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利用可视化技术、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从而精准发现学习问题,及时实施补救性教学。以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教学为例,探讨教师如何运用可视化的评价方法,以达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任务、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可视化评价;核心素养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加以及时、有效的监控,以起到对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可视化教学评价利用可视化技术、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侧重评价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精准发现学习问题,及时实施补救性教学。
一、以可视的评价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期待得到的学生学习结果。单元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历经一个单元的学习后所能收获的知识和能力。授课前,教师要明确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在单元教学后能达到的程度。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下同)六年级下册Unit 3 A healthy diet的单元复习课为例,单元话题是健康饮食,学生通过调查讨论饮食习惯,对照饮食金字塔,已能分析判断日常饮食是否合理,初步掌握了表示数量的限定词和名词搭配的语言知识难点。但是,学生在整合健康生活方式话题和综合运用语言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教师立足学情,预设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使用a lot of、some、a few和 a little 等描述自己的饮食习惯。
2.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一日三餐建构思维导图并合理修改。
3.学生能够了解健康的生活习惯,以此为主题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并宣讲。
目标1旨在促进学生掌握和运用单元所学语言知识;目标2侧重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迁移运用能力;目标3融合了六年级下册Unit 2 Good habits的生活习惯话题,帮助学生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三个目标紧扣单元话题并逐步展开,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以思维导图的引领,宣传海报的制作和宣讲为主线,拓宽学生对健康生活的认识,帮助学生构建新的情境和话题,丰富语言表达,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教师设计了以下可视化的教学评价活动。其一,谈论与运用。教师以vlog形式呈现自己的变化,激发学生好奇心,通过问答猜测、阅读判断等活动引导学生回忆单元知识重点,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核心内容,谈论并初步思考健康生活习惯。其二,建构与修改。在运用本单元语言知识和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建构自己的饮食习惯思维导图,然后根据自评和互评修改思维导图。建构的过程让学生及时知晓自己的学习表现,修改的过程让学生发现和纠正自己不良的饮食习惯。教师通过评价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外化,促进其思维品质不断发展。其三,设计与宣讲。教师创设新的情境,将复习课话题从健康饮食习惯拓展到包括运动、学习、娱乐和作息等在内的健康生活习惯,同时教师提前引入第四单元的交通安全话题,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份健康生活习惯宣传海报并进行展示和宣讲。在展示和宣讲的过程中,学生开展互评互议,完善海报内容和形式,最终形成符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健康生活习惯海报集锦。在明确的评价活动指引下,教师引导学生逐步达成教学目标,并对达成情况进行及时反馈,根据评价结果适时调整课堂教学进程,确保了复习课的教学实效。
二、以可视的评价设计教学任务
复习教学中的评价任务设计,是指在单元话题的引领下,教师通过资源整合,构建教学评价任务,向学生呈现单元复习内容,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完成预设任务,同时以可见的评价准则实施过程性评价,融教、学、评于一体。
以五年级下册Unit 3 Asking the way的单元复习课为例,单元话题是问路与指路,复习整体目标是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熟练运用不同的问路和指路方式。教师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调查了解所居住城市的独特旅游景点,以做一名优秀的小导游为可见的评价大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教师设计的大任务是,以“走近大运河”为主题,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大运河吴江段旅游观光线路图,开展优秀小导游争星活动。教师设计学生熟悉的大任务情境,将单元复习的核心知识和内容隐在实际场景中,辅以指向教学目标的小任务,帮助学生进入情境,体现语言运用的真实性。
教师设计的小任务:
其一,做一名优秀的设计者。学生分小组选择自己熟悉的大运河文化景点,设计图文并茂的景点图,从而培养爱家乡、知运河的热情,激发宣传和传承大运河文化的欲望。
其二,做一名优秀的规划者。学生制作导游宣传图册,为其文化景点图选择地铁、公交、步行等不同的路线指引。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学生为不同游客提供最合适方便的路线指引,培养综合判断能力和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其三,做一名优秀的介绍者。学生借助手势动作,运用正确得体的语言,自然大方地问路和指路。通过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根据已有的信息经验,加工重组信息以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其四,做一名优秀的评价者。学生相互评价,主动融入小组活动。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培养其在团队合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每个小任务均服务于大任务,而每个小任务又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对应着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例如,表1描述了“做一名优秀的规划者”的不同评价要点与准则。
星级评价标准满足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让学生了解每个任务所需达到的最优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师生共同遵守评价准则,以促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以可视的评价优化教学过程
可见的教学实施和学习过程,促进教师和学生对课程进展进行不断的反馈与修正。通过评价准则,教师衡量自己的教学质效,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进程,并明确下一步该做什么。教师制订适合单元话题的评价工具,可以监督和优化教学实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以六年级下册Unit 8 Our dreams的单元复习课为例,单元话题是谈论梦想。教师以谈论各自的梦想以及梦想实现的方式为评价工具,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从what、why、how 三个方面做好职业规划,培养学生树立伟大梦想,并为之而努力奋斗的优秀品质。
为提高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不同层次的综合语言训练开展课堂教学,设计了如下可见的评价任务:
1.使用不同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梦想,例如,“This is my dream, it is ...”“I have a great/ wonderful/nice dream. It is ...”“I would like to be ... in the future.”等。
2.使用至少两种方式(不同的连词或句式)来表述为什么确立这个梦想,例如,“because of”“so”“but”“in addition”“whats more”“I think ... is cool.”“Dancing makes people beautiful.”等;使用至少一个比喻句来丰富对梦想的描述,例如,“Dreams are like ... They are ...”。
3.使用丰富的词句表述怎么做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例如,“I will try my best to ...”“I will never give up.”“Every day, I will study hard.”等。
在复习巩固环节,教师设计“What is your dream?”的听力活动,引导学生倾听几位众所周知的伟人用不同方式阐述自己的梦想,引发学生对梦想做深入思考,并选择一种新的方式描绘自己的梦想。接着,教师以问题“Why do you have this dream?”引导学生观看伟人谈论自己梦想的视频,了解其梦想的由来,并用正确的连词或句式陈述自己确立梦想的两到三个理由。最后,学生阅读伟人们小时候写的关于梦想的日记,对比分析,找出喜欢的日记并阐述理由。在迁移创新环节,学生首先结合评价细则,选择伟人日记中比较简单的表达并对之进行修改完善;然后,学生以思维导图为引领,从what、why、how三个方面描述自己的梦想,最终实现语言的输出运用。借助指向教学目标的评价工具,学生在可视可测的复习过程中发展学习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对于英语学科而言,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发展是不可见的。以可视化评价作为撬动单元复习课教学的杠杆,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内容,以可见的评价标准驱动和改善课堂教学,使不可见的语言学习变为可理解、可操作、可评价,以看得见的教与学提升单元复习课效率。
参考文献:
[1] 梅德明,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2] 李勤华. 评价驱动小学英语单元教学[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0.
[3] 潘志琴.整合·组合·融合:上好英语单元复习课的有效途径:以译林新版《英语》六(下) Unit 3 A healthy diet单元复习课为例[J].小学教学设计,2017(1).
[4]杨向东,崔允漷.课堂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陈华英,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安实验小学,邮编:21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