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雅跃
[摘 要]新高考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枢纽,促进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贯通,能够加快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速度,以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新高考必将引领新教学,故分析新高考背景下语文高考试题的变化,探析大课程观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落实策略,从而助力语文教学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大课程观;高中语文;新高考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16-0017-04
新高考引领新教学,在新时代高考形势变化的大背景下,高中教学势必要随之发生变化。由此,大课程观应运而生,大课程观到底是什么?其与《课标》的理念是否一致?在高中教学中应该怎样践行这一观念?这些都是值得教师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故针对这几个问题以语文学科为例展开探究。
一、新高考背景下语文高考试题的变化及语文大课程观
(一)新高考背景下语文高考试题的变化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及高考综合改革做出了部署。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了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求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自2014年开始,很多地区陆续进入新高考模式,2021年广西为第四批进入高考综合改革的试点。与以往相比,新高考加入了很多新的理念。以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广西使用)与新高考Ⅰ卷为例进行分析(见表1)。
分析试题可知,新高考背景下,客观题变少,主观题增多,试题难度加大,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要求提高,从原来的知识与能力考查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考查转变。新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学要将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育评价的核心目标。
2022年的语文新高考卷,不单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还融入了时代热点和当代文化,引导学生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当代价值,并深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新高考Ⅰ卷的“现代文阅读Ⅰ”的材料一便摘自习近平总书记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阐述了民族性与当今中国、世界的发展关系;材料二阐述的是“没有传统何谈创新”“古典诗论的当代人文价值”等问题。此阅读题的第4小问要求结合材料一对社会现象加以分析。在做答这样的试题时,学生就要在深入认识和理解材料的基础上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将之付诸笔端。
综上可知,新高考背景下,语文高考试题更注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这便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摒弃机械刷题,并在关键能力的提升上下功夫。高中语文教师要立足语文教材,更新教学理念,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多种资源,创新教学形式,真正落实语文教学从知识微观向素养宏观的转变。
(二)语文大课程观
语文大课程观是新课改形势下生发的一种新课程理念,打破了只重视文本挖掘的弊端,凸显体验的重要性,其强调从侧重知识讲解转变为侧重体验,即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新知的过程。语文大课程观的核心在于“大”,重点体现为以下几点。
1.大教材
在基于语文大课程观的课程中,教学的内容突破了教材的局限,教学的内容即不仅来自教材,还来自艺术、历史、地理等领域,有利于学生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将教学延伸到生活。受其影响,各个高中学校得以不断落实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在课程与隐性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以凸显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2.大课堂
在基于语文大课程观的课程中,教师不再只是单纯讲授,而是注重活动发展,致力于打破传统课堂教育的时空限制,通过创设各种学习任务与情境,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感受过程等做法,让学生在感知内容、习得体验、内化提升的基础上培养相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
3.大能力
在基于语文大课程观的课程中,学生得以培养的不再是做题拿高分的能力,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将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将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相结合,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设定各种学习任务,进而在任务驱动下完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设定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应对各种问题,找到最佳的问题解决办法,以实现学生能力的综合提升和素养的全面提高,进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语文大课程观在《课标》中的体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全文簡称《课标》)是指引高中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课标》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语文大课程观。
(一)“课程性质”体现了语文大课程观
《课标》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界定了语言文字作为交际工具的性质。由此可见语文学科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等论述,进一步阐明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明确了语文教学应注重联系实践。
(二)“基本理念”体现了语文大课程观
《课标》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的改革方向,提出了要让学生多经历、体验各种启示性、陶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还提出了要加强实践性,注重时代性,开展跨文化、跨媒介的语文实践活动。《课标》对语文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应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和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增强学生对社会进步的适应性。
(三)“课程目标”体现了语文大课程观
《课标》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分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要求语文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教材,以使学生获取知识为目标,而是要引导学生开阔视野,积累语文知识,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境和对象,运用语言文明得体地表达和交流。除此之外,还要求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审美素养,指引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理解多样文化,关注、参与当代文化等。
(四)“课程结构”体现了语文大课程观
高中语文课程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大类,以任务群的形式分散在三个年级,并分配不同的学分供学生学习获取。其中“当代文化参与”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明确出现在必修课程,各占0.5个学分。这两个任务群鲜明体现了课程融合和资源整合的理念,要求教师和学生突破课堂限制,放眼生活,关注时代,开展调查研究,利用相关语文知识参与当代文化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三、新高考背景下语文大课程观的落实途径
(一)以新高考改革为导向,教学理念大而新
