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莹 李方方
摘 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对整本书阅读书目的推荐具备一定规律,其中三年级主要推荐了单篇合集类的童话故事集和寓言故事集,呈现出以文体组织单元、阅读策略层层推进的特点,这一编排特点对三年级故事类整本书阅读课的分课型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统编教材;单篇合集类;整本书阅读
Research on the Implementation Pathways of Reading Full-length Storybooksin Third Grade Chinese Language Clas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Unified Compilation Textbooks
Wu Ying Li Fangfang
Abstract:In the unified primary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recommendations for full-length book reading exhibit certain patterns.For third grade,the focus is mainly on anthologies of fairy tales and fables,characterized by organizing units based on literary forms and progressively advancing reading strategies.This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 has significant guiding implication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reading lessons focusing on full-length storybooks in third grade.
Key words:Unified Compilation Textbooks;Anthologies of Single Works;Full-length Book Reading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将整本书阅读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1]
中小学生整本书阅读课有其必要性,一方面,因为儿童是不成熟的阅读者,另一方面,在于整本书阅读已然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统编教材对于三年级整本书阅读文本的编排的具备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对于整本书阅读指导课的设计与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统编教材中三年级故事类文本编排特点及意图
三年级故事类文本主要分为童话和寓言两大类,且主要是单篇合集类2的童话故事集、寓言故事集,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国古代寓言》等,编排具备一定特点。
(一)以文体组织单元
故事类整本书推荐阅读都出现在相应的以文体组织的单元,比如:三上第三单元为童话单元,编排了《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四篇课文,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随后的快乐读书吧中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三下第二单元为寓言单元,编排了《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四篇课文,其中的三篇是后面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的《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中的节选,学生需要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初步明白寓言“小故事大道理”的特点,并通过整本书阅读进一步感受寓言特点,明晓道理。
(二)阅读策略层层推进
从整册书的纵向编排来看,在三年级上册紧随童话单元之后的第四单元是以“预测”为主题的策略单元,通过该单元的学习,学生要学会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猜想,并学会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这一策略恰好可以应用到童话故事的阅读中去。
从统编教材对三年级故事类文本的编排可以看出,学生需要在对教材课文的学习中初步感受该文体特点,习得阅读方法,并通过整本书阅读大量接触故事类文本,并通过运用方法进一步感受文体特点,提升阅读能力,拓宽眼界,促进素养的提升。
二、三年级故事类文本阅读课的实施路径
以往研究发现,阅读课型的设计基本可以分为为阅读前的导读,阅读中的推进,阅读后的分享。在三年级故事类文本阅读的推进过程中可以使用这三种课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教材编排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与实施。
(一)导读课
导读课也叫启动课。整本书阅读启动课,教师应当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语言、最简的方式,烘托阅读气氛、激发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
1.与统编教材中的阅读课例相结合
在统编教材中遇到以文体组织的单元,在教学时可以在落实语文要素的基础上将相关单篇课文上成一节导读课。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在导入部分,先引导学生回顾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再揭示童话想象力丰富的特点,然后学习课文,在学生感受完安徒生童话的魅力之后,相机补充阅读《安徒生童话》其他典型文本的开头或精彩片段,让学生猜一猜可能发生的事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介绍作者并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寓言单元的三篇课文《守株待兔》《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分别选自三年级推荐阅读书目《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导读推荐。
2.注重故事集类文本特点
