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题引领下的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可以通过解读语篇,提炼主题,明晰作业设计思路;依标据本,聚焦主题,明确单元作业的整体目标,并将其落实到各课时的作业目标之中;系统建构,深化主题,整体设计作业内容。
关键词:小学英语;主题;作业设计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在单元整体视角下,教师需以单元主题为引领,整合单元的内容和素材,整体设计单元作业,使作业和教学形成完整体系,共促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本文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5 Our new home为例,探讨主题引领下的英语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一、解读语篇,提炼主题:明晰单元作业思路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通常由Story time、Fun time、Cartoon time等多个板块、多个语篇构成,语篇形式多样,内容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为了让单元作业更加契合教学需要,教师应在着手设计之前,全面解读单元各板块中的语篇,提炼单元主题和子主题,把握个中关联,以明晰作业设计的思路。
本单元围绕“Our new home”这一主题展开,属于“人与自我”主题范畴,涉及“身边的事物与环境”“家庭与家庭生活”等。七个板块的内容梳理如下:
Story time板块呈现的是Su Hai、Su Yang一家搬入新家后,因新家暂未收拾好,她们找不到各自的衣物,由此引发的关于“物品在哪里”的对话;需要学生掌握living room、bedroom、sofa等词汇以及“Where,s/Where are...? It,s/They,re...”等句式。Fun time板块通过“画一画、说一说”的活动,引导学生在语言支架辅助下,练习物品及其所在方位的问答;需要学生掌握fridge, clock等家居物品的词汇。Cartoon time板块呈现的是Bobby和Sam帮助饥饿的小鸟的故事,需要学生掌握“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核心句型。Rhyme time板块重在学习有关字母K发音的韵文,要求掌握like, kite, bike等词汇。Song time板块重在学唱关于卧室及其布置的歌曲,需重点掌握的词汇包括chair, desk, window等。Checkout time板块要求学生借助图片,用所给的语言支架说一说房间及家居陈设,核心词汇包括房间类、家居物品类、方位类及相应拓展词汇,核心句式为“We have... in...”。Ticking time板块则是对本单元所学内容掌握情况的自我评价。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梳理,可以发现,本单元围绕“Our new home”这一主题,集中呈现了房间类型、家居物品、物品方位等方面的内容。对相关板块及内容进行统整后,本单元可用三课时完成新授教学,再用一课时进行单元复习及实践活动。整个单元可以“了解新家—打扫新家—在新家请客—建设梦想中的家”的思路推进,具体如图1所示。
据此,整个单元的作业设计就可以围绕单元主题和各子主题展开,以各子主题的推进为主线,围绕相应的知识点及技能要求,整体设计四个课时的作业。如此,各课时作业围绕单元主题和各子主题展开,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帮助学生形成基于主题的结构化知识,促进语言知识、技能和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依标据本,聚焦主题:设定单元作业目标
为了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英语教学和英语作业都需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此,教师可以依标据本,通过聚焦单元主题,设定单元教学目标;再将单元作业目标细化到单元课时作业目标之中,从而一步步带领学生从教学到作业,从课时到单元,实现知识的巩固和素养的提升。
(一)根据教学目标设定作业整体目标
单元作业目标应以单元教学目标为依据,可与教学目标一致,也可有适当的修改、整合和补充。而单元教学目标的制定则应以英语课程目标为引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聚焦单元主题,充分考虑学情。
