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路径探究

2023-09-20 07:57张倩张志萍吕宵宵
科技风 2023年24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师资能力

张倩 张志萍 吕宵宵

摘 要:创新创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而创新创业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培育。通过对目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师培养和师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创新创业师资培养意识落后,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素质落后等一系列问题,提出通过转变高校师资培养意识,拓展师资来源渠道,强化创新创业专项培训,建立理念先进,实战丰富的创新创业联合教研室,改良创新创业教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建立外部保障机制等措施,以推动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创新创业育人水平。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s the source of power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ers.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eachers in local colleges,this paper proposes a series of measures,such as changing the awareness of college teachers,expanding the source of teachers,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eachers,establishing an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joint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improving the teacher evaluation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etc,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eachers in local colleges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Keywords:Local college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一、概述

2014年“大眾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提出后,创新创业成为社会的新浪潮和新势态。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将双创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进行推进。2018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旨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的活力,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可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动力之源。

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基本载体,在培养具有创新创业人才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在常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的主体是教师,学的主体是学生,有了好学生,还需要有好的老师,在创新创业的教育中也是如此。总体来说,师资队伍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保障,是关乎创新创业课程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因此,如何通过多措并举建立优秀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是关系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能否有效落地的关键。

二、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建设的问题和不足

在国家创新创业相关政策的支持与推动下,各地区各层次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但是,由于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讲仍然属于新生事物,旧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师资要求并不能完全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并且高校之间存在着学校层次和地域的差别[2],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特别是创新创业师资建设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观念落后,认识不足

创新创业教育是属于素质提升的必修内容,还是作为就业的辅助能力?在这个问题上地方型高校的认知与具有先进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国外高校不同。比如,美国的高校视创新创业教育为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课,英国的高校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八项关键能力,包括:创新与创造能力、实现想法的能力、机会识别与评估能力、反思与行动能力、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能力、沟通与策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创办并管理企业的能力[3]。但是在我国,高校内创新创业和就业呈现比较明显的挂钩现象,而对创新创业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企业家精神、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应对困难和挫折的反脆弱能力、抗压能力等较为忽视,对创新创业教育在学生人生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也未给予足够重视。这种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的的错位直接导致地方型高校对于创新创业师资的培育不够重视。

(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性欠佳

目前地方型高校创新创业教师主要分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两个部分。其中校内导师主要由辅导员、就业部门工作人员、经管专业教师担任[4],其中辅导员占较大比例。校外导师分外聘专任创业教师、外聘兼职创业教师。校内指导老师具备的优势是善于讲课,能够将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尽可能传授给学生,但由于校内老师普遍缺乏企业创立、企业管理的经历,对于创新创业的知识更多地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指导不够,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建设与发展。而校外指导老师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总结能力相对欠缺,无法将自己的实践经验有效传达给学生,无法指导学生对创新创业知识进行深入研究。从校内校外导师两方面的特点可以看出,专业师资的力量仍比较薄弱,能够给予有效指导的创新创业导师数量与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相比明显不足,总体上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复合能力不足[5],整体能力水平亟待提高。

(三)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素质落后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涉及多知识领域的综合性教育体系,对师资的要求是三能:能讲课、能创业、能实战。教师不光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清晰的表达能力,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创业经验和娴熟的专业技能。而目前大部分创新创业教师是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和经管专业教师,对于创新创业的知识只有片段化的培训[6],并未受过系统化的教育以及理论结合实际的实操训练。并且,这一类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即使有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意愿,但是在创新创业的实践经验和技能水平方面多有缺乏。因此,现阶段很多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师素质并不能满足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也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

(四)创新创业教师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

评价激励机制是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动力和重要保障,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能够激励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更加主动地学习各项业务,激发教师研究和实践的热情,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在现有的教师评价机制中,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较少有明确的体现,对创新创业教师的考核往往与常规课程教师一致,主要是对教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考核,没有充分考虑到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也没有正视由于创新创业教育特殊性而应该引入特定考核标准的事实。根据现行的考核标准要求,以实践为主体的创新创业教师如果关注完成学校的相关现有考核要求,对教学实践环节的投入势必会减少,无法实现创新创业的预期教学成果。

(五)创新创业师资培养的资源供给和支持不足

作为一名合格的创新创业指导老师需要具备相应的创业理论知识水平、知识储备、创业经验、实践能力等[7],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更不是仅靠书本学习或短期培训就可以实现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有实践的平台、团队、实践的资金支持以及试错成本,这些资源在地方型高校中并未给予有效的支持。

三、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培育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将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到对大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新高度,充分意识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必然要求。在高校中注重塑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氛围,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和教学方法设计,人才评估的整体教学环节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地方高校对创新创业师资培育的意识,增加对于创新创业教师工作支持的力度,帮助教师树立选择创新创业这一教育方向的信心、价值感和荣誉感。

(二)拓展师资来源渠道

采用“走出去,引进来”,“内培养,外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拓展师资引入渠道,多元化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数量。对内选拔具有潜质的专职教师从事创新创业教学实践工作,重点培养具备相应能力的骨干教师,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对外邀请具有创业成功经验的杰出校友、创业者,具有管理经验和投资经验的企业管理者、风险投资家等作为课堂嘉宾,进行分享和交流。采用“专兼结合”的师资团队,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可以将校内专职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结成工作组,倡导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打造跨学科、开放、综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充分发挥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師各自的特长,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

