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
【摘要】绘本阅读是幼儿主要的阅读形式。教师要围绕绘本开展阅读教学,从整合绘本资源、发掘文本内涵、传授阅读方法、延伸自主训练出发,创新教学设计,开展阅读实践活动,为幼儿提供更多自主阅读机会,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强化幼儿的阅读体验,提升幼儿的阅读质量,锻炼幼儿的阅读能力,为幼儿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自主阅读;绘本阅读
教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注重幼儿的自主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幼儿的眼界,提升幼儿的思维,而且能陶冶他们的心灵。绘本具有大篇幅的图画和精彩的故事情节,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深受幼儿喜爱。教师要围绕幼儿的兴趣,搜集、筛选契合幼儿身心发展需求的绘本,发挥绘本培养幼儿阅读兴趣、促进幼儿心智发展的教育价值[1]。在绘本阅读环节,教师要发挥引导者作用,给予幼儿一定的自主阅读空间,设置引导问题,开展训练活动,引导幼儿挖掘绘本内涵,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提升自主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一、整合绘本资源,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绘本资源丰富。教师要具备整合意识,结合幼儿的身心成长需求,立足幼儿的兴趣爱好,筛选对幼儿三观树立、认知形成、能力提升有利的绘本,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凸显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
(一)精选绘本素材
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理解能力、兴趣取向、认知水平、观察能力等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融入绘本资源时,需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精选绘本阅读内容。幼儿的直观思维较强,认知积累多依靠观察,但由于理解能力较弱,幼儿面对较复杂的绘本时,难以理清图案信息。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选择绘本时,应以画面清晰、情节简单、形象突出等为挑选原则,降低绘本的理解难度,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发现小班幼儿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喜欢与“家”的话题相关的绘本。教师可选择《我爸爸》《猜猜我有多爱你》等与家庭成员相关的温馨绘本,帮助幼儿摆脱入园焦虑,快速适应幼儿园生活。中班幼儿喜欢故事情节紧密关联、理解难度较低、角色个性鲜明的绘本,教师可选择《蚂蚁和西瓜》《好饿的毛毛虫》等适合中班幼儿的绘本。大班幼儿对小学生活和学习充满好奇,教师可结合幼儿的心理,选择《大卫上学去》《我长大以后》等绘本。教师根据不同阶段幼儿的阅读需求,精选不同的绘本素材,能够提高绘本阅读教学的针对性,满足幼儿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二)发挥绘本作用
绘本蕴含丰富的教育价值,对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创造力的开发、观察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在筛选绘本时,需根据不同阶段幼儿的能力水平,发挥绘本的多元功能,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在幼儿自主阅读时,教师要给予幼儿一定的空间,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尊重其学习主体地位,倾听其对绘本内容的解读和对故事情节的描述,针对其个性化理解加以适当引导,让其在自主探索中提升阅读能力,内化新知。
例如,《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适合幼儿的绘本。在小班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绘本的审美功能,鼓励幼儿从繪本图画入手,观察绘本中农场丰收的景象,认识绘本中的小动物,带领幼儿在观察过程中感受美、欣赏美。在中班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幼儿梳理故事脉络,描述故事情节,锻炼其逻辑思维、故事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大班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幼儿对绘本中的母鸡和狐狸进行评价,鼓励幼儿在复述故事情节时加入自己对故事的看法,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发掘绘本内涵,强化幼儿阅读体验
