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素英
摘 要:基于学龄前儿童智力发展水平及身心发展规律,我国学前教育从业者在不断寻找培养幼儿自主性的方法,以期幼儿能够尽早建立自主意识及能力。但该时期幼儿心智不成熟,倘若仅仅借助口头讲解的方式,难以实现培养其自主性的目标,为此需打造多样化区域游戏,让其在不断探索及交流中获得成长。本文将从区域游戏中培养幼儿自主性有效策略进行研究,利用多元化方法,促使幼儿完全参与到游戏中,推动其各项能力良好发展。
关键词:区域游戏;幼儿;自主性;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23-0181-04
学前教育时期,区域游戏活动是一种极为关键的教学模式及方法,不但可贴合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还可使其学习效率得到提高,让他们在做游戏中学习相关知识,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而为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应恰当设计区域游戏活动,并利用营造良好活动氛围和进行科学引导等方式,让幼儿通过游戏逐渐形成自主性意识及能力,为其接下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借助字面意思能够了解到其外在含义,即区域性游戏是指在某特定区域内引导幼儿进行的一种游戏活动,围绕幼儿园相关规定,在此活动期间教师不可过多干涉幼儿自主游戏时间。由此可得出创设区域游戏的内在含义是促使他们在游戏中形成自主性及主动性,让其凭借自身思维决定游戏器材应用方法及作用。区域游戏是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幼儿园不可缺少的课程,教师在开展区域游戏期间,不但要围绕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针对各年龄段幼儿放置具有差异性游戏材料,还应结合幼儿园相关要求及国家对学前教育目标的规定,对他们在区域游戏中自主性及主动性实施记录,以此促使幼儿建立起自主性意识及能力,为此,教师应积极借助区域游戏落实好对幼儿自主性的培养。
(一)满足幼儿好奇心
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年龄普遍较低,针对部分较为复杂的知识内容,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而通过创设区域游戏,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活动,在探讨与交流中充分满足幼儿好奇心,并让他们从中得到成就感及满足感。例如,大部分幼儿对色彩鲜艳的花朵感兴趣,为此,教师可在区域游戏中摆放真实花朵,带领幼儿以竞赛的方式在空白纸中画出花朵形状,且在其中填入喜欢的颜色,这样一来可让他们的心情保持在愉悦状态,同时在涂涂画画期间也能留心观察生活并进行思考,以此挖掘幼儿潜能。由此可知,区域游戏活动完全符合幼儿在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方面的心理发展特点,对于后续的知识学习、应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区域游戏的落实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表现自我以及自我发展的空间。
(二)促进幼儿动手能力发展
幼儿因为年龄尚小,人生阅历积累不足,直接生活经验比较缺失,通常需要依靠教师讲解掌握知识及获取间接经验,然而较为抽象的口头讲解对于活泼好动的幼儿来讲,极易引起他们出现走神、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小动作等,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情况发生。而伴随区域活动的进行,幼儿拥有了更为充足的机会亲身融入教学活动中,这将促使其对事物的了解及对大自然的认识不仅仅局限在教师讲述方面,即可在强化他们动手操作能力的基础上,使其想象能力、联想能力等得到加强,为其综合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石。
(三)鍛炼幼儿创新能力
融入区域游戏期间,幼儿展示出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独立性,当接触到陌生知识以及有趣事物时,其看待问题的视角越发独特,能够踊跃提出自身看法,这对其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可充分贴合其个性化学习需求。如在遇到相同的一片树叶时,部分幼儿会觉得这是大自然为青蛙准备的小家,也有幼儿认为这是大自然为小草提供的雨伞等,他们大脑中会具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而教师利用区域游戏对其展开恰当指导,以此使其创新意识及能力得到稳步提升。
(一)营造良好活动氛围,强化幼儿融入积极性
现阶段国家提倡素质教育,此背景下教师与幼儿应处在平等关系,若采取强硬手段要求幼儿学习部分知识,很容易使其形成逆反心理,且无法对知识进行充分掌握。而针对其自主发现的问题,其探究热情将持续高涨,为此,在教学期间,教师应仔细聆听幼儿想法,且积极营造出他们极其熟悉的生活化场景,创设轻松、愉悦的活动环境,确保幼儿能够在区域游戏活动中使用自己的双手进行创造,推动幼儿创新思维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
比如,教师在带领幼儿共同参与“爱心医院”区域游戏时,需要以幼儿的实际生活场景为基础,向幼儿提供最为常见的听诊器、空针管、药品和医生服装这类游戏材料,并且要结合实际的医院环境完成场景设计工作。绝大部分幼儿在早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都去过医院,且对吃药、打针等行为有着恐惧感及抵触情绪,而为消除幼儿排斥心理,教师可带领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医院墙壁上粘贴富有趣味性的宣传图画,在此期间幼儿能够察觉到身体健康才是最为关键的,如此即可使其形成讲卫生、不挑食的良好习惯。因为该区域游戏的实际场景环境是由幼儿亲自设计、建设的,幼儿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教师可以在建立良好课堂学习氛围的前提下,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或者进行“图书角阅读”区域游戏时,教师常常会发现部分幼儿在此期间,会出现大声说话、争吵等不文明行为,为帮助他们改掉不良行为习惯,教师即可创设“我们都爱看书”的情境。简单来讲就是借助民主的方式,妥善解决不文明言行,让幼儿在伙伴影响下,激发其阅读兴趣,从中掌握更多知识。教师在营造学习氛围期间,应重视引导幼儿,在满足其认知模式及喜好的同时,培养其探索欲望,减低他们在游戏环节的陌生感,完成对其自主性的培养。
