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助力

2023-11-09 07:58廉春芳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教材插图运用策略小学语文

摘 要:插图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重要资源。在古诗词课堂上,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运用插图,激发学生兴趣;在讲解环节运用插图,辅助学生理解记忆;在练习环节运用插图,促使学生表达;在总结环节运用插图,促使学生创作。基于此,文章以古诗词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讲解环节和练习环节为立足点,具体论述运用教材插图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詩词教学;教材插图;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26-0050-03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图画不光可以用于说明文字,还可以开拓学生的想象力,涵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插图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语文教材的“第二语言”,具有直观性、说明性、趣味性,能助力学生建立良好认知。但是,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忽视教材插图,没能将插图贯穿古诗词教学始终,仍在独立讲述古诗词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教材插图被“束之高阁”,插图的价值无法得到实现,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效果不理想。针对此情况,教师应紧抓古诗词教学过程(课堂导入环节、课堂讲解环节、课堂练习环节和课堂总结环节),灵活运用教材插图,助力学生学习古诗词。

一、课堂导入环节:运用插图,点燃兴趣

插图直观再现了古诗词场景,部分古诗词描绘的场景是学生较为熟悉的。面对熟悉的场景,学生很容易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自觉迁移已有认知,认真思考、表达,走入课堂深处。众所周知,课堂环节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古诗词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运用插图进行铺垫。

以《咏柳》为例,教材中展示了如此插图(如图1),

借助柳树、小桥、流水、远山,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初春景象。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展现插图。学生很容易被自然场景吸引,细心观察。在此之际,教师鼓励他们描述所看到的景物。大部分学生提到“柳树”。基于此,教师鼓励学生畅谈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柳树。在畅谈的过程中,学生在脑海中回想真实的场景,用恰当的语言表述柳树的特点。教师赞赏学生的良好表现,引导他们思考:“贺知章眼中的柳树和我们所见的柳树一样吗?他眼中的柳树是什么样子的?”此时学生产生探究兴趣,自主品读诗句,并再次观察插图,试着分析感知贺知章眼中的柳树,顺其自然地进入了古诗词课堂。

二、课堂讲解环节:运用插图,理解记忆

(一)运用插图,理解大意

课堂讲解环节的目的之一是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大意。梅耶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指明,学生结合同一信息的语言表征和图像表征,可以进入深度学习[1]。插图正是古诗词的图像表征,契合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特征。在形象思维的助力下,学生会主动对照图文,整合诗句与插图中的信息,建立语言表征和图像表征之间的联系,实现有意义学习。鉴于此,在古诗词的课堂讲解环节,教师可以运用插图辅助学生理解古诗词大意。

以《赠刘文景》为例,教材中的插图生动、直观地再现了诗句中的意象,描绘了初冬景色。教师先在电子白板上展现插图,在学生欣赏插图时,使用电子白板的放大功能,将池水中的荷花放大。同时,教师向学生发问:“你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子的?”在形象思维的作用下,大部分学生有了直观地发现,并踊跃作答。于是,教师提出任务:“诵读诗句,找出描写荷花的语句。”学生边诵读边思考,很容易指出“荷尽已无擎雨盖”这一句。教师进行赞赏,并追问:“这一句话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大部分学生尝试分析语句内容。在分析时,他们观察插图,借助直观的图像建立一定的认知。在此过程中,有学生主动发问:“‘擎雨盖是什么意思?”立足于此,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展示夏日荷叶繁茂的场景。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观察:“夏天的荷叶像什么?”在形象思维的作用下,很多学生将夏天的荷叶比作雨伞。同时,联系此场景,有学生想象并表达:“夏天的荷叶就像荷花打着的伞一般。”于是,教师鼓励学生观察插图,描述诗句所展现的场景。学生迁移已有认知,说道:“初冬时分,荷花凋零,连为荷花遮风挡雨的荷叶都枯萎了。”教师就此进行赞赏,并继续使用此方式展示插图,辅助学生理解诗句大意。

在插图的辅助下,学生不断地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借助具体意象勾勒出具体的场景,深刻地理解了诗句大意。

(二)运用插图,增强记忆

记忆古诗词是课堂讲解环节的重要活动。小学生正处于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发展抽象记忆的阶段[2]。但是,他们的形象记忆仍占主要地位。教材插图是学生进行形象记忆的基础。在学生理解古诗词大意后,教师可以展示插图,引导学生进行形象记忆。

以《登鹳雀楼》为例,在课堂讲解环节,教师依据诗句内容,展现相关的诗句内容。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对照插图,理解了诗句内容。基于此,教师联系具体诗句,呈现相应的插图内容。如围绕“白日依山尽”,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展现如此画面:

教师鼓励学生观看插图,吟诵诗句。在吟诵的过程中,学生将诗句和图画印刻在脑海中,加深记忆。之后,教师继续呈现不同的图画内容,鼓励学生吟诵相关诗句。在学生吟诵不同的诗句后,教师整体展现插图,鼓励他们吟诵整首诗。

学生观察插图,吟诵诗句,进一步地增强了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三、课堂练习环节:运用插图,语言表达

(一)表达场景

场景描绘是古诗词的基本内容,但重在写意,部分插图呈现了古诗词的意境留白,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3]。在想象的过程中,学生会迁移课堂认知,拓展场景,强化认知。对此,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学情,呈现插图,提出任务,引导学生想象、表达。

