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业质量的语文命题探索

2023-12-06 13:32汪茂华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3年10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汪茂华

摘 要:如何改进和优化现有的命题形式,建立科学规范的命题流程,设计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任务,是摆在我国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坚持正确育人方向、树立素养指向的测评理念、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命题原则,要求命题框架的构建需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内涵,提炼其表现特征;创设不同类别的命题情境,明确其实质及案例;明晰试题分布及类型,设置测评目标和要求。在此基础上,经历试题初步命制、试题审核与预测试。

关键词:学业质量;核心素养;命题原则;命题框架;命题实践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正式发布,如何科学、有效、合理地测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话题。如何改进和优化现有的命题形式,建立科学规范的命题流程,设计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任务,是摆在我国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学业质量,结合上海市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项目的实践经验,尝试对此问题给予回答。

一、 命题原则

(一) 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

基于学业质量的语文命题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测试材料的选取、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设置等必须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培育和踐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

(二) 树立素养导向的测评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要求坚持素养立意。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1]基于学业质量的语文命题注重的是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而不能仅仅是对学科知识的测评。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基于学业质量的语文命题要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素养。

(三) 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基于学业质量的语文命题目标要与学科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相一致,不能在教学目标之外另建一套全新的评价目标。学业质量测评是为了考查学科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并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命题过程中,需要控制试卷的总体难度,以体现课程标准对学生基本要求的题目为主,有难度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命题形式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相结合,多使用真实的情境和任务,注重通过客观性试题考查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二、 命题框架

(一) 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内涵,提炼其表现特征

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各学科命题,要建立在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新课标分别从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对核心素养做了较为明确的解释。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相辅相成,但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又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的过程中得以提升。

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目前基本上是依托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来开展的,不同的实践活动在不同年段又有不同的表现特征,需要在命题前作出明确阐述。以阅读与鉴赏为例,低年段主要表现为在阅读过程中能根据提示提取文本的显性信息,通过关键词句说出事物的特点,并作简单推测。中年段主要表现为在阅读过程中能提取主要信息,借助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预测情节发展;能结合关键词句解释作品中人物的行为,从某个角度分析和评价人物;能借助上下文语境,说出关键语句、标点符号、图表在表达中的作用;能概括读过的故事文本的内容。高年段主要表现为在阅读过程中能获取主要内容;能用文字、结构图等方式梳理作品的行文思路;能品味作品中重要的语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能借助与文本相关的材料,结合作品关键语句评价文本中的主要事件和人物,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能发现不同类型文本的结构方式和语言特点,感受作品内容、表现形式上的不同。

(二) 创设不同类别的命题情境,明确其实质及案例

考试命题应以情境为载体,依据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定其素养水平[2];倡导设计基于情境的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3]。真实、复杂、开放的情境是形成、发展和展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学生在课堂中所获得的学科知识或技能,之所以无法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关键在于学校学习活动所依存的情境过于简化和抽象,缺少和现实生活的链接。因此,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依托复杂、开放、真实的生活情境。创设不同类别的命题情境,明确其实质及具体案例,能让命题丰厚而接地气。

正如新课标所建议,命题情境可以从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也可以从个人、学校、社会等角度来设置。针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开展的测评,不同的评价项目有不同的分类。如针对测评学生阅读与鉴赏能力所创设的情境,可以立足PISA的建议,创设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和鉴赏能力的场景,即根据命题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密切程度,分别创设为了个人应用而阅读的个人情境、为了公共应用而阅读的公共情境,为了教育而阅读的教育情境,为了工作而阅读的职业情境。[4]具体而言,个人情境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趣、休闲娱乐,可以依托信件、电子邮件、小说、传记、博客等阅读材料设境;公共情境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获取公共信息,参与社会活动,可以依托通知、规则、公告、计划、报纸、表格等阅读材料设境;教育情境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新知识、促进自身发展,可以依托教材、地图、纲要、数据表等设境;职业情境主要是为了指引学生完成某个任务,可以依托说明书、时间表、备忘录等设境。

情境越真实,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就越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越有助于学生呈现出真实的能力。探索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可能的表现情境,需要对可能涉及的典型情境进行归类,形成测试框架中情境维度的基本结构。同时,也要描述各类情境的基本特征,阐明情境特征及其变化对于引发学生核心素养表现的作用,以便在命题时选择并设计恰当的情境。

