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

2024-04-12 11:38陈艳华李晨
广西教育·B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主题意义读后续写新高考

陈艳华 李晨

摘 要:主题语境不仅规定了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范围,而且为语言学习提供意义语境,并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所有的语言学习活动都应该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当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存在忽视语篇主题语境、忽略主题语境下语言的使用风格、缺少主题升华等问题,为此,应以主题意义为引领,深度研读所给语篇的内容、结构、语言,分析作者的观点、写作意图,在续写中巧用段首句做好主题衔接,以问题为引导拓展故事情节,仿照原文的语言风格进行创意写作和主题升华。

关键词:读后续写;主题意义;高中英语;新高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02-0070-05

读后续写是新高考英语学科写作部分的新题型,它要求学生在阅读一篇350词左右的短文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两个段落的首句,合理发挥想象,创造性地续写两个语段,使之成为一篇有逻辑、有情节、结构完整的短文。该题型集阅读和写作于一体,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虽然续写内容以开放的形式设置,看似给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任意发挥,因为原文的内容和续写段首句已经为续写内容设定了隐含的主题方向。另外,评分标准要求学生续写的内容与原文融洽度高,与提供的段首句衔接,且内容新颖,语言丰富、准确,结构合理。这也告诉我们,读后续写的内容和语言要与原文的主题保持高度协同。因此,读后续写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自主探究语篇的主题语境和主题内容,探究语篇所承载的主题意义,完成主题建构和主题升华的过程。然而,不少教师在读后续写课堂教学中更关注阅读语篇情节的梳理、人物的分析和语言知识的输入,较少引导学生关注语篇的主题和主题意义。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在读后续写中常出现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忽视语篇的主题语境,导致续写偏离原文主题或主题不连贯;二是忽略原主题语境下语言的使用风格,续写时随心所欲地表达,导致续写内容与原文的语言风格不协同,读起来非常生硬;三是缺少主题升华意识,续写的内容不能回应原文的主题。本文以2023年高考新课标I卷读后续写题为例,探讨如何在读后续写教学中探究主题意义,引导学生研读所给的语篇,帮助学生找到读后续写的有效方法。

一、主题意义探究的必要性

主题语境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内容的六要素之一,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主题语境不仅规定了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范围,同时也为语言学习提供意义语境,并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所有的语言学习活动都应该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学生在具体的主题语境中学习的深度,直接反映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语言学习成效。语篇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资源,深入研读语篇,把握语篇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课程标准》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语篇的深层含义是什么,也就是作者或说话人的意图、情感态度或价值取向是什么;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所学的语篇具有什么样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也就是作者为了恰当表达主题意义选择了什么样的文体形式、语篇结构和修辞手段。这些建议为教师在读后续写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语篇的主题意义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和思路。

为帮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读后续写试题的设题情况,笔者收集并分析了近三年新课标卷和浙江卷读后续写试题的主题语境、主题内容和文体类型(如表1所示)。这些读后续写的语篇均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展开,体裁均为故事类记叙文,内容涉及个人成长、善举助人、亲情友情等,主题或彰显人性美,或体现个人的优秀品质,或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可见,主题是读后续写的灵魂,读后续写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语篇主题的理解和把握是否准确。学生只有准确理解原语篇的主题、内容、文本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及写作意图,才能在读后续写中做到主题一致、内容和意义连贯、前后呼应。因此,教师应该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

二、2023年新课标Ⅰ卷读后续写教学实践

《课程标准》指出,语篇赋予语言学习以主题、情境和内容,并以其特有的逻辑结构、文体特征和语言形式组织和呈现信息,服务于主题意义的表达。因此,深入研读所给的读后续写语篇,把握主题意义、分析其文体特征和语言特点、挖掘其育人价值是顺利完成读后续写的关键。下面以2023年新课标I卷读后续写试题为例,探讨如何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研读语篇和续写语篇。

(一)研读语篇

1.研读语篇内容,探究主题意义

2023年高考新课标I卷的读后续写语篇出自The Horn Book(《号角》)杂志,从著名作家Carmen Agra Deedy的短篇小说Lighting the Candle:A Wild Ride改編而来。该语篇的主题语境是人与自我,故事讲述的内容是,作者在上中学的时候,社会学老师邀请他参加一个写作比赛,但他不喜欢写作,于是想都不想就一口拒绝了,后来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同意去试一试;虽然写作的过程很苦很累,但他没有放弃,经过不断的修改,完成了写作任务并获奖,最后,作者发出感悟:写作的过程很快乐,自己已经不在乎输赢了。全文300多词,故事简短、易读,全文以作者“自我否定—自我尝试—自我怀疑—自我坚持—自我突破—自我领悟”为线来呈现作者的成长过程,并突出了创新和努力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文章的线索清晰,主题非常明确。作者的成长经历,教师对学生的包容、鼓励和大爱都给读者带来无限思考和启迪。故事虽短,但内涵深刻,彰显了教育的育人价值。

