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珍萍
(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湖北 武汉 430048)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各级学校教育都将德育放在了首位,这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也是教育管理的骨干力量,对学生道德品质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班主任要充分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并在工作中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正确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班主任应认识到德育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初中阶段班主任虽然面临升学压力,但不能只关注学生成绩如何,还要推动学生能力全面发展。好的班主任能引导学生提升综合能力,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往的同时更快适应社会环境。在实际教学中,班主任应多关注学生的生活细节,给予学生关爱和鼓励,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保持积极的心态。
班主任是学生学习中的引领者,其言行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应针对性制定行为标准、班级规范,使学生的言行受到规范的约束,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在日常教育中,班主任也应加强对学生的监督与指导,助力学生行为素养的提升。
学生虽然是班主任的管理对象,但班主任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班级是班主任实现自身工作价值的平台,也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要场所,班主任应充分发挥自身的魅力,获取学生的认同和崇拜,以便更加顺利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而班级管理的效率与班级凝聚力高低有直接关系,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应多关注日常细节,挖掘学生身上的特长和优点,并帮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引导其共同参与班级秩序维护、班级事务管理等工作。久而久之,学生会习惯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进而有效提高班级凝聚力。
《论语·子路》中写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的意思是自身端正,不用命令人们就会遵守;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人们也不会遵守。这一理念为初中德育工作开展指引了方向。班主任应在管理、约束学生行为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具体来说,班主任要以身作则,用“言传身教”代替“传统说教”,潜移默化地改善学生的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让学生在德育熏陶中逐渐形成优良的品格。
例如,当下娱乐风气盛行,很多初中生都有自己喜欢的明星或球星,追星属于个人爱好,班主任本无立场干扰,但若喜欢的明星存在是非不分、政治立场偏差等问题,班主任则须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明星作为公众人物,一旦发表不当言论,则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而自媒体领域的快速发展,也为公众提供了发表言论的平台,班主任发现部分学生会附和一些明星的言论,且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这说明这类学生的思想出现了偏差。为解决这一问题,班主任应利用班会或课余时间与学生展开讨论,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认识到自身言论中的问题。随后,班主任再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数革命先烈为国家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以及国家遇到地震、病疫等特大灾祸时,社会上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及感人事迹,让学生了解其身上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基于此,班主任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纠正学生的思想,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班主任对学生有引导、管理、教育等职责,是学生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有些学校的班主任往往承担着管理和教育的双重职责,很难时刻关注班级学生的一举一动,所以在工作中难免存在疏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班主任多通过制定班规和选拔班干部,来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而在制定班规时,班主任可以融入德育理念,具体来说,班主任应遵循“立德树人”“以生为本”的理念,确定班规班纪的大方向,再吸引学生参与到班规制定中,对班规内容进行细分和补充。
例如,班主任可以从学习、纪律等多方面制定班规,达到约束学生行为的目的。以“学习”班规的制定为例,首先,班主任应与学生共同参与班规制定,并提前言明学生有参与班规制定、提出意见等权利,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让其摆正心态。其次,班主任围绕课堂纪律、学习态度、考试纪律等角度,进一步完善班级班规,如严令禁止考试作弊、课堂玩手机、课后抄作业等不良行为,并在班级量化考核中多设置奖励机制,减少惩罚手段。这样的班规班纪具有一定的“人情味”,更容易被学生认可,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班规制定后要即刻在班级中实行,实行一到两周,班主任要开展主题班会,收集学生对班规的意见,如某学生违反了班规,班主任给予了严厉的批评,学生认识到错误后内心仍然很挫败,认为应在第一次违反班规后给予提醒或警告,而不是直接批评,以免影响自尊心。班主任要认真考虑学生提出的意见,进一步优化班规。由此,学生真正参与到班规制定中,在后续施行中自然会利用班规约束自己的行为。基于此,班规会有效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使班级呈现稳步前进的良好局面,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的行为品格也可以得到良好发展。
