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视角下特需儿童的教育策略探究

2023-03-31 04:58刘恒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23期
关键词:教育策略

刘恒

摘 要:融合视角下特需儿童的教育是指将特需儿童和普通儿童融合在一个班级里,共同学习的教育模式。这是新时代背景下特殊教育的一种重要发展形式,在促进特需儿童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融合教育的育人效果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融合教育的顺利发展以及特需儿童的健康成长。基于此,有必要对融合视角下特需儿童的教育展开深入探究。

关键词:融合视角;特需儿童;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23-0017-04

在当今教育背景下,融合教育逐渐发展成为特需儿童主要的教育形式。通过将融合教育渗透到普通学前教育过程中,可以让特需儿童有更多的机会和普通儿童进行互动交流,能够提高他们语言、社交以及团队意识,这对于提高特需儿童的综合素养有着积极的影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当前融合视角下的特需儿童教育中,幼儿教师应该积极地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地完善教育理念和方法,全面提升开展特需儿童融合教育的教学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融合视角下特需儿童教育的发展。

一、融合视角下特需儿童概述

(一)特需儿童的概念

特需儿童又称特殊需要儿童,是指在身心、生活以及学习等方面和普通儿童之间存在差异的儿童,差异包括很多方面,如肢体、言语、行为、思维、情绪等,他们在某些方面的发展可能强于普通儿童,也可能弱于普通儿童。因此,特需儿童不仅包括那些能力超常儿童,也包括那些能力弱于普通儿童或者某些方面需要特殊服务的儿童。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需儿童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起初主要是指残疾儿童,也就是那些身心发展存在缺陷的儿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儿童观的变化,特需儿童的称谓与内涵也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的特需儿童就超越了以往身心缺陷的范围,范围更广、内涵更深刻,只要是需要特殊照顾或服务的儿童都被称为特需儿童。

(二)融合教育的内涵

融合教育最早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民权运动,民权运动以维护特殊人群的权利为宗旨,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推动力量。融合教育通常都运用在特殊教育中,结合儿童残疾的类型和程度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措施。一般而言,融合教育理念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接受儿童间的差异性,在确保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上,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二是尊重不同特点的儿童,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接纳。三是要确保异质平等,确保每一位特需儿童都可以受到平等的对待。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将上述三方面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关注特需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同时,融合教育也强调保障特需儿童的受教育权,并且他们有权利和普通儿童那样接受平等的高水平教育。从这里可以看出,融合教育和现代教育之间有许多共通之处,这也是其在现如今快速发展的关键原因。融合教育强调将儿童身体上的某些缺陷和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相融合转化为优势,并结合大量的培训、训练,使他们在某些方面表現更突出。可以说,融合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特需儿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二、融合视角下特需儿童的教育现状

融合视角下特需儿童的教育是新形势下特殊教育的一种重要发展形式,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融合视角下的特需儿童教育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实施现状难以令人满意。

(一)实践探索不足

任何一种教育模式想要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不仅需要进行理论方面的探究,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实践探索,只有理论结合实际才能够发挥出教育的最大价值,如果偏向任何一方,都会影响实施效果,融合视角下特需儿童的教育同样也是如此。在当下,有大量关于融合教育的学术论述,如融合教育的内涵、融合教育的发展历程等,这些探索大都集中在理论方面,有关融合教育实践方面的探索还相对较少,在特需儿童的实践探索中,有关自闭症儿童的探索更是少之又少。这就造成融合教育的理论体系无法贯彻落实,教师在教学中也很少有相关经验可以学习借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导致融合教育难以有效开展,无法满足特需儿童的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二)师资力量不强

为了适应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自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已有部分高校开始开设特殊教育相关课程,截至目前,已有数十所本科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虽然我国在特殊教育方面发展迅猛,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不少院校特殊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单一,培养的毕业生规模难以满足特殊教育的发展需求等。同时,不少高校在培养特殊教育学生时,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传授较少,这就导致很多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时专业知识技能相对缺乏,再加之入职后相关的培训较少,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师资力量不强,自然也就难以实施高质量的特殊教育。