2.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文本结构

该语篇为故事类记叙文,内容符合记叙文需具备六要素(5W+1H)的要求。全文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展开叙述,主要人物是作者和老师,其他的次要人物都是为突出主要人物服务的。为引导学生学会快速获取文本信息,快速梳理故事的情节和发展脉络,教师根据记叙文六要素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文本的内容(如图1所示),把故事内容可视化,将300多词的故事浓缩,引导学生快速、准确地理解语篇的主题意义。

为了解故事的情节和发展,教师引导学生以故事山的方式梳理故事的情节和发展脉络,并向学生强调在梳理情节发展时要抓住两条线,即故事的情节线和情感发展线(如图2所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研读语篇,开展主题探究活动,主动获取主题信息。

从以下两个思维导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语篇的结构、故事的发展、作者写作的心路历程以及情感态度从消极到积极的变化。同时,学生在梳理文本结构和故事的发展脉络、情感变化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主动产生向作者学习的积极心理。此教学过程,一方面推动学生深入学习主题,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研读语言内涵,深度理解意义

语言是思维的外显形式,每个文字的背后都隐藏着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教师要让学生细读文字,体悟作者的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意图。例如,文本的第一段作者拒绝老师的邀请时,用了“I said no without thinking.”“I did not love writing.”两个简单句,表明作者拒绝老师的态度非常明确,毫不犹豫。后面的“My family came from Brazil,so English was only my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was so difficult and painful for me that my teacher had allowed me to present my paper on the sinking of the Titanic by acting out a play,where I played all the parts.”,这些理由都是为了说明和强调作者确实不喜欢写作,老师甚至允许作者用演剧来代替写作,说明作者的写作水平确实很糟糕,同时也隐含着老师不一样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这里看似非常合乎情理的表达,实际上是为后面作者的变化埋伏笔。

第二段,“So,why did he suddenly force me to do something at which I was sure to fail?”,作者用force me to do something再次强调自己是极不情愿写作的。接着,作者用了直接引语来呈现老师的回答“Because I love your stories. If youre willing to apply yourself,I think you have a good shot at this.”,短短的两句话,再次侧面表达了老师对作者的一番苦心和期待,同时也预示着故事末尾作者写作态度会有变化,教师对其写作的引导会获得成功。

第三、第四段,作者选择马作为写作的主题有两个含义,“...unlikely to be anyone elses choice.”表明作者有创新意识,“Did he get tired?Have doubts?Did he want to quit?... I got tired. I had doubts. I wanted to quit.”表明作者与马共情,曾自我怀疑过、自我挣扎过,但在“But,like Reveres horse,I kept going. I worked hard. I checked my spelling. I asked my older sister to correct my grammar. I checked out a half-dozen books on Paul Revere from the library. I even read a few of them.”叙述中,作者用了比喻和重复的修辞,用了六个以“I”开头的简单句来表达自己的坚持、努力和为此次比赛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他坚持不懈的决心和毅力。

第五段,作者用了四个again,表明作者不仅有决心也有行动,在写作的过程中,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下,他不辞辛苦,反反复复地修改。同时也隐含着一个道理:人在反复的修炼中一定會悟得其道。果然,最后作者终于悟出了写作的真谛:享受其过程,不要在意结果。

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准确读懂文本中字、词、句的真正含义,学生在续写中才能顺承主题发挥想象,创造性地写作。

4.读懂明线和暗线,理解写作意图

该语篇的思路很清晰,语言非常简洁,写作意图很明显。明线看似是作者参加写作比赛的心路历程,实则是作者在中学时代一段难忘的成长经历;暗线看似是一段深厚的师生情谊,实则是一个深刻的教书育人过程,给师生都带来很多思考和启发。文章以问题为导向,层层铺垫,一点一点地传递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管是明线还是暗线,都给人无限的启迪。

(二)续写语篇

读后续写题提供的语篇是续写的支架,其中人物的言行、思想,语篇的行文和用词都对后面的续写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已给的两个段首句,找出其中的衔接关键词及关键词对故事发展的指向,合理预测故事的发展,以问题为导向,使续写中人物之间的互动和故事的发展顺承前文的主题语境,模仿前文的语言风格,让续写文风与前文一致。

1.巧用段首句,做好主题衔接

续写部分所给的段首句往往与上下文有紧密的联系,对续写故事的发展有提示、衔接、引导和限制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两个段首句的功能,学会找段首句中的关键词,并分析关键词所隐含的导向意义,利用段首句做好主题续写。

例如,2023年新课标I卷的续写部分给出了两个段首句,第一个段首句为“A few weeks later,when I almost forgot the contest,there came the news.”,从该段首句中的I almost forgot the contest可知,此处衔接原文中作者的心态“When I finally finished it,the thought of winning had given way to the enjoyment of writing. If I didnt win,I wouldnt care.”——因为不在意输赢了,所以才会几乎要把这件事情给忘了。然而,关键词there came the news以倒装句的形式出现,强调故事出现了转机,同时也预示着好消息的到来。从there came the news可以预测此段故事主题和内容是积极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设积极的情节来续写此段故事。

