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2016-11-11 00:07孔卫琴
考试周刊 2016年84期
关键词:整体性教育策略多元化

孔卫琴

摘 要: 思政教育需以系统性及整体性为基本特质,需建构科学纲要,在教育工作中提纲挈领整体把握教育方向,从而创设科学教育框架并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章有序顺利进行。鉴于此,本文立足整体性视角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常态,着眼完善思政育人系统,并从课程设置、创新育人方法、人力资源、育人方案等诸多方面阐释推进思政教育改革策略。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整体性 教育策略 多元化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虽然为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从某种角度上也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尤其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渠道增加,流动速度加快,国际文化对传统文化造成巨大冲击,我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遭受蚕食。此外,社会风气功利化,这是我国在发展进程中越发凸显的矛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功利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我国民众接受传统优秀文化愿望不够强烈,这也是我国思想道德水准下滑的原因。在上述因素影响下,我国社会思想价值观念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社会意识形态稳定性降低,民众思想严重分化。在此情况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以此遏制全社会道德素质下滑颓势,为国家培育合格建设者、接班人。

一、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下高校思政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在于教学实际整体联动性较弱,即呈现出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剥离、理论教学与实践引导分离、校园教育与社会教育“失联”等乱象。导致如此窘境之根本原因在于思政教育各个主体单位缺乏必要沟通联系,在教化工作中各个单位喜好“独行”,没有建立联动机制。除此之外,教学实际中严重缺乏整体性观念,没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没有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也是制约教学实效性之壁垒。鉴于此,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树立整体性视角,努力做好教育体系建设,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拓展教学层面,实现课内外教学一体化,完善育人系统提高校内外协同性。

二、整体性视角下提高思政教育效率之措施

正如上文所言,整体性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需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需整体各个教育组织的内在联系及其协调性,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还需向校外延伸,并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建构科学教育体系。从思政教育本质来看,其教学体系大致可以分为校内系统及校外系统,为保证论述思维调理清晰,笔者将分别阐述两部分的内容。下面主要讲解校内系统的整体建构策略。

1.完善课程设置,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需打破传统教育之壁垒,摆脱常规理论课程设置束缚,积极增设人文社科类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诚然,思政教育不能改变“以人为本”的教育总体方向,不能轻视素质教育本质,不能落入机械化、单一化教学窠臼,而是应该完善课程设置,将人文社科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之中,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以此提高教学实效性。在设置思政课程体系时,校方应充分审视校园教学资源,将哲学、文学、心理、历史、社会、经济、法律等内容纳入思政教育体系,以此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增强教学实效性及可持续性。

2.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综合技能。

思想政治教学的宗旨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并促使学生学以致用,以此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由此观之,思政教育的目标应当指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际思政教育体系中,思政理论教学往往依托于模拟教学以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党团组织在思政教育中严重缺乏实践活动,“党课”、“团日活动”等内容,要么趋于理论化,要么流于表面。思政教育与其他学科不同,其实践活动不能以课堂为主要场地,深入实际生活的实践活动才能有效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准。由此可见,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各个院校都应该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为学子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此外,各个院校也应该鼓励学生将思政理论付诸实践活动。为保证实践教育落到实处,各个教育单位如辅导员、思政教师、党团支部、教育处等应积极沟通系统,建立联动体系,协调开展思政教育活动。譬如为“加强诚信教育,矫治学生舞弊现象”,可由教育处牵头,由党团支部协助开展“拉横幅”、“宣传讲座”等活动,以此加大诚信教育宣传力度。此外,辅导员应积极组织召开班级会议配合宣传教育,最后应注重诚信教育,将诚信意识植入学生脑海深处,使学生心中警钟长鸣。

3.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帮助学生自我提升。

做好思政教育,一方面需要优质的教育,另一方面得益于学生自我提升。并且为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应该从整体性视角看待二者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加强理论教育,另一方面促使学生自我提升。学生自我修养由两个方面决定,一是内部因素,二是外部因素。所谓外部因素,实质上指的就是良好的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为学生思想道德培养提供了优渥的环境,正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由此可见无论是文化环境还是物质环境都对学子优秀品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具体可从以下几个层面做好特色文化建设,增强高职学思政教育实效性:

其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为了契合高职思政教育,各个院校都应该做好物质文化建设,譬如在校园内建设思政教育长廊,以版画及语录等形式展示思想政治理论知识。

