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2024-03-04 12:00张琳
科技风 2024年5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改革课堂互动案例教学法

摘 要:中国正处于向现代成熟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劳动力市场也迎来了新发展、新挑战,这对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及其学科发展提出了新的重大需求。“劳动经济学”作为诸多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然而,当前“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面临着教学方式传统、理论与实际脱节、互动交流欠缺、考核方式单一等方面的挑战。在实施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完善课堂互动形式、重视课程实践和纳入专家讲解等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案例教学法;课堂互动

“劳动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服务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等经济和管理类专业。它研究劳动力在市场经济中的供给和需求、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和收益,以及劳动力的投资和获得等问题。劳动力是推动社会经济运行的根本动力,劳动力市场是现代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是关于民生就业的重要阵地。因此,培养劳动力市场及相关政策支持的人才,不仅强调学科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使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和政策制定的背景,这包括提供系统的专业课程,涵盖劳动经济学的各个方面,如劳动力供需、工资决定、就业和失业理论等。不仅如此,学生应该有机会参与实践项目,如政策研究、数据分析或咨询工作,以锻炼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学生应该有机会参与实践项目,如政策研究、数据分析或咨询工作,以锻炼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他们理解自己的工作和研究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总的来说,培养劳动力市场和政策支持方面的人才需要综合考虑专业技能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提供系统的学术训练和实践机会,结合强调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出既有扎实理論知识,又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为劳动经济学和政策研究的发展做出贡献。这与新文科建设提出的推进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一脉相承的。本文旨在对普通高校经管类本科生“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导向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当前“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未来“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具体路径,以期能够为“劳动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导向

中国正处于向现代成熟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劳动力市场也迎来了新发展、新挑战,这对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及其学科发展提出了新的重大需求。“劳动经济学”作为诸多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将专业教育与价值引领、思想塑造相结合,旨在提高经管类专业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提升他们对劳动力市场领域现实问题的专业敏感性,激发其实践创新能力,也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政治意识和价值认同,提升道德素质,引导其正确认识个体的人生目标与时代责任,激励他们在为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奋斗中创造价值,从而满足培养优秀人才的现实需要。

(一)坚定理想信念

“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应该重点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人生态度,帮助他们在复杂多变的时代发展中保持前进方向和奋斗动力。同时,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此外,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大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厚植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胸怀责任与担当,勇毅前行,敢于奉献。“劳动经济学”课程内容关注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健康运行,关注劳动者权益的倡导、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以及劳动意识与劳动精神的培养等方面。这种家国情怀促使学生关注和参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国家的发展与劳动力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鼓励学生将个人的追求与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紧密联系起来,自觉将个人融入国家,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重任。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而努力。

(三)提升核心素养

“劳动经济”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应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为核心目标,在授课过程中注重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追求知识、能力和价值的有机统一。具体而言,一是指导学生掌握扎实的“劳动经济学”基础知识,深入理解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和发展趋势;二是提高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劳动力市场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具备关注民生、经世济民等方面的情怀。

(四)培养综合能力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经管类专业课程要“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的职业素养。因此“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最终要通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来显现,要教育学生“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引导学生重视社会实践与调查能力培养,积极探索第二课堂激励学生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运用科学研究方法探寻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内在规律,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科研兴趣。

二、当前“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重理论、轻应用,教学方式传统

传统“劳动经济学”课程在讲授的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师讲解、轻学生体验的“三重三轻”的情况。这一现象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中,教师通常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者,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只关注理论知识的传递,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导致学生难以对理论知识形成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劳动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更好的验证和应用,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劳动经济学的精髓。因此,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可能会导致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甚至可能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感到抽象和迷茫。

(二)重课堂、轻课外,理论与实际脱节

“劳动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机会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践应用技能。然而,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缺乏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往往缺乏实践机会,无法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导致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也难以通过实践应用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由于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周期较长,教材内容与实际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可能会导致学生难以理解理论知识,也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三)重教师、轻学生,互动交流欠缺