第二个段首句为“I went to my teachers office after the award presentation.”,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关键词award presentation,通过award presentation可以印证我们研读第一个段首句时判断there came the news中的消息为好消息,印证我们在第一个续写段预设的积极情节是符合前文的主题语境的。同时,通过“I went to my teachers office after the award presentation.”足以说明,作者在拿到奖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和老师分享,所以想到老师办公室去,这也与原语篇的暗线——深厚的师生情谊吻合。由此可以预测,接下来的故事发展和情节,应该是作者去老师办公室感谢老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等。

由此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读后续写中,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巧用两个段首句,找准续写方向。因为所给的两个段首句与原文之间是紧密相连的,第一个段首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第一个续写段的内容可以从第二个段首句推理出来,此段发生的故事应该承接原文的明线。第二个段首句承接第一个续写段,续写的内容应该是原文的暗线内容。这样一明一暗两个续写段落和原文的主题语境刚好无缝衔接,传递积极的价值观。

2.以问题为引导,拓展故事情节

由2023年新高考I卷读后续写的原文“So,why did he suddenly force me to do something at which I was sure to fail?...What did the horse think,as he sped through the night?Did he get tired?Have doubts?Did he want to quit?”可知,作者是以写作比赛为依托,以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为线,以问题的形式逐步推动故事发展。那么在续写部分,也可以通过问题引领,围绕“消息”和“颁奖典礼”来拓展故事的情节,说明传来的是什么消息,作者在知道这个消息后有什么反应、做了哪些事情,作者在颁奖典礼上有什么表现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以下问题完成续写:“What was the news?”“How did I feel when hearing the news?”“Who presented me the certificate of achievement at the award ceremony?”“What was my feelings?”。

续文第二段的首句提到作者前往老师办公室,这一段可以描写作者到老师办公室感谢老师,老师鼓励作者继续写作等,结尾部分自然收尾;也可以描述作者的收获和感悟,对主题进行升华,说明坚持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以下问题完成续写:“What did I do after I went into the teachers office?”“ What did the teacher say to me?”“What did I learn from this experience?”。

3.仿照原文的语言风格,进行创意写作

作为原文故事的继续,续写除了在主题上要和原文保持一致,在内容和语言风格上也要尽量和原文保持一致。例如,原文中使用的语言是生动、形象、具体的,那么续写的用词也要生动、形象、细致;原文中有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来强化表达效果的表达,那么续写中也要有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的词句。

例如,第一段可以这样续写:“A few weeks later,when I almost forgot the contest,there came the news. ①It was a message from my teacher saying that I had won first prize in the writing contest. I could hardly believe it.②With my heart beating wildly,I checked the message again,in which my teacher congratulated me on winning first prize. ③I jumped to my feet and let out a scream of excitement. The next day,my school launched an ④award presentation where I received thunderous applause and cheers from my teachers and classmates.”[4]。在此段续写中,第①句紧密衔接段首句,解释news的具体内容;第②句用with的复合结构生动地描写作者的紧张心情;第③句使用动作描写增添画面感,衬托作者激动的心情;第④句呼应第二段续文首句中的the award presentation,与第二段续文段首句衔接流畅、自然。

第二段续文可以这样写:“I went to my teachers office after the award presentation. Bathed in the enjoyment,he waved at me and expressed his congratulations. With tears almost blurring my vision,I gave him a big hug. Without his encouragement,I couldnt have won the prize. He patted my back and ⑤laughed out again. He said,“Just like the horse you wrote,he got tired and had doubts,but he kept going. ⑥It was your passion,devotion and persistence that contributed to your success.”⑦Since then,I have written many good works and now I am a famous writer.”[4]。在第二段續写中,第⑤句用了laughed out again和the horse... kept going,与原文最后一段中的laughed out again、原文倒数第二段的内容呼应,续写的内容与原文自然地衔接起来;第⑥句是强调句,说明作者获得成功的原因,点明文章的主题;第⑦句自然收尾,暗示了教师育人的成功,也暗示了这一写作事件对作者的影响——从不爱写作到成为一名知名作家,与原文首段中的“I did not love writing.”形成对比,也传递了积极的主题意义。

实践证明,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读后续写教学有以下几大优势:一是能培养学生的主题意识,深化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并发展其思维;二是能帮助学生有效梳理主题语境下的语篇结构,抓住体现原文主题的关键词句,体悟文本的语言风格和内涵;三是避免学生出现续写主题与前文不一致、内容与前文不连贯、语言与前文不相符的现象;四是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驾驭这一写作题型,实现与原文主题一致、内容和语言风格都协同的创造性写作,最终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程晓堂.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1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卢惠龙,张芳.指向核心素养的读后续写试题讲评[J].教学考试,2023(3):51-57.

[4]魏如芳.高考英语写作高分突破[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23:131.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新高考背景下广西高中生英语读后续写问题与对策研究”(2023C610)的研究成果。

(责编 刘小瑗)

猜你喜欢
主题意义读后续写新高考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下)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上)
浙江省英语新高考首考卷写作试题的评析与教学建议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
读后续写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劳娜古迪荪诗歌主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