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树柱
〔摘 要〕 智慧课堂是一种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的高效、智能的课堂,师生利用新型技术、设备,更加直观地教学或掌握知识,并在网络学习空间的支持下实现有效交流互动,满足师生“教”与“学”的需求。它的出现给教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对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应当与时俱进,积极强化随机应变、课堂组织等能力,较好地应对课堂状况,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反馈,有针对性地调整、优化教学方案,更好地适应课堂节奏。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首先介绍智慧课堂,接着分析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的意义,最后就网络学习空间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实施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 智慧课堂;网络学习空间;探思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07 121-123
数学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中之重,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有着极强的抽象性、逻辑性,知识难度相对较大。在传统教学中,一些教师受陈旧理念的影响,往往只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知识的讲授,学生则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灌输式教学将知识点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对知识的理解,经常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会产生抵触、厌倦情绪,这对品质课堂的创建是十分不利的。在网络学习空间的支持下,许多新颖、先进的元素被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为智慧课堂教学的实施添砖加瓦,这就在无形之中创新、优化了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成效的提高大有裨益。
一、智慧课堂概述
智慧课堂是在互联网技术的融入和支持下催生的产物,其利用科学技术,有效开阔了教育领域的视野,实现了教学思路的拓展和新方式的解锁。它有三个特征:首先,它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成了现阶段广大教师重点探究的课题。所谓“全面发展的人”,就是全面的、有个性发展的人。一个班级有几十名学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正是这种不同,给生活增添了色彩。智慧课堂下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内容,并让他们的学习更具自主性、个性化。其次,它是一种情境化的学习环境。常规的课堂教学主要进行知识的讲授,要求学生能够再现、运用和加工知识,要求学生感知、领会,能够形成高阶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情境化的学习环境可以促进学生对新知、旧知的联结互动,令学生处于具体的环境中,积极思考、分析和理解。最后,它是一种智能化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智能移动终端、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技术进行学习分析,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让整个教学更加高质、高效。
二、智慧课堂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开展个性化教学
人在成长发展中受到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各个方面往往有不同的表现。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是过去,许多教师根据教学大纲,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教学,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这显然与新课标理念相悖,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各种信息技术、科学技术,为学生创建适合其身心特征、学习需求的教学课堂。而且,教师也可以采用大数据分析的方式,将学生的过程性数据、结果性数据等记录下来,进行汇总,以能力图谱的形式呈现,将其反馈给学生,为其个性化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
(二)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在新时期背景下,教师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广泛,且能夠快速查找到最新、最优的教研资料,这对其教学水平的提高极为有益。并且,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开展教研工作,突破时空的束缚。如,教师可以将课余时间利用起来,从互联网上搜集一些视频,学习前辈的教学思路、积累丰富经验,明确自身发展方向,不断健全、完善自我。
三、网络学习空间支持下的智慧课堂教学路径
(一)应用学习平台,布置前测作业
课堂前测,即教师在课前采取有效的方法、手段,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预备和相关方法的预先测试,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并采用适当的课堂教学策略。通过课堂前测,可以对学生的发展需要、已有经验等有一定的了解,立足于实际,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同时,还能够采用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相契合的教学策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在网络学习空间支持下,教师可以通过各种软件安排前测作业,以此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包括知识薄弱点等,有侧重地教学,在有效进行教学调整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实效的强化。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在授课之前,教师在互动学习平台上发布了一些作业,检验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底、高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学生登录互动学习平台,认真答题并提交。这个时候,互动学习平台会自动批改,无须教师参与。在批改的基础上,形成清晰、直观的数据,这样教师就能够清楚地知道回答正确、错误的学生各有多少。在报告分析中,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优化课堂后续教学,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形成更充分的认知,为后续深入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现代技术,优化课堂导入
