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教学的高中美术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

2023-10-11 14:43刘凯
高考·下 2023年6期
关键词:高中美术美术教学情境教学

刘凯

摘 要: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高中美术课程教学注重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创新,旨在增强美术课程趣味性、审美性和实用性。文章从高中美术艺术鉴赏大单元角度出发,思考美术课程教学中情境教学方式的融入形式,提升学生美术学习的创新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中美术;美术教学

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期间,情境教学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可显著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所以备受教育工作者关注。在高中美术作品鉴赏课程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可引导学生对不同美术作品形成准确的理解,显著提升学生的艺术观念。美术教师在组织展开教学期间,要善于使用情境教学法,将美术鉴赏大单元教学的课堂氛围做出显著改善,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帮助学生在学习期间自主完成美术知识结构构建,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得学生更加尊重艺术的多样性。

一、情境教学法概述

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情境教学法都会有所涉及,不同学科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使得学科在教学环节中对情境教学法的理解有所不同。在《辞海》中对情境的定义为“当一个人在社会大环境中展开活动的时候,社会大环境对人们产生的外在条件的反射”。简而言之,情境就是环境对人的反作用。在《教育大辞典》中,针对情境的定义是:学生从事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活动,提升其智力发展的大背景和大环境。意思是说,情境属于一个环境,学生处于这个大环境下学习[1]。

从上述两个定义角度出发可以了解到,情境是对学生某些行为或者思想情感产生影响的大环境,在课程教学期间应用情境教学法,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自身特点,综合应用多种不同类型的教学手段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引起学生共鸣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行激发。情境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中,必须从课程的具体内容、对学生本人的特点和触及的情感入手,教师应该采用教学的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助力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实现对情境的自由创设,以促进其良好地掌握到知识点的方法。情境化教育源自建构主义的思想背景,建构主义引领了情境化的教育过程,其所引领的范围是以学生为核心。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教师所承担的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人、助手和促进人的角色,即通过情境化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兴趣和创造能力,目标则是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达到对教学内容意义建构的目的。总之,情境化教学法的基本思想和建构主义方法在教育实践上的主要优势在于生动形象、寓教于乐、真实鲜活、创新探索,以及实践探索[2]。

二、情境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学习,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行为。学习并非单纯地由教师讲解理论知识,而是学生在教师所讲解的理论知识里转化为纸上的“记忆”;同样,也并非学生单纯地将已学的理论知识转变为自我的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接触理论知识的过程也不应当总是被动的,更主要的是利用自我的认知将从外部的收集来的理论知识转变为自身所能接触掌握的,通过对外部理论知识加以选择、总结、概括,主动形成自身对的知识掌握的过程。因为每位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社会劳动经验,其大脑中的经历、思考与认知都会不同,在自主进行认识的活动中形成的主体认知也不同。

(二)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发现,教学兼具情境性、真相和实践性等特点。首先,情境性是指认识是情境的,情境是教学产生的条件,个人的认识要放到更大的、互动的社会生活情境中,“认识隐含于社会环境当中,学生通过进行情境的交互才能真正地理解认识的意义”。教育设计不可偏离社会生活实践,每个学生也要加入情境交互中才能良好地掌握知识点。再次,真实感是指教学要产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主要是高中美术“设计应用”教学领域的真实感和认识真实感。最后,實践性教学是指教学时要注重专业范畴的具体实践,学习活动中不仅仅是学生在听别人经历的过程,还包含学生在实际过程中的思考总结,寻找解答题的新方法的过程,在实践中探讨,逐步深入教学[3]。

