规范等[3]。然而,缺乏实际的情境演练和互动训练,学生在真实商务场景中的应对能力相对较弱。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很难灵活运用所学礼仪知识,也容易在人际交往中显得生硬和不自然。
(三)文化差异挑战
国际商务的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商贸往来日益频繁,但不同文化之间的礼仪差异往往成为交际中的一大难题。文化差异在商务交往中表现为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待礼仪的态度、行为规范以及交际方式的差异。在当前的《国际商务礼仪》课程中,往往忽视对这些文化差异的深入分析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因为对他国礼仪的不了解而产生误解,影响商务关系的发展[4]。
(四)个体表达被忽视
目前的教学现状中,过于注重礼仪规范的传授,而对学生个体表达能力的培养缺乏足够的关注,这一问题在国际商务交流中显得尤为突出。个体表达包括语言表达、非语言表达以及形象呈现等多个方面。在当前的课程中,过度强调规范化的礼仪行为,却忽视了学生在实际商务场景中的言行举止的个性化需求[5]。学生过分拘泥于规定的礼仪标准,忽略在不同情境下灵活运用自身特点和文化背景的重要性。
(五)礼仪实践场地简陋
许多学校或培训机构缺乏专门用于国际商务礼仪实践的场地,这些场地不仅需要提供足够的空间容纳学生,还需要具备模拟商务场景所需的会议室、演讲台、多媒体设备等。然而,由于经费有限或对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学校或机构未能提供这样的条件,导致学生在实践中受到限制。适当的服装、餐具、场地布置等都是进行实践教学所必需的,但是由于预算不足或管理不善,这些资源可能难以获得或者质量参差不齐。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也降低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只有通过政府、教育机构、企业和个人的合作,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优质的实践环境,促进国际商务礼仪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美育教育在《国际商务礼仪》课程中的优势
(一)文化综合性视野
国际商务的复杂性在于涉及多元的文化环境,而美育强调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使其在商务交往中更具包容性和跨文化适应性。在文化综合性视野的培养中,教学内容需要深入的文化分析和比较,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不同國家和地区的商务礼仪差异。教师可以引入实际案例,解析不同文化对商务行为的影响,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于文化背景的敏感性。通过引导学生对全球商务环境中的文化动态进行深度思考,培养其具备超越单一文化视角的国际化观念。与此同时,美育教育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技能,使其能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灵活应对[6]。模拟商务交流场景,让学生在虚拟的跨文化情境中实践,增强其与不同文化背景人群有效沟通的能力。这种实际操作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综合性视野的实际应用,提升其在跨国商务中的竞争力。
(二)创造性思维培养
在国际商务领域,创造性思维不仅是应对复杂问题的关键,更是塑造独特商务形象和应对跨文化挑战的不可或缺的素养。美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在商务礼仪的应用中表现得更加灵活和具有独特创意。教师应鼓励学生不仅要掌握传统礼仪规范,更要在实际商务交流中勇于尝试创新,展现个体在礼仪实践中的独特视角。教师模拟跨文化商务场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如何在不同文化中运用创造性的礼仪方式,使其在实际商务环境中更具变通性和创新性。这种实践性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创造性思维在国际商务礼仪中的实际应用。
(三)情感表达与人际关系
就现阶段的国际商务环境,学生们的良好人际关系和情感表达能力培养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商务交往的成功。在教学中开展美育教育,结合情感表达与人际关系培养,让学生在商务场景中更自如、更真实地处理人际关系,展现出自信和专业的形象。与此同时,在国际商务领域,人际关系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商业合作的成败。美育教育还注重人际关系的建设和维护,学生在团队中可以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学习如何在跨文化环境下与不同背景的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美育视角下《国际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情景模拟体验
在美育视角下开展的《国际商务礼仪》课程,教师可以结合情景模拟体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这一课程。这一方法在课程中特别适用于涉及自我介绍、他人介绍、递送名片、递物、行礼、打电话等内容的教学。教师精心设计的小场景,学生参与实际的情景模拟,从而更直观地理解和应用商务礼仪知识。在情景模拟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安排多个相关场景,每个小场景都由一组同学来表演。在打电话这一部分,教师设计10个小场景,包括电话语言表达、在打电话时吃东西、打电话时姿态不雅等[7]。通过这一阶段,学生可以轻松地记住正确的礼仪行为,理解哪些是错误的,从而更好地应对实际情境。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引领学生开展自我表演和分析挑错,轻松而深刻地掌握礼仪规范。学生在观察、分析、表演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深刻的记忆,使所学知识更为牢固。这种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更全面的综合素养。
(二)商务礼仪融入职业精神培养
在美育的框架下,《国际商务礼仪》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师融入新时代工匠精神,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追求卓越、注重细节的职业态度,为他们未来步入商业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观察学生在商务礼仪行为视频作业中的表现可以看到一些小组作业的用心之处,表现为清晰的画面、精心配制的字幕、画外音以及舒缓的背景音乐。这种用心制作的态度不仅体现了学生对课程的重视,更展现了一种追求细致、完美、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在评价这些作业时,教师除了需要关注课程知识和技能的展示,还应当融入新时代工匠精神进行美育教育。这种美育元素的引入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更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虽然这些作业并非真实的工作场景,但学生用心制作作品的态度正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体现[8]。这种追求卓越、注重细节、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是当代大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职业精神。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工匠精神和职业精神教育自然地融入可以激发学生更坚定地用心做事的态度。通过对那些努力完成作品的学生进行正面的激励,教师不仅能够强化他们的职业素养,还能够影响那些尚未认真完成作品的学生,促使他们进行反思和改进。这种自然而然的职业教育过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并内化了职业精神的要义。