(三) 明晰试题分布及类型,设置测评目标和要求

新课标提出,“科学设计试卷结构,明确规定主观性和客观性试题的比例”[5],“对题型设计、题量和难度、评分标准等方面提出基本要求,充分展现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能力、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发展情况”[6]。学业质量测评中的命题框架搭建,需兼顾试题分布及类型。试题一般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一般包括判断题、选择题等,主观题一般包括填空题、简答题、作文等。另外,命题类型还需根据语文学科自身的情况以及题目的整体安排,考虑测试的现实要求(如测试时长)、学生的情况(如以小学生为测试对象的测试应适当减少主观题比例)、学科的特定要求(如语文学科需要考查写作能力)等。以上海市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2022年度小学三年级语文学科测试框架为例,分析试卷的基本结构。从考查维度看,关联识字与写字(古诗文积累)、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表達与交流。从题型的分值来看,主观题占到34%,客观题占到66%;从试题难度来看,中等难度的占到50%,较低和较高难度的则各占25%。从题型来看,选择题占66%,填空题占4%,综合题占30%。这样的命题结构较为合理,符合新课标三年级学业质量测评的命题要求。

在确定试题的分布、类型等后,命题的框架基本形成。形成后的测试框架含有明确的测评目标,各测评目标维度下又明确提出具体要求,以及试题情境、类型、数量、分布等。

三、 命题实践

基于学业质量的语文命题,需“体现课程理念,严格依据学业质量要求命题,保证命题框架、试题情境、任务难度等符合学业质量要求”[7],需经历试题初步命制、试题审核与预测试。以上海市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试卷中“阅读与鉴赏”题目命制为例阐释试题的初命制要点、审核与预测试。

(一) 试题初步命制

试题初步命制,一般需要把握基本步骤、试题内容编写要求、试题题干编写要求、试题选项要求等。

基本步骤有:确定题目测评或指向的学科核心素养;思考、收集或选择可能引发学科核心素养表现的真实情境;分析该情境中学科核心素养得以表现所依托的学科内容;基于预想答题,结合情境特征编写测试题目;基于核心素养预设不同水平答题过程或表现特征,设计评分标准。例如,我们选用阅读材料《第904本书里睡觉的蚂蚁》命制了系列阅读试题。阅读材料如下:

① 蚂蚁阿布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书房。在书房里巡视一圈后,阿布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我就在书房里定居了,而且我每天要在一本书里睡觉。

② 阿布请红头苍蝇给自己拍摄一张学习照。照片里的蚂蚁阿布穿着笔挺的西装,打了红色领带,穿着黑亮的新皮鞋。他皱着眉头,很严肃地看一本大厚书。阿布对这张照片非常满意,他印了好几百张,并把这些照片散发给朋友、亲戚。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轻易相信了阿布是个大学问家。

③ 两年多过去了。

④ 蚁国大学想招聘一名知识渊博的教授。很多人向校长推荐了蚂蚁阿布,阿布很高兴。到了蚁国大学,校长很客气地请他坐下。阿布说:“校长,请您快点安排吧。我很忙,每天都要做学问的。”校长递过一张试卷,说:“耽误您宝贵的时间啦,请您做一下吧。尽管我听说过您的学问情况了,但按照大学的规定,您还是要通过考试才能当教授。”

⑤ 阿布愣住了!

⑥ 校长问:“您不认识字?不是开玩笑?”阿布点了点头。他又有些不甘心,强调说:“可是我已在903本书里睡过觉了。今天晚上,我就要在第904本书里睡觉了。”校长笑了,说:“书再多,你没有读,那也是没有用的呀……”

⑦ 阿布没有再说话,他红着脸从校长办公室逃了出去。

这样的阅读材料,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情境,符合新课标学业质量描述对第二学段“阅读与鉴赏”提出的建议,即依托阅读童话、寓言、神话等命制不同的试题,测评学生不同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的达成情况。

依托这则材料,试题初步命制阶段,我们将考查学生提取主要信息、预测情节发展、分析评价人物、概括文本内容、书面表达等能力的要求融入“睡觉的蚂蚁”的“人生轨迹”情境中,遵循基本步骤命制不同类型的试题,基于语文核心素养预设不同水平的表现特征,设计评分标准。

试题内容编写的要求有:每道题都应反映测试框架中明确的、特定的学科核心素养以及某一具体的心理行为;每道题都需建立在重要的学习内容基础上,避免测试不重要的内容;用新的材料去测试高阶思维;确保测试卷中每道题目的独立性;避免编制脑筋急转弯性质的试题;确保题目的叙述对学生来说是简单的。依据《第904本书里睡觉的蚂蚁》阅读情境编写的不同试题内容,紧扣新课标学业质量描述对第二学段所提的要求,从考查提取主要信息,到考查情节发展预测;从考查文本内容概括,到考查书面表达运用,看似独立的题目,又呈现出递进的态势,测试学生的高阶思维。

试题题干编写的要求有:确保指向明确;直接体现主题思想;避免语言拖沓冗长,过度烦琐;尽量使用肯定式语句,避免否定式语句,如必须使用否定式语句,须将否定词用大写或黑体字体标识。依据《第904本书里睡觉的蚂蚁》阅读材料编写的不同试题题干,基本上做到了用语简洁,考查指向明确。