根据图1所示的单元内容结构图,立足 “Our new home”这一单元主题,教师首先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语言能力方面:(1)能在语境中听懂、会读、会说、运用home, bedroom, living room, bathroom, kitchen, clock, table, sofa, fridge等词汇,并拓展、积累房间类型、家居物品、物品方位等词汇;(2)能在语境中听懂、会读、会说、运用“Where,s/Where are...?”及应答“It,s/They,re...”问答家居陈设情况;能在语境中听懂、会读、会说、运用“What would you like?”及应答“I,d like...”问答需求;(3)能正确读出字母k在单词中的发音,体会英语发音与汉语发音的不同;(4)能够演唱歌曲I love my bedroom,并创作、演唱关于其他房间的歌曲;(5)能听懂、理解与主题相关的语篇,并能围绕话题运用核心词汇和核心句型进行会话交际,能利用语言支架介绍自己的家。文化意识方面:(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感知英语歌曲、韵文的音韵节奏;(2)能感悟到对家和家人的感情,感受家庭的温馨。思维品质方面:
(1)能借助图表、思维导图等工具归纳、整理信息;(2)能在思维工具的帮助下,有逻辑地表达。学习能力方面:(1)能在学习内容与个人经历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能注意观察、积累房间类型、家居物品、物品方位等英语表达;(2)能尝试借助多种渠道学习英语。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师又进一步设定单元作业的整体目标。语言能力方面:(1)在听、说、读、看、写多类型、多模态作业中,能听懂、理解、正确书写作业语料中的核心词汇、句型,完成信息理解、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练习;(2)能运用核心词汇和句型就家中房间、家居陈设、物品方位、生活活动等进行口头及书面输出;(3)能正确辨析字母k在单词中的发音,能运用发音规律拼读单词;(4)能独立熟练演唱歌曲I love my bedroom,并运用在课堂、作业中积累的词汇创编新歌;(5)能从作业的听力语料、题干语料、拓展绘本中主动积累与主题意义相关的生词。文化意识方面:(1)创编新歌时,能注意押韵;(2)在阅读绘本、完成实践任务等过程中,唤起对家人、家中温馨之事的回忆,初步体会到“home”一词中的感情色彩,理解“A house is where your body is. A home is where your heart is.”的句中之意。思维品质方面:(1)能在单元作业的引导下,逐步构建层次清晰、内容丰富的思维导图;(2)能借助思维导图,有逻辑地介绍自己的家。学习能力方面:(1)能主动观察生活,联系生活经验,完成与单元主题相关信息的积累、理解、判断、归纳等方面的学习任务;(2)能尝试通过询问、查词典、上网搜索等方式获取房间类型、家居陈设、物品方位等与主题相关的英语表达。
如此,单元作业的整体目标与单元教学目标相一致,共同指向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理解,助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养成。
(二)根据整体目标有机设定课时作业目标
建构单元作业的整体目标后,还要将其分配到各课时作业中去。这种分配,不是简单机械地一一对应,而是有机地配置,有的目标可以分配到几个课时中,有的目标则只能对应一个课时。这也说明,有些目标的达成,尤其是语言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巩固的。另外,新授课和单元复习课所分配到的作业目标也应有所差异,总体而言,单元复习课的作业目标相对更全面、更综合。
因此,本单元的课时作业目标分别为:第1课时包括语言能力目标中的(1)(2)(5),思维品质目标中的(2),学习能力目标中的(2);第2课时包括语言能力目标中的(1)(2)(5),思维品质目标中的(2),学习能力目标中的(2);第3课时包括语言能力的所有目标,文化意识目标以及思维品质目标中的(1)和学习能力目标中的(1);第4课时包括语言能力目标中的(1)(2)(3)(5)和文化意识目标以及所有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目标。
三、系统建构,深化主题:整体设计作业内容
教师在设计单元作业内容时,应具有系统构建的意识。首先,可以在单元主题的引领下,以整体情境贯穿,使单元作业“一脉相承”,在帮助学生将所学与真实生活链接起来的同时,促进对单元主题的感悟。其次,以进阶任务驱动,使各课时作业之间以及单个课时的各项作业之间都具有进阶性,以帮助学生连续、系统地达成单元作业目标。最后,以多门学科联动,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更加系统、深入地探索单元主题内涵。
(一)整体情境贯穿,助力主题感悟
教师可以依据单元主题和子主题,为整个单元的作业和每个课时的作业创设真实合理的情境,让作业在变得生动有趣的同时,为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语言、在情境中体味情感、在深入理解中感悟主题提供载体。
以本单元第3课时的课外延伸作业为例,教师设计的作业内容如下:
A.词汇连连看:小朋友,Mike一家来到了Su Hai的新家做客,他们对Su Hai家非常好奇,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对话吧!请在图2中按顺序连接你所听到的单词,看看会发生什么。
B.字母发现家:小朋友,上一题中我们连出了一个物品,物品英文单词中的k发什么音呢? 请在图3的对话中圈出含有字母k且与上述单词中k发音相同的单词,再读一读吧!