在幼儿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绘本的教育价值,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设定相应的阅读目标,带领幼儿解读画面信息,研读故事内容,在锻炼幼儿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的同时,拓宽幼儿的眼界,强化幼儿的阅读体验[2]。
(一)解读画面信息
绘本的画面具有连贯性,是组成完整故事的核心。幼儿通过观察画面中的场景变化、角色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能够了解故事脉络,获得相关信息。具备解读画面信息的能力是幼儿提升阅读能力的基础。教师应借助多种助学手段,引导幼儿深入解读画面内容,并将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有效强化幼儿对故事内容的记忆、对画面的理解,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
例如,绘本《牙齿大街的新鲜事》讲述的是哈克和迪克在小朋友的牙齿里修建牙齿大街的经历,以及被牙齿警察—牙膏清理的过程。教师以哈克和迪克的行动轨迹作为阅读线索,引导幼儿解读画面信息,梳理哈克和迪克从出现到最后被清理的过程。教师提出思考问题:“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哈克和迪克两兄弟为什么会住在牙齿里?它们的梦想是什么?牙齿警察为什么把两兄弟储存的食物清理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幼儿带着问题进行绘本阅读,围绕问题进行思考,能够更快理解绘本内容,明白要想拥有一副好牙,就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护理习惯。教师依据绘本内容提出问题,让幼儿解读画面内容,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内容,加深幼儿对绘本故事的理解。
(二)研读故事内容
幼儿在阅读绘本时,往往只看到表象,对绘本故事的理解较为浅显。为了帮助幼儿深入理解绘本内涵,教师应搜集绘本作者的信息,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以及绘本的创作背景等相关资料,结合相关资料深入研读绘本,引导幼儿从多角度展开思考,挖掘绘本的思想内涵。
例如,《幸运的鸭子》的文字作者是英国的艾丽森·马隆尼,她除了记者、作家的身份,还是一位母亲。在该绘本中,她以母亲的角度生动描写了一只不幸的小鸭子在经历不断学习、模仿他人,不断改变叫声后,最终找回“嘎嘎声”的故事。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带领幼儿进一步挖掘绘本的内涵,让幼儿认识到,自己就像绘本中的小鸭子一样,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遭遇各种挫折,而父母、教师、同伴就是其他小动物,能够为自己指引成长的方向,解开成长的困惑,帮助自己找回自信。这一方式能够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促使其学习小鸭子虚心学习、知错能改的品质。教师引导幼儿研读故事内容,挖掘绘本的内涵,能够发挥绘本的教育价值,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
三、传授阅读方法,提升幼儿阅读质量
幼儿大多能够通过观察画面来了解绘本的大概内容,但他们往往缺乏阅读方法的支持,无法真正理解绘本的内涵。教师要通过组织合作探讨、让幼儿复述故事情节,加强对幼儿的有效指导,使幼儿在实践中提升阅读能力,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一)组织合作探讨
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不以自己的主观臆断阻碍幼儿探索故事进展,而是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提升学习能力[3]。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合作讨论,引导幼儿在组内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对故事的理解、对角色的评价等,营造自由、开放的阅读氛围。对于幼儿主动表达想法的行为,教师要给予肯定,让幼儿树立表达自信心,形成主动阅读的内驱力。
例如,《逃家小兔》是一个关于亲情的温暖故事,描述了小兔子幻想自己离家出走的故事。在幼儿完成阅读后,教师组织幼儿开展合作讨论,以“如果你是小兔子,会逃到哪里躲开妈妈”为主题,让幼儿展开思考和讨论。幼儿的想象力丰富,他们对这样的问题比较感兴趣,能够主动参与讨论。教师邀请幼儿依次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幼儿表示会藏在鲸鱼肚子里,让妈妈找不到;有的幼儿表示会让小鸟把自己带到云朵里躲起来,让妈妈看不到;有的幼儿想要爬到高高的山上,找个山洞住下来;等等。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给出了天马行空的答案。教师对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的行为给予肯定,并鼓励幼儿思考妈妈找不到自己会怎么办,让幼儿感受家庭的温暖。
(二)复述故事情节
