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方明
(铜陵市教育和体育局 安徽铜陵 244000)
“双减”政策的推出,旨在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减负”的目的是“增效”“提质”。落实“双减”政策,抓好教学改革,全方位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有效是关键。“双减”背景下,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让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实现不同的发展,笔者认为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在教学“购物”内容时,笔者精心设计了超市购物的情境,将班级里的两个图书柜变成临时“货架”,把“小小超市”搬进了课堂。课前,学生将带来的学习用品、生活日用品放在货架上,分别标上相应的价格。活动时,学生先分别说出自己想要购买的商品、商品的价格,再讨论如何付钱、该找多少钱,等等。购物时,学生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同学之间相互进行评价,计算是否正确,找零是否准确等。“售货员”与“顾客”的角色还进行了互换,有的学生在买同一商品时,还说出了不同的支付方法。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兴趣很高,既加深了对不同面值人民币的认识,也让学生的实践能力、人际交流以及数学表达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在讲解24时计时法时,教师先是呈现了大风车节目的视频,然后提问:同学们喜欢看大风车节目吗?(生:喜欢。)那你们知道大风车节目是在什么时候播出吗?(生:晚上六点半。)接着问道:那电视画面上是写着晚上6点半吗?(生: 18点30分。) 引入:这是一种什么计时法,它与我们说的晚上6点半有什么不同?而后一起来研究这种计时法。
这节课开始,教师就利用学生喜欢的节目紧紧地吸引了学生眼球,然后让学生在音乐情境中倾听和分析。课堂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以丰富学生的直接情感体验,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领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来开启新知识的学习。
提问是教师开展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也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凸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手段。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勇于质疑,注重培养他们敢问、想问、善问、会问的习惯。有效提问不仅能帮助学生从合适的角度理解知识、掌握解题方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求知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因此,在教学“数学广角——生活中的数学”这部分内容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师:用1、2、3这三张数字卡片摆不同的三位数,你能摆几个?生:可以摆6个。分别是123、132、213、231、312、321。师:为什么能摆出6个不同的三位数?生:1在百位,可以与2和3组成两个不同的三位数,2在百位,可以与1和3组成两个不同的三位数,3也是这样的,所以就可以组成6个。师:你真棒。假如把数字3改成0,可以摆几个不同的三位数?有的说6个,有的说4个。笔者让学生用卡片摆摆看。生:只能摆4个。师:原因在哪里?生:0不能放在百位。师:0为什么不能放在最高位?生:放在百位那就不是三位数,变成代码了。一连串的问题,既有层次性,也有深度,达到降低知识难度,化解教学难点的目的。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1.为什么要将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让学生明确变化过程中,面积没有变化,渗透转化这一数学思想);2.平行四边形任意剪都行吗?(引导学生明确沿着高剪才是长方形,还有其他的剪法也可以推导出面积);3.用平行四边形的底乘上边能求出面积吗?(引导学生判断,只有剪成长方形,长方形的边才成为平行四边形的高,进而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高)。如此设计问题,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必定会得到进一步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应当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体验数学,感悟数学的魅力。
比如,在教学“圆锥体积”内容时,笔者采取分组实验的方法进行。实验前,学生被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准备圆柱形容器、圆锥形容器各一个,足量的沙粒或清水。实验中,笔者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大胆探究。学生用圆锥容器向圆柱容器中倒清水或沙粒子,求证V=1/3Sh的结果成立。整个探究环节,教师不仅要关注实验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交流是否充分、表达是否准确。对于实验不成功的学生,引导其分析失败的原因,再让学生重新操作,直至实验成功。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在操作中获取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思考表达的能力。
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内容时,笔者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课前,为学生准备探究活动记录表和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学具。第一步,让学生猜一猜,说出三角形三个角度数之和,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埋下伏笔。第二步,让学生量一量,用量角器量出每类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然后计算内角和。在这个过程中,有学生测量的三个角度数之和不是180度,教师让学生充分交流。第三步,以撕一撕、折一折等方法,让学生将三角形教具(纸质)的三个角拼在一起。这时学生会发现,每一类三角形的三个角都能拼成一个平角,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得出三角形内角度数之和。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参与猜想、操作、验证与交流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体验了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和“做”数学的无穷乐趣。
在教学“圆的面积”内容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将32等分的圆剪成一个个小扇形。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拼一拼,设法转化成曾经学过的图形。展示环节,学生汇报“我将这一个个小扇形通过上下拼插,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它类似于平行四边形”,有的同学还拼成了长方形、三角形以及梯形等。这样的活动,逐步丰富学生对圆形变化的感性认识。最后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得出圆与转化后的图形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圆的面积公式=π。在整个探究活动中,学生在动手操作、共同探讨中,知识、能力、情感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课标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笔者认为教师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之前,要充分思考想要达到怎样的效果。
比如,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教师在教学“圆柱侧面积计算”内容时,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圆柱体侧面展开图,圆柱体侧面展开后变成长方形。教师提问:“同学们,圆柱体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啊?”“你会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吗?”学生大都能计算出长方形面积,也知晓长方形面积是图圆柱体侧面的面积。教师又问:“圆柱体侧面还可以转变成学过的哪些图形来计算面积?”学生一脸茫然,课堂顿时冷场了。教师只得提示学生:“圆柱体侧面展开后,还可以变成两个相等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者是梯形等。”教师依次展现展开过程,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图推导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公式。此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忽视了学生的体验。
对于本节课来说,应用信息技术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感受展开方法的多样性,从而系统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及求异思维,让学生真正领悟转化这一数学思想,并借助转化结果探索出转化前后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如果学生仅是观赏者,缺少亲身操作实践的体验,就不能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笔者认为有效的学习评价,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还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笔者曾看过一个案例,某位女教师在学生学习了测量的有关内容后,布置一道实践性作业,让孩子课后测量一下自己或者是爸爸妈妈的腰围。第二天课上汇报时,一位调皮的学生笑着问老师:“老师,您的腰围是多少啊?”教室里顿时传来一阵笑声,女老师知道同学们在笑她微胖的体形,但她还是镇静下来,笑着说:“胖也是别样的美,是吧!”随后,她说:“想知道老师腰围是多少?可没那么容易,得自己想办法啊!”课堂上,有的学生说可以估一估。老师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办法,随后又说:“如果估测与实际相差太多,老师可要生气了哦!”教师顺势引导:“教室里只有直尺,没有卷尺,怎么测量。”于是孩子们又开动了脑筋。
接下来,学生依次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办法。有的尝试用米尺围着老师的腰绕了一圈;有的制作了一个长纸条当作卷尺;有的说先拿绳子量,再量绳子的长度即可;还有的说用手量一下,看腰围有几拃……由此看出,这是一节充满智慧的课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对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奇思妙想,都能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表达,增进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有效促进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发展。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改变以往随意、单一的作业布置方式,树立一种新型的数学作业观,通过有效设计趣味性、生活化、层次性、探究性、开放性的作业,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
比如:在学习“圆周率”这部分知识时,笔者布置学生课后收集有关数学家祖冲之和圆周率知识方面的资料,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家的魅力,了解中国数学发展史和灿烂的数学文化,增强学生对中国古代数学文化的自信。学习“统计图”后,笔者布置学生相互交流并统计大家的饮食习惯、兴趣爱好等,然后根据交流情况制成统计图,结合调查、统计情况进行分析,相互提出合理化饮食的意见和建议。个别学生还在家长的指导下,设计“一日营养”套餐。
“双减”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既是一种教育常识的回归,也是一种教育姿态的舒展。教师应不懈地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切实达到减负增效的本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