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程标准,促进学生发展信息科技高阶思维

2024-04-05 03:38包杨
教育界·A 2024年4期
关键词:信息科技高阶思维

包杨

【摘要】信息科技教学以发展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作为课程教学目标。教师应立足课程标准,以培育学生的高阶思维为目标,鼓励学生“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推动信息科技教学的创新、升级,从而促进学生发展高阶思维能力。

【关键词】信息科技;信息科技课程标准;高阶思维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信息科技是研究以数字形式表达的信息及其应用中的科学原理、思维方法、处理过程和工程实现的一门课程。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体现“科”与“技”并重。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識地培育学生的信息科技高阶思维,提升学生的信息科技学习质量,优化学生的信息科技学习样态[1]。学生的信息科技思维发展了,自然能开启深度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科技的育人功能,凸显信息科技发展人、成全人、成长人的价值,让信息科技促进学生在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中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问题驱动:催生学生的信息科技高阶思维

问题是信息科技课程的心脏,信息科技学科的发展是立足于问题之上的。问题同样是学生信息科技学习的载体、媒介和驱动器。在信息科技教学中,问题能发挥多种功能及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科技教学中的问题导学功能,彰显导学价值。问题可以以问题链、问题串、问题群的形式呈现,也可以以主问题、关键问题、核心问题的形式呈现。问题对于学生的信息科技学习来说,具有积极的导学功能和导学价值。教师要充分聚焦问题、围绕问题、应用问题,以此推动学生发展信息科技高阶思维。

聚焦问题,能促进学生的信息科技思维走向自主,促进学生的信息科技探究走向自能。如教学苏科版小学信息科技五年级教材“画城堡”这一课时,对于学生来说,这一课的“程序模块化”内容是全新的信息科技概念。因此,教学时,笔者将“城堡”这一核心概念抽离,将学生的信息科技学习重点定位在“舞台设计”上,充分赋予学生信息科技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能性,并以下列问题串来促进学生发展信息技术高阶思维,如:“怎样画大舞台?如何画最为简便?怎样定义基本图形?怎样调用积木块?”以此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起点在哪里”“到哪里需要旋转多少度”等问题,从而促使学生掌握编写模块化脚本的技巧。

在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让学生仅仅成为听话的操作者、执行者,而要让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设计者、研发者、创造者。为此,教师应当从“授知”走向“赋能”,以问题为驱动,促进学生信息科技结构性认知、结构性思维和结构性素养的生成与发展。只有赋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信息科技学习中去。当学生在信息科技学习中积极探究、主动思考,学生的信息科技高阶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二、任务驱动:培养学生的信息科技高阶思维

学生信息科技高阶思维的养成,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授或是概念的解释就能实现的,而必须亲历知识的建构过程。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学习任务,以任务驱动学生的信息科技学习。只有经历了深刻的信息科技学习过程,学生才能掌握相关的信息科技学习方法,感悟相关的信息科技思想。

比如,教学苏科版小学信息科技四年级教材“插入表格”这一课时,笔者首先创设了一个现实情境:很多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能有效地做好课前学习准备,为此,请每一位学生都制作一张个性化课程表,贴在课桌上,以便做好每一节课的课前学习准备。这样一个基于学生学习生活的任务引发了学生的讨论。有学生说可以将课程表画出来,但画课程表比较麻烦;有学生说,可以借助WPS文档制作一张课程表;等等。这样的驱动性任务,激发了学生的信息科技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了探索信息科技知识的兴趣。

正式制作前,有学生建议,可以先确定课程表一共要设置多少行、多少列;有学生建议,在绘制课程表的时候要注意美观。在大任务的驱动下,笔者和学生展开深度研讨,发展出新的子任务:借助“WPS表格”进行表格的行列设置;调整表格的行高、列宽;根据需求将表格的某些单元格合并,或者删除某些行列;对表格进行格式加工;完成课程表的制作。

如此,学生在一系列子任务的引导下,开展信息科技深度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高阶思维自然得到进一步发展,如有学生掌握让文字居中的方法;有学生找到加粗边框的方法;有学生学会为表格增添底纹背景;等等。

任务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师应创新任务形式,发挥任务应有的驱动、启发、引导功能,赋予学生充分的操作实践自由,让学生在任务的指引下开展积极的信息科技学习实践。实践证明,任务能让学生的信息科技学习更有序、更有方向、更高效。

三、资源驱动:发展学生的信息科技高阶思维

信息科技教学以学以致用为导向。一般来说,“学以致用”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其一是解决教材中相关的信息科技问题,或者说理论性的信息科技问题;其二是解决生活中的信息科技问题,或者说实践性的信息科技问题。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科技素材、资源,引导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发展信息科技高阶思维和实践能力。

