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2023-02-19 05:29代军
求知导刊 2023年34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摘 要:数学核心素养彰显学科育人价值,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导向。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分析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提出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为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提供科学指南,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代军(1977—),男,湖北省应城市蒲阳小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倡充分发挥核心素养的导向作用,在实现知识学习进阶的同时,体现核心素养的进阶发展。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维度跨度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贯彻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的表现。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是当前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教师要明确学生的认知发展状况,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科学设计教学活动,将数学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相融合,丰富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一、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开阔学生的认知视野

在核心素养培养、知识建构、问题解决和实践探索过程中,教师以有趣的教学活动为抓手,将核心素养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由此开阔自我认知视野。学生的认知处于初级水平,通常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判断事物。教师立足教学需求,开展不同形式的核心素养培养活动,可以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足够的重视,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的价值,还可以让学生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心理,从而积累丰富的数学知识,开阔数学认知视野,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其思维具有跳跃性、敏捷性等特点,正逐步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此时,教师利用难度递增的问题,串联数学教学活动,能让学生产生求知欲和探索欲,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积累解题经验。问题是学生研究数学的出发点,在问题的引导下,他们能主动运用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积累丰富的解题经验,有利于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提升思维的灵活性。

(三)强化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师应认识到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其长期保持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1]。教师开展学生喜欢的问答式、实践式教学活动,能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在求知欲、探索欲的驱使下,学生能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进而形成良好的知识应用意识,循序渐进地强化自己的数学综合实践能力。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习惯能让学生减少运算失误,提升数学运算正确率。运算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迁移应用数学知识,强化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让学生经历知识学习、复习、反思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师还应根据《课程标准》要求,针对目前学生的运算状况,设计核心素养培养活动,对学生的运算能力进行培养,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与关键学习能力,掌握自主学习方法,能根据学习成果进行反思,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二、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直观解析运算过程,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学生的思维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呈现运算的步骤,能帮助学生梳理运算的易错点、难点,提升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和运算能力。《课程标准》提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科技的力量,消化抽象的运算知识。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展现运算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教师还可以运用直观化手段解析学生难以理解的运算过程,其间展示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物图画、趣味故事等,将学生喜欢的元素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促使学生认真分析教师呈现的数学知识内容,认真学习运算顺序、运算法则等知识,更为深刻地理解数学重难点知识,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直观展示运算流程图,指导学生分析运算顺序,帮助学生解析运算步骤,总结重难点知识,降低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教师还可以运用投影的方式,分析学生运算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指导学生改正,并在后续的运算中进行验算,提高解题效率。

1.解析运算步骤,降低理解难度

笔算乘法运算步骤是本课重点,为了降低乘法算理的理解难度,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随机呈现口算题,以抢答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利用趣味动画软件展现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步骤,向学生展示含有趣味小动物的竖式运算图片,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分析运算步骤,降低重点知识的理解难度。学生通过参与口算抢答、观察乘法运算步骤,能初步建构知识体系,理解运算含义。

2.分析运算存在的错误,提高解题效率

学生在运算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找出错误,分析出错的原因,增强学生的反思与验算意识。教师也可以运用投影仪帮助学生分析常见的运算错误,制作学生错题的汇总表,提醒学生进行验算。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运算结果,在出现分歧时进行验算,如果出现错误,则要在后续的解题过程中予以规避,逐步提高自己的解题效率,降低运算失误率。

(二)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强化学生的数据意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六大解放”思想,他认为将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都解放出来,有助于学生冲破束缚,提出新主张和新看法。教师可以在讲解新知识时,设计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动手,推动数学经验和学习方法的整合,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据意识。数据素养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维度,主要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应用和研究能力,教师可以根據抽象的知识内容,设计趣味性实践交流活动,鼓励学生整理数据,交流数据分析结果,丰富他们的数据研究经验。数学核心素养和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之间存在密切关系[3]。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数据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实践活动,积极带领学生思考问题、动手探究,助力学生的数据意识形成、发展。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复式统计表”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设计搜集数据、绘制图表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思考有关统计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与信息分析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实践能力,强化数据意识。

