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从事英语教研工作的同行,我一直有这样的观点:一个区域教研团队的核心教研力在于其前瞻的视野、整体的规划、精准的指向以及深度的研究。以这四个方面为标准,审视南京市小学英语二十年来的教学研究实践,我认为他们成效显著且处于高位发展,正奔向卓越的教研境界。
一、前瞻的视野
南京市小学英语教研能够长期领跑江苏乃至全国,教研员张海燕老师功不可没。她不仅教学经历丰富,专业能力过硬,而且思维敏锐,眼光独到。她倡导的基于对话的教研主张是其团队不断发展的源泉。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教研不是一个单向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过程,其本质就是教师与专家、实践与理论、感悟与变更、创新与发展双向互动的过程。在一次次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智慧得以生长,教学思想得以萌发。
南京市小学英语教研长期坚持“以生为本”。无论是历届全国小学英语优质课评选中南京选手的表现,还是全省小学英语研讨活动中南京展示课的品质,都很好地体现了其先进的教学理念:一切基于学生学习视角设计与实施教学,竭力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和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南京市小学英语教研每年开展一次名为Beyond Ourselves的精选课例展示活动,保障了其前瞻的视野。据我所知,每次年度活动的教研主题、展示课例、专家讲座都以“视野前瞻,破茧创新”为目标指向,活动极大地激励了全市小学英语教师不断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促进了区域教研的自我革新与锐意发展。
二、整体的规划
提炼教研问题,确定教研主题需要系统谋划和整体设计。历数南京市小学英语的教研主题:教材各板块教学,基于实证的课堂观察,阅读教学有效性及评价,单元整体教学,新教材研讨,绘本教学,写作教学,教材与绘本的融合,主题意义下的课程资源建设;回顾其诸多特色教研项目:戏剧教学项目,绘本教学项目以及写作教学项目,不难发掘其内隐的教研机制。这就是:
1. 教研体系由短期的主题教研和长期的特色项目构成,主题教研两年一个周期,特色项目持续十年以上。
2. 每个教研主题和特色项目实施前,张海燕老师和她的教研团队都要进行细致、周详的调查和摸底,以保证教研活动的质效。
3. 主题教研或特色项目一旦实施,教研团队将整合教学研讨、课题研究、基地活动、区片联盟、送教下乡等平台,以循序、高效地推进教学研究。
4. 近二十年的教研历程,呈现出由板块到整体,由课内到课外,由教研到学研,由课本到课程的系统化趋向。
三、精准的指向
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核心问题。一个优秀的教研团队,需要从繁复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遴选出当前亟待破解的真实性、典型性问题,然后运用调研、分析等实证方法,从中梳理出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以保障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此方面而言,南京市小学英语教研堪为典范。
2012年,针对语篇教学中 “支离破碎地呈现语篇,断章取义地设计任务,移步换景地创设情境”等问题,南京市小学英语教研团队着手开展“单元整体教学”主题教研。他们率先提出了一系列极具推广价值的教学主张:语篇是一个具有完备功能的整体,它不仅是知识也是智力、情感的载体,既有语言、知识和认识上的功能,还有道德熏陶、美感培养、思维训练和智力发展的功能;在语篇教学中,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去把握语篇这个整体,教学时应从阅读和理解全文开始,然后再逐步挖掘其他教学内容,如课文细节、词汇等;教师应围绕语篇这个整体来同时展开听、说、读、写等相互结合的教学活动。
2015年,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在板块内容上增加了写作教学活动。然而,面对全新的教学类型,许多教师茫然无措,写作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没有明确的写作主题,缺少必要的写作提示,疏于有效的写法指导,很少关注促进学习的评价等。为此,南京市小学英语教研团队专门设立写作教学研究项目,通过大量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不仅提出了写作教学的一般环节,提炼了写作教学的指导方法,研发了学生习作的评价标准,而且规划设计了三至六年级写作教学的主题序列,为全省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与教研的优化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四、深度的研究
深度教研指在教研主题引导下,开展系列化、深层次、持续性的实践研究,进而高质量地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实施深度教研,就要深入理解教研主题,有效落实系列活动,切实提升教师能力。南京市小学英语教研团队着力将教研活动的组织、实施、评估等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真正实现了深度教研。
其一,南京市小学英语教研通过设计与实施系列教研活动,形成序列化教研子主题,不断聚焦并逐步实现教研主题的结构化,解决区域教研真实问题。例如,针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教研主题,设计并实施了教材语篇板块教学、英语课外阅读指导、阅读教学有效性及评价、绘本教学、绘本与教材的融合等教研活动。一方面,注重现实目标任务,有效解决问题,获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经验成果;另一方面,立足实际问题,关注未来发展需要,形成具有开拓创新意义的递进局面。
其二,南京市小学英语教研团队不仅关注教研活动的系列化设计,而且注重教师的深度参与和深度体验。首先,通过实施“分层联动”教研模式,形成了横向(市级、区级、校级)和纵向(常规教研、主题教研、联片教研、远郊送教)互相交叉、辐射的联动教研网络,促进了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提升和关键问题的深化研究。其次,要求参训教师不仅要关注教研话题、问题或主题,认真参加活动并积极研讨,对教研活动进行反思,更要对教研主题和任务有清晰的认识,主动分工合作并充分研讨,使用、调整或研制教研工具求证求实,能对教研活动进行评估以及持续研究。
二十年来,南京市小学英语教研的理念是先进的,成效是卓著的。张海燕老师引领的富有智慧、锐意进取的教研团队,为我省小学英语教研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衷心期待这个团队在新一轮的英语课改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出更多的辉煌。
(何锋,正高级教师,译林版中小学英语系列教材主编,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邮编:210013)