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分析

2023-02-19 11:36郭彩凤
求知导刊 2023年34期
关键词:分层设计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

摘 要:为了促进素质教育的落地实施,推动我国现代化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教育者们越来越重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而在小学中高年级对作业进行分层,不仅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也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基于此,分析了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分层作业设计的原则,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人教版教材

作者简介:郭彩凤(1977—),女,甘肃省灵台县东关小学。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基础和能力。但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却没有考虑到这一差异,一直采用统一标准、统一任务的方式布置作业,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导致学习水平高的学生无法获得更好的发展,学习水平低的学生难以取得进步,这不仅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也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师要采用分层作业设计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分层作业设计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要想实现分层作业设计,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掌握分层作业的设计原则。其中,科学性原则是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关键的原则。因為在设计分层作业之前,数学教师需要根据全班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研究,不仅要清楚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态度,也要了解他们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这样才能够设计出针对性较强的分层作业。同时,小学数学教师也可以利用科学性原则,制定合理的分层作业设计标准,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作业当中获得同样的学习效果,也能够通过对知识的巩固和检测,发挥课后作业的最大效用[1]。

(二)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合理的作业任务。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也逐渐被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最为重要的途径。因此,分层作业设计需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根据他们不同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基础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任务,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小学数学教师要立足于主体性原则,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作业,也可以让他们参与到作业设计过程当中,进而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引导性原则

引导性原则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发展需要,再通过科学分层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实践。在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时候,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其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这可能会使学生产生一些负面情绪。例如,高层次的学生可能会产生骄傲自得的心理,低层次的学生可能会产生自卑的心理。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其中一项作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

(一)以真实学习情况为主,进行科学合理的层次划分

在传统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任务都是一样的,作业的难度属于中等水平,只能够有效促进中等学习水平的学生进步和发展。但对于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过于简单,无法促进其进行拓展延伸[2];对于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来说,教师布置的任务过于复杂,做起来较为困难,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统一的作业不仅无法缩短班级学生的学习差距,也无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基于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差异,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作业,从而发挥作业的最大效用,促进班级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其学习成绩的有效提升。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分层作业设计的时候,要先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的层次划分,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和再创造意识。在结束本课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编写几道测试题,检测学生对方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等方面的真实情况,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将他们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对方程知识掌握得好。对于这一类学生,教师可以在教材习题的基础上,为他们布置一些具有拓展性和延伸性的方程练习题,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这样的作业布置形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也能够促使他们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B层次学生学习较为积极,对方程知识掌握得较好。对于这一类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布置巩固性作业,帮助他们巩固学到的方程知识,同时,也要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他们实现自我突破,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C层次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低,没有熟练掌握方程知识。对于这一类学生,教师可以布置基础性作业,深化其对方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为接下来进行更为深入的数学学习做好准备。上述分层作业不仅能够促进每个学生进步和成长,也能够促进班级整体学习水平的提升。

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也要根据学生接下来的学习表现,对学生的层次进行及时的调整,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层次是可以提升的,也可能会下降。例如,观察到B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对于数学知识也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教师就可以将其提升到A层次。如果A层次的学生学习态度消极,学习成绩下降,教师就要将其从A层次降到B层次。利用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在教学当中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也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其不断挑战自己,实现学习效率和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相应的作业设计,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分层作业设计的时候,可以采用阶梯式的作业布置形式,确保作业内容符合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促使他们在由易到难的数学学习之中,实现能力的提升。教师要通过布置作业,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丰富他们的数学知识,促进其解题能力和核心素养不断提升。在进行分层作业设计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其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3]。

1.对课前作业进行分层设计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师越来越注重课前预习活动的开展。科学的课前预习环节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够有效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和学生的学习压力。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前的分层作业,引导学生开展预习活动。同时,教师也要对A、B、C三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差异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对于A层次学生,教师在让他们对新知识进行预习时,可以对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以此增加课前预习作业的挑战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对于B层次学生,教师设计的课前作业不仅要涉及新课的基础知识,也要突出新课的重难点知识,促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对于C层次学生,教师布置给他们的课前预习任务,只需要包含最简单、最基础的数学知识,这样才能够使他们顺利地完成预习任务,对新课的知识有所了解,进而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想顺利布置分层预习任务,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前预习任务的作用,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对课堂作业进行分层设计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中不能缺少的一个环节,借助课堂练习,教师不仅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能够及时对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优化。因此,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层次划分对课堂作业进行合理设计,借此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找到教学的重难点,为他们设计合理的强化练习题,以此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4]。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圆”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学会圆的面积求解公式。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学校想要建一个标志性的建筑,校长设计了一个大圆套小圆的喷水池,目前处于铺设地面砖块的阶段,为了节约经费,需要大家计算需要的砖块数量,那么应该怎样计算呢?”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可以引导A、B、C三个层次的学生运用自己学到的有关圆的知识进行砖块数量的计算。这类贴近学生生活的练习题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解决习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实现不同解题思维的碰撞,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计算出需要的砖块数量。在完成上述课堂作业的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合作交流和探究,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促进了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3.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设计

课后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同时,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基于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设计分层课后作业,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当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从而促进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三角形”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准确找到三角形的高,并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结束本课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以下课后作业。针对C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三角形的底为6厘米,高为5厘米,要想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用6×5×1/2計算吗?针对B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课后作业:小明想要建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鱼池,并在鱼池底部铺满底边长为6厘米,高为3厘米的等腰三角形蓝色瓷砖,如果用16块瓷砖能铺满鱼池,那么这个三角形鱼池的面积是多少?如果鱼池的底是26厘米,那么这个鱼池的高为多少?针对A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小李明天过生日,他妈妈想要自制一个三角形的生日蛋糕,因此需要制作一个面积为10平方厘米的模具。请问你会怎样制作这个模具?通过设计这样的分层课后作业,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和提升,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促进自身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三)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分层教学评价,提升教学效果

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也要根据分层作业设计的教育理念,开展分层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采用合适的评价语言进行引导[5]。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拉近师生在情感上的距离,也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使他们更为积极地完成作业。对于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利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促进班级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掌握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利用激励性的、委婉的语言促进他们反思和进步,强化他们的学习信心。

三、总结

分层设计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提升他们的学习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也能够极大地提升作业的完成效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合理地划分学生层次,再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在课前、课中、课后为他们设计合理的作业,以此促进班级学生共同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薛晓梅.“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研究[J].农家参谋,2022(24):189-191.

王成蓉.找准优化作业设计的“发力点”:以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2(29):27-30.

王雁.双减背景下基于“互联网+”的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探讨[J].中国新通信,2022,24(15):191-193.

沈友娟.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例析: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5):80-82.

陈幼玲.强化整体认知  提升思维水平:“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22(11):88-91.

猜你喜欢
分层设计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
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教学分层设计与反思
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写作兴趣的实践与研究
高中数学如何提高学生作业有效性的探索
评语式批改在数学作业中的运用尝试
如何通过作业帮助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
谈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的高效率教学行为
提高数学作业质效的几点尝试
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策略研究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解析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与评价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