(三)保障体系不完善

融合教育并非简单地将特需儿童放在普通班级中进行学习,它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是由保障支撑体系所决定的。由于特需儿童不同于普通儿童,在教育方法、理念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为了让特需儿童得到有效提升,在开展融合教育时需要教师构建完善的保障支撑体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保障体系构建还不够健全,一些学校和幼儿园并没有科学的入学评估标准和流程。另外,由于普通学校和幼儿园缺少专门针对特需儿童的教育设施和资源,难以满足他们的特需教育需求。在政策上,由于融合教育在国内发展较晚,相关的政策法律还不够完善,规范性不足,特别是专门针对特需儿童融合教育的政策法规还相对匮乏。没有系统的保障支撑体系,导致融合视角下特需儿童的教育开展受到影响。

三、融合视角下特需儿童的教育价值

融合教育作为培养特需儿童的一种全新的育人模式,其运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它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特需儿童身上,也体现在普通儿童身上,其价值可以说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讲,融合视角下特需儿童的教育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能够促进特需儿童回归主流社会

融合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特需儿童接受特殊训练,而是希望让他们接受和普通儿童一样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起初可能会对部分特需儿童带来一些挫败感,但是如果教师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在关注特殊儿童的特殊情况前提下,平等地对待这些孩子,坚持开展下去,那么特需儿童会在融合教育中学到主流社会中的内容,这和以往特需儿童所接受的教育是截然不同的,有利于他们回归主流社会。

(二)能够提升特需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融合教育可以让儿童接触更多社会性的事物,让特需儿童接受和普通儿童一样的教育,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也能够提升特需儿童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通常情况下,特需儿童与人交流互动的能力是比较弱的,有时候他们想和其他人玩耍互动,但不知道如何与他们进行交流,而融合教育则恰恰能够锻炼特需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在融合教育中,班级人数通常较多,面对和以往截然不同的伙伴和教师,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共情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于特需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众多小朋友在一起,特需儿童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他们可以和小朋友一起互动玩耍,一起感受游戏所带来的快乐;当其他小伙伴一起锻炼时,特需儿童也会跟着锻炼,会跟着去模仿对方的行为动作;当其他小伙伴和他们说话时,他们也会试着回答对方的问题,还可能会反问对方问题……通过这些互动沟通,可以有效地提高特需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进而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能够为泛化提供有力支撑

学习的目的是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这就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泛化。

对特需儿童实施融合教育能够为泛化提供有力支撑,这是因为大部分特需儿童都有泛化不足的问题。例如在特殊教学中,当特需儿童掌握了某种知识技能后,教师让他们一对一按照指令去做相关动作时,他们可以很好地完成。但当让他们在集体课堂上去做这些指令时,这些孩子就难以完成相关的指令。这是由于这些知识技能还没有内化,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原本自己会的一些技能反而很难做出来。但在融合教育中,教师会开设多样化的课程,会根据儿童的不同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也会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泛化教学,让特需儿童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同时,在融合教育中,特需儿童会接触到不同的同学与老师,这都为以后的泛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融合视角下特需儿童的教育策略

(一)强化教师培训工作

现阶段,我国的教师基本上都是以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为主,虽然他们在师范院校学习了包括特殊教育的课程在内的很多专业知识,但在组织开展融合视角下特需儿童教育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为了提高融合教育的有效性,为特需儿童提供高质量的融合教育,应该强化对教师的相关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为特需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帮助。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和参与者,他们的融合教育素养会对融合教育的开展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教师进行专业化的融合教育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在培训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可以在园内组织开展专题研讨会,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等;还可以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去提升新教师的业务能力,让经验丰富的教师开设示范课,让新教师学习老优秀经验做法,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让教师之间多交流,多分享自己在融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分享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以此不断提高教师融合教育的能力。