其二,做好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它不仅包含了院校的办学理念、精神追求等内容,而且是规范学生行为的重要准绳。

4.完善思政教育人力资源体系建设。

纵观当下思政教育体系,思政教师和辅导员是一线教职工,诸多高校都十分依赖一线教职工之力量,却缺乏对其工作压力的认真审视。从实际上看,高校思政教师和辅导员人数相对较少,在思政教育中往往显得势单力薄,凭借微薄之力想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存在局限性,其实效性必然较低。因此,为有效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就应该加强思政教育体系人力资源建设。各个院校党政领导应审视并认同思政教育之关键作用,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从思政教育工作体系选拔、培育、管理机制改革入手,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以此吸纳优秀教职人员,并激发其工作热情,从而提高思政教育效率。要想达到以上成效,就需校方党政领导采取积极措施、优化资源配置、建构保障机制。首先,在人才遴选上要尊重客观事实并秉持公正、公平、公开之原则,为优秀人才选拔奠定基础。其次,在人才培育上,需采取定期培养与不定期培养相结合,专业培养与综合培养融合等有效措施,以此全面提高思政教职员工的综合素质。最后,在人才管理上,应加强资金投入壮大师资队伍;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奖励积极优秀人员、惩戒散漫落后人员,以此调动思政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5.利用科学技术,创建互动机制。

正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思政理论教学开展过程中,教职工应积极组织教学活动、做好引导互动交流工作开展,以此激发学生思维活性,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由此可见,为了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积极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是十分必要的。在思政教育中做好互动的策略有很多,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机会极大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交流障碍得到弱化,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匿名与教师沟通,这样既不受时空的拘束,又极大地降低了师生沟通压力。总而言之,为了确保思政教育实效性,校方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做好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三、整体性视角下,校内外思政教育工作的协调统一

马克思理论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学子是社会自然人的一部分,其自身发展同样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思政角度来看,学子思政价值观念之形成与发展,不仅受到校园教育的影响,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也同样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由此可见,在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政教育工作,并非单单着眼于校内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也是构成思政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加之信息化社会环境下,各种信息扑面而来,积极信号与消极信息交替,这不断挑战着学子科学思想观念的建构。鉴于此,政府部分、社会媒体应与学校建立交流协作机制,促进教育信息的双向流通,加强学校教育的同时严格控制社会思想导向,从而有效矫治学生思想问题。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工作入手:

1.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

上文笔者阐释了思政理论在校内实践之内涵及措施,然而校园与社会真实形态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仅仅做好校内实践是不甚全面的,只有联系社会实际,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才有助于理论知识的全方位深化。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于思政教育之中,促进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能够触动学子思想,有助于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思政教育的实践活动要做到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关注校内教育的同时应积极引导学子深入社会、服务社会。譬如校方党团组织可组织学生进行有益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多种多样,可联系有关公益组织联合开展公益活动,如“学习雷锋活动”等,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工作实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工作之艰辛,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总而言之,积极组织校外实践活动,是帮助学生走出校园“保护伞”了解社会真实问题的有效渠道,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措施。

2.建立志愿服务机制,积极组织志愿服务活动。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丰富的志愿活动能够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从而提高综合能力。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能够凸显奉献精神,而且是磨砺品格、培养耐心的有效措施。实践表明,科学合理的志愿服务活动是培养学子良好品德的有效途径。西方发达国家教育体系中志愿服务机制有着重要的地位,其甚至被视作培养学子健全人格的必要途径。鉴于此,为提高我国思政教育整体实效性,校方应借鉴并合理运用科学教育经验,积极建立志愿服务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医院等机构组织的志愿服务,并在志愿服务后取得有关凭证作为学生整体评估的资料,同时将成为其人生履历的重要部分。

综上所述,于整体性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全面建构科学教育体系,完善校园思政教育体系,从课程设置改革入手,再过渡到校园文化的建设方面,最后还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如此,还需加强校园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的联系,促进学生积极实践,在社会活动中运用知识,并深化体会感知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10-11.

[2]鲜开林.构建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的和谐育人新机制[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7,(8).

猜你喜欢
整体性教育策略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浅谈幼儿教育的整合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社区合唱的整体性研究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浅谈如何上好中学语文期末复习课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