(三)商务礼仪促进和谐社会教育
教师将和谐社会教育融入商务礼仪课程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礼仪原则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并促使他们意识到在人际交往中的尊重和关爱的重要性。这种教学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能够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在美育的观点下,对《国际商务礼仪》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一项关键措施是将商务礼仪与和谐社会教育相结合。在商务礼仪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利用课堂来传达和弘扬和谐美好的理念。在讲授礼仪的尊重原则时,教师可以播放大学生寝室矛盾问题的调查新闻来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做法旨在说明寝室矛盾对大学生的危害性,并且借此机会与学生分享人际交往中尊重的重要性。当学生们在寝室中感觉与其他成员生活作息不一致时,这时可以从尊重室友的休息权角度出发,互相调整作息时间。这种尊重的行为实质上是对他人的关爱,而这种关爱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大学生活更加愉快,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教师在商务礼仪课堂上融入这一案例,也是和谐社会教育的一种方式,旨在让学生在职业环境中具备和谐人际关系,使其成为促进团队协作和社会和谐的专业人才[9]。
(四)编排礼仪小品
在美育视角下,《国际商务礼仪》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借助编排礼仪小品,将学生置于综合阶段的场景编排中。在这个阶段,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以礼仪小品的形式展现特定环境中的各种礼仪规范。学生不仅要理解礼仪原则,更需要利用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将其具体呈现出来。一方面,有些学生可能设计在餐厅点餐时发生的一些小摩擦情景,结合礼貌而幽默的语言和处理方式,学生可以展示事态的发展,对比粗俗的语言和极端的处理方式,从而体现语言礼仪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可能选择设计商务谈判时的相关礼仪,包括正式场合男性和女性的着装、各个过程中的行为规范以及谈判进行中的语言礼仪等。这种体验方式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通过前期的调研体验、行为示范体验和情景体验,学生通过具体经历、思考观察和主动实验等阶段对课程内容有了整体的概念[10]。在编排礼仪小品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重新地分析思考,并整合相关内容。这也意味着他们再次进入到具体经历的过程中,通过实际参与和创造性表达,更深刻地理解和应用商务礼仪的知识。这种教学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更能够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其未来在商业领域中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这一综合阶段的教学,美育的理念得以体现,也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美育视角下的《国际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我们目睹了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层面的全面提升。商务礼仪不再是单纯的规矩和流程,而是融入了和谐社会教育、职业精神培养以及创意表达的元素。学生们结合实际体验、思辨观察,不仅掌握了实用的商务礼仪知识,更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考能力。这门课程的改革旨在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具竞争力,成为全球商业舞台上的佼佼者。因此,美育视角下的《国际商务礼仪》教学改革不仅是一场知识的革新,更是对学生个体价值的关照,为塑造美好未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科研项目《美育视域下〈国际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GH-23035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小梅.基于BOPPPS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建设的實践与反思 ——以国际商务礼仪课程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38(10):130-133.
[2]邹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国际商务礼仪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J].大学教育,2020(1):47-49.
[3]陈芳.国际商务谈判与礼仪课程多层次立体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安徽大学为例[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6):34-36.
[4]纪智媛.“金课”视角下国际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22(9):231-232.
[5]田雪琪,罗庚.国际商务礼仪与商务活动研究[J]. 国际公关,2022(8):13-15.
[6]陆恩.“金课”视角下高职国际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高教学刊,2019(25):183-185.
[7]姜星云,杜雅琳.基于网络自媒体的国际商务礼仪实训工作室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20):44-45.
[8]简实.基于职业素养角度分析国际商务礼仪课程的创新[J].传奇故事,2023(10):13-15.
[9]王培松.基于目标教学法的“英语课程思政”行动研究 ——以“国际商务礼仪”课程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33(3):155-157.
[10]张蓉.国际商务礼仪课程中体验式教学的运用研究[J].赢未来,2020(17):15-16.
(作者单位:山西工商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