(二)用心选择材料,使区域游戏更加充实
幼儿在参与游戏活动时,材料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因素,同时是幼儿动手创作的主要客体对象,游戏材料合理与否直接会影响到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探索和尝试。教师投放的合理游戏材料,能够帮助幼儿从多个层面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形成多种解决方法,有助于实现幼儿个性化、自主化的发展目标。如果教师投放的游戏材料不够恰当,不仅会影响到幼儿区域游戏参与积极性,同时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甚至会在参与区域游戏的活动中出现无所适从的问题。如此一来,教师在带领学生共同开展区域游戏时,需要对不同游戏材料使用价值全方位进行分析,结合游戏主题合理挑选活动材料,以此为幼儿形成良好的想象以及活动空间。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共同参与“娃娃家”这类区域游戏时,幼儿早期都是在家庭中成长和发展,而在参与与家庭有关的游戏时,幼儿会结合个人生活经验产生多种稀奇古怪的想法,其思维的自主性也能够明显提升。故此,教师需要结合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接触频繁的卫生打扫、做饭、吃饭这类场景,挑选与之相对应的材料。部分幼儿则会选择携带自己最为喜欢的娃娃,而部分幼儿则是会携带自己喜欢的蔬菜道具以及玩具。对于幼儿携带的玩具,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以及主题合理挑选。为了满足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彼此分享的需求,教师需要组织幼儿多次参与游戏活动,并使用其他幼儿带来的材料,且对其展开恰当鼓励及表扬,如此可满足该年龄段儿童争强好胜的特点,让其从内心深处喜欢上该游戏。游戏材料的选择可是幼儿借助自身能力搜集起来的,也可是其亲手制作的,对此进行区域游戏期间,教师应重视展现材料整体价值,且坚持一物多用原则,为他们提供大量创造创新平台,进一步推动幼儿各项能力良好发展。
(三)实施科学指导,突出区域游戏价值
以往幼儿园区域游戏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往往以自身主观意识为主,忽略了幼儿的感受,游戏期间较多干预他们的行为,这将导致幼儿自主性无法展现出来,往往是按照教师要求做事情,致使区域游戏价值难以充分发挥。随着我国新课改工作的持续实施,教师需要在区域游戏活动过程中适当选择介入时机。简单而言,如果幼儿对于区域游戏有着浓厚的参与兴趣,并且有着强烈的自主探索欲望,教师无须融入其中,而如果幼儿产生了游戏懈怠,甚至是不感兴趣的现象,或者是遇到了无法通过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则需要及时介入,并提供相应的指导。由此不难发现,教师的介入实际时机恰当与否将会对整个区域游戏教学活动产生明显影响。
比如,教师在带领幼儿共同参与“交通岗”这种区域游戏时,因为幼儿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对于交通规则了解不够全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及时发挥引导作用,以便引导幼儿在短时间内融入活动中,如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与交通信号灯和其他交通规则相关的图片以及视频,帮助幼儿从视觉和听觉两个层面出发,集中其注意力,了解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各种交通知识。当幼儿融入游戏中,将不由自主地学习视频中交警叔叔的一言一行,随时约束来往行人的不恰当行为,以此帮助他们建立起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将游戏中掌握的知识落实到日常生活中,让幼儿能够逐渐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优秀社会公民。考虑到幼儿在早期成长发展阶段中,会对自己接触频繁的人物言行进行模仿,教师同样需要在区域游戏活动过程中发挥个人的榜样引导作用,保障幼儿能够在遭遇困难和问题时,不轻言放弃,形成顽强的意志,推动幼儿个人自主性的快速发展。
(四)重视游戏趣味性创设,让幼儿主动融入其中
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不仅需要教师满足幼儿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探索欲望,而且需要对其拥有一定的吸引力,这也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前提条件确保幼儿能够形成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良好意识。在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开展时,部分教师最为常见的现象是幼儿参與区域活动的积极性较差,但这却并非表示幼儿不想或者不会融入区域游戏活动中,而是因为游戏内容尚未形成对幼儿的吸引力。即便幼儿生理年龄较小,但因为在网络时代下成长,使大脑思维发展速度有所加快,对最为常见的积木、寻宝之类游戏缺乏相应的参与欲望,甚至部分幼儿会认为这些游戏较为幼稚。教师需要与幼儿主动进行沟通和交流,在探寻其真实想法和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对于游戏内容不断进行创新。