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精彩的导入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状态,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反之,平铺的、不自然的导入将会阻碍学生智慧的生成。要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成效,教师就必须在课堂导入环节上下功夫。在网络学习空间的支持下,智慧课堂的课堂导入环节迎来了新面貌。优质的导入要凝聚高效手段、开放环境和共享资源,为教师和学生创设一种集智慧、激情为一体的环境,给学生搭建更加民主、开放的学习空间。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教师并没有直接引入新课内容,而是创设了虚拟互动活动——“熊大、熊二分桃子”,从4个、2个、1个的情境化练习中探寻分配物品少于分配对象的表征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扮演的是“调节者”,对于“1个桃子分给2个人”这一认知困境,学生会联想到以往所学,即“一人一半”“平均分”。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智能终端展示“古代人民的分数体验”,让学生沉浸其中,做到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借助虚实混合技术,带着学生乘坐“时光机”,回到秦汉、战国末期,发现古代人民经常用分数表示被分割的数。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分数,教师可以将语音智能设备利用起来,介绍什么是“几分之几”。结束上述操作后,教师给学生讲述古埃及人分面包的故事,让其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深化对分数的认知。在上述过程中,教师通过对现代技术的应用,有效优化课堂导入,使学生在课堂一开始就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踊跃参与课堂学习、探究,获得更加显著的学习成效。
(三)基于智慧教室,创建交流平台
师生互动是课堂上的主要交流形式,直接影响着课堂氛围和教学质量。其中,语言信息交流是师生互动中的重中之重。教师与学生积极交流、对话,实现数学知识和信息的传递,使学生对知识内容有更充分的认知,建立、健全数学知识体系,并实现数学思维能力的锻炼。网络学习空间的支持,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教师通过智慧教室,为学生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为师生交流提供优良条件。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例,教师先组织学生回顾以往所学的平面图形知识,包括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以此引入新课内容。在此基础上,借助投影机呈现3D房间场景,让学生认真观察,找出蕴藏于其中的长方形、正方形。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教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工具,包括剪刀、纸板等,裁剪出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并就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进行交流、讨论。通过细致观察,学生可以得出结论,即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前者的对边相等,后者的四条边都相等;两者都有四个角,且这四个角都是直角。这样,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区别会有更加深刻的记忆。在上述过程中,教师的言语丰富多样,有问题设计、组织指示、知识讲解等,学生的言语则是交流和讨论。教师通过新型技术的应用,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进入情境中,认真观察、探索、思考、分析和归纳,在亲身实践中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获取。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智慧课堂教学更能够促进师生的交流和互动,还可以保证师生、生生互动的有效性。而且,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令学生从过去的被动接受中走出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四)借助新型软件,实施教学评价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良好的评价一方面可以令学生切实体会到来自教师的关心,感受到温暖;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长处、短板,并帮助学生发扬长处,弥补不足。在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对评价环节予以高度重视,并将相关App利用起来,有序、有效地实施教学评价工作,以保证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获得全面、充分的关注。以“分数乘法”为例,本节课要求學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道理,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经历猜想、验证等过程,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教师运用教学App的即时统计功能,及时评价学生在智慧课堂上的学习表现,更好地呈现学生的学习结果。具体来说,教师可利用作业盒子软件,扫描、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对学生作业的扫描结果,了解学生理解知识的情况,再根据这些数据调整、改善教学计划,让后续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而言之,网络学习空间的支持,使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绽放出璀璨光芒。小学数学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开展者,应当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利用网络技术推进智慧课堂教学,为学生搭建更加民主、开放的学习平台,让学生获得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方瑜.网络互动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如何进行有效提高[J].中外交流,2021(9):1034.
[2]蔡吉卉.浅谈网络平台评价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J].读与写,2021(31):175-176.
[3]张宝玉.网络在线教学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部编小学数学为例[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1(10):109-110.
[4]杨铭业.打开网络世界遨游素养之海:如何以网络教研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基础教育论坛,2022(4):87-88.
[5]薛凤婷.意见领袖视角下小学数学网络教学实现途径[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15):83-84.
[6]马世雄.“互联网+教研”模式下学科教研新样态构建:以小学数学网络教研为例[J].华夏教师,2023(10):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