(三)“从做中学”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人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是在通过学习适应大自然中而成长的,个人也是从事活动中来获得精神素质成长的。同理,个人的躯体、心灵、思想与实践也非相互敌对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主要是批评了依赖教科书的教学方式。杜威还指出,人类思想根源就在于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也就是说,当日常生活中出现问题时,人类就会思考处理疑难问题的办法,在实践中去验证解决的正误,而思想也正是通过这种方法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得以传播的。实用主义的教育观念在教学上的具体体现,也就是“教育即生长、即成长、即知识改造的”;在实践教育中的运用,就是“做中学”。从做中学,以学生为核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兴趣爱好、身体发展特点,以学生的感受与需求为切入点,在实施教学的活动中,把学生的天性与好奇心放在问题的第一位,考查课堂教学如何用充分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

三、情境教学法在高校艺术鉴赏课程中的运用策略

(一)创设媒体情境,丰富感官体验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变革,将多媒体引入高中美术教学,同样有利于教育教学方式的更新进步。有了多媒体的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不只是有教师的讲述和静态死板的教材,还有丰富的声音、影像、动画、历史文献资料等。高中美术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增强美术课堂的吸引力,使美术鉴赏教学充满新颖、生动、有趣的元素,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使情境尽可能达到真实的效果,将美术鉴赏知识具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丰富的感官体验。

认识固然是人生个人的自身完整与发展的路径,但学生群体又天生具有这种共同发展、不断发展的特点。尤其是在艺术设计模块教学活动时,学生若仅仅自身去感觉和认知,认识或许会较为单纯和浅薄,倘若教师愿意以分组协作的形态展开沟通与相互作用,或许会形成更强烈的思想撞击和灵魂交汇。教师应该试图在创造情境时,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基本设计原则,将学生划分若干个学习分群,引导组内学生表达自身对“美”的感觉,聆听他人对“美”的领悟,透过这种的思想沟通与共享,提升学生对“美”的认识与理解,达到艺术的教育效果。体验式的情境教学,顾名思义,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参加体验活动。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课堂最常用的体验活动非“角色扮演”莫属了。角色扮演不但应该给学生一个很好的亲身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得以亲身体验,获得最真实的感受,同时还能激发与感染学生情绪,让学生得以亲身感受与感受画中人物的感情。

美术是视觉艺术,美术欣赏课程要求学生学会“读”图画,但课程的时间限制为学生提供的画面很少,教师应该根据课程要求给学生展示大量的画面,提高美术欣赏的感染力。而在“心灵的慰藉”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展示一些佛教的富有特色的艺术作品图片,也可以运用音乐与视频创设鉴赏情境,在学生欣赏壁画时为学生播放相关的音乐,还可以播放对应的纪录片影像,使鉴赏课堂更具多样化的色彩,提升教学效果[4]。

(二)创设文化情境,加强文化熏陶

每一件美术作品在创作过程当中都会依托一定的文化与社会背景,因为作品其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下就会具非同寻常的含义。高中美术教师应当关注美术作品产生的文化背景,创设文化情境,让学生在文化情境中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内在含义,学生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更好地理解特定时代的人文与社会特征,为之后相同文化背景之下的美术鉴赏打下良好基础,有效拓展学生的文化境界,增强文化的熏陶,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

针对《时代的脉搏》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从时代的特征与作者的经历入手,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时代文化、生活背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组织学生对比赏析三幅门神的作品,为学生介绍门神产生的不同社会背景,为学生营造不同社会氛围,深刻感受艺术作品中蕴含着的浓厚的时代气息。围绕这个主题,教师可以出示西方相关的艺术作品,如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为学生讲述作者的创作风格与社会背景,使学生鉴赏画中的人物以及身份、构图安排等,感受潜藏的文化奥秘。

(三)创设故事情境,提升鉴赏课的趣味性

知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带到自然界中,以自己观察和感受的方法,体验自然界中存在的美,证明在实际环境中,学生的洞察力和创新观念有所增强。没有什么比自己感受真实的环境更让人感受深刻。所以在教育学生学习有关我国古代园林常识时,最好的鉴赏园子的方式,自然是带学生亲身游园,没有任何方式比带学生置身于园子之中,真正的感知、感受更能使学生体会园林的韵味。位置对作品的影响是巨大的,同一件艺术作品,所摆放的位置不相同,大家对作品的体验就会有所不同。

