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单元整组作业设计初探

2023-06-04 17:51朱阳娣
教育界·A 2023年11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作业设计核心素养

【摘要】目前,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的作业设计仍存在诸多问题,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教师优化作业设计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如何在学习任务群视角下,进行单元整组作业设计,让教、学、练有机统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帮助学生有效提升语文素养、提高学习品质。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核心素养;单元整组作业;作业设计

作者简介:朱阳娣(1979—),女,江苏省镇江市镇江科技新城实验学校。

2022年,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完整、准确地把握《课程标准》的实质,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标准》不仅明确了核心素养的内涵,明确了语文课程的课程目标,而且明确解释了学习任务群,创新了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倡导语文教师以积极的语文实践优化教学活动。然而据笔者的观察,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仍有待提高。笔者以为,教师应遵循教、学、评一致的原则,立足学习任务群视角,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整合课内外资源,设计具有整体性、针对性的单元整组语文作业。

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中,笔者发现目前仍有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布置的作业以传统的抄写、背诵、默写作业为主,或将配套教辅中的习题当作主要作业。这些作业多以一篇课文为单位进行设计,缺乏整体设计意识,且作业形式较为单一,巩固知识的内容多,发展能力的内容少,无法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还有一些教师过于看重作业检验学习效果的功能,在布置作业时总会增加考查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作业,导致小学语文作业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出来。

二、单元整组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遵循课标,注重精准性

《课程标准》是教师的教学依据,也应是教学设计的蓝本。教师设计单元整组作业时,需要依据《课程标准》确定作业设计的目标,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能力、习惯、价值观设计恰当的识记、理解、分析、应用、评价作业。

(二)聚焦主题,注重合理性

设计单元作业时,教师应聚焦该单元的主题,让教学目标转化为具体的作业,同时要设计好作业的结构,确保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逐步发展相应能力。

(三)服务教学,注重一致性

布置作业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作业应成为体现课堂教学目标和促使学生自主或合作探究知识的载体。在设计单元整组作业时,教师要考虑如何让作业服务于教学。

(四)尊重学情,注重选择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目中有人”,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为此,教师需要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可选择、有梯度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提升素养,注重融合性

教师在设计单元整组作业时,还要切实把握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趋势,积极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设计具有融合性的作业,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学习背景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将课内外知识联系起来,同时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三、单元整组作业设计路径

为有效说明设计单元整组作业的路径,下面,笔者以自己设计的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单元整组作业为例进行分析。

(一)依标扣本,注重单元整组作业的整体性

要有效设计单元整组作业,教师首先要关注教材的编排特色。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的篇章页都写明了该单元的语文要素,教材编写者据此有机地串联该单元的课文。语文要素是学生学习的航标,教师需要围绕语文要素设计单元作业,让学生进行整体性、有针对性的训练。

1.聚集单元语文要素,提炼学习任务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主题是“人物品质”,語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学习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教材编写者编排了《“诺曼底号”遇难记》《黄继光》《挑山工》等课文,从不同方向展现了人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格。教材编写者这样编排的意图,绝不是让学生学会简单地给人物“贴标签”,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圈画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关键语句,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因此,笔者将本单元的学习总任务确定为:“走近闪光的人—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人物语言、动作等描写感受人物的品质;学习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通过群文阅读提升精神追求。”

2.分解作业模块,规划作业内容

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群的方向,设计识字与写字、阅读与探究、表达与交流、评价等模块的作业,安排有关联的检测任务,考查学生记忆、理解、分析、运用、评价、创新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在规划具体作业内容时,教师一定要深入研读教材,关注该单元的课后练习,提炼训练重点。具体编制题目时,教师要留意作业要求、完成方式等重要信息是否已经表达清楚。

基于此,笔者设计了如下三项分解作业。

【知闪光的品格】

作业模块:识字与写字/朗读与理解/鉴赏与探究

作业内容:(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把字写工整;(2)能正确、有节奏地读好古诗,借助注释理解古诗描绘的画面;(3)读懂古诗,想象画面;(4)感悟诗描写的闪光的品格;(5)能联结古今人物,具体感受诗描写的精神品格。