(三)重视创新创业教师培训

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争取学校和企业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鼓励师生进入合作企业实习。通过企业一线的生产学习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提前接触真实的社会,更有利于学生实现创新创业的能力拓展。相对地方高校而言,国内的一流院校以及国外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具有相对丰富的经验,因此地方高校可以从创新创业教师中选派骨干去一流院校交流,或是出国学习。采用境内交流,境外学习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借鉴先进学校的成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教育手段,丰富完善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另一方面,交流回来的教师可以在创新创业教师工作坊中开展转培工作,分享国内外学习的经验,组织讨论。

此外,对于创新创业教师不仅要注重其基础创业知识,实践技能的培训,还需要培养教师作为创新创业者所应具备的把握相关政治政策的能力,识别机会与评估机会的能力、沟通与策略的能力,以及在不确定条件下决策的能力等。为此,学校需要构建相应的训练平台,使教师能够真正锻造出属于自己的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切实提升教学水平和指导能力。

(四)建设创新创业联合教研室

无模式不商业,学校联合校外咨询企业建立创新创业联合教研室,组织校内专职教师和有实战经验的校外咨询企业讲师一起对商业模式进行拆解,帮助教师快速提升商业案例拆解能力,把握商业模式的脉络和关键点。在此基础上,教研室还可以帮助学生完善创新创业项目商业模式的构建和对应创新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教研室组织教师对不同的专业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分专业、分年级创新创业课程和相关教材,提升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发组织能力,有针对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教研室定期组织课题研讨,加速提升教师创新创业的指导能力,让教师在研讨分享过程中飞速成长,成为校内创新创业教育领域中的中坚力量。

(五)改良创新创业教师考核和激励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综合性比较强的体系教育,其跨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其对师资的要求与传统教学具有显著不同,因此在绩效评价和职称评审方面需要避免教师岗位一刀切的方法,采用独立考核及评审方法。

在对创新创业教师进行绩效评价时,需要适当增加针对创新创业效果的指标和权重,例如,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开创性、实践性的评估,指导实践的比例,学生实践成果的产出率,所取得的实践成果的转化率,等等。适度放低对教师科研等方面的要求,对创新创业教师组织内外两个渠道的评价。内部评价包括教师自评、教师间互评、学生评教,外部评价可以由实践基地的合作企业进行评价,从多角度、多渠道对教师的履职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在职称评审方面充分考虑创新创业教师在科研、教学和实践方面与传统课程教师的不同,将创新创业教师的职称评审单独设置。职称评审中突出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的学生指导以及实践产出内容相关的要求,并在职称评聘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从根本上解除创新创业教育边缘化的后顾之忧。

(六)建立健全高校外部保障机制

政府作为大众创新创业的发起者和倡导者,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经费资助。比如,增设创新创业方向的专业;集合社会力量和卓越高校的案例建立标准化的创新创业师资培训平台;建立完善创新创业的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高校整体发展规划,等等。加大对普通地方型高校的经费资助,比如为解决资金资源不足问题,建立“双创”资助经费;为解决社会资本不足的问题,协调高校与相关行业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解决教师在创新创业摸索过程中的试错问题,对从事创新创业工作的教师给予相应政策和资金保障。鼓励具备创新创业条件的教师创办企业,打造产学研一体的平台,结合当地的区域优势,服务当地经济发展。

建立“政府+企业+高校”的合作模式。充分利用整合政府、企业、高校三者的资源:由政府提供政策、法律、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企业作为用人单位方,提供技术支持和实习环境;高校则承担培养创新创业基础人才和孵化创新创业成果的责任。教师和学生借助企业的平台进行见习和实践;企业可以借助学生的成果进行转化。通过政府、企业、高校三者不断地磨合,形成多方共赢的良性闭环结构,切实保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

结语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否取得显著成果,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的能否实现,其中一项举足轻重的因素就是师资队伍的水平,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重要任务。通过转变高校师资培养意识,拓展师资来源渠道,强化针对创新创业教师的专项培训,建立拥有先进理念、实战经验的创新创业联合教研室,改良创新创业教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外部保障机制等有效措施,从内驱力和外部支持方面提升创新创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硬核能力,逐步建立专精结合的优质创新创业师资团队,将助力高校长远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包育中.“双创”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2(5):6368.

[2]王玉蕾.地方本科高校创业教育的模式、问题及改进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8(2):6165.

[3]蒋菲,郭淼磊.美英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与现实启示[J].创新与创新教育,2022(13):146154.

[4]李国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4):5254.

[5]倪群.高校創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其改善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20(27):9394.

[6]郭婧.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诉求与实现路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4):2527.

[7]陈广正.“双创”视角下地方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提升[J].中国成人教育,2017(6):141144.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项目——共享经济视域下应用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21SJB1304)

作者简介:张倩(1985— ),女,江苏扬州人,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师资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