创设故事性的情境需要高中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有趣、生动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速进入特定的学习环境中。爱听故事是学生的天性,高中生同样爱听故事,教师可以联系教学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点,结合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为学生讲述生动的故事,创设恰当的故事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鉴赏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有的故事情境中认识美、理解美,形成健康积极的审美观念。

例如,在《进入历史》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相关的美术作品,带领学生讨论赏析。比如,教师可以结合骆宾王的诗为学生呈现有关易水送别的图片,引导学生在诗与画体会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情感,运用历史故事引发学生的讨论。再以阎立本的《步辇图》为例,在学生充分了解到历史事件与艺术作品的关系之后,为学生讲述该作品背后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的故事场景,教师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让学生相互分享讲述历史故事,锻炼从美术作品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提升鉴赏审美水平。

(四)创设问题情境,启发美术思维

问题是有效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元素,是学生思维的火花,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动力,有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具教育意义。高中美术教师要学会运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新知与旧知,问题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冲突,引发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主动思考、想象、学习新知。任何课堂都离不开问题,有问题才能让学生主动进入稳定的学习状态,主动获取知识。教师要注意问题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丰富问题的类型,为学生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有效启发学生的美术鉴赏思维。

例如,在《通俗的浪潮》一课的鉴赏中,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艺术中的雅与俗,教师可以呈现《六顺图》《星夜》等作品,组织学生鉴赏讨论对俗与雅的看法,认识大众美术与高雅美术的区别,让学生思考这些画的主题是什么,想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通俗的文化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怎样的艺术灵感,使学生进行层层递进的探讨,发散思维,正确看待艺术作品的俗与雅,树立正确的美术欣赏观念,引导学生多多接触高雅的艺术作品,学会对美术作品进行细致的观察,提升对作品的欣赏能力。

(五)创设活动情境,促进知识内化

美术课堂不能演变为教师一人“表演”的舞台,需要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与平台,身临其境的体验,才能给学生带来接近真实的感受,使鉴赏课堂有效感染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活动情境,如角色扮演、创作实践等,开展符合教学需要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创作氛围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同时活动情境也能带动活跃的教学互动,学生在相互配合、探究中则更感受到美术作品中的精髓,更扎实地掌握美术鉴赏知识。

例如,在《变换的自然万象》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别鉴赏中西方对自然风景的不同描绘方法,明确中国画主要以线作为造型描绘的手段,而西方则讲究用明暗色彩为主要的造型手段,掌握不同的空间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课外写生,任意选择自己想要描绘的自然景色,为学生提供真实体验实践的机会,促进美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亲身体会描绘自然景色时的创作情感,只有亲身体验与经历才能产生对应的共鸣,深刻体会风景画与艺术的密切关联。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中的美术馆,共同完成美术鉴赏图册的制作,使学生体会现实的美术情境,在真正的美术氛围中得到更直观、真实的体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内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创设情境,是教学改革与提升教学效率的需要。尽管现阶段对于情境的运用还没有完全熟练,但是只要教师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究就会有喜人的教学成果,学生在情境之下就会逐渐达到良好的艺术思想境界,形成对生活、社会的深刻认知,为之后的成长道路增添光彩。

参考文献

[1]胡显群,李慧楠.延伸鉴赏课堂:基于情境教学理念的高中美术教学实践[J].辽宁教育,2023(1):71-73.

[2]刘艳.通过高中美术情境教学缓解学生焦虑心理的研究[J].求知导刊,2022(22):125-127.

[3]劉艳.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情境教学研究[J].求知导刊,2022(17):107-109.

[4]白雅洁.情境教学在高中美术鉴赏的应用研究[D].天水:天水师范学院,2022.

本文系宿迁市美育学科研究微型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美术大单元教学研究”(课题编号:SQMYWK2022077)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高中美术美术教学情境教学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如何在高中美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运用音乐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