绘本阅读教学课可分为教师导读、幼儿自读、回顾品读三个环节。在幼儿自主阅读结束后,教师应为幼儿回顾故事情节、梳理故事脉络预留充足的空间,鼓励幼儿将绘本内容复述给其他幼儿,增加幼儿间的互动频次,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故事概括能力。幼儿经历阅读、思考、复述的过程,能够内化绘本知识,将绘本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日常生活中。
例如,《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讲述的是一只鳄鱼牙齿坏了,去看牙医的故事。在幼儿阅读绘本后,教师开展复述故事情节活动。这一绘本的文字较少,且都是关于“怕”的字眼,比较容易理解。因此,教师在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让幼儿通过表情和肢体动作完整呈现故事情节。对于幼儿的演绎,教师不做限制,幼儿可以独立完成复述,也可以邀请同伴组队,共同完成演绎。幼儿接受任务后,能够积极回应,自行组队,分角色扮演鳄鱼和牙医,合作演绎绘本故事。针对文字较少、情节简单的绘本,教师可以开展复述故事情节活动,鼓励幼儿通过讲述、演绎故事情节,回顾、梳理故事内容,提升阅读质量。
四、延伸自主训练,锻炼幼儿阅读能力
幼儿园有专门的活动区域。教师应为幼儿划分阅读区,摆放丰富的绘本,组织故事分享、角色扮演、亲子阅读等活动,延伸幼儿的自主阅读训练,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锻炼,逐步提升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
幼儿在理解绘本内容时,往往会停留在故事表面或偏离主题。为了帮助幼儿深入解读绘本的内涵,教师应结合幼儿求知欲、好奇心强的特点,提出探究问题、假设问题等,创设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实践性、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幼儿深入阅读绘本,探寻问题答案,从而增强幼儿的阅读体验感,提升幼儿的阅读思维,锻炼幼儿的阅读能力。
例如,绘本《要是你给老鼠玩手机》描绘了小男孩为了让小老鼠安静一会,不再打扰他,就给了小老鼠一部手机,让它玩十分钟,而小老鼠沉迷手机,直到手机没电才清醒过来的故事。在幼儿阅读绘本后,教师设计启发幼儿思考的问题:“小老鼠一直抱着手机玩的行为是正确的吗?如果你是小老鼠,会在什么时候放下手机呢?你一般玩手机多长时间呢?”幼儿结合自己玩手机的经历,能够理解手机对小老鼠的吸引力,设身处地为小老鼠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想法和建议,阅读教学效果显著。
(二)开展亲子阅读
幼儿对亲子阅读活动有较高的期待。教师应紧抓幼儿的这一特点,开展亲子阅读活动,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阅读绘本,帮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并让幼儿以故事复述或表演的形式分享绘本故事内容,为幼儿创造更多阅读、表达锻炼的机会。亲子阅读活动可以在园内进行,也可以在幼儿家中进行。教师应适时布置亲子阅读任务,鼓励家长在家园信息交互平台展示阅读成果,从而形成良性的阅读学习循环[4]。
在设计亲子阅读活动时,教师应及时与家长沟通,结合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布置不同的阅读打卡任务。教师可推荐《好饿的毛毛虫》《一只很饿很饿的小猪》等适合亲子阅读的绘本。对于有时间陪伴幼儿的家长,教师可布置分角色演绎故事内容和分角色配音的阅读任务,让他们定时打卡;对于工作时间较长、陪伴幼儿时间较短的家长,教师可让他们录制与幼儿共同阅读的视频,发送到班级群;对于不在幼儿身边的家长,教师可鼓励他们邮寄绘本给幼儿,尽量与幼儿通过视频通话共同阅读绘本。教师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布置亲子阅读任务,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沟通。
结语
绘本具有丰富的画面和故事,契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启蒙教育重要的素材。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基本学情,借助绘本开展阅读教学,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获得更多学习启示。教师在设计绘本阅读教学方案时,要以幼儿为主体,精选绘本资源,深挖绘本教育價值,设计有针对性的阅读活动,引导幼儿从多角度展开思考,从而有效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鉴赏能力、理解能力等,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芳霞.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绘本阅读探究[J].甘肃教育,2023(15):124-127.
[2]嵇倩.巧用支架式教学模式优化幼儿绘本阅读教学活动[J].亚太教育,2023(4):105-107.
[3]刘静.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提升路径分析[J].好家长,2023(21):15-17.
[4]陈丽娜.指向语言能力的“读思达”教学法在幼儿绘本阅读中的应用研究[J].教师,2023(15):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