实践性的信息科技学习理论认为,信息科技知识是由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以及相对应的情境所组成的。如果信息科技知识脱离了情境、场域,它就是没有生命力的。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强调并呼吁学生的真实性学习。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打造信息科技学习平台,赋予学生信息科技学习的自主权、自决权,让学生在信息科技资源及素材的支持下,展开信息科技自主性、自能性的探究。

比如,教学苏科版小学信息科技四年级教材“创作演示文稿”中的“插入超链接”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任务性的情境:为自己的家乡设计一个WPS演示文稿,介绍自己的家乡。同时,笔者为学生提供了各种资源,包括关于家乡风景、美食、有影响的实体企业等的文字信息和图片。在这样一个真实性、生活性情境的驱动下,学生就产生了学习动力。

在此基础上,笔者展示了一张WPS演示文稿,文稿中有标题、目录,点击目录,就可以实现演示文稿内容的切换。直观的信息科技演示效果,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怎样才能精准地实现演示文稿的切换?演示文稿上的点击按钮能否隐藏起来?等等。基于学生的疑问,笔者引导学生借助笔者提供的信息科技资源及素材展开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发展信息科技设计思维。

资源是学生信息科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信息科技学习的重要支撑。作为教师,要树立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倡导的大信息观、跨界教学观,丰富学生的信息科技学习资源来源,拓展学生的信息科技资源应用渠道、路径等,创设学生信息科技学习的情境场、实践场、创造场,让学生的信息科技学习超越低阶认知,走向高阶发展。

四、评价驱动:提升学生的信息科技高阶思维

评价是信息科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信息科技学习的助推器。在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学、促学、反馈等功能。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强调素养导向,注重评价育人,强化素养立意。教师不仅要利用评价对学生的信息科技学情进行诊断、评析,还要利用评价对学生的信息科技学习进行鼓励、推进。

评价不是为了甄别,也不是为了证明,更不是为了选拔,而是为了促进和发展。在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丰富评价内容、形式,拓展、丰富评价主体,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了充分应用评价这一能够促进学生信息科技学习的杠杆,教师要跟进学生的信息科技学习,适度介入学生的信息科技学习,用评价点拨、启发学生的信息科技学习,让信息科技评价评出个性、评出风采。

信息科技教学评价不是静态性的评价,而是动态性、生成性的评价;不是定格性的固化评价,而是非定格的开放性评价;不是单一维度的评价,而是多维度的多元性评价。

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提倡,要将知识考核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着眼于学生信息科技实践的整体性效果,而不能拘泥于某一个环节,要通过评价蓄积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毅力,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纸笔测试、上机实践、作品创作是新课程标准下信息科技课程评价的主要形式。比如,教学苏科版小学信息科技五年级教材“赛车游戏”这一课时,笔者先以学生熟悉的动画片《赛车总动员》为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提出总的任务要求,即设计研发出一个完整的赛车游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总体目标进行整体性谋划、设计,自主建构了“选赛道”“析赛道”“弯道赛车”等几个具体的子任务。在任务的引领下,学生展开深度学习和探索,思考并解决“怎样搭建舞台”“怎样进行角色创建”“如何应用重复执行控件”“如何进行颜色侦测”等问题。

教学中,当学生能自主探索出相关技能的操作技巧之时,笔者便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如当观察到学生学会增添相关侦测控件这一操作之后,笔者及时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以正面评价激励学生持续探索。这样简单的过程性评价看似不起眼,却能蓄积学生的信息科技学习动能。

课程的最后,笔者还将学生创作的作品展示出来,对学生的信息科技学习成果进行结果性评价,让学生直面自身的不足,了解自身的进步,实现信息素养的发展。

在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信息科技学习进行过程性、全面性评价,借助评价拓展学生的信息科技思维广度,提升学生的信息科技思维效度和思维区分度,转变学生的信息科技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推动学生的信息科技思维不断提升,让学生的信息科技学习走向纵深。

结语

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信息科技教学要把握数字化时代正确的育人方向。未来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社会。因此,在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知识本位、技能本位的教学观念,在转变学生信息科技思维方式、认知方式上下功夫、做文章;要对信息科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进行改革;要让信息科技教学转型、升级,从而真正实现信息科技教学“科”与“技”并重。实践证明,只有融入信息科技思维的课程教学,才是有生命力的、有创新创造活力的。

【參考文献】

[1]方其桂.核心素养视域下项目学习实施路径与方法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2,38(8):26-31.

猜你喜欢
信息科技高阶思维
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初探
基于高阶思维的数字出版理论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智慧旅游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关于新时期博物馆的陈列思考
在高阶思维的理论指导下,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基于主动学习的政治“轻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
信息科技中的“软”工具
物理教学中培养高中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