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二者之间的互动和弹性是新文科背景下经管类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当前二者的角色有错位,教师教得太多,学生思考太少,乃至提不出问题,也不能举一反三,具体表现在:一是缺乏讨论和交流。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有机会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无法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不仅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不深,还可能会导致其产生厌学情绪。二是学生积极性不高。缺乏互动性的课堂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知识接受者,而非参与者或思考者,这会使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大打折扣,无法真正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三是教学效果不佳。缺乏互动性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教师很难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学生也无法从教师那里获得及时有效的反馈,无法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估。

(四)重考核、轻综合,考核方式单一

在当前的“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中,考核方式总体表现较为单一,缺乏其他能够表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考核方式。一是考核内容不够全面,主要采用书面考试或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缺乏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如实践操作、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容易引導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实践应用能力的发展。二是缺乏标准化的考核评价标准,“劳动经济学”课程考核过程中缺乏标准化的考核评价标准,导致教师对评分标准的掌握和使用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影响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三是缺乏对平时表现的评价:“劳动经济学”课程考核往往只注重期末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这种只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的评价方式会导致学生缺乏对平时学习的重视和积累,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

三、“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实现路径

(一)运用案例教学法,加深对“劳动经济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在当前的“劳动经济学”教学领域中,亟须强化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即通过对实际案例详尽剖析和解读,旨在加深学生对“劳动经济学”理论问题的全面理解。学生需要习得如何透彻分析问题,多角度审视问题,并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将新鲜的案例融入“劳动经济学”教学中,并设计非结构化的开放式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术探讨热情。在深入讨论中,学生可以深化对“劳动经济学”问题的认知,探索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并提出独立的见解和建议。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劳动经济学”知识的扎实掌握,同时也有助于锻炼其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完善互动式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关注中国现实问题,课程可以选取一些重要的现实问题作为讨论和辩论的主题,比如“新业态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是否需要另建新制”“平台从业人员的劳动关系如何认定”“延迟退休对劳动者有什么具体影响”等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搜索相关文献和资料,还可以激发他们积极思考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发展状况。同时还可以设置辩论环节,激发学生多维度、多视角进行观点阐释与辩驳,锻炼其思辨能力。

(三)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新课程考核方式

由于历史原因,《劳动经济学》教材的理论和案例背景大多来源于国外劳动力市场,这导致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熟悉度和认同感较低,加上“劳动经济学”课程经常作为经管类专业必修课程设置,考试是比较普遍的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容易使学生重视对理论知识本身的记忆和学习,而忽视与现实问题的联系。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创新课程考核方式,以小组论文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调研关注现实问题。为了提高论文的质量,教师与各组学生进行选题沟通,在论文完成过程中提供全程指导。在学期末,学生进行论文陈述和讨论,以提高他们的调查研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四)定期举办学术讲座,拓宽学生视野

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开设课程,可以考虑定期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政府部门领导进行演讲和交流,使学生了解国内劳动力市场相关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以及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进程中的热点和难点。这样的学术活动能使学生接触到国内劳动力市场相关理论研究的前沿议题,加深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进程中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认识。

总体来说,“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需要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教学全过程。在课前阶段,教师需要在课程导入中精心设计,通过引入现实社会中的劳动力市场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中阶段,教师需要注重课程的讲解和与学生的互动。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和交流,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在课后阶段,教师需要注重课程的复习和巩固。通过布置作业、组织讨论等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劳动经济学问题来加深学生的思政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石莉,张海芳,刘钰,等.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3(05):5660+91.

[2]王东.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案例教学实践环节要素机制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3,9(09):1721.

[3]董莹莹.劳动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J].科教导刊,2021(28):109112.

[4]丁福兴,马彦.劳动经济学课程思政的目标、元素与方法[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4(02):5759.

[5]郑毅敏.“一线三段”式研究生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改革实践——以劳动经济学课程为例[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2(02):6569.

[6]李晓曼,张领.劳动经济学卓越课程建设与教学效果提升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8(05):7677.

[7]丁福兴,马彦.学生能力本位的劳动经济学课程建设理路[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6,30(04):122125.

作者简介:张琳(1989— ),女,经济学博士,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险、劳动力市场与就业。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改革课堂互动案例教学法
网络新应用环境下JavaWeb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浅析师生课堂互动学习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基于微课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初中政治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组织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四要点
简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艺术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技校企业会计课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