1.搜集数据,分析统计问题

教师可以对身高、体重等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带领学生研究搜集数据的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分析身高、体重等数据的统计问题,引出统计表,让学生熟悉复式统计表,明白统计表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研究数据关系,最终得出可靠的结论,辅助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行搜集、整理课桌、门板、黑板高度等数据,根据自己得到的数据绘制复式统计表。教师可以运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学生统计表中的不足,让学生进行修正和完善,强化他们的数据意识,使其利用直观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明晰思维路径。

2.绘制图表,培养实践能力

统计表的绘制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要求教师逐步指导学生汇总信息、制表。在学生绘制图表之前,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不同的数据,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表格框架,自由布局,将分析的数据填入表中,发展创新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学生绘制完图表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交流观点,并根据问题背景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统计、分析。

(三)指导学生正确推理,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

推理是根据条件推导出结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应发挥自身的学习主动性,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推理,建构知识体系,有效掌握推理技巧。教师可以用生活问题做牵引,在生活情境中提示学生进行推理,逐步纠正学生的错误想法,立足生活实践激发学生的推理兴趣,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推理素养落地生根。教师可以利用与生活有关的例子,丰富数学学习活动,为学生打造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推理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生活情境中,數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似,能唤醒他们的生活认知,进而激发其推理兴趣。教师可以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推理示范,由此激活学生的推理思维。教师可以在学生探究解题方法时,利用不同的生活主题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思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进而强化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增强推理意识。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优化”一课为例,教师可以从生活角度提出优化问题,拉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指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的优化问题,启迪学生的推理思维。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思考多种优化策略,紧密围绕生活实践来探索解决生活难题的方法,由此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在推理过程中掌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

1.探究生活优化问题,启迪推理思维

教师可以提出有关“家务”的生活问题,将推理活动置于生活场景之中,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烧水、洗水壶、洗茶杯、泡茶等活动,启迪他们的推理思维。

在生活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能主动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将各种活动进行梳理,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排序,再进行优化,通过推理分析,得到最优方案。学生可以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推理,在感受做家务的乐趣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推理意识,并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优化,形成科学的推理思维。

2.思考多种解题方法,培养推理意识

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问题:早晨刷牙(3分钟)、煮鸡蛋(8分钟)、热牛奶(3分钟)、切面包(2分钟)、吃饭(10分钟)、刷碗筷(2分钟),如何安排最省时间?最少需要多长时间?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多种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能否在煮鸡蛋的同时热牛奶、切面包、洗漱?由此启迪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思考、列式运算“8+10+2=20(分钟)”,得到最优答案。对此,教师要及时表扬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推理意识。

(四)开展合作研究活动,增强学生的模型意识

合作研究的优势在于推动知识经验共享,促进学习经验交流,更精准地开展数学教学,有目的性地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小组合作研究活动,鼓励学生以小组建模的方式解决问题,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合作研究是常见的核心素养培养方法,能推动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增强学生的模型意识。教师可以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向学生提出开放性问题,设计指向重难点知识学习目标的合作任务,开展高质量的合作研究活动,在活动中要求学生通过建立模型来解决问题,由此增强学生的模型意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思维品质会随着学习能力的变化而变化,能在建模过程中参考小组成员的建议,打破思维定式,解决遇到的难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合作研究中集思广益,针对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进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研究解题方法,纠正学生思维中的误区,增强学生的模型意识。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建构数学模型的同时进行合作研究,发挥集体力量求解问题,在合作分析中掌握解简单方程的技巧,化解各种疑难问题。在学生建立模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求解模型的方式,研究解决综合性问题的技巧,利用合作研究优势,让学生集思广益,增强模型思维。在课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课后习题,以习题变式和主题实践的方式,推动学生开展合作交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对核心素养培养的促进作用,增强学生的模型意识。

三、总结

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强化,且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直观解析运算过程,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切实提升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强化了学生的数据意识。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直观化工具进行推理,使学生具备推理意识、模型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水玲.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核心素养认识的调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30):122-124.

于智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10):58-60.

梁珣.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2(9):51-52.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