试题选项编写的要求有:提供的有效选项越多越好,但一般设置3到4个选项;根据选项数目调整正确答案的位置;各个选项须独立,选项间不得相互包含;选项内容和语法结构具有同质性;选项的长度应大致相当;慎用“以上都不对”这样的选项;让所有的干扰项都看上去有道理;用学生特别容易犯错的答案做干扰项。依据《第904本书里睡觉的蚂蚁》阅读材料,我们基于SOLO分类理论命制了一道考查学生整体感知文本信息能力的试题:

这个故事讲的道理是(  )

A. 不应骄傲,要谦虚。

B. 不要只追求表面的东西,要有真才实学。

C. 自己不会就是不会,要诚实。

D. 书再多,没有读,也不是学问家。

這四个选项在拟定的过程中都预设了学生的答题水平。A选项属于前结构水平,选择该选项的学生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问题逻辑混乱或同义反复。B选项属于关联结构水平,选择该选项的学生能够关联多个事件。C选项属于多点结构水平,选择该选项的学生能联系多个孤立事件,但未形成相关问题的知识网络,未能建立起这些问题之间的联系。D选项属于单点结构水平,选择该选项的学生只能联系单一事件,找到一个线索就会立即跳到结论上去,只根据片面的材料就得出一个绝对的结论。

(二) 试题审核与预测试

为了确保试题的编制质量,题目初步命制后,一般还需开展题目审核与预测试。题目审核是从质性分析的角度,邀请学科专家评估试题质量;预测试是从量化数据的角度,通过学生的作答检验试题质量。

请有经验的学科专家审核试题,可以在测试前发现试题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建设性的优化建议。为了充分发挥学科专家的作用,可以提供试题审核表,请专家填写,并从多个角度逐题审核,提高试题审核结果的质量。试题审核表可以从“试题是否符合政治性的要求”“试题是否存在科学性错误”“题干与选项的阐述是否清晰或有歧义”“选项设置是否合理”“试题属性标定是否正确”“考查能力要求是否与课程标准一致”“评分标准是否合理”等维度展开。审核结束,专家可就存在的问题、修改建议等发表意见,优化试题。

如果是区域大规模的学业质量测评实践,试题审核结束后,还需要开展预测试工作。预测试是根据学生的具体作答情况,从难度、区分度等量化指标分析试题(试卷)的质量。这些测量指标有明确的含义,为修订试题提供了客观依据。预测试的过程中也可以采用认知访谈(言语报告、提问)的方式来揭示学生个体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作为一种前测,预测试通过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来修改提问的方式和用词,或者通过搜集学生解题过程信息来修改评分标准。依据《第904本书里睡觉的蚂蚁》阅读材料命制试题后,为了解试题选项拟定是否符合学生的作答表现,命题组结合学生的认知访谈做了试题修改。如下是访谈片段:

问:你觉得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1:阿布太做作了,一到关键的时候就会不知所措。

学生2:不能骄傲,应该谦虚。

学生3:我觉得对很多人都说的话不能随便相信,眼见为实。

问:看完这个故事后你收获了什么?

学生4:人不能老逞能,应该表现自己的实际。

学生5:做人不能那么虚假,欺骗别人也是欺骗自己。做教授还要靠自己的真本事。

学生1:书再多,不读也没用,要多读书才能长学问。

学生6:虚假的样子到最后还是要露馅的,要有真本事才行。

学生4:做人不要太逞能,不会就是不会,要诚实。

基于SOLO分类理论分析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除了学生2外,其他学生的理解都没有偏离试题主旨。因此,学生2的理解可以作为前结构水平选项。学生3的回答只抓住了非关键细节,以偏概全,没有真正把握文章主旨,比学生4的回答更单一,属于单点结构的典型选项。学生1的回答最初有点偏离主旨,但他后来根据文中校长对阿布说的“书再多,你没有读那也是没有用的呀”进行了推论,表明了自己的理解“要多读书才能长学问”,在信息间建立了一定的联系,走向了多点结构。学生5和学生6的回答抓住了问题的实质,认为“不能只追求虚假的样子(徒有虚名),要有真才实学”,对文中的信息进行了综合加工,形成了准确、充分的理解,处于关联结构。由此,我们对题目选项做了优化:

这个故事讲的道理是(  )。

A. 不应骄傲,要谦虚。(前结构)

B. 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有学问。(多元结构)

C. 不要只追求表面的东西,要有真才实学。(关联结构)

D. 对一传十、十传百的事情,不要轻易相信。(单点结构)

采用质性分析和量化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对测试题目进行审核和预测试,是把控命题质量的重要举措。

学科核心素养测评工具的开发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评价实践活动。当教师在编制试题时能认真思考每一道题目测查的学科核心素养与测试情境、任务特征、素养要求等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有哪些典型表现时,学科核心素养测评工具的品质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2][3][5][6][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45,50,50,50,50,50.

[4] OECD. PISA 2018 Assessment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M]. Paris:OECD Publishing, 2019:4546.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探究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关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