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丽 张涛 陈曦 尹莹
摘 要:针对目前民办二本院校学生基础薄弱、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教学过程系统性不强等问题,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在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中采用问题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方法。从问题出发,通过剖析问题引出知识点、讲解知识点,最终应用知识点来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具体实施,重视过程教学,加大师生互动力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创新;混合式教学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ode
of Computer Courses Based on Problem Orientation
—Taking "C language Programming" as an Example
Zhang Shuli1 Zhang Tao2 Chen Xi1 Yin Ying1
1.Xian MingD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aanxiXian 710124;
2.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ShaanxiXian 710038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s such as weak foundation of students,indefinite purpose,lack of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weak systematicness of teaching process in private schools,combined with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in schools,this paper proposes to adopt the problemoriented hybrid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courses.Starting from the problems,the knowledge points are drawn and explained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and finally the knowledge points are applied to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so as to truly apply what we have learned,and at the same time,students are allowed to participate in all aspects of teaching specific implementation,pay attention to process teaching,increas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learning effect.
Keywords:problemoriented;innovation of teaching mode;hybrid teaching method
從当前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互联网已经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近几年逐步发展起来的数字经济、共享经济、无接触经济等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在促就业保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支撑就是计算机技术[1],因此,计算机行业成为国内人才需求量最大的行业之一。同时,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人才结构升级,所以计算机行业不仅需要技能型、研究型人才,也需要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而作为一所应用型大学,培养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人才是高校责无旁贷的义务,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及时调整教学模式,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本文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深入分析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以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国家标准为准绳,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以问题为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方案[2],以适应计算机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为其他工科类课程的教学优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传统教学模式现状、痛点和难点
当前在部分院校,由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综合实践性强、应用性广泛,使得它仍然是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编程语言。
(一)教学现状
本门课程知识点繁多、零散并且前后关联性强,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往往按照教材的编撰顺序按部就班地讲解,整体性、系统性不强,无法很好地提起学生的听课兴趣;上机课的内容没有创新,多数学生就成了代码的搬运工,直接简单复制粘贴,毫无效果可言。
(二)教学痛点、难点
学生自身基础薄弱,学习目的不明确、不清楚程序课程的学习目的和意义,再加上学习动力不足,并不能理解每个知识点对应的实际应用场景是什么,不会学以致用,导致课堂氛围不好,课堂效果差[3],久而久之导致教师上课没有成就感、学生听课提不起兴趣,师生互动少,基础课程学不好又会导致后面的专业课(如“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听不懂,整个本科过程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必须要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引入基于问题的混合式创新教学方法,从实际问题或需求出发,引导同学们一起考虑解决办法、分析编程思路,引出对应的知识点[4]。开展教學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程序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重视过程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问题求解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动手编程能力与学科创新能力。
二、混合式创新教学模式实施
应用型大学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主。同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填鸭式”的灌输,更不能重理论轻实践、重讲解轻消化,而是可以通过实际的问题需求来设计分析教学思路、模式,具体实施分三个阶段,分别是课前问题准备、课中教学实施、课后教学反思。下面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讲解基于问题导向的混合式创新教学模式过程[56]。
(一)课前问题准备
为了使本门课程的知识点具有更强的系统性、关联性,笔者将课程内容看作一个整体,画出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谭浩强主编)章节内容思维导图(如下图所示),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本门课程的内容、结构、重点、难点,还能更加形象化地明确学习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前瞻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C语言程序设计”章节图
课前做好教学设计,针对实际教学应用场景,由简入繁、环环相扣提出一系列问题(如表1所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且在学习通上或者通过钉钉群、微信群等在线交流平台提前发布学习任务给学生,让学生提前了解、准备,未雨绸缪,达到预习的效果。
(二)课中教学实施
课堂教学实施中,为了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教师根据学生课前预习反馈的情况,并针对前面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可以利用学习通的“选人”“抢答”等功能与个别学生充分互动,了解他们的思维与观点,从而引出对应的知识点(如表2所示,注意部分章节知识点重合略去),让学生从整体上明晰整门课程的结构和内容,了解知识点的前后关联性和耦合性。同时,结合讲授教学法、项目驱动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编程思路,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提高程序设计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并且把授课内容(课件、教学视频等)上传到线上学习平台,以供学生反复查看,鼓励学生将自己编写的程序分享到线上学习平台上,同学之间相互点评、共同讨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课后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提出并使用基于问题导向的创新教学模式之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不再是“一言堂”,将“以教师讲解为主”变为“突出学生的参与为主”,教学更加注重过程,积极引导学生自我思考问题、慢慢梳理编程思路,提出解决问题对应的知识点,这样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而且使学生有更强的成就感。同时,考核方式也做了相应的调整[78],考核因素更加丰富,具有延续性,课程成绩由作业、个人表现、上机、结课考试综合评价。其中,作业、个人表现成绩各占总评成绩的10%,上机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结课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
表3、表4为2020级、2021级学生采用基于问题导向的创新教学模式前、后课程考核结果对比。由表中展示的考核数据对比发现,学生及格率由80.95%提升至91.11%,高分段的学生也
越来越多,平均成绩由63.74分提升至72.13分。由此可见,采用基于问题导向的创新教学模式学生能参与更多的教学过程,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学生反馈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程序设计能力也有较大提升。
结语
面向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针对当前教学过程中的痛点、难点[9],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提出基于问题导向的计算机类课程混合式创新教学模式,不仅体现了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而且新的教学模式实施后学生学习效果有了明显提升,说明此方法对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对其他工科类课程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且能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林伟铭,袁江南.“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人才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思考[J].科技风,2022,06:149151.
[2]杨雪洁,曹风云,胡玉娟,等.基于BOPPPS模型的C语言程序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7,35(06):7780.
[3]王军英,马红梅.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03):6364.
[4]张静宣,陶传奇,沈国华.“程序设计”课程中本科生面临的主要挑战与解决方案[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10):3539.
[5]邱宝林,刘德喜.基于问题驱动法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研究[J].软件导刊,2022,21(06):242246.
[6]赵炬明,高筱卉.关于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7,08:3640.
[7]吴芮民,王瑜,王杉林,等.基于问题导向的微积分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01):6263+65.
[8]王忠勇,许莹婧,周如金,等.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创新[J].黑河学院学报,2022(01):7577.
[9]鞠晓红,白晨明.“新工科”背景下传统计算机类专业转型发展工作探究[J].轻工科技,2021,37(12):142143.
基金项目:2021年度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JG2021ZD01)
作者简介:张淑丽(1982— ),女,汉族,山东新泰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