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碧娟
摘要:运算能力是学好初中数学必备的一种数学能力,良好的运算能力既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学好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1]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计算技巧、尊重差异、对学生分层次教学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促进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运算能力 学习数学效率
每个教师都希望学生们能在课堂上紧跟自己的教学步骤,思维灵活,解题流畅,与自己的课堂效果设想融为一体。而学生的运算能力直接影响数学课堂的顺利进行和以后内容的学习,因为良好的运算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2]部分教师过分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忽视算理,注重结果,追求速度而淡化了计算过程;设置习题时没有梯度,影响学生学习的信心,导致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我谈谈自己克服这些问题的点滴做法。
一、重视基础知识,提高运算效率
数学运算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它需要学生充分运用相关的知识点来进行数学运算。在初中阶段,学好数学学科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规律和算理,并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3]例如:在计算(xy)2·y3+ y3·(-y)5时,有些学生可能会先计算 y3+ y3,而有些学生会把y3·(-y)5计算成y8,这些错误都是因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透彻。教师应该着重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要讓学生理顺计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审清题目,引导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力集中,每一步的计算是否与自己学习的知识点一致。这样,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不但巩固理解了知识点,还提升了运算能力。
二、加强基础训练,提高学生正确运算的效率
在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部分学生上课觉得听懂了,但就是无法独立正确解答,要么在知识点上断片,要么就是中途计算出错,抑或是注意力不集中,数字或符号看错,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不断加强基础训练,让学生积累经验,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让学生通过基础训练,发现和探索解题的规律,学会去总结、归纳,从而促进学生运算效率的不断提高。在运算中能够灵活地转换,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提高。例如:在学习“成比例线段”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设置多种题型让学生解答,让学生在运算过程中找出解题的规律,掌握解题的思路,使学生能够学会运用知识的迁移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
三、技巧计算,复杂的运算简单化
在一些复杂的运算中,学生无法找到合理、简洁的运算方法会无从下手。比如:在解答分式应用题中,学生能根据题意列出方程[1936x]×0.8=[1936x+88],如果学生按平时的运算步骤计算会比较繁琐,数字也比较大。我们可提醒学生先把等号左边变形为[1936×0.8x],去分母后看等号左右两边有没有公因数,学生会很快发现等号左右两边可同时除以1936,约分后就剩下0.8(x+88)=x,这样就很好计算了。会运用计算技巧,不单提高了学生解题的速度,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尊重差异,采取主支干式教学
尊重差异的前提是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展开授课、指导。我采取的教学模式是主支干式教学,全班分组竞争学习,每组成员分成主干、支干、分支。优等生做主干,中等生做支干,后进生做分支。每个主干带动2个支干,每个支干又带动2个分支,进行一对二帮扶,分工到位。课堂讨论时让每个小组的主干带头组织讨论,帮助支干解决问题,支干再帮助分支解决问题,在支干、分支解决问题时,主干解决加深难度的题或自己主动找问题。在平时训练中,让每小组分层次检查,巩固新知,改正错题,并让主干、支干学会出一些基础的题目给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学生做。让学生在互帮互扶中增加情谊,让每一层次的学生积极性都能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更好地掌握数学运算方法,继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数学运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正确把握与了解学生的学情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做好衔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清霞.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 金色年华:下,2012(6):1.
[2]陈旭昌.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效率[J].文理导航(中旬),2014(04).
[3]龚夏营.浅谈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提高[J].才智.2014(3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