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鲁静
【摘要】通过小学英语教学的课堂观察,我们发现对一些固有的普遍被大家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很多时候我们是习惯了如何做,而并不清晰做的目的。结合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新的要求,通过透视课堂上的一些习惯做法,溯本求源,借由问题的发现尝试探求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改变,是英语教学得以突破瓶颈、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主题意义 语境强化 真实交流
改变二:从经典设问的例行讨论到聚焦语用的语境强化
语境创设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Collins Co-build Dictionary中对于语境的解释是这样的:The context of an idea or event is the general situation that relates to it, and which helps it to be understood. 语境是思想、事件发展的整体情况,而这样的一个整体情况又直接指向语言的正确理解。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不论哪个版本的教材,课文对话的呈现都伴随一个主题图的支持。主题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语言发生的情境。于是,主题图的呈现和讨论也就成了英语课堂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中,基于主题图的提问也逐步发展出来一系列大家普遍认同和广泛使用的经典设问,如: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ere is it? Who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 What are they talking? 等等。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运用情境,支持后续课文对话的理解。那么,这些经典设问是否真的起到了创设语境、支持理解的作用呢?我们以北京版小学英语教材一年级下册Unit 3 What colour is your bag?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进行分析。教材对话及主题图呈现如下:
我们先来看看来自实际课堂的教学片段回放:
(1)教师出示图片问同学们:Who are they? Where are they?
(2)提出质疑让学生猜一猜Lingling的球是什么颜色:What colour is Linglings ball?
(3)初步聽对话,验证答案。
(4)再次播放录音,学生模仿Its white.教师讲解white的发音。
(5)再次播放录音,请学生注意听Baobao是如何提问的。模仿并跟读问句。
(6)听录音模仿课文对话。教师和学生互换角色扮演Baobao和Lingling.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梳理语言、语境与语用的关系,我们发现虽然教师关注了对话发生的地点、人物,但是对于对话发生的直接原因并没有清晰的呈现,也就是泳池里的Baobao为什么要问Lingling “What colour is your ball?”。通过画面我们可以挖掘出支持对话理解的潜在信息,即Lingling 在岸上想要拿到自己的球,于是求助水池中的Baobao, 水池的球很多,Baobao不知道哪个是她的球,于是询问“What colour is your ball?” Lingling告诉Baobao“Its white. ”这样Baobao顺利找到了Lingling的球,并把球传给了Lingling。这样的情节才是支持学生们理解主要的功能句型:What colour is your ball? 的含义和运用场合的关键语境,而这些语境信息仅仅依靠我们对于主题画面的形式化讨论很难明确和强化。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材画面的局限,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静止、简化的主题画面进行讨论。这时,我们需要跳出语境创设的误区,基于对话文本的分析和画面细节的分析,对主题图甚至对课文对话进行适当的补充与完善。我们可以对画面进行前因后果的情节延展,对画面的关键信息进行提示、标注,或提出具体的有目的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潜在的语境信息。在实践教学中,我们看到有不少老师已经关注到这样的问题,并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解决。如在北京版教材一年级上册Unit 6 Happy Chinese New Year Lesson 21的教学中,北京第一师范附小的戴琳老师就根据课文的主题图和具体的对话文本设计出连环画式的学习材料,使语境的呈现更加自然流畅,更加聚焦语言的运用。
基于主题图讨论的经典设问,看似开放,学生也会有观察、有思考,但是这样的设问过于笼统,不能直接指向支持语言理解的关键细节。语境创设需要我们不拘泥于惯有的模式,关注语言发生的细节,为学生创设聚焦语用的真实语境。
改变三:从“默契”的语言操练式交际到深度思考的交流分享
首先我们先来看几个日常教学中的活动片段:
教学片段一:新维度英语教材二年级上册 Things we do in the morning 画出路线图及标号,交流早晨做事情的顺序。活动开展的方式:
1.学生自己在家居示意图上通过箭头和数字标注自己早晨做这些事情的先后顺序。
2.学生在伙伴间分享交流:No. 1 I get up. No.2 I comb my hair.等等。
3.班级交流:请部分学生到前面来,通过实物投影呈现自己的路线图,并对自己完成这些事情的顺序进行汇报。
教学片段二:北京版教材三年级上册 When is your birthday? 单元复习课。复习的主要功能句型包括: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 in... When were you born? I was born in...