新高考对于零碎单一知识的考查逐渐减少,转而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新高考改革势必对高中语文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师要更新理念,由“教师讲授”向“学生学习”转变,由“以知识为重”向“以素养为本”转变,由“经验教学”向“标准教学”转变,并以《课标》为教学的指挥棒,将教师主导教学设计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设计,真正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进行阅读,自觉进行知识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在此基础上,高中语文教师还要适时指导、评价,给予学生自主权,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舞台。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够积极挖掘自身潜力,利用已有的知识,融合各种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实现能力的迁移。
(二)跨学科、跨领域教学,教学内容大而丰
新高考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教师应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学科、跨领域教学。
1.立足学科特点,实现大单元教学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可谓经典文本的合集,其知识全面系统,且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外国优秀文化等,是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重要载体。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基于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来组织学习单元,重在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等,同时还细化出了“伟大的复兴”“使命与抱负”“青春激扬”等若干主题,体例新颖,助推了语文教学铸魂培元作用的发挥。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单篇教学方式,在一个完整的“大任务”的驱动下,在内容整合、要素整合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性教学,也就是大单元教学,从而使得教学内容系统化。
实现语文大单元教学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其一,一精多辅方式。如单元中的核心知识点比较集中,只需要精讲一篇课文即可全部突破,那么在教学此单元中的其他课文时就无须精讲,只需要验证那篇精讲课文涉及的知识、方法即可。其二,多例精讲方式。如单元中的多篇课文均为经典,各有特色,知识点和情感交融性不强,则各篇精讲,最后再统一归纳。其三,差异互补方式。如单元中各篇课文的主题和知识体例相同,但又有个性特征,由此便可将各知识点汇集,呈现大单元核心知识。
总之,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有全局性理解,在相应任务群的驱动下,引导学生整体突破知识点,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2.打破学科、领域壁垒,丰富学习内容
新高考背景下,试题更多地体现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紧密关系,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跨学科能力。教师可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的知识,引导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比如在进行高中古诗词教学时,可以加入一些艺术学科的知识,如通过鉴赏图片帮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画面美,借助音乐讲解帮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情感美等,从而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在进行一些重点专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开展专科融合式教学、综合实践课程、项目化学习等,丰富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可融合讲解《左传》,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绘制春秋时期的简略地图,标注各诸侯国的大概位置,明确《左传》囊括的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并结合地理和历史学科知识,梳理出各大诸侯国的历史脉络和地理沿革,从而加深学生对我国春秋时期历史、地理的理解,实现文化的传承。
(三)学校、社会、家庭凝心聚力,教学主体大而活
语文大课程观念下的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课堂依然是“第一课堂”,只不过在这个课堂上,学生成了主人,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要组建各种社团,让社团成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除此之外,学校还要积极开展各种校本活动、课外研学等,使学生拥有学习语文的“第三课堂”。
1.“第一課堂”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第一课堂”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如教师在讲解“高分作文的拟题原则及方法”后,鼓励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满意的作文题目。对此,学生兴趣高涨,进而有效实现知识的内化。教学由抓“教”改为抓“学”,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教师甚至还可以让一些掌握了高效学习方法的学生上台讲课,组建“学生课堂”,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2.“第二课堂”中,社团成为教学的主体
社团是学校中的重要组织,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潜力的重要阵地。学生通过加入各种社团,如辩论社、国学社、文学社、中外人文交流社、诗画社等,在兴趣的引领下,能够尽其所能,将所学知识相互交融,并习得更加多元的知识,提升各种能力。相关的社团活动杂糅了各门学科的知识,能够推动知识的融合,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又一途径。
3.“第三课堂”中,专家、家长等成为教学的主体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一致的。学校可以和社会联动,积极借助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等以及一些现代科技项目,让学生在参观、体验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如教学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时,在引导学生品味了单元课文所展现的劳动精神后,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农业智慧示范园,让他们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聆听专家答疑解惑。这能使语文教学、研学与劳动教育融为一体,展现“课本在实践中,实践在课堂上”的价值理念,引领学生体会新时代农业的发展成果,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应注重发挥家庭的作用,积极借鉴家长的智慧,开设家长课堂,让家长走进教室为学生授课,拓展相关领域的课外知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四)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教学形式大而新
新高考更注重考查学生的情境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借助各种多媒体设备,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创设各种学习情境,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学习知识、提升素养。如教师将《登快阁》《临安春雨初霁》这两首诗歌放在一起进行教学,这两首诗歌创作的时代相同,表达的情感相似,因而适合采用任务群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首先设置环环相扣的情境任务,应用学生感兴趣的“穿越”模式,将黄庭坚、陆游及学生放在同一个时空下进行对话,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然后运用“为剧本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完成内容的解读,以提升学生的诗歌理解能力。最后注重教考衔接,设置炼字题、赏析手法题、内容分析题、情感体验题等,引导学生实现鉴赏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升华。因为形式新颖,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情境任务,并在教师的引领下主动归纳出“仕”与“隐”的内涵,还拓展阅读了《屈原列传》《论语》中的相关内容,进而深入感受黄庭坚、陆游的情怀和品质。
综上所述,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师要认真分析新高考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语文大课程观的内涵及与《课标》的契合点,探索出语文大课程观的落实途径,从而拓展语文课堂的外延,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冯文娟.大课程观视野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 2019(1):64-6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 赵小光,周玉辉.高中语文专题教学与跨学科教学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2(5):42-43.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