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芮含
摘要:文章探讨了江南文化与小学美术课程相融合的育人项目化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考察,笔者发现江南文化与小学美术课程的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造力。具体而言,本研究采用项目化学习的方法,以实际的小学美术课程与江南文化融合育人为例,详细介绍了项目化学习的实现过程和效果。结果表明,江南文化与小学美术课程的融合育人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造力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小学美术;江南文化;项目化学习
江南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的江南文化逐渐失去了传承的环境和动力。因此,将江南文化与小学美术课程相融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美术学科的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解决为核心,以项目实施为载体的学习方式。它将学科知识、生活实际和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项目实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江南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它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独特的地方特色。将江南文化融入小学美术项目化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而且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 江南文化融入小学美术项目化学习的意义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審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江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独特的地方特色。将江南文化融入小学美术项目化学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而且可以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富有创造性和实践性的学习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江南文化的历史背景、传承和发展趋势。通过探究江南文化的细腻婉约、清新自然、博大精深等特点,学生可以拓宽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信,深入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同时,项目化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以江南文化为基点的项目化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它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和鉴赏能力。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江南地区的传统建筑进行研究和创作,使他们能够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江南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而且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和实地考察,感受江南建筑的美丽风光和人文气息。这种深入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对江南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欣赏。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选择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江南建筑的美,这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而且能够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通过项目化学习,学生的文化理解和鉴赏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江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本土文化的价值。他们会发现,江南文化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是一种民族精神。因此,通过项目化学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得到有效提升。总之,项目化学习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提升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素养。
1.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项目化学习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江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创新,这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作实践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方面,江南文化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源泉。江南文化的独特性为学生的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学生可以通过研究江南文化的各个方面,如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杭州西湖的美景等,从中获取创作灵感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将其转化为具有个性的美术作品。
另一方面,江南文化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平台。项目化学习强调的是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江南文化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如观察、调查、访问等,以此获取相关信息,这一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通过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环节,如制作江南特色的手工艺品、模拟园林设计等,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进一步提升实践能力。
1.3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将江南文化融入小学美术项目化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文化意识。江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在美术教学中融入江南文化元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本土文化的价值,提高文化自信心。同时,通过项目化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亲身体验江南文化的魅力,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将江南文化融入小学美术项目化学习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值得进一步地探索和实践。
2 江南文化融入小学美术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策略
2.1以江南文化为基点,确定项目学习的目标
以江南文化传承为目的的项目化学习在小学美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江南文化的历史背景、特点及传承意义。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能力,而且通过实践创作,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首先,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能力。江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项目化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江南文化的历史背景、特点及传承意义,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从而提升其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学生可以通过探究江南文化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拓宽艺术视野,增强艺术鉴赏力和表现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江南文化的历史渊源、地理环境、人文特色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江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通过展示江南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园林建筑、水墨画、剪纸等,让学生感受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让他们将所学的知識和技能运用到实际中去,从而提升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其次,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对江南文化的探究和实践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思考、尝试和反思,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项目化学习往往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与不同人群的交流合作,学生可以学会沟通、协调和合作,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可以促进跨学科融合和综合应用。江南文化不仅涉及美术领域,还涉及历史、地理、文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以江南文化为基点的小学美术项目化学习可以促进跨学科融合和综合应用。通过项目化学习,学生可以将所学的不同学科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和应用,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2.2结合江南文化的特色设计项目化学习的内容
以江南元素为特色的项目化学习的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底蕴,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实践,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江南文化的内涵和应用价值,同时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要为他们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一是基于江南文化的美术课程开发。在美术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江南文化的特色,开发一系列与之相关的课程,如“江南水乡的建筑之美”“江南传统手工艺品的设计与制作”“江南水墨画的艺术特色”等。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江南文化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同时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是结合江南文化的实践创作活动。除了课程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系列实践创作活动。可以让学生设计并制作一件具有江南特色的手工艺品,或者创作一幅描绘江南风景或者民俗的水墨画。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可以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江南文化的魅力。
三是开展有关江南文化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探究性学习活动,如调查江南地区的传统习俗、民间故事、历史人物等,或者对江南文化的某一特定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教学实践证明,以江南文化为特色的项目化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江南文化的魅力,同时可以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实践,学生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综上所述,江南文化融入小学美术的项目化学习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发展意义。通过将江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特点与项目化学习的优势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本文探讨了江南文化与小学美术课程相融合育人的实践和效果。这种融合育人方式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它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造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得到了提升和成长。然而,项目化学习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融合育人的实践范围和深度,同时探索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徐丽.基于项目化学习模式下培养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J].小学教学研究,2022(24):53-54,57.
[2]曹旭.STEAM视域下小学美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教学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21.
[3]张庆雅.运用PBL项目化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1(33):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