(二)优化融合教学内容

为了确保融合教育能够适应特需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可以将与儿童密切相关的生活要素融入教学内容中,让教学内容与特需儿童的认知特点更加契合。例如,为了提高特需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常识、技能以及语言沟通技巧融入教学内容中,这样可以帮助特需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同时,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还要结合特需儿童的具体情况科学地选择。例如,在对自闭症儿童开展融合教育过程中,当把这样的特需儿童安排到普通班级中学习时,由于自闭症儿童在言行上和普通儿童有较大差异,可能会在课堂上做一些自言自语等扰乱课堂秩序的事情。针对这些特需儿童,教师在组织开展融合教育时,应该分析这些特需儿童出现异常行为的原因,进而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內容,并引导其他儿童积极帮助这些特需儿童,促进特需儿童更好地成长。

(三)完善融合教育方法

融合教育旨在让特需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接受正常的教育,帮助他们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因此,教师可以在融合教育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这样可以确保融合教学的生活化、社会化。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富含情绪色的情境课,通过视频展现情境、实物展示等方式,来丰富特需儿童的情绪体验。又如,可以采用视觉提示法,对那些语言表达能力存在缺陷的儿童进行教育,发挥他们在其他方面的优势。

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运用简洁的话语,多采用视觉提示法。比如有些特需儿童的物品摆放归属意识较弱,当出现活动转化或者情境转化时,如果教师只是发出口头引导,他们经常会出现茫然的情况,还可能会出现尖叫、跑动等情况,对此,教师在教学习物品归属时,可以利用标识帮助他们进行物品归类,通过视觉提示,特需儿童很容易理解并根据提示采用相应的行为,从而逐渐养成正确归类物品的习惯和能力。

(四)制订融合教育方案

融合教育想要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制订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是必不可少的。在制订实施方案时,教师可以学习借鉴其他地区优秀的实践经验,在学习优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特需儿童的具体情况制订出科学的融合教育方案。在制订融合教育方案时,既需要教师积极参与,还要尽可能地让家长、儿童参与进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将方案制订得更加全面详细,融合教育的效果才可能更加明显。

此外,在制订好实施方案之后,并不意味着方案万无一失,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因此,教师还应该时刻关注融合教育方案实施的具体过程。对于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然后再不断优化调整方案,让融合教育方案在实践中逐渐优化完善。

(五)加大融合教育扶持力度

作为针对特需儿童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融合教育在促进特需儿童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但就现阶段的实施情况来看,大众普遍认为特需儿童和普通儿童有着巨大的差异,需要分别开展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这就导致社会对融合教育的认识和支持力度不够,融合教育的实施过程面临不少障碍和阻力。一些特需儿童的家长对融合教育不认同。因此,在组织开展融合教育时,教师应该在社会各界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争取他们的理解,让融合教育得到更多的支持。

除了社会和家長的支持,融合教育的有效实施还需要国家在政策方面多一些倾斜,多出台一些有利于融合教育发展的有利政策。这样在国家、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支持下,融合教育才能够获取更多的支持,实施效果才会更加明显。

五、结语

综上所述,融合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以及特殊教育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融合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除了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之外,大部分地区在融合教育方面发展还比较滞后。基于这种情况,要加大对融合教育的关注力度,引导社会各界对融合教育进行支持,让特需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接受教育,让特需儿童可以和其他儿童一样快乐成长,最终实现特需儿童与其他儿童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晶.融合幼儿园以教育戏剧活动提高特需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23(09).

[2]顾迎迎.“以体育人”:融合教育背景下特需儿童体育课程个别化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3(08).

[3]许欣怡,胡晓毅.特需儿童时间概念教学策略[J].现代特殊教育,2023(05).

[4]徐艳梅.谈融合教育背景下特需儿童关键能力培养[J].文理导航(下旬),2019(12).

[5]张小玲.以融合教育推动特殊学生“随班就读”走向深入的策略[J].华夏教师,2023(02).

[6]胡春娜,木冬冬,冯靓琰.培智学校特需儿童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建设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22(23).

[7]徐艳梅.特需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差异化教学策略探究[J].新教育,2022(29).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
探究学校内如何开展亲情教育
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政治信仰及教育策略研究
幼儿健康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品德教育的策略探析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