三年级故事类整本书的特点是单篇故事集,之所以在三年级进行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是阅读难度低,再者是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故事感兴趣,由此可以降低阅读的畏难情绪,增强阅读自信,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从而为高年级阅读长篇故事做铺垫。在进行导读时,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故事集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进行相应的策略指导。如在开启《安徒生童话》的阅读时,可以先让学生对比低年级读过的《小猪唏哩呼噜》《没头脑和不高兴》等的目录,发现《安徒生童话》目录中的每个小故事独立成篇,进而让学生说说这样的故事读起来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发现单篇故事集中的故事短小、言简意赅、轻松好读的特点,增强学生的阅读自信。接下来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完一两个故事之后,发现这些故事背后都蕴含着一定的道理,指导联结自己的生活谈谈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在读书时积极运用这样的策略。
(二)推进课
推进课也叫跟进课,有以下几种基本样式:讲授或温习新的阅读方法,如做批注、写读后感、缩写等;补充专门的文学鉴赏小常识,如人物形象塑造、环境描写烘托、情节曲折设置等;命制若干题目促进思维向纵深处发展;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对比;链接学生的生活;解疑答惑等。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
1.技能示范,注重阅读策略的教学
推进课可以结合整本书的特点、本册教材的语文要素或策略单元,上成技能示范课。技能示范课是在《阅读的七项核心技能》这本书当中提到的一种模式,即以一本书为载体,教师演示一种策略,比如预测、生活化等,以自白的方式解读出来,然后让学生自主练习,老师指导点评。这样在一个学期聚焦1~2个策略,在读书的过程当中落实、推进,学生就能掌握得比较扎实。
如图像化这一策略,在教学时可以和《稻草人》的推进阅读相结合。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共读《稻草人》,教师朗读其中的一个故事,一边读,一边说出自己脑海中出现的画面,说的越丰富越具体越好。比如在读到《画眉》中“一个黄金的鸟笼里,养着一只画眉。明亮的阳光照在笼栏上,放出耀眼的光辉,赛过国王的宫殿。盛水的罐儿是碧玉做的,把里边的清水照得像雨后的荷塘……”时,教师描述:“在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一个金黄金黄的鸟笼子,闪着耀眼的光,里面有一只画眉鸟,它身姿矫健,一看就特别的健康,翎上的羽毛支棱起来,很精神呢!在它旁边有一个盛水的罐子,碧绿碧绿的,还有点透亮,看上去很干净……”描述完后,揭示这就是图像化,并让学生交流在听教师描述画面后的体验,引导学生发现图像化策略的使用可以拉近读者和文本的距离,感受更深刻、更丰富,阅读体验更佳的好处,在接下来的课堂中让学生自己以小组为单位实践图像化策略,然后进行班级分享,教师在此过程中予以指导。
《稻草人》这本书创作年代比较久远,语言晦涩难懂,学生读来有一定难度,图像化策略的使用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丰富阅读体验,从而更好的推进阅读。
2.结合教材,关注语文要素的落实
统编教材以双线组织单元,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并行编排。在进行三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可以结合语文要素的落实,进行推进阅读。以《安徒生童话为例》,学生在学习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之后,即开启了《安徒生童话》的阅读,随后的第四单元恰好是“预测”单元,教师可以将这一单元的学习与《安徒生童话》的推进阅读相结合,课上通过对第四单元课文的学习了解什么是预测以及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之后,课下让学生将这一方法运用到《安徒生童话》中的阅读中,在第二天的语文课上进行交流分享,这样学用结合,既巩固了方法,有效推进阅读。
(三)分享课
有效的阅读,是要不断连接自己的生活经验,建构起读者自己的意义。分享课就是把个人的阅读收获、所建构的意义变成集体的丰富多彩的阅读智慧。主要有三种样态:以口头形式呈现(与口语交际课整合),如推荐一本好书、讲一个书里的故事(或我与书里的故事)、就书中的观点即兴发言或展开辩论、讲“亲子共读”故事等;以书面形式呈现,如专项展览(如批注、读后感、缩写梗概、简单的研究报告等)、综合展览(如手抄报、海报等)。以综合活动的形式呈现,比如,阅读节、课本剧等。一学期可以选择适当的文本和形式进行阅读分享,不宜过多,且形式要多样,避免过度解读,过量写作,那样只会破坏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年级故事类文本的分享课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和口语交际相融合
故事类文本适合通过讲述的方式进行分享,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课来进行。三下第八单元口语交际的主题是“趣味故事会”,要求讲故事的时候要自然、大方,听故事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记住主要内容。《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这三本书的分享就可以和该单元的口语交际相结合。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故事课下自主练习讲述,再在口语交际课上进行分享,在分享时,教师将本单元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落实。
2.与习作课相融合
三年级的单篇故事集类文本也适合以习作的方式进行分享。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主题是“我来编童话”,第四单元是“续写故事”,恰好可以根据阅读时间节点的安排和《安徒生童话》的阅读分享结合起来。具体操作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顾自己读过的《安徒生童话》中印象深刻的故事,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情节,发现童话形象力丰富的特点,思考作者用上了什么样的方法才把故事创造的如此有趣,然后明确提出习作要求,让学生也自己尝试用上安徒生的方法去创编童话,创编后在班级内进行分享。
此外,三年级故事类的文本也适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或阅读后,通过阅读小报、手抄报、思维导图等方式进行,教师明确主题,学生完成后在班级展板上展出,并组织学生对展出作品进行讲解、评优,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分享热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梅天垚.中高年级单篇合集类整本书课型设计——以《中国民间故事精选》为例[J].小学语文教学,2021(9):24-26.
(责任编辑 蔚红霞)
收稿日期:2023-03-09
作者简介:吴莹(1990-),女,山东菏泽人,一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