由于在新授课时中教师已经开展了谈论自己、家人、朋友生日的语言交流活动。本课时作为单元复习课,教师对于探讨的内容进一步拓展,提前布置,请学生带来自己的影视偶像照片或者图片并提前收集有关偶像的生日信息,课堂活动操作如下:
1.教师呈现自己的影视偶像,并请学生用学习过的问句针对教师的偶像进行提问。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偶像照片并进行讨论,重点运用的语言表达:When is his/her birthday? When was he /she born?
3.班级的交流展示。
教学片段三:北京版六年级上册 Whats your birth year animal? 学生互相调查各自及家人的属性并进行记录。使用的目标语言:What is your birth year animal? What is your s birth year animal? 调查记录表格设计如下:
这三个教学片段的设计实施都依据了具体的教学内容,针对了具体的目标语言的使用,活动形式兼顾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以及班级展示,内容也都融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那么这样的语言活动是否达成了语言的真实交际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交际,Collins Co-build Dictionary上对于交际的解释是这样的:If you communicate with someone, you share or exchange information with them, for example by speaking, writing, or using equipment. 交际强调信息的分享与交换,这也是语言工具性的重要体现。而分享和交换的内容承载着丰富的思考和多元的文化信息,这也是语言人文性的体现。张连仲教授在北京市2016年教学设计总结会上指出语言课有三个不同的层面,包括:Lesson for Language,教学的重心是知识语法的教授;Lesson with Language,教学的重心是在真实语境或是模拟语境中组织开展语言学习与运用的活动;Lesson in Language,真正使用语言交流思想和获得信息的课堂。要想走向张老师说的以思想、信息的交流分享为重心的语言课堂,我们需要更多从语言真实运用的角度审视我们的课堂活动。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再来分析上面的三个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一:二年级的学生在谈论和交流早晨做的事情的时候,应当进一步聚焦真实生活中的问题是什么?做事情的顺序更多依赖于家庭习惯和个人习惯,但是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学生之间的交流往往也不能提供相互的借鉴和支持,真正影响学生思考并可能因为交流探讨带来改变的是这样的问题:
What should we do in the morning? (二年级的学生存在早晨磨蹭的情况)
How can we do them well? (提前准备和计划非常重要,如提前将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准备好)
Can you do these things by yourself? (二年级在生活自理方面还处在一个过渡期)
Can we use the morning time better? (初步給予学生统筹时间的概念,如边洗漱边听英语或者新闻等)
教学片段二:三年级 When is your birthday? 的复习活动,从交流内容来看,对于生活中的影视偶像,除了他们的生日,我们更应当引导学生关注他们成功背后付出的努力;从交流动机来看,学生们并不一定对其他人偶像的生日感兴趣。从基于生日话题的生活实际来看,探讨一些真实生活中的人,关注他们的生日对于引导学生正确地行为处世会更有帮助。因此这个活动我们可以改为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谈论身边人的生日,包括保洁阿姨的生日、保安叔叔的生日等等,引导学生为这些身边帮助我们的普通人送上及时的生日祝福,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关心关爱他人为他人和自己带来的快乐。
教学片段三:六年级 Whats your birth year animal? 我们会发现,这个看似调查记录的交际性活动更多是一个句型替换的活动。因为,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除了完成了老师交给的任务,这张纸上的信息对学生没有实际交流分享的意义和价值。那么,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会在什么情况下谈论自己和家人的属相呢?对于属相的话题,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哪些更加积极实用的建议呢?我们可以考虑将这个活动改成一个The Birth Year Animals in my Family的信息整理活动,让学生谈谈自己和家人的属相,进而谈论在家人本命年到来的时候,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如赠送红色饰品表达美好祝福等。
从上面几个小片段的再思考,我们可以看到,形式上的交流不等于真正的交流。这种师生看似“默契交流”的操练式的语言活动在我们的课堂上依然非常普遍,因为我们习惯了以语言的操练为核心目的开展语言活动,很少去质疑语言交流的真实性、语言交流的实际价值、语言交流对于学生全面成长的积极影响等因素。更多改变需要教师跳出语言教学固有的思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的实际、学生成长的实际设计更加真实、自然、有影响力的交流分享活动。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发展与进步,随着学生语言学习需求的增长与变化,我们也会发现,曾经的经验有时也会变成阻碍我们积极改变的苑囿,而这样的阻碍又往往很难被意识和发现。谨以此文与所有从事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的同行们共勉,以求不断深度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从多个角度审视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跳出经验看经验,努力探寻小学英语教学中更多新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