C.思维大比拼:小朋友,请你根据上一题继续完善思维导图(图略),你需要在空格部分填上对应家居用品的用途。
该课时作业在第3课时子主题“Treat friends at our new home”的引领下,创设了Mike一家来Su Hai的新家做客的情境。A项为听力作业,Mike与Su Hai、Su Yang的对话围绕新家展开,涵盖了“Where,s.../Where are...?”的提问及应答“It,s.../They,re...”,不仅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单元主题,学习不同房间和家居用品的英文表达,还结合单元主题,滚动复习之前所学。此外,正确连接所得的图形为牛奶盒(a milk box),为B项作业复习字母k在单词中的发音做了铺垫。B项作业以“milk”中的字母k为引,自然过渡到在Mike一家和Su Hai、Su Yang的对话中找出含有字母k的单词,激活学生对于字母k发音规律的认识,学会运用发音规律尝试朗读,并用“I,d like...”的句型进一步拓展家居用品的用途。此外,这里的对话以chant(咏唱)的方式呈现,更具韵律感。C项作业是B项作业的延伸,也是以Mike来新家做客的情境为主线。另外,这项作业是在第1、第2课时绘制思维导图作业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
(二)进阶任务驱动,加强主题建构
进阶性的任务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有助于逐步加强学生对主题的建构,梯度发展学生的核心能力,进而实现单元作业目标和教学目标。
在本单元的作业设计中,为了加强学生对主题的理解,系统构建对“家”的认识,教师在每一课时的作业中,都设计了Think and write的任务,且随着课程的深入,任务的难度也逐级递升。例如,第1课时的任务设计为:
(1)课内基础作业:仿照示例,依据课文内容,完善思维导图的第一层(图略)。
(2)课外延伸作业:仿照示例,根据所听内容,完善思维导图的第二层(图略)。
第2课时的任务设计为:
仿照示例,阅读Su Hai一家的对话,完善思维导图(图略)。
第3课时的任务设计即前一部分所呈现的任务C。
第4课时的任务设计为:
(1)小朋友,在前三个课时的作业中,我们积累了有关房间、家居用品摆放位置及其用途的小知识。你能根据前三个课时的作业,继续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吗?
也可以自己动手绘制哦!
(2)请设计并制作你梦想中的家吧!完成后,向爸爸妈妈介绍这个Dream house。搭建好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你更清晰地规划哦!
本单元的进阶任务主要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开。在第1课时课内基础作业中,学生需根据Story time板块的语篇,完成思维导图第一层信息(房间类型)的构建;课外延伸作业则借助听力文本及图片,引导学生完成思维导图第二层信息(家居物品)的构建。第2课时的作业通过让学生阅读Su Hai一家的对话,获取房间里家居物品摆放位置的信息,完成思维导图第三层信息(家居用品方位)的构建。第3课时作业借助前一题的对话,引导学生对思维导图前三层信息进行拓展补充,并完成第四层信息(家居用品用途)的构建,使思维导图更加全面、立体。第4课时的作业(1)要求学生在前三个课时作业的引导下,积累词汇,进一步扩充完善思维导图;作业(2)则鼓励学生运用已构建的思维导图,进一步巩固相关内容,加深理解。通过这几个课时的进阶任务,学生为描述自己的家及家中各类物品的摆放位置和功能做好了充足的语料和逻辑准备。
(三)多门学科联动,深化主题探索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业要加强实践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尝试与其他学科联动,让学生在多学科知识的助力下,深化对主题的探索,强化对主题的理解。
例如,在第4课时的复习教学中,教师设计了“Make your dream home(建设梦想中的家)”的作业,具体内容为:
请设计并制作你梦想中的家吧!完成后,向爸爸妈妈介绍这个“Dream house”。搭建好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你更清晰地规划哦!
Step 1: I can design——在制作小家之前,我们要把家的布局和关键要素设计好哦!我们可以用平面图和思维导图来规划设计。
Step 2: I can make ——设计好布局和关键要素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制作“Dream house”啦!可以先观看指导视频。
Step 3:Let,s show ——制作好梦想中的家后,别忘了向爸爸妈妈介绍介绍,注意用上我们学过的词汇和句型。
这是一项综合性作业,需要学生动脑设计、动手画图和制作,融合了美术、劳动等学科知识和技能,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创新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在开放的空间、自由的畅想中综合运用本单元词汇与句型,深化对本单元主题“家”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