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容
摘 要:笔者认为中学生存在写作难的现状,但如果教师能合理地给学生搭一个或数个“梯子”,让学生拾级而上,定能摘到“写作的桃子”;教师能合理设计“支架式”作文教学,得“支架式教学法”之要义,定能创初中作文课堂教学之妙招。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法;最近发展区;作文教学
历届中学生都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有位作家曾用这样的一副对联来形容: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横批:写不出来。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是不是应该反思,为何会出现此种现象?在笔者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每每遇到此情况,总是百思不得其解。但是,通过听了一节“支架式”的写作指导课之后,笔者豁然开朗了。笔者觉得无论是针对七、八年级的学生,还是九年级的学生,我们都可以使用“支架式”进行作文教学。
一、“支架式”作文教学的概念
为了更好地理解“支架式”作文教学,笔者特意上网查找了资料:“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心理学家布鲁纳最先将“支架”用于学习领域,喻指为学习者提供的暂时性支持,这种支持可帮助他们完成无法独自完成的任务。“支架式”教学就是通过搭建支架,帮助学生从现有发展水平上升到较高发展水平。
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实施“支架式”教学呢?下面以《中考作文立意提升训练之学习“由事及理”的技法》为例,谈谈具体的实施方法。
二、“支架式”作文教学的具体实施
首先,我们应该确定本次作文训练的训练点——立意训练第三层级(深刻);训练任务——仿《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立意技法写运动会;训练目标——学习运用“由事及理”提升立意的技法。接着,出示训练目标落实环节:1. 为什么学;2. 学什么;3. 怎么写;4. 怎么评;5. 怎么样。
第一步“为什么”,我们可以在备课时利用统计学,先统计近三次考试作文得分的情况(见下页图1),从作文得分情况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学生作文上40分的人数不多。那么,根据学生存在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制定本节课训练的目的就是争取更多学生的作文可以上40分,值得注意的是此训练目标是基于学情的。然后,我们在导学案中设计出知识卡片1:立意要求层级,分别为正确、明确、深刻、新颖。而我们本节课需要达到的层级就是第三层级“深刻”(也就是要达到40分以上)。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深刻”这个层次,我们还可以把“深刻”进行分解。
第二步“学什么”,我们可以在导学案中出示知识卡片2:立意深刻的技法,分别有由事及理、由点到面、由物及人、由表及里、以小见大。本节课践行“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由事及理:由具体的人、事向为人、处事的一般道理升华。而我们本节课需要通过由事及理这个立意深刻的技法来写运动会,故用在本节课上就是:由同学在赛场上的表现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此技法,我们可以利用“视频”作为“支架”,播放本届运动会本班同学参赛的相关视频,让学生重温运动会激烈的场景,然后解决“当你以写同学奋力拼搏赢得荣誉为主要事件,可以提炼出……(理)?”这个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可以出示“荣誉来自拼搏”“要成功就要拼搏”“拼搏是青春的底色”“美好的青春,需要体验成功”等道理让学生参考。运用“视频式支架”后还可运用“照片式支架”,例如:出示本班同学跳高失败和成功的照片,让学生观看照片解决“当你具体描写跳高场景,你会由此感悟……(理)?”这个问题,学生纷纷发言后,出示“青春不言败”“失败了不怕,还有机会”“轻松跨越要实力”等道理供学生参考。
第三步“怎么写”,我们要设计学习支架,出示并分析名家名作《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立意提升,用同班同学写得好的文章作为范例,供大家学习。如图2所示。
第四步是“怎么评”,这时我们就需要设计一个立意提升的评价量化表,让学生对照评价量化表进行自我评价和教师评價。(立意提升评价量化表见图3)
第五步就是“怎么样”,这一环节教师要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对照立意提升评价量化表,修改导学案上的两篇文章。充分给予学生修改的时间,在此环节中,教师不要出声以免影响学生思考,应让学生静静地思考、专心地修改。修改完后,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于学生修改得还不够到位的地方,教师可稍作点拨,鼓励他们把立意修改得更深刻。最后,进行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
三、总结
《中考作文立意提升训练之学习“由事及理”的技法》这节课的设计从选取课文到创设情境,再到展示范文,都在用心地为学生“搭建”合适的“支架”,让学生自己“动”起来,去思考,去写作,进而提升作文写作能力。此设计是集“学—教—评”一体化的,以评导教、以评促教,可谓是得“支架式教学法”之要义,创初中作文课堂教学之妙招。
学生认为作文难,主要是在作文指导中,处处规范,处处要求,例如要求与时俱进、有创新观念、有个性特点、语言要优美等,这并不是学生能够轻易达到的“最近发展区”,学生体验不到“跳一跳”就可以摘到“写作的桃子”的成功感。把“支架式”教学法运用到写作指导中,就是一步一步地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小步调的线索或提示(即“支架”),也可以理解为给学生搭一个或数个“梯子”,让学生通过这些“支架”一步一步地攀升,拾级而上逐渐发现和解决写作中的问题,掌握写作的知识和技法,提高写作水平,从而提升作文分数。
“支架式”写作指导对学生的写作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把“支架式”教学法的概念植根于脑海里;其次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基于学情、设计要合理、宜少不宜多、要循序“一课一得”的原则;再次,学习单要简单清晰明确,要符合实际学习单上所呈现的写作支架,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通过“支架”能够有效地完成任务;最后写作“支架”的设计要多样化,如概念支架、元认知支架、程序支架等,也可以运用周子房教授提出的“范文转化支架”“理解支架与运用支架互动”“个体思维与集体思维的互动”。还必须注意的一点是我们要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
笔者相信,只要我们一线教师能够得“支架式教学法”之要义,定会创初中作文课堂教学之妙招。
参考文献:
[1]林丽.写作学习单为学生习作搭建“脚手架”[J].语文教学通讯,2017(17).
[2]朱立芳.作文指导应切近学生“最近发展区”[J].当代教育论坛,2005(12).
[3]周子房.写作学习支架的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2015(Z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