譬如,在玩水区域游戏中,不但可以进行钓鱼、踩水坑活动,还可创设出有着实验探究性游戏,如探究水的沉浮现象。把空矿泉水瓶、气球、纸船,塑料小企鹅等物品放到水中,这些物体会漂浮起来,但在空瓶子、气球中注满水,再放到水中将快速沉下去,此种较为新颖的游戏环节及结果对幼儿来讲,就像魔法一样神奇,且可使他们产生浓厚的探索欲望。即便没有教师指导,感兴趣的幼儿也会主动寻找身边的事物,将其扔到水里,查看沉浮条件及状态。此时,教师必须随时留意幼儿安全,切勿使他们把贵重或不防水的物品丢到水中即可,并为他们提供登记卡,鼓励幼儿记录下各种物品沉浮状态,在能够浮起的物品上打勾,将沉到水里物品下方画叉。通过此种具有探索及求知欲的区域游戏,可开发幼儿脑部区域,使其思维得到良好发展,且对于他们自主融入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五)明确游戏目标,促进游戏规范化发展
幼儿在早期发展中对于世界万物都形成了十分强烈的好奇心,很容易被外界的新鲜事物吸引注意力,故此无法在整个区域游戏活动中保持高度专注,游戏的教学目标和宗旨也无法贯彻实施,对幼儿自主性培养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如此一来,教师要在组织幼儿参与区域游戏活动时,以耐心、热情的态度就区域游戏目标重复进行强调,并且在幼儿个人理解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需要详细告知幼儿的游戏任务,以需要达成怎样的效果、游戏的最终结果或者是寻找物品的模样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幼儿便会为了取得最终的游戏胜利想尽一切办法完成相应的区域游戏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心思将会被游戏活动全面吸引,注意力能够有效集中,外界干扰因素对于幼儿的影响也会逐渐削弱。同时,幼儿在教师指导自主探索游戏任务的过程中,也会形成相应的目标感和纪律性、自主性,并与其他同伴共同探索游戏内容,有助于幼儿自主性的培养和发展。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家庭角色扮演游戏时,教师需要在游戏开始前,告知游戏背景是小宝宝生病了,父母需要带宝宝去医院看病,医生认为宝宝需要打针,父母怕宝宝被吓哭,需要到超市购买玩具哄宝宝,最终提出的游戏目标是由父母共同带领宝宝完成看病、购物任务。在游戏活动过程中,幼儿则需要结合个人的亲身经历,就自己生病时父母的具体做法进行回忆,想象在医院打针以及超市购物时的情境,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完成游戏任务。同时,幼儿要全面遵守游戏规则的要求,扮演自己选择的角色,自身的记忆力、模仿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够得到提高,幼儿自主能力也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六)借助多元化评价,帮助幼儿建立信心
在传统教学背景以及理念的影响下,教师的区域游戏评价模式存在“一刀切”的现象,使用同一种评价标准对幼儿的成长发展进行评价,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将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随着我国新课改工作的持续实施,教师需要促进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保障幼儿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以及爱护,从中得到更多表扬及鼓励,帮助他们形成自信心,从而朝着正确方向不断迈进。
以区域游戏“小小厨房”为例,幼儿在该活动中需要掌握洗菜、择菜的方法,从中体会到做饭的趣味性。为此,教师在互动期间,就需从多方面角度对他们展开评价,如可围绕其融入游戏的主动性、洗菜择菜的态度等方面着手,对幼儿实施表扬及鼓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他们更加端正学习态度,并以饱满的热情融入其中。而针对洗菜还不太干净的幼儿来讲,教师可从其认真态度、事后卫生清洁等角度着手展开评价。对于那些在成果展示中发展相对落后的幼儿,教师需要对活动中表现出的闪光点进行挖掘,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发展自信心。考虑到幼儿年龄阶段存在明显的差异,教师也需要针对评价标准进行差异化调整。比如,大班幼儿在损坏玩具时,教师需要进行适当批评,避免出现同类型的现象。针对小班幼儿则需要使用委婉的方法,保障幼儿能够意识到玩具损坏带来的后果,避免在影响其心理发展的同时,对其不良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进行改正。因为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步阶段,可塑性特征较为明显,教师需要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保障幼儿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于个人思想和行为的不恰当性全方位进行分析,并第一时间进行改正,让其最终能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总而言之,富有趣味性且多种类型的区域游戏,能够在培养幼儿自主性的基础上,拓宽其视野及知识面,促使他们智力得到良好发展。为此,需要教师加大对其重视程度,时刻秉持以幼儿为本的教育思想,引导他们自主挑选所需游戏工具、设定活动规则、解决在游戏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借此推动其各项能力全面提升,使其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展现。
[1]李艳梅.自主游戏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發展的实践探究[J].新一代(理论版),2022(09).
[2]吴梅.区域游戏中的幼儿自主性培养实践[J].山西教育, 2021(10).
[3]沈松蕾.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幼儿自主性培养策略[J].启迪与智慧,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