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艺术化

2016-12-15 17:33吴玉萍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艺术化区域游戏语言

吴玉萍

摘 要:分享交流环节是区域游戏最后画龙点睛的环节,它通过教师和幼儿、幼儿与幼儿间的互动,让幼儿回忆、讲述、交流、讨论在区域游戏中所有感兴趣的“成果”,获得新的经验和认知,为投入下一次区域游戏做好经验和心理准备。要提高分享交流的有效性,教师应在分享过程中做到语言的艺术化,营造一个具有生命意识、吸引力的分享氛围,使分享交流的价值效能化。

关键词:区域游戏;分享交流;语言;艺术化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5-02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5.157

镜头一:各区域游戏结束了,教师走进指偶游戏区域,看到孩子们还在摆弄指偶,一副催促的语气说道:“游戏结束了,赶紧将指偶放回去”,说着走到扙头木偶区域:“今天表演扙头木偶的小朋友很棒,扙头木偶都说收好了。”而这时另一个区域的小朋友正和伙伴回味刚才的游戏过程,听到后赶紧把手上的皮影玩具交给了小组长。

镜头二:区域活动结束了,教师组织幼儿坐下,提问:“请一个小朋友说下早上玩了什么区域”“你介绍下玩法”“你觉的好玩吗”。孩子回答后,教师应答为:“恩”“好的”“再请一个小朋友说说玩了什么区域”。这样提问了四个小朋友,分享交流就结束了。

镜头三:区域交流时,美工区的五个小朋友将作品张贴在作品展示墙,教师集中全体幼儿进行点评:“教师觉得某某某小朋友画的这幅画,勾线也很清晰、颜色涂的挺均匀,就是竹笋画得再大一些就更好了。”在点评剩下四个小朋友作品时,点评的内容不变,连要求都一样。美工区分享交流也便结束了。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尴尬的局面:为什么幼儿对于游戏过程的描述千遍一律,为什么介绍自己在区域的直观感受时也只是寥寥数语,为什么教师想总结的结果始终无法得到阐释。以上三个镜头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教师的语言往往跟区域无关、泛泛而谈,提问的问题缺乏辨别、贫乏、草草了事,逐渐形成交流“三部曲”:“你今天玩的开心吗”“你玩了什么”“你怎么玩的”,幼儿则出现“我不想说”“让她说,让她说”“他都把我要说的都给说了”等应答,这不仅未能实现分享交流的教育功能,反而对幼儿来说成为了一种心理负担。同时对于许多细节、许多很小的插曲,幼儿也只是淡然无味的讲述。进而思考教师交流语言存在的问题,幼儿交流的意愿、思考的欲望是否被调动,以及尝试寻找教师语言中“提示问”“引导问”“针对问”“区别问”的层次感和艺术感,从而实现幼儿的经验提升以情感的完全表达。倘若这样思考,相信分享交流就会更加有效。

一、分享交流中教师智慧的回归

(一)教师语言的让位

语言交流是相互的,教师或许并不是组织分享交流活动,往往把握不好语言的时机、程度和方式,未曾关注到幼儿的想法、感受,而导致了交流环节过于沉闷或教师的分享程度难以掌控等问题,变成教师自己讲述区域观察情况,是典型的“一言堂”现象。因此幼儿在这种情况下,感到毫无存在感而失去交流欲望,分享交流就无从谈起。

幼儿是分享交流主要参与者。教师组织幼儿分享交流,需要像镜头六中教师一样,以一个“揭幕者”“聆听者”“小大人”的身份参与其中,将分享交流的发言权交还给幼儿。请幼儿分享经验、分享快乐,和幼儿站在同一个维度上,相互交流。这样幼儿分享交流的模式才不会受到束缚和牵制,他们才能真正地、自然地、自由地参与分享交流环节。

(二)教师语言的形象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记忆之所以牢固和敏捷,正是由于他们的记忆注入了鲜明的形象、图画、概念和印象的清澈的溪流。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思维受到了这小溪流的生机勃勃的源头的滋润。”由于幼儿对生动、活泼、趣味化的语言情有独钟,在分享交流环节很容易受教师形象化的语言影响。因此在分享交流环节教师需要把握区域观察中获取的有趣细节,应用灵活多变、生动形象等语言表达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与幼儿展开生动而有趣的互动。如在分享交流伊始,教师利用一幼儿区域的黑色脸谱作品进行开场白:呜,我是白脸的曹操,可是我的脸怎么这么黑。啊,难道画画的作者不喜欢我?一段简短的开场白,引起所有幼儿的哄堂大笑,也就便于作者登台交流。又如在介绍手提袋作品时,教师用低沉的声音:瞧,这不是我早上看到的看到的垃圾袋嘛,现在怎么变得这么漂亮了。此时通过这样一种积极、富有童趣、声色俱下语言的带动,激发了更多的幼儿参与到分享体验中去。

(三)教师语言的层次性

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然而幼儿在分享中会经常抛出游戏过程中一些困难或问题,由于缺乏教师语言目的性的引导,如用“我们看看画面上有哪些动物”、“玩的开心吗”、“你刚才玩了什么”等无前瞻性、回答指向性明确的问题进行取代,导致幼儿在平常的分享交流过程,交流信息常常显得平实、浮于表面。因此,在区域游戏的分享交流过程,教师的语言引导应更具目的性、层次性,可以采用开放性、假设性、创造性、前瞻性的问题推动幼儿分享交流的前行,如“如果是你,你会怎样设计”“谁知道怎样让纸张越变越小”“请你说说看这个作品美在哪里”等,从而能够给幼儿更多的交流空间,给予更多幼儿参与的机会。

(四)非语言艺术的结合

在一些分享交流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教师非语言行为,即手势、面部表情、眼神、肢体动作等非语言信号对分享交流质量情况也有影响。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也许都会在交流过程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效。如在一次区域点评中,一名幼儿在区域临摹教师作品时,不经意碰破了教师的作品。当他开心地准备介绍他的作品时,其他幼儿打起了“小报告”:“教师他把你的作品弄坏了”,该幼儿听到后站立在座位上看着教师,眼神里似乎希望获得谅解。这时这位教师微笑点了点头,他又充满自信站在其他幼儿前介绍自己的作品。这些看似简单而不经意的动作,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交流中获得了有益的收获和提升。

当然,分享交流环节归根结底还是幼儿的交流。而语言艺术化是教师智慧的体现,也反映了教师“以幼儿为本”的情怀。通过艺术化的语言为幼儿分享营造自然、自由的心理环境,让其自主地进行回忆、交流、讨论,帮助幼儿在分享交流中建构新的经验、获得情感上满足,最终实现生命的丰满。

[责任编辑 齐真]

猜你喜欢
艺术化区域游戏语言
艺术化 可否成为乡村的未来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艺术化表达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用艺术化手段引领儿童走进“童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