以《芙蓉楼送辛渐》为例,在课堂讲解环节,学生观察插图,在迷蒙的煙雨中感受到了无边无际的愁苦,体会了依依惜别之情。基于此,教师展示插图,向学生发问:“烟雨蒙蒙,好友即将分别。此时此刻,他们会说些什么?”在问题的作用下,学生迁移已有认知,投身具体场景,深刻体会好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发挥想象力,设身处地诉说离愁别绪。在表述的过程中,学生将友人之间依依惜别的场景刻画得愈加具体。同时,学生因此进一步与诗人共情,深刻地理解了古诗词内容,顺其自然地锻炼了想象能力、语用能力,便于增强课堂学习效果。

(二)表达情感

表达情感是诗人创作古诗词的意图所在[5]。在阅读古诗词时,学生要不断与诗人对话,感受诗人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受到心灵的洗涤。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世界得以丰富,他们会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想要表述自己的情感[4]。由此,教师可以及时组织随堂练习活动,展示插图,鼓励学生表达情感。

以《长相思》为例,在课堂讲解环节,学生结合插图诵读诗句,思索了作者的“身”与“心”之所在,感受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体会了作者忠于国家的美好的精神品质,建立了积极情感。在课前教学设计阶段,教师加工教材插图,录制微课,动态展现作者身处边关的场景。在课堂上,教师依据学生的古诗词理解情况,播放微课。在视觉作用下,学生进入具体的场景中,同时自觉迁移古诗词认知,进一步强化情感。于是,教师向学生发问:“在如此场景中,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有学生答道:“在遥远的边关,我凝望着家乡所在的方向。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家乡的一景一物。我想回到家乡,回到家人的身边。我知道这暂时无法实现,但只要我们坚守战场,梦想终有一天会成真。”有学生答道:“没有国哪有家?只有取得战争的胜利,我们的家人才能平安,我们才能回到家人的身边。”

在不断表述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并进一步地感悟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了作者身上的美好情感,增强了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环节:运用插图,自主创作

(一)读图,描述古诗词

描述古诗词是古诗词创作的最直接的方式。描述古诗词是指描述古诗词场景,表述古诗词背后的情感。学生在描述古诗词时,会迁移课堂认知与自身经验,由此强化认知,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语用能力。同时,大部分学生会因此发现自身的认知漏洞,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提高古诗词认知水平。因此,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可以展示插图,助力学生描述古诗词。

以《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为例,在教材插图(如图3)的助力下,学生反复诵读古诗词,逐步了解了诗句内涵。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呈现插图,并鼓励学生描述古诗词描写的场景及诗人蕴含其中的思想情感。

图3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插图

学生细心观察插图,迁移课堂认知,组建语言,自行描述场景,感悟诗人的情感。之后,一些学生毛遂自荐,化身“小老师”,吟诵诗句,解读内涵,表述情感。教师和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发现“小老师”的认知漏洞,并就此提出完善的建议。“小老师”汲取建议,完善认知,再次描述古诗词。

(二)诵读古诗词,创作插图

创作插图是学生展现古诗词场景的具体方式。在创作插图的过程中,学生会迁移古诗词认知,发挥想象力,由此进一步地认知古诗词场景,感悟诗人的情感,建立深刻的认知。同时,学生会因此发展想象能力、创作能力等,由此获得良好发展。对此,在古诗词课堂总结环节,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情况,引导学生诵读古诗词,创作插图。

以《清平乐·村居》为例,在课堂讲解和练习环节,学生反复诵读古诗词,了解了古诗词内容,感受祥和安静的场景,体会了诗人对美好乡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鼓励学生自读古诗词,模仿《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和《宿新市徐公店》中的插图自创插图。大部分学生受到兴趣的支撑,反复诵读古诗词,再次品味古诗词的内涵。之后,学生联系具体的语句,在脑海中想象具体画面,

并用画笔在纸上勾勒相关场景,直观地再现诗句内容。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搭建展示舞台,鼓励学生展示和介绍作品内容;其他学生侧耳倾听,发现美妙之处并提出完善建议。展示学生在同学反馈下完善认知并改进插图,进一步增强了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创作插图,学生将对古诗词的认知转化为具体画面,进一步强化了认知,顺其自然地锻炼了迁移应用能力、创作能力等,有利于提高古诗词课堂学习效率。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有效运用教材插图,可以使学生产生古诗词学习兴趣,踊跃体验多样的古诗词教学活动,不断与插图互动,理解古诗词内容,锻炼多样能力,提高古诗词课堂学习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紧抓古诗词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灵活运用教材插图,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辅助学生加深理解,促使学生踊跃表达,激励学生自主创作,由此生成多样的古诗词教学活动,让学生顺其自然地发展多样能力。

参考文献

田贵高.“读图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实践策略[J].新课程,2022(43):92-94.

蔡素英.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美育功能浅

探[J].试题与研究,2022(32):147-149.

汪艾琪.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插图运用的调查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22.

张丹丹.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插图及其使用研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21.

蒙志华.解读小学语文古诗词插图的教学应用[J].新课程导学,2021(11):93-94.

作者简介:廉春芳(1971.10-),女,山东青岛人,

任教于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二实验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教材插图运用策略小学语文
浅谈小学英语对话课教学的有效性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初中历史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漫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的重要意义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小议如何利用教材插图优化高中语文教学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