【聊闪光的人物】

作业模块:识字与写字/阅读与探究/梳理与概括/表达与交流

作业内容:(1)辨一辨字音、字形,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义;(2)借助思维导图,整体把握课文内容;(3)圈画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句子,感受人物品质,体会不同人物的精神追求;(4)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故事;(5)读一读其他人的闪光故事,和同学交流。

【写闪光的故事】

作业模块:表达与交流/评价

作业内容:(1)读懂故事,感受文中人物的品质;(2)为各行各业闪光的人写一写颁奖词;(3)完成习作《我的“自画像”》,对照评价标准修改自己的习作。

这样分解单元学习任务,让作业有更多的联系,可以避免作业的重复与细碎,也能紧扣单元语文要素,使该单元的作业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二)创设情境,实现多重素养的综合发展

《课程标准》给出的“教学建议”强调,教师应“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而且“创设情境,应建立语文学习、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之间的关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1]。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水平,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建构语文知识体系、运用语文知识,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发展思维能力。

1.创设生活情境,强化学生的语用意识

李吉林教师认为:“儿童的知识学习要以情感切入,儿童潜能的开发要有价值引领,由于知识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所以要学会创设情境去教学;由于教学过程中具有的不确定性,所以要学会以情启智,同时教学的过程是个开放的过程,要学会联系生活。”[2]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设计将生活与教材内容联系起来的作业,有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连接,借助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或经验与课文对话,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运用语言文字,提升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基于此,在拓展延伸课上,笔者推荐阅读过《挑山工》一文的学生阅读《天游峰的扫路人》,并让学生对比两篇文章,回答这一问题:读了《挑山工》和《天游峰的扫路人》,你觉得文章中的人物有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要求:至少写出两条)

2.创設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好的作业设计应该是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创设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情境,不仅能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锐性、独创性,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因此,在学生阅读《“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综合练习作业:“哈尔威船长完全有机会安全撤离,可他却先镇定自若地指挥人们自救,最后选择与船一起沉入大海。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

这一作业促使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梳理课文内容,根据文章中的语言、动作描写,对闪光人物形成整体的印象,对生命的意义产生深层次的思考。设计这样有问题情境的作业,能让学生辩证地看待文章主题,学生的思考会走向深刻。

3.创设情感情境,提升学生鉴赏水平

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考虑完成作业的主体—学生,还要找到合适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作业与文本建立情感联系。

如在学生阅读《黄继光》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上的插图设计批注作业,帮助学生深入体会黄继光为了完成战斗任务,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品质。作业的具体要求如图1。

生动的插画会让学生受到视觉刺激,产生强烈的代入感。而让学生进行批注,则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特定环境中人物的行为,与人物共情,将内心涌动的情感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一体,设计服务教学的有效练习

叶圣陶先生说:“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3]基于这样的教育理想,设计作业时,教师要关注教、学、练之间的关系,确保教学一体,让练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1.妙用支架

学贵有疑,当学生产生学习疑问,且一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路径时,教师可以发挥指导作用,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提供学习支架,助力学生探究。

如在学生阅读《黄继光》这篇课文后,笔者设计了如下综合作业。

【综合作业】

(1)说说抗美援朝战争“特级英雄”黄继光的事迹。

(2)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故事山”,思考课文围绕黄继光写了一件什么事。

其中,“故事山”是笔者准备的学习支架,学生可以参照“故事山”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提供支架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讲故事的方法,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提供学习支架时,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确定选择哪种支架,除了用“故事山”,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使用表格进行信息采集、类比分析。当然,教师应明确,无论使用哪种形式的支架,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主动性,使教学一体化。

2.适当拓展

要充分掌握“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的方法,仅仅阅读三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学生阅读这一单元的三篇课文后,教师可以适当出示课外阅读范文(如提供“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鼓励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感受各行各业中的闪光人物,进一步提升思维能力。

结语

要在学习任务群视角下设计有效的单元整组作业,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站在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上,将作业设计当作一项课题进行研究。同时,教师也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根基,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紧扣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出形式多样、教学一体的单元作业,让学生切身体会语文作业的魅力与价值,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当然,这样的作业设计也有利于教师提升自身教研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叶水涛.李吉林:教育是播种[J].未来教育家,2015(Z2):16-17,15.

[3]叶水涛.教是为了不教[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2(05):1.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群作业设计核心素养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