主题班会是落实德育的另一方式,也是师生互动的主要途径,初中班主任可以借助主题班会助力学生构建正确的三观。在班会开展中,班主任应围绕德育确定主题,并结合学生成长需求,筛选合适的素材及案例,以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同时,在班会讨论中,侧重引导学生正确区分身边道德与不道德的行为,更进一步理解道德,把行动落到实处,真正实现道德品质的提高。
例如,当前有的学生存在轻视礼仪、礼仪观念淡薄等问题,影响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班主任可以开展以“礼仪”为主题的班会,班会中利用家庭、校园、社会等学生熟悉的场所渗透德育。首先,在班会初始环节,班主任引导学生观看《黄香诚心敬父母》《孔融让梨》等历史故事的影像资料,并提出问题:“看过这两个故事后,同学们觉得生活中应如何对待父母和兄弟姐妹呢?”鼓励学生自由发言。部分学生质疑“家里只有自己一个孩子,没有兄弟姐妹,并不懂得如何与兄弟姐妹相处”。班主任则引导学生思考与朋友相处的细节,让学生认识到孝顺、尊重、诚实等礼仪在与人交往中的重要性。其次,班主任借助传统文化引入校园文明礼仪:“中国一直被称为礼仪之邦,有着‘文章华国,诗礼传家’的美名,古人在待人接物方面有着怎样的要求呢?”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在讨论中分享所掌握的礼仪知识。再次,班主任提问:“校园中有哪些礼仪呢?谁能说一说最基础的礼仪形式?”学生各抒己见,“见到老师要问好”“放学时不要推搡”“撞到他人要道歉”等。最后,班主任将情境迁移到社会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小品《我错在哪里了》,演绎“公交车”上的百态人生,表演结束后指出小品中哪些人的行为存在问题,并发散思维讨论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利用反面例子教导学生。借此,班主任适时渗透德育内容,将学生培养为讲文明、有礼貌的优秀青年。基于此,班主任在班会中多维度引导学生思维,落实立德树人理念,让学生在指导中提高思想品德和道德素养。
1.利用影视资源,丰富德育体验
实践活动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初中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应立足学生发展,结合实际设计德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体验德育、了解德育、感知德育,最终形成良好的德育品格。具体来说,很多初中生喜欢观看影视作品,班主任可以挖掘红色影视资源,一方面宣传我国历史文化,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让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优化,并在内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例如,为了让学生明智、明理,班主任应充分利用影视资源丰富学生的德育体验。首先,班主任应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先引导学生观看《大国崛起》《太行山上》《亮剑》等红色主题纪录片、电影和电视剧,借助一个个丰满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让学生联系自身的历史素养,结合影视情节深入了解我国历史,并认识到革命先烈为国家发展所做出的牺牲。在此基础上,班主任鼓励学生自由参加演讲活动、征文活动或诗朗诵活动,用实际行为落实德育,激发民族自豪感。其次,班主任为学生布置读后感写作活动,让学生将自身的所见、所感、所想记录下来,这一环节中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发展,班主任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读后感内容,了解其真实的道德水平。最后,班主任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观看影视片段的基础上,翻阅与影视片段相关的历史资料并开展读书活动,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促使学生明志、明理。同时,班主任在德育活动中引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案例,激发学生为国读书的积极思想。基于此,通过设计丰富的德育活动,助力学生道德品格的深化,使学生的德育素养得到正向发展。
2.借助劳动活动,强化德育认知
劳动教育与德育息息相关,班主任可以设计劳动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德育的认知。传统初中德育中,有的班主任并未意识到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德育停留在口头说教层面,影响了德育的深度。对此,班主任要注重德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通过设计相关活动,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课堂教学服务,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真正认同“劳动最光荣”的观念。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班主任可以在劳动课上为学生布置手工缝制的任务。首先,班主任要在课堂上为学生示范手工缝制的针法及技巧,从最基础的平针、藏针讲起,借助视频和图解的方式教会学生补洞、缩袖口等基础技能,并鼓励学生自己尝试缝纽扣、补衣服,以锻炼其手工缝制技能。其次,班主任在课下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利用所学针法和技巧补袜子、补洞或是绣一朵简单的小花,让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落地生根。这一过程中,有些学生的练习兴趣不高,班主任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缝补”主题的视频,为学生营造动态化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欣赏他人优秀作品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模仿兴趣,进而主动参与练习活动,提高手工缝制的熟练度。最后,班主任结合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调整教学策略,适当降低或提高任务难度,也可以尝试改变劳动实践形式,如小组成员接力完成缝补任务等,让学生在挑战中激发劳动热情,真正发挥德育的作用。基于此,班主任以劳动活动为载体落实德育,让劳动教育充满未知性和挑战性,让学生的能力发展取得理想的成果。
总的来说,德育工作的开展能有效引导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观念和心理品质,同时对学生价值观念和思想觉悟也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是推动素质教育稳步发展的重要举措。由此可见,初中班主任要以德育工作为教育重点,并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及学生自身发展情况,科学设计德育活动,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