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大量文献综述的研究,总结了认知行為理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分析了认知行为理论中认知重建、自我效能感强化、问题解决技能培训等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帮助本科院校学生提升自我认知能力、情绪调节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分析,得出基于认知行为理论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不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识别和干预机制不完善、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资源匮乏等,并针对问题给出了对策,以期提升学生在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绪管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为提升本科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认知行为;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在经济、社会转型竞争力加剧的大背景下,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当代大学生怀有远大理想、高素质、高品德、有纪律和较高的文化程度,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接班人,是青年中社会认知、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还是具有较强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人才[1]。本科教育作为学生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2]。认知行为理论作为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改变不良的行为和心理模式有着重要作用。
一、认知行为理论概述
(一)认知行为理论基本原理
认知行为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主要关注个体的认知过程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个体不仅是接收外部刺激,而是主动处理信息,根据自己的经验、信念和期望来解释和理解世界[3]。认知行为理论强调认知过程在刺激和反应之间起着中介作用,个体的反应不仅受到外部刺激的影响,还受到认知过程的调节。个体的行为受到其认知过程的影响,包括对外部刺激的解释、期望、信念等因素。个体的认知结构会影响其行为,而且这种认知结构是可以改变和塑造的。强调个体通过自我调节和自我效能感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个体的自我发展和成长。
(二)认知行为理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认知行为理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和重要的。通过认知行为理论的理念和方法,可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认知过程和行为,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调节情绪,解决问题,提升心理健康水平[4]。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受到其认知过程的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通过认知重建的方法帮助个体识别和改变消极的、扭曲的认知模式,培养积极的、合理的认知方式,从而改善情绪状态,减少焦虑和抑郁。认知行为理论强调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对行为和情绪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其对自我能力的信心和信念,从而促进积极的行为和情绪调节。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通过教授问题解决技能,如积极应对负面情绪、有效沟通、冲突解决等,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提升心理适应能力。基于认知行为理论,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可以注重培养个体的自我认知能力、情绪调节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通过课程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帮助个体建立积极的认知结构,促进心理健康的提升,通过自我监测工具和反馈机制,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认知过程和行为,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与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设计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1.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和需求,增强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和意识,帮助学生学会有效地管理负面情绪,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减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5]。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各种压力,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应对压力的方法,提高应对挑战的能力。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价值观和需求,增强自我认知和自尊心。
2.预防和干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校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征兆,进行早期干预,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提供学生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理性和冷静,避免出现严重后果。促进学校建立健康的心理支持体系,包括心理咨询服务、心理辅导团队等,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学会有效的心理健康保护和维护方法,减少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特别对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应对挑战和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提高抗压能力。学生可以学会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压力和时间,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交技能和合作能力,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设计
1.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设计原则
设计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需要综合个体差异尊重原则、全人发展原则、实践导向原则、社会参与原则、早期预防原则等,确保教育的全面性、实用性和可持续性[6]。通过尊重个体差异、促进全人发展、实践导向、社会参与、早期预防和跨学科合作,为学生提供更为完善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在面对生活挑战时更为坚韧和积极。
2.具体策略实施
设计和开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包括认知行为理论、压力管理、情绪调节等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7];定期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和工作坊,邀请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分享心理健康知识,教授应对压力和焦虑的方法。创建校园心理咨询中心或者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为学生提供免费、保密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利用校园媒体、社交媒体等平台,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鼓励学生重视心理健康[8];组织心理健康俱乐部、小组,鼓励同学们相互支持、交流,分享心得体会,增进彼此的心理支持;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识别潜在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健康干预措施,如个别辅导、心理治疗等。
(三)基于认知行为理论的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1.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设置不足
部分本科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过于狭窄,只注重传授基础的心理知识,而忽视了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缺乏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全面了解和应对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缺乏专业化,缺乏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和内容安排,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需求,导致教育效果不佳。学生也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一些本科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也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专业心理健康教育背景和经验,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影响了教育效果。无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导致学生接受程度和效果有所不同。
2.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识别和干预机制不完善
缺乏有效的评估工具,无法准确识别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类型和程度,导致无法及时干预和帮助学生。一些本科院校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团队,无法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和支持,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缺乏有效的咨询和帮助渠道。对于心理健康干预措施不够全面,主要集中在紧急事件处理和常规咨询,缺乏针对性的个性化干预方案,无法有效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还缺乏心理健康问题的长期跟踪机制,学生在接受一次干预后可能缺乏后续的关怀和支持,导致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3.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背景,无法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师缺乏持续的专业发展机会,无法及时了解最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导致教学内容滞后于时代发展,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导致教学内容缺乏真实性和可操作性。无法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导致教学效果和吸引力不足。
4.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资源匮乏
一些本科院校的心理健康服务设施不足,缺乏专门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或场所,无法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和条件。缺乏足够数量和专业水平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无法满足学生心理健康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心理健康服务项目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多样性,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资源也分配不均,一些学生可能无法获得及时和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造成资源浪费和服务不公平。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宣传机制,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了解程度不高,导致服务利用率较低。
(四)基于认知行为理论的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与内容更新
将实践性教学内容融入课程设计中,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方案设计等,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内容进行整合,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促进跨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科交叉应用能力。及时更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引入最新的心理健康研究成果和前沿理论,使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知识和观念,保持课程的前瞻性和时效性。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设计个性化学习计划和辅导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
2.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识别和干预机制
为每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历史问题、个性特点等信息,帮助学校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包括心理测试、问卷调查等形式,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干预和支持。设立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包括建立应急处理流程、培训专业的危机干预团队、提供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等方式,确保学生在心理危机时能够及时得到支持和帮助。
3.提升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与培训力度
制定专业培训计划,针对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培训,包括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健康问题识别与干预技巧、心理咨询与辅导技能等内容,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鼓励师资队伍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学术会议、研讨会、讲座等,与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互动,获取最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鼓励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分享经验和案例,组织内部研讨会、工作坊等形式,促进师资之间的经验交流和互相学习,提升整体教育水平。为师资队伍提供持续的专业发展机会,包括参加培训课程、获得专业认证、参与科研项目等,鼓励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
4.拓展学校心理健康服务资源与服务渠道
积极开展合作与资源整合,与心理健康机构、社会组织、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拓展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多元化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心理健康服务。建立在线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提供在线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等服务,为学生提供便捷、及时的心理健康支持,拓展服务渠道。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进社区活动,为学生提供更贴近生活、便捷的心理健康服务。建立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整合校内外各类心理健康资源,建立统一的服务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心理健康服务支持。
结语
在本研究中,发现基于认知行为理论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实现心理健康和提升幸福感,为本科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指导和方向。未来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认知行为理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更多应用领域和具体策略,结合其他心理学理论,开展跨学科研究,为提升本科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榄.认知负荷理论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优化研究[J].品位·经典,2023(21):168-170.
[2]李晓军.具身认知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构研究[J].河南工学院学报,2023,31(05):60-63.
[3]俞国良,邵蕾.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的认知与评价:多主体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44(04):80-90.
[4]俞国良,王浩.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的认知与评价:多主体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4(06):206-211.
[5]张静,沈慧雯,平贤洁.具身心智:经典理论溯源和心理健康教育意蕴[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23,43(04):10-17.
[6]王玉.基于心理健康视角构建高校性教育体系[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7(02):123-126.
[7]熊伟娥.基于具身认知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01):82-85.
[8]沈承春.基于认知心理学对认知偏向、情绪问题的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